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min

生活的再現Representation of Life 愛、生活、人生系列

    • Self-Improvement

生活的再現Representation of Life
     現今的報導文學,是一種「再現」的文類。「再現 (representation, rebirth)」是西方的用語,簡單地說,就是把我們所見到的真實,透過文字,重新將它表現出來。事實上,過去的就過去了,包括相機,都沒辦法讓它回復,例如,剛剛拍的照片,照片裡的笑容,是那當下的笑容,我們用照片把它留下來,照片就是一個「再現」。「再現」不是事實,因為那已是前兩秒鐘的事了,而現在的它,也不是之前的它。我們認為人生所看到的事情,眼見為憑,是事實,其實,那都不是真的,連千真萬確的事,也都不是真的,因為那是「再現」的結果。一個作家,用文字表達某種感覺,我們覺得很感動,但那不是真的。一朵花,我們用寫的,入詩,報導它,可它都已不是原來的花了。
     「再現」也意味著「加工」,因為想要把故事說清楚,我們把它加工了,讓大家了解,覺得更好玩。在這個世界上,會講故事、與不會講故事的人,真的差很多。故事的主軸,其實是一樣的,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複述它,有些人,怎麼講都講不清楚,有些人,隨便講就能哄堂大笑,這就是「加工」。另外,我們的「再現」,還可以「轉換」,例如,某些東西,可以剪掉,再重新排列,就會變得更好,但那已失真了。最後,「再現」還可以「建構」。例如,很多人都喜歡講笑話,為了引起別人笑,我們可能必須建構一個在笑話裡含有笑的因素,才會好笑,如此的無中生有,也是「再現」。我們每天看新聞、報紙和電視,都有媒體人在建構內容,他們每天都在幫我們建構很多虛假、誇張、剪裁後的故事。
     我們寫作的文體,有詩歌、小說、散文與報導。有些人的作品,比較鄉土,有些人比較前衛,有些淡漠,有些熱情,這都是我們的生活。不管報導文學也好,新聞、電影、喜劇與悲劇等也好,它們亦都是「再現」。我們的都市,就是處處都是日常,也到處充滿了「再現」,二十四小時的7-11、全家、加油站、網路媒體、社群等,我們每日所見所聞,全都是「再現」。因此,我們如何能從「再現」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思維人生,那便是一件有趣的突破了。
   人可以老去,但不能腐化!活到老,學到老!今天的科技,飛速進步,連全身癱瘓的人,都能用眨眼寫作、靠電腦講話。想不腐化,就要新生,我們要從年輕,就不斷學習,運用新方法、新工具、新科技,讓老年過得好,受惠多。人到老年,本性愈發顯現,貪念愈難掩飾。父母是人、子女是人、親朋好友也是人,有人就有人性,有善有惡、有美有醜,不必搽脂抹粉。講明了、摸清了,反而能看得開。身為長者,心情不好時,可以看書、看電視、或找朋友聊天。想吃什麼,能做就自己做,能買就自己買,不能買就想辦法找人買,而不是什麼事都要人提供,處處依賴他人,只要記得身上存有一筆錢就好。還有,每次說話時,先問自己,「話語裡面是想表達愛?還是表達意見?」話語裡,不能只有意見,一定要有愛的表達。如果常常講出「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裡頭沒有愛的傳遞,只會顯得自己倚老賣老,無法展現真正的心意。身體不舒服時要看醫生,要撥打醫院的掛號專線,而不是撥孩子的手機號碼,這正是長者「再現」的獨立精神。
    英國模特兒 Daphne Selfe,現年95歲,是時尚界最長壽的模特兒之一。她所有關於健康長壽的建議都圍繞著:照顧好自己。她在《Vogue》雜誌上,常常分享真正美

生活的再現Representation of Life
     現今的報導文學,是一種「再現」的文類。「再現 (representation, rebirth)」是西方的用語,簡單地說,就是把我們所見到的真實,透過文字,重新將它表現出來。事實上,過去的就過去了,包括相機,都沒辦法讓它回復,例如,剛剛拍的照片,照片裡的笑容,是那當下的笑容,我們用照片把它留下來,照片就是一個「再現」。「再現」不是事實,因為那已是前兩秒鐘的事了,而現在的它,也不是之前的它。我們認為人生所看到的事情,眼見為憑,是事實,其實,那都不是真的,連千真萬確的事,也都不是真的,因為那是「再現」的結果。一個作家,用文字表達某種感覺,我們覺得很感動,但那不是真的。一朵花,我們用寫的,入詩,報導它,可它都已不是原來的花了。
     「再現」也意味著「加工」,因為想要把故事說清楚,我們把它加工了,讓大家了解,覺得更好玩。在這個世界上,會講故事、與不會講故事的人,真的差很多。故事的主軸,其實是一樣的,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複述它,有些人,怎麼講都講不清楚,有些人,隨便講就能哄堂大笑,這就是「加工」。另外,我們的「再現」,還可以「轉換」,例如,某些東西,可以剪掉,再重新排列,就會變得更好,但那已失真了。最後,「再現」還可以「建構」。例如,很多人都喜歡講笑話,為了引起別人笑,我們可能必須建構一個在笑話裡含有笑的因素,才會好笑,如此的無中生有,也是「再現」。我們每天看新聞、報紙和電視,都有媒體人在建構內容,他們每天都在幫我們建構很多虛假、誇張、剪裁後的故事。
     我們寫作的文體,有詩歌、小說、散文與報導。有些人的作品,比較鄉土,有些人比較前衛,有些淡漠,有些熱情,這都是我們的生活。不管報導文學也好,新聞、電影、喜劇與悲劇等也好,它們亦都是「再現」。我們的都市,就是處處都是日常,也到處充滿了「再現」,二十四小時的7-11、全家、加油站、網路媒體、社群等,我們每日所見所聞,全都是「再現」。因此,我們如何能從「再現」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思維人生,那便是一件有趣的突破了。
   人可以老去,但不能腐化!活到老,學到老!今天的科技,飛速進步,連全身癱瘓的人,都能用眨眼寫作、靠電腦講話。想不腐化,就要新生,我們要從年輕,就不斷學習,運用新方法、新工具、新科技,讓老年過得好,受惠多。人到老年,本性愈發顯現,貪念愈難掩飾。父母是人、子女是人、親朋好友也是人,有人就有人性,有善有惡、有美有醜,不必搽脂抹粉。講明了、摸清了,反而能看得開。身為長者,心情不好時,可以看書、看電視、或找朋友聊天。想吃什麼,能做就自己做,能買就自己買,不能買就想辦法找人買,而不是什麼事都要人提供,處處依賴他人,只要記得身上存有一筆錢就好。還有,每次說話時,先問自己,「話語裡面是想表達愛?還是表達意見?」話語裡,不能只有意見,一定要有愛的表達。如果常常講出「我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裡頭沒有愛的傳遞,只會顯得自己倚老賣老,無法展現真正的心意。身體不舒服時要看醫生,要撥打醫院的掛號專線,而不是撥孩子的手機號碼,這正是長者「再現」的獨立精神。
    英國模特兒 Daphne Selfe,現年95歲,是時尚界最長壽的模特兒之一。她所有關於健康長壽的建議都圍繞著:照顧好自己。她在《Vogue》雜誌上,常常分享真正美

13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