179 episodes

成都秋雨教会牧者同工制作的灵修内容,一年陪你读完整本圣经。
作者包括王怡、李英强、苏炳森、安彦魁、李子虎、张旭东、程章纯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圣约灵修 | 一年陪您读完整本圣‪经‬ 成都秋雨圣约教会

    • Religion & Spirituality

成都秋雨教会牧者同工制作的灵修内容,一年陪你读完整本圣经。
作者包括王怡、李英强、苏炳森、安彦魁、李子虎、张旭东、程章纯等。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圣约灵修】|6月27日|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苏炳森长老|诗 93-95 篇

    【圣约灵修】|6月27日|万王之王,万主之主|苏炳森长老|诗 93-95 篇

    今日读经 诗 93-95 篇
    诗篇93-99篇是密集的“君王诗”,之前的第2篇“外邦为什么争闹”,第45篇“我心里涌出美辞”,第72篇“神啊,求你将判断的权柄赐给王”,第89篇“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等,这些都是君王诗,但这里密集出现,是诗篇中的一个高峰,好像与诗篇最后的高峰——第146-150篇的“哈利路亚”诗——遥相呼应。启示录里让这两个高峰碰撞在一块,说出了历史的终局和目标:“哈利路亚!因为主我们的神,全能者作王了!”(启19: 6)
    是的,历史的目的就是我们人生的目的——随着年岁的增长,上帝更深更广更细地做我们的王。这也是成圣的本质,否则我们的成长最后就长成了“齐天大圣”。福音的本质和目标不只是救亡,也不只是启蒙,福音是“统治”。基督不只是医生、教师,基督更是君王。我们基督徒常常只要三分之一的上帝,只要一半的上帝,而不是百分百的上帝,我们只希望上帝做祭司、做先知,而不愿他作我们生命的王。但是,上帝拯救我们、光照我们,就是为了统治我们!就像《出埃及记》中,上帝让祂的子民脱离“法老”的统治,不是要让他们进入旷野随心所欲地漫游,而是进入上帝的律法和统治中。
    基督徒的本质就是找到了一位真正的王,也找到了“王法”,这都是在基督耶稣的救赎中丰丰富富地成就的。这个世界的绝境就是找不到王,以至于他们“无天无法”,既骄傲又无助,既在努力掌控又在走向崩溃……但这并不是说上帝造了这个世界之后,在基督第一次降临之前失去了他的统治,因为“你的宝座从太初立定,你从亘古就有”(诗93:2),祂从来就是这个世界真正的王,只是我们需要通过救恩才能认出这位王,也才能甘心顺服这位王。有句古代名言说,“愿意的,命运牵着走;不愿意的,命运拽着走”,套用这句话,基督徒是愿意的,在上帝恩典的统治中牵着走;魔鬼和非基督徒是不愿意的,在上帝的统治下拽着走。
    上帝从来就是这个世界的王,这是祂绝对的统治,魔鬼、罪和死亡从来就没有到颠覆上帝政权的地步。纵然这个世界好像越来越失序,越来越混乱,像诗篇说的:“耶和华啊,大水扬起,大水发声,波浪澎湃。”(诗93: 3)。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诗篇马上相应地说:“耶和华在高处大有能力,胜过诸水的声音,洋海的大浪。”(诗93:4)
    所以,基督徒信心的挑战和操练已经不在于我们信不信上帝在不在,而在于在一切艰难处境和险恶风波中,是否越来越相信上帝在掌管。有此信,我们就知道环境、人心乃至我们自己是否会崩溃并非取决于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贸易战、国际政治等等的分析和推测,而取决于那一次,当耶稣“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大大平静了”(太8:26)的时候,这个世界从此就决定性地开启了“安全模式”!从此,这个世界远远突破了挪亚之约中自然秩序的保证,因为上帝道成肉身,天地之主进入了世间,开始实现创世记的应许(创3:15),开始打破魔鬼及其他一切仇敌的权势:“耶和华作王,祂以威严为衣穿上。耶和华以能力为衣,以能力束腰,世界就安定,不得动摇。”(诗 93:1)
    在这已经开启的安全模式下,面对邪恶的风浪,我们基督徒常常忘记的就是我们已经处在安全模式之下!因此,我们就常常忘记,这个世界最可怕的不是这些邪恶势力,而是那位在十字架上极度彰显出威严公义的上帝。基督徒啊,谁晓得上帝怒气的权势呢,谁按着祂该受的敬畏晓得祂的怒气呢!
    什么时

    • 9 min
    【圣约灵修】|6月26日|上帝是我们的居所|王怡牧师|诗 90-92 篇

    【圣约灵修】|6月26日|上帝是我们的居所|王怡牧师|诗 90-92 篇

    今日读经 诗 90-92 篇

    有一个人,在兵荒马乱中,因为父亲外出,要一年才回来。他天天担忧,愁出病来。但又不知道什么病。整个人看着一天天垮下去。
    邻居介绍一个医生,说可以妙手回春。医生说,我有一副灵丹,专治一切忧愁。你每天一次,合水服下,三十天一疗程。一连十个疗程,一切忧愁都可消除。
    这人听了,就照办。结果,第十个疗程快结束时,他父亲从异国回来,还带回一车货物细软。他的病也好了,整个人精神焕发。人人都夸,那个医生真厉害。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时间可以医治一切”。
    这话也不对,也对。如果时间被握在上帝手里,时间就的确是上帝医治我们的一剂灵丹。
    因为上帝,才是那个妙手回春的医生。

    我知道,我生命中的一些艰难和功课,需要几个月。有的需要数年,还有的,可能需要半个世纪。
    在诗89篇结束时,也就是诗篇前三卷的末尾,尽管诗人仍要赞美耶和华。但是,“你的仇敌用这羞辱羞辱了你的仆人,羞辱了你受膏者的脚踪”,却是一个并未改变、并未结束的困境。所以诗人不断呼求,“主啊,求你记念仆人们所受的羞辱”。
    满纸都是羞辱,都是失败。诗人虽然宣称,大卫之约坚立,君王却铩羽而归。
    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赞美上帝的应许,上帝的应许看上去越像是一个讽刺。

    这样,诗90篇,这首摩西之歌,被上帝安放在第四卷的开头,似乎在说,我有一副灵丹,你每天一次,合水服下,七年一个疗程,只要七十个疗程,包治一切忧愁,包除一切羞耻。
    时间,是上帝的器皿,又是上帝的脚凳。
    诗90-92篇,将焦点转向了关乎时间的智慧。似乎在说,信仰是关乎时间的。
    就如大仲马,在《基督山复仇记》末尾的名言。“人类的一切命运,都包含在这几个字里面——等待和盼望”。

    其实,救赎本身,才是一出漫长的,几乎用尽了一切时间的“基督复仇记”。
    在创世记第3章,上帝宣布对魔鬼的审判,“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这时,基督复仇记就开始了。
    按我们的想法,对那位尊贵的大君王来说,一剑封喉,快意恩仇,就可以清算一切罪恶。谁能料想,这公义的复仇,竟要等待数千年之久。
    换言之,上帝容许这个世界,羞辱祂受膏者的脚踪,竟长达数千年。

    更令人难以料想的是,无论如何,上帝的时间到了。魔鬼被打败,人子得荣耀的时刻终于来临。
    然而,人子耶稣却被高高地举起,钉死在十字架上。
    无论你怎么解释,我都不可能相信,十字架就是上帝的复仇计划。
    无论你如何劝我,收刀入鞘。我也不可能相信,在十字架上,铩羽而归的不是耶稣,而是魔鬼。
    除非,耶稣从死里复活了,而且,藉着圣经和圣灵,祂亲自给我解释,还给我看祂肋旁的伤口。

    如果基督复仇记,都需要几千年。那么我的小案子,需要十年、二十年,有什么稀奇呢。如果时间是上帝的秘密武器,我又岂敢抱怨时间呢。抱怨时间,岂不是抱怨那位把时间攥在手里的上帝?
    如果十字架,是基督对这个世界发起总攻的前线。那么我又怎敢从前线撤离,成为逃兵?

    世人的居所,都是房子。但摩西却说,上帝是我们世世代代的居所。
    意思是说,上帝是我们的不动产。
    意思是说,我们拥有世世代代。
    世人都住在地上,我们却住在天上。
    世人都住在一个地方,我们却定居在基督里面。

    思想一下,耶稣曾住在马槽,耶稣曾住在旷野。
    耶稣曾住在十字架上,耶稣也曾住在坟墓里。
    耶稣真是我的居所吗?

    • 6 min
    【圣约灵修】|6月25日|被掳时期的信仰危机|安彦魁传道|诗 88-89 篇

    【圣约灵修】|6月25日|被掳时期的信仰危机|安彦魁传道|诗 88-89 篇

    今日读经诗 88-89 篇
    很显然,诗篇89篇是大卫之约的展开和阐述。对读如下的经文,简直是撒母耳记下7章诗意性质的翻版:
    我要歌唱耶和华的慈爱直到永远!我要用口将你的信实传与万代!
    因我曾说,你的慈悲必建立到永远,你的信实必坚立在天上。
    我与我所拣选的人立了约,向我的仆人大卫起了誓。
    我要建立你的后裔,直到永远;要建立你的宝座,直到万代。(诗89:1-4 )
    大卫之约的分量,可能在长久以来被我们低估,事实上他正是以色列人在历史过程中,翘首以待的未来预言。直到那位受膏的弥赛亚,大卫的子孙显明出来。
    将88篇放在一起,这首君王诗,就遭到了哀歌的前后夹击。前面的部分,是个人的挣扎;后面的部分,是民族的苦怨。这样的布局里,难免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疑惑,更何况当时的第一读者正在被掳的处境下,所经历到最为严峻的信仰危机。
    君王诗的叙述,对于上帝的国度和王权,有其壮观华丽的描述,足显作者及其当时上帝的子民,何等的期待与等候,那天上的国度降临。(诗89:137)然而经过了列王记历史,那种每况愈下的选民王朝,又怎能与这一切的描述相配?到最后被掳于外邦当局,在巴比伦河边哭泣,似乎“大卫之约” 的应许已经彻底地落空……这就是诗人在经文中对上帝的哭诉,“但你恼怒你的受膏者,就丢掉弃绝他。你厌恶了与仆人所立的约,将他的冠冕践踏于地。”(诗89:38-39 )
    请注意,在这段经文中,上帝的信实被反复的提起。(诗89:1,2,5,8, 24,33,35,48)原来上帝属性中的信实,是祂起誓和立约的基础,也是我们信心跟随的动力。
    而如今在被掳处境中的信仰危机,也就是对于上帝的信实产生了动摇,甚至说是对于上帝是否还是上帝,上帝是否配作上帝——都开始了动摇。随之而来,上帝一旦动摇,那么“如天之久”、“如日之恒”(诗89:29,36)也就都产生了动摇。这个世界、这个宇宙、这个历史人生,都在瞬间失去了意义!
    而我们是依据什么来怀疑上帝呢?当然是依据我们的遭遇和处境。这时候究竟谁是中心:上帝?还是自己?这就成为最为紧急的真实命题。我们的生命死亡,我们的被掳回归,我们的漂流安定,这些事之所以很大——不是因为这些事关乎我们自己,或者关乎我们的家人;而是因为关乎到那位受膏的君王,他竟然为我们承受了最终的羞辱。“耶和华啊!你的仇敌,用这羞辱羞辱了你的仆人,羞辱了你受膏者的脚踪。”(诗89:51 )
    若要问希西家的被困、约西亚的被杀、西底家被剜掉了双眼,这究竟是谁的苦难?这无一不是大卫的苦难,无一不是大卫子孙(也是大卫的主)基督的苦难。以色列人的被掳与回归,是他们的主基督,作为个体意义的受难与复活,在群体意义上的演绎。
    为此,以西结异象中描绘的枯骨复生,不是从比喻的意义,绕过真实性的十架与复活,直接跳到了1948年以色列复国——没有基督的基督教毫无意义,没有基督的以色列,也毫无意义。在如今世俗化的犹太人群体,信仰的危机已不再是危机,因为他们已失去了信仰!但这个信仰流失的现象,及其中不可阻挡的现实性,恰恰说明他们到如今,还在被掳的心境当中。正如保罗在新约所说,“帕子还在他们的心上…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几时就废除了。”(林后3:15-16)
    回顾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岂不也是犹大卖主、彼得不认主,还有众多门徒逃走的信仰危机呢?今天的宗教政策,在新条例中收紧,带给教会和基督徒的岂不又是信仰

    • 6 min
    【圣约灵修】|6月24日|慈爱和公义|张旭东实习传道|诗 85-87 篇

    【圣约灵修】|6月24日|慈爱和公义|张旭东实习传道|诗 85-87 篇

    今日读经 诗 85-87 篇
    “慈爱和诚实彼此相遇;公义和平安彼此相亲”(诗85:10)如此美好的景象,是按罪人的逻辑所不能理解的神迹。罪人习惯于接受慈爱,却拒绝真理;喜欢平安,而惧怕公义,也无法想象“公义”和“平安”怎么能彼此相亲。
    这句话对于我周边的人来说,不如破财消灾的观念更能被接受。我的一位同学有一次对我说:“神霸道,佛包容”,因为神不让佛自称神,但佛愿意神自称佛。我就反问他,别人能不能用他的名字,他说可以;而当我说“你知道别人用你的名字,就意味着你的一切都是别人的”的时候,他就坚决不同意了。所以,不是神霸道,而是神真实,祂的名何其宝贵,怎能随意任人乱用呢?除非这个名字是虚的。
    “慈爱”与“公义”从来都不是虚假的口头语,更不是虚名,而是有与之相称的真实的内涵和实质。长期处在虚妄和谎言中的人,无法真实地理解什么是诚实,什么是真理;更不能明白什么是爱!
    有一位慕道友对我说:你们基督教太霸道了,为什么非要信主才能进天堂?我问她:如果有人进你家,你不认识他,他不拿钥匙能进门吗?除非你认识他,并给他钥匙,他才能进;如果你不认识他,他还硬要进你家,岂不是强盗吗?你说谁霸道呢?你还是他?不信基督还要到基督的家,是谁霸道呢?可见,罪人的思维已经被罪扭曲,在世人当中没有公义,只有自我。
    罪颠倒了神起初创造的秩序,使人忘记了自己本有神的形象;罪使人忘恩负义,忘记了你的存在是因为神曾经的创造;罪使人自我中心,狂妄自大,企图自己来制定规矩,反而将自己的强权视为应得的权力,而把别人应得的权力视为不公义。如此,哪里有平安,哪里有公义呢?只有弱肉强食,你死我活。在《诗篇》中我们看到,当神的救恩“诚然与敬畏祂的人相近,叫荣耀住在我们的地上”,我们才会看到“诚实从地而生;公义从天而现”(诗85: 9-11)我们用心灵和诚实(真理)敬拜那位天上的父,祂的公义的爱就向我们显现。如果地满了残暴,爱就不复存在;地若行了神的真理,爱就从天显现。除非神的救恩临到祂的百姓,使祂的百姓明白真理,否则这个被罪颠倒的世界就不能恢复正常。
    中国的传统理念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莫问原因,也没有理由,赴死者也只求让人看到自己的忠心。所以从古至今,人们只知道祈求青天大老爷的出现,不知道让公义彰显,更无法想象公义怎能与平安彼此相亲。因为公义是伴随着锄奸惩恶,会有流血,怎么能有平安呢?当权力狰狞,公义就荡然无存,平安也土崩瓦解。而人类文化中的另一个极端——反权威,也只是用人的一种强权抵抗另一种而已,依然没有真正的公义。
    我们都心知肚明,世上没有一个义人,是人总有私心。退一步说,虽然我们能自欺欺人地说自己是公义的,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家人有公义。所以,当公义针对别人时,我们愿意;针对我们自己时就会心虚。我们希望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现实中仍然是刑不上大夫。
    世人很难想象一个皇帝会愿意承认自己的儿子有罪,而将他处死;更不可能让自己全然无罪的儿子去替别的罪犯死。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皇帝可以大赦天下,说谁无罪就无罪,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儿子为罪犯死呢?所以当有人告诉你,这宇宙的君王让祂的独生子替你死了,替那些信祂的罪人死了,你不但不能相信,还会认为对方疯了。因为这么大权力的君王,居然不动用祂的权力直接赦免众人的罪,而是让

    • 8 min
    【圣约灵修】|6月23日|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程章纯实习传道|诗 82-84 篇

    【圣约灵修】|6月23日|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程章纯实习传道|诗 82-84 篇

    今日读经 诗 82-84 篇
    人们时常将人生比作一场“旅行”。这折射出两点:一是人生有个方向、目的地;从生到死,从此岸到彼岸。 二是这场“旅行”是有意义的,无论是本身就具有的,还是终极目的地所赋予行程的意义。无宗教信仰的人,将死亡视作最终的目的地,因此,吃喝玩乐的旅行过程是他们所追求的,就是今生的意义,吃吃喝喝吧,反正明天就要死了。有宗教信仰的人分两种:一是将今生来世绝对对立,以“目的地”来否定“行程”的意义,最终的“目的地”是最重要的,过程是不重要的。二是目的地赋予了行程的意义,因目的地给了旅行一个方向,也确保旅行最终会结束。
    基督徒的人生是一场“朝圣之旅”,这强化了上述的两点。我们相信我们的人生是朝向永生的上帝,死亡不是终结,只是我们今生这“旅程”的结束,我们投入了永生上帝、慈爱天父的怀抱,享受永远的福乐。那位圣洁、公义、良善、慈爱的主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地”,我们要在新天新地中永远地敬拜祂,享受与祂美好的同在。另外,因为是“朝圣”的旅行,所以,我们是欢喜快乐地上路,充满对“目的地”的盼望,虽沿途或有“至暂至轻” 的苦楚,但因我们定睛于“耶和华的殿宇”就不足挂怀了;另一方面,我们虽欣赏沿途美好的风景,但心中确知这世界非我家,我们却羡慕天上更美的家乡,因此,不会将我们“游客”的身份变为“定居者”。
    诗篇82-84篇描绘的就是这场“朝圣之旅”,特别是从审判开始,“神站在有权力者的会中,在诸神中行审判。”(诗82:1)神选民的“官长”若不按公义、怜悯来治理祂的子民,神就要来审判他们,他们若一直不悔改,那他们“要死,与世人一样。”(诗82:7)即便他们身份尊贵,是神的儿子, 但却仆倒如同世上的王子一般。因神待他们的标准要更高于万邦不信的人。
    神的审判(包括对万邦的审判)彰显祂的主权;神的警告和审判也是在引导我们这场旅行的方向。“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祢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 6:8)原来我们这个旅行不是单身上路,那位公义、慈爱的主与我们同行,也不断地发声修正我们的方向,不致一直偏行己路。“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赛 30:21)
    这条路也充满了挑战,仇敌环绕,杀机四伏。敌人时刻想灭绝上帝所拣选的选民,霸占他们的产业,以自己取而代之。因此,83篇中神的子民呼吁上帝为自己争战,在敌人中施行审判,顽梗悖逆的,神要灭绝,但也可能呼召其中悔改的,“好叫他们寻求你耶和华的名。” 使这些人加入到朝圣的道路上来。仔细思想,其实我们这些原本的外邦人、野葡萄,原是被神嫁接过来,迁入到爱子的国度中来,因神所赐的信心成了亚伯拉罕的子孙。哈利路亚,感谢赞美神的怜悯慈爱!
    84篇是以色列人的朝圣诗,诗人渴想在神的殿中敬拜赞美主,他的心肠、肉体,整个全人都向往与神的同在。那看顾麻雀、燕子的神既然让它们在自己的殿中安然居住,也当然更加赐福与祂的儿女了,这是朝圣者的安慰和力量。虽然他们经过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流泪谷),但他们给这地方带来祝福,使之成为泉源之地。这惟有靠那位看顾麻雀的天父周详的供应。因此,诗人感叹宁可在神的殿中住一日,不愿与恶人同流合污。并且,他不是一人朝圣,而是与手洁心清的人一同,奔耶和华的山,登雅各的殿

    • 8 min
    【圣约灵修】|6月22日|这,要到几时呢?|李子虎传道|诗 79-81 篇

    【圣约灵修】|6月22日|这,要到几时呢?|李子虎传道|诗 79-81 篇

    今日读经 诗 79-81 篇
    虽然国人常说:上天将降大任于一人,必先让其吃一些苦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人生经验证明,没有几个人喜欢苦难;在受苦时总是满腹唠叨:这样的日子何时到头?
    苦难是化妆的祝福。每位上帝的儿女都熟悉这句名言,并且绝对认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苦难,人们就不会亲近神。
    但是,真正经历苦难时,我们天然倾向巴不得苦难快快过去;经历风雨会看到彩虹;但实际的处境,我们渴望风雨化为瞬间,彩虹成为永恒。
    诗人面临国破家亡时同样发出哀叹:这到几时呢?你要发怒到永远吗?你愤怒的火焰何时熄灭呢?
    以色列人在圣殿被毁时,他们渴望神的救赎即刻来临。虽然外敌入侵、肆意杀戮、圣殿被毁,是因他们的罪;但是还是渴望这个羞辱快快过去。
    诗人不单是为百姓所遭遇的苦难哀求上帝的拯救,也是因为上帝自己的名。我们失去圣殿,失去政治、宗教自由;成为邻国的羞辱,四围人的嗤笑讥刺,都是小事;问题他们现在嘲笑你:他们的神在哪里呢?
    当我们处在内外交困的时期,多么渴望尽快摆脱乌七八糟的事情,好专心做上帝呼召我们去做的事情。就像诗人那深切的愿望:我们现在是囚徒,若你搭救我们,使被掠的归回,我们好在你的殿中永远赞美你。
    可是,谁知道主的心,谁晓得祂在我们教会中的计划呢?
    我们常说:上帝有祂的时间表。但是,隔岸观火是一回事,身临其境又是另一回事;在等待的过程中难免焦躁,可能会像诗人仰天哀叹:这样的日子何时结束?何时能轻装上阵?
    上帝对祂仆人的熬炼都有时间表,就连以色列被掠巴比伦,也是七十年为满。我们实在不知上帝还要熬炼秋雨圣约多久,只知道上帝使用的,祂必要管教、炼净;目的是使祂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
    就像诗人虽在苦难中,还是清楚与上帝的关系:我们是你的民,你草场上的羊;神是以色列的牧者。
    胜过外面的逼迫与内部的攻击唯一的秘诀:知道我们信仰的对象?我们是谁?我们的呼召与异象是什么? 我们不是野葡萄,耶稣基督是上帝所栽植,所看顾的真葡萄树;我们是连于基督的人。就像保罗所说:我知道所信的是谁。主认识谁是属祂的人。
    苦难若不建造我们,就会摧垮我们;我们不知道主最终的计划,只知道上帝允许这些事临到不是要压垮我们,而是要建造我们。
    我们在内外交困中最迫切的需要是被主复兴。诗人两次求神使祂脸发光,便要得救(诗80:3,7)。主的脸发光,意味祂的赦免与接纳;这对被囚的以色列是多大的安慰。
    保罗的生命也有内外交困之时,即使在人看来没有出路时,他还能说: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教内教外所有的路都堵住了,还有一条路没有堵住,也是人无法堵住的路;就是通往上帝的路。
    哪怕,我们看不到一个笑脸,上帝仍然向我们微笑;祂仍然以笑脸相助。这不就是我们的安慰吗?即使我们所做的得不到从人而来的任何肯定,只要上帝向我们仰脸、光照我们;岂不是我们得力的泉源吗?何况上帝给我们预备那么多关心、支持、为我们代祷的七千人。
    这,要到几时呢?其实,我们一生的道路都是十字架的路,都是内外交困的道路;我们不祈求这个时候快快过去;只祈求主这个时候与我们同在,发光的脸光照我们。上帝拣选、呼召我们就是为这个时候。阿们!
    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求父拯救祂脱离这个时候,祂接着说自己原是为这时候来的。
    弟兄姊妹,我们不再问:这,要到几时呢

    • 6 min

Top Podcasts I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Uforklarlig med Lilli Bendriss
Lyder Produksjoner
Åndelige Tanker med Camillo
Camillo Løken
Oioioi!
Bibelselskapet
Åndelig Påfyll - hver tirsdag
Camillo Løken
Wisdom From North med Jannecke Øinæs
Wisdomfromnorth.no
Etikketaten
N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