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min

Vol.112 宏观漫谈52|控总量、调结构与强统筹:与李丰聊四月金融数据和新“国九条‪”‬ 高能量

    • Society & Culture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本期图示】








【内容索引】
00:14 5月11日,央行发布了4月的金融统计与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单独计算4月数据,会发现4月社融增量为-1987亿元,这是自2005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单月社融规模负增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看待这次的数据?
06:08 最近,30年和50年的超长期国债发行成为热点,与之相关的是,4月社融数据当中,政府债的发行额度和比例同比减少。我认为政府在努力做的事情,也许是想办法控总量、调结构,增加中央的统筹。这个统筹是指,中央把资金给谁、不给谁、给谁多、给谁少,给了之后用在哪里。
11:33 4月,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M1与M2“剪刀差”扩大,且两者各自的增长都低于预期,简单来讲,大家消费和投资的意愿不强,所以倾向于用手里的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尤其是保本的中期理财产品。
17:26 美国最新通胀数据符合市场预期,但房产市场指数和个人消费支出指数却双双低于预期,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通胀跟大家想的差不多,并未进一步恶化,同时经济活动出现了收缩。鉴于美国当前处于高息,这两个指标的夹角被市场解读为降息的可能性增强。受这个预期的影响,资本市场对这次数据的反馈变好了。
19:42 本来我担心这次的经济数据可能影响全球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但实际上,外资这次比较理性。从结果来看,亚洲主要经济体维持了高度稳定,尽管中国存在资本管制等因素,但我们的离岸人民币交易量规模仍然可观。
30:23 以往,美国每轮的施压措施都会带崩中国资本市场,比如贸易战、科技战及涉及华为、生物安全法案、对台军售等事件。但是,自从耶伦访华后,情况似乎有所不同,比如最近美国撤销英特尔、高通对华为出口许可,以及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从25%提升至100%等,近期的这些举动未对资本市场造成显著影响。
33:02 相比去年,中国在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排名中显著上升,从第七跃升至第三,超过了日本,并且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位居第一。
34:42 央行在二级市场交易国债、推进周边国家人民币债务置换、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结算范围,及提升全球流通与需求规模,同时,中国政府持续增持黄金,这一系列举措可能是为了解决更长远的目标:中国人民币如何发行?发行的基础是什么?在发行过程中,如何自主调控?
37:02 2004年、2014年与2024年这三次国九条的对比(详见本期图示)。
38:39 参考巴菲特过往的股票交易,比如投资西方石油、日本五大商社及苹果公司的决策逻辑,可以推测他减持比亚迪股份,或许是知道或预见了中美新能源车的政策趋势。他的选股策略还是围绕着美国视角的宏观变化,他应该是先做了“宏观漫谈”,然后再做了“产业观察”。
44:53 我们的货币政策跟需求侧的信心和保守状态存在某点悖论现象。市场上有种声音认为中国要做QE(量化宽松),寄希望于这种货币政策能扭转需求侧的保守,无论是否有效,但这至少表示了中国改变现状的决心,然而,官方又不断地强调不会这么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有点好玩。
45:34 实现经济结构“拐大弯”是一件难的事,

【栏目介绍】
《宏观漫谈》,《高能量》首档专栏节目。由李翔与联合主理人李丰共同制作,不定期上线。两人将会针对当下国内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客观中立的讨论,并试图在历史的长周期里找到一些对应的参考系。
【免责声明】
本节目的所有内容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投资、税收、会计或者法律上的建议。
【本期图示】








【内容索引】
00:14 5月11日,央行发布了4月的金融统计与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单独计算4月数据,会发现4月社融增量为-1987亿元,这是自2005年10月以来,首次出现单月社融规模负增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看待这次的数据?
06:08 最近,30年和50年的超长期国债发行成为热点,与之相关的是,4月社融数据当中,政府债的发行额度和比例同比减少。我认为政府在努力做的事情,也许是想办法控总量、调结构,增加中央的统筹。这个统筹是指,中央把资金给谁、不给谁、给谁多、给谁少,给了之后用在哪里。
11:33 4月,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M1与M2“剪刀差”扩大,且两者各自的增长都低于预期,简单来讲,大家消费和投资的意愿不强,所以倾向于用手里的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尤其是保本的中期理财产品。
17:26 美国最新通胀数据符合市场预期,但房产市场指数和个人消费支出指数却双双低于预期,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通胀跟大家想的差不多,并未进一步恶化,同时经济活动出现了收缩。鉴于美国当前处于高息,这两个指标的夹角被市场解读为降息的可能性增强。受这个预期的影响,资本市场对这次数据的反馈变好了。
19:42 本来我担心这次的经济数据可能影响全球对中国经济的看法,但实际上,外资这次比较理性。从结果来看,亚洲主要经济体维持了高度稳定,尽管中国存在资本管制等因素,但我们的离岸人民币交易量规模仍然可观。
30:23 以往,美国每轮的施压措施都会带崩中国资本市场,比如贸易战、科技战及涉及华为、生物安全法案、对台军售等事件。但是,自从耶伦访华后,情况似乎有所不同,比如最近美国撤销英特尔、高通对华为出口许可,以及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从25%提升至100%等,近期的这些举动未对资本市场造成显著影响。
33:02 相比去年,中国在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排名中显著上升,从第七跃升至第三,超过了日本,并且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位居第一。
34:42 央行在二级市场交易国债、推进周边国家人民币债务置换、扩大人民币国际化结算范围,及提升全球流通与需求规模,同时,中国政府持续增持黄金,这一系列举措可能是为了解决更长远的目标:中国人民币如何发行?发行的基础是什么?在发行过程中,如何自主调控?
37:02 2004年、2014年与2024年这三次国九条的对比(详见本期图示)。
38:39 参考巴菲特过往的股票交易,比如投资西方石油、日本五大商社及苹果公司的决策逻辑,可以推测他减持比亚迪股份,或许是知道或预见了中美新能源车的政策趋势。他的选股策略还是围绕着美国视角的宏观变化,他应该是先做了“宏观漫谈”,然后再做了“产业观察”。
44:53 我们的货币政策跟需求侧的信心和保守状态存在某点悖论现象。市场上有种声音认为中国要做QE(量化宽松),寄希望于这种货币政策能扭转需求侧的保守,无论是否有效,但这至少表示了中国改变现状的决心,然而,官方又不断地强调不会这么做。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有点好玩。
45:34 实现经济结构“拐大弯”是一件难的事,

57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Fryktløs
Både Og & Blåkläder
Svarttrost Dok
Svarttrost
Mer än bara morsa!
Kenza & Ines
198 Land med Einar Tørnquist
PLAN-B & Acast
Where Everybody Knows Your Name with Ted Danson and Woody Harrelson (sometimes)
Team Coco & Ted Danson, Woody Harrelson
Grenseløs
BATONG MEDIA og Baue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