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episodios

這是加拿大華播中心(簡稱:華播/CGBC)總幹事兼節目製作人 王律傳道(筆名:公孫笑)的信息置物櫃。
擺放著講道及主日學信息的存檔以及各種有感而發的長短講論,將不定時更新上傳新單集。

歡迎訂閱本頻道,也歡迎搜尋“CGBConline” 或 “加拿大華播” 收聽加拿大華播中心的Podcast主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bal Talk 以巴路山上的自說自‪話‬ 公孫笑

    • Religión y espiritualidad

這是加拿大華播中心(簡稱:華播/CGBC)總幹事兼節目製作人 王律傳道(筆名:公孫笑)的信息置物櫃。
擺放著講道及主日學信息的存檔以及各種有感而發的長短講論,將不定時更新上傳新單集。

歡迎訂閱本頻道,也歡迎搜尋“CGBConline” 或 “加拿大華播” 收聽加拿大華播中心的Podcast主頻。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十架苦路上,耶穌對我說 【國語】W4765CBM

    十架苦路上,耶穌對我說 【國語】W4765CBM

    在Via dolorosa的十架苦路上,耶穌並沒有太多的言語,然而祂在地上的最後經歷卻是給我們深刻的啟示。

    本篇信息受感於 生命恩泉製作:愛 ● 常傳 - 聖地‧苦路‧冷知識 Via Dolorosa
    Inspired b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LnxSVxJJo

    • 26 min
    [粵語]十架苦路上,耶穌對我說 W4764CBC

    [粵語]十架苦路上,耶穌對我說 W4764CBC

    在Via dolorosa的十架苦路上,耶穌並沒有太多的言語,然而祂在地上的最後經歷卻是給我們深刻的啟示。

    本篇信息受感於 生命恩泉製作:愛 ● 常傳 - 聖地‧苦路‧冷知識 Via Dolorosa
    Inspired b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rLnxSVxJJo

    • 24 min
    【每周婚姻靈修】Week 16 交付心之所慮

    【每周婚姻靈修】Week 16 交付心之所慮

    有人說,一個人焦慮是因為被未來困擾,而一個人抑鬱則是被過去纏累。因此,近年常常聽到的“活在當下”,可能是面對兩者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且不論你如何詮釋、或者說是不是同意這種生活態度,要做到本就已經不是容易的事。
    如果我們偶爾在繁忙的生活中稍微閒下來,就很自然會回想前幾天、前幾個月、甚至前幾年的一些事情,可能會因為某些處理不善的部分懊惱抑鬱;而當我們拼命把這些想法趕走之後,就不自覺地開始思考未來的事情,然後各種繁雜的任務就會被加到自己的日程表裡,比如:明天團契要帶的餐點、孩子週末的活動安排、誰誰誰的生日禮物、安排鍛煉的時間,等等,越想越焦慮。大概任何人在這時候要跟我們說話都會讓我們不耐煩,很容易會發出“不要煩我,已經很煩了”的回應。那麼,優秀的商業人才常常使用的一個技巧就可以幫到我們,那就是列出待辦事項的清單。好的待辦事項計劃可以提升我們的效率,這些商務技巧可以從很多不同的網站或書本中學到。只是在婚姻生活中,我們還需要多做一步,那就是把這些我們心裡所掛慮的事情交託。這裡說的交託,除了常說的“把不可控的事情交託給上帝”之外,還有要把自己所列清單中的事與伴侶分享。
    你可以試著對配偶說:我現在因為許多忙碌的事情感到不安,有些事可能我跟你提過,有些可能沒有,我本以為自己可以處理的,但現在看來不行,我需要你的幫助,這是我的清單……
    然後,請對方在清單中挑選覺得能夠幫得上忙的事項。很多人或許覺得這樣是示弱的表現,也可能會因為以前對方曾經拒絕,所以不願意再次做這類請求,但其實在健康的夫妻生活中,這樣的互相協助和共同擔當應該是理所當然的。當然也要留意幾點:比如盡量避免用交易或者命令的態度,尤其不要情緒勒索、不要強人所難——如果對方確實沒有時間或沒有某方面的才能就無需強求,盡量以平和的態度來求助,即便拒絕也不要惡語相對。更重要的是,把本篇分享給你的伴侶,一起了解夫婦分擔生命重擔的需要。哥林多前書13章在說到“愛是永不止息”之前強調“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這是我們所追求的夫妻真愛。
    本週行動建議:花幾分鐘把你心中所慮寫出來,包括待辦事項和讓你焦慮或抑鬱的事情,與你的配偶分享,也可以邀請對方跟你一起寫,然後交換來看,看是否有可以交付給對方、獲得對方幫助的地方。然後禱告,將這一切的事情、連同事情帶出的情緒交託給神,同時求神賜下你們共同承擔生命重擔的合一的心,讓你們都知道自己不是單打獨鬥,而是與配偶進行“團體作戰”。

    • 3 min
    【每周婚姻靈修】Week 15 留意敵對情緒

    【每周婚姻靈修】Week 15 留意敵對情緒

    似乎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當與另一半——或孩子、或親人、或任何的其他人——產生意見分歧的時候,彼此說話“交流”的聲量會不自覺地提高,尤其是情緒上來、到一定的程度之後,也許我們會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對對方大吵大叫,直至其中一方說出“你幹嘛這麼大聲”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失態。每對夫婦都有特定的相處模式,相信沒有人喜歡大聲地吵吵鬧鬧,有些人尤其對聲音敏感,不一定會用大聲說話的方式來爭吵,故此有不少的夫婦常用“冷戰”的方式來展現自己的不滿。但無論用什麼樣的方式,當我們明刀明槍地擺出一副“對敵”的姿態,交流的效果就自然地大打折扣。
    事實證明,大聲吼叫並不管用。雖然這可能會使你的聲音明顯更大,但大聲吼叫並不能讓你的伴侶真正聽見你,反而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當你大聲吼叫時,或者說,當你擺出一副明顯讓對方感覺到不快的臉和姿態,對方自然就會感知到危險,並開始花費精力評估來應對自己所感知的威脅的方式。按照慣常的心理反應,這時候人的戰鬥或逃跑反應系統開始啟動,你的配偶就會變得具有高度的防禦性,這時候你的配偶要麼就是採取戰鬥模式——大聲吼叫回去、或是同樣擺出一副臭臉,要麼是採取逃跑模式,逃避你的問題和冷漠對待你的一切需求。無論哪種情況,他們肯定都不會聽你說話,無論你這時候想要傳達的內容是多麼重要,無論你有多麼想要讓對方認知到你的情感和需要,但此時此刻,你展現出來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無聲的。他們看到和聽到的都是恐怖的警報,只能憑著本能來做出反應。另外,當我們大聲喊叫時,通常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但是聖經告訴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放慢速度、以耐心和恩典對待冒犯。上帝應許,當我們將自己的一切交給神,由聖靈來工作時,神將賦予我們良好的溝通能力。
    我們不妨多加留意:在我們與配偶意見不合的時候,如果對方的聲音越來越大,或者擺出你覺得厭惡的表情,不妨自我檢視一下,看看我們自己是不是也已經在喊叫,或者在擺著一副臭臉,然後,請刻意地讓自己的音量降低,深呼吸來讓自己的情緒平復。即便對方沒有這些表現,如果我們自覺自己的態度已經充滿敵意,也可以這樣做,然後盡可能用平和的方式來表達不滿和自己的意見。如果情緒實在難以控制,不妨採用“暫停”的策略,離開爭吵的情緒和處境,待彼此的情緒都平靜之後再做討論。同時,不斷對自己說,沒必要一次性地將自己所有的情緒和意見表達出來,先平靜,然後跟對方要求一個稍後討論的時間和空間。
    最後我們必須了解:爭論與不合其實都是婚姻中很健康和自然的部分,幸福的婚姻也不例外,但我們必須緊記的是,夫婦雙方是同一個團隊、是同處一方的戰友。當夫婦彼此都可以平和理性地處理意見不合之處,雙方的交流就可以更有效和更暢順,即便是爭吵爭論,也可以很有建設性。
    今天的行動建議是禱告:求主幫助我們,即便在爭吵的時候也要有神同在,有聖靈的提醒,同時求聖靈增添你對自己和對方的耐心,也給我們饒恕對方態度不佳的力量,彼此以善意和尊重的態度來經營這美好的婚姻。

    #靈修 #devotional #dailydevotional #基督教 #Christian #christiantiktok #Chinese #chinesechristian #灵修
    奉獻支持華播事工:https://cgbconline.ca/offering

    • 5 min
    【每週婚姻靈修】Week 14 牽手

    【每週婚姻靈修】Week 14 牽手

    #靈修 #devotional #dailydevotional #基督教 #Christian #christiantiktok #Chinese #chinesechristian #灵修
    奉獻支持華播事工:https://cgbconline.ca/offering

    曾有一位身材較為嬌小的女士分享說,她因為身形的緣故,常常在人群中感到焦慮,然而當她身高187公分的先生牽著她的手的時候,不管是熙来攘往的街頭還是擁擠的演唱會現場,她都會感到無比安心。因此對她而言,牽手是她與丈夫以愛意彼此交流的重要方式。
    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表達愛意的方式,或許不是每對夫妻都喜歡在公眾場合展現親密,甚至可能連牽手都覺得不是那麼的自在。然而需要留意的是,細小的、表達愛意的動作主要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夫婦自己的親密交流。透過這些肢體的接觸來表達愛意的以後,其實是我們指向更大的上帝之愛。神的愛既不吝嗇也不尷尬,不會在意被愛的對象正處於怎樣的環境中,更不會在意他們是否“配得”。而上帝將祂的愛澆灌在人的生命中,不只是體現在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更是體現在生活和生命裡的每一個時刻,當我們心中充滿神的愛,自然而然就更能彼此相愛,相對而言也更能坦然做出或接受這些充滿愛意的肢體接觸。
    牽手是一種很簡單的表達愛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親密感、縮短兩人心理和身體的距離,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消除我們面對困難、焦慮、危險、和沮喪的無助感,讓我們知道:自己是一個有伴侶的人,我們不是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壓力。這簡單的行為蘊含著強大的力量,所以不妨就嘗試,透過牽起你伴侶的手,更多地給予對方愛和支持,也讓自己更多練習表達愛意。
    本週反思:你平常會喜歡與伴侶牽手嗎?還是說你們在公開場合儘量避免牽手和其他的親密舉動?你的伴侶對此有什麼想法?除了牽手之外,你們會有什麼方式來表達對對方的關心和愛意?
    最後,試試今天牽著手來分享彼此希望對方為自己禱告的事,然後共同禱告。

    • 3 min
    【每週婚姻靈修】Week13 無論健康或是患病

    【每週婚姻靈修】Week13 無論健康或是患病

    在西式婚禮的誓詞裡常常會有一句“無論順境逆境、無論健康或患病,我都會與你在一起,直至死亡把我們分開”。這句話在當下當然很感人,但對不少人來說可能只是一句很好聽的話。當然,即便你非常看重這份誓言,可能也只會把它視為在面對著一方患癌或老年失智症時表達出的一種浪漫的忠誠。這些在床旁靜靜守候的畫面或許在想象中很唯美,但在現實裡恐怕不是那麼好看。
    如果你有貼身照顧病人的經歷,必定會了解這是多麼讓人厭煩的事。不只是送水餵藥和把飯菜放到床上桌上去,還可能包括承擔平常兩倍以上的家務、頻繁地擦藥或按摩、拖著疲憊的身體去24小時藥店買藥、為病人洗澡、甚至要處理對方因患病而增加的生理廢物等。這時候絕對不是電視劇裡演的那樣、在乾淨明亮的房間裡輕輕牽手的溫馨,而更像是要面對永遠做不完的事的沮喪和無奈。這些繁瑣的事情偶爾為之可能還不是什麼問題,但如果這種照顧稍長一點,那就是對人口中說的“無私的愛”的最大考驗。
    共同經歷困難和面對包括疾病在內的壓力,可能是一個婚姻中的轉折點。在那樣的十字路口上,我們可以選擇,一是只為自己而活,一是把對方的需求放在自己的所求之上,並願意委身於婚禮時所許下的承諾來承受這些並不好受的麻煩。這種在婚姻中彼此願意的犧牲是讓婚姻持久的關鍵,服事配偶而不求回報,往往反而能將彼此的關係提升到更高的層次。這不是說我們要表面假裝無所謂但心裡默默地算賬,而是真的以基督愛人的心來對待身邊的伴侶,這樣也就省卻了我們為自己益處的自私計算,像是記賬說“這次照顧了你三天、下次換你照顧我五天”這類的無聊算數。
    而且我們也不要忘記,作為基督徒,我們是活在神恩典的家當中,當因為疾病或其他的逆境而感覺心力交瘁的時候,不妨與你信任的肢體交流,讓屬靈裡的家人成為支撐你生命的力量。
    本週討論:你的婚禮誓詞裡有“無論疾病或健康”這樣的用詞嗎?你覺得這些話對你而言有什麼意義?最近有沒有經歷過這種照顧他人或者被人照顧的經歷?你的感受又是如何?
    最後,禱告,感謝神,因為祂是我們的醫治者和幫助者,也求神給我們愛人的心,以及在我們身邊安排有愛心的神僕,讓我們能在困難和疾病中靠神的恩典度過。

    • 3 min

Top podcasts en Religión y espiritualidad

365 con Dios
Wenddy Neciosup
Dante Gebel Live
Dante Gebel
Aviva Nuestros Corazones
Nancy DeMoss Wolgemuth
caminodevida
caminodevida
Conversaciones del Alma con Durga Stef
Durga
Saved Not Soft
Emy Mo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