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min

慧馨牧師主日禮拜講道:凡事感謝帖撒羅尼迦前書五16-18 瓦器裡的寶貝

    • Christianity

🌸凡事感謝🌸帖撒羅尼迦前書五16-18

🌸凡事感謝🌸 吳慧馨牧師
經文:撒羅尼迦前書五16-18

要常常喜樂,常常禱告,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感謝。這是上帝為你們這些屬於基督耶穌的人所定的旨意。
著不時歡喜;著繼續祈禱;無論什麼境遇攏著感謝;因為這是上帝所意愛,愛恁諸個屬基督耶穌的人按呢做。

🌻信息
今天是「教會教育事工主日」,一同關心在教會中的信仰教育。
新約使徒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宣教師,就是保羅,他本身就是從小在良好的信仰教育中成長,被耶穌的愛所觸摸後,成為一位勇敢的宣教師。他的信仰經歷,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功課。透過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教導,要成為我們信仰的教育,也以此成為我們生命的祝福。
猶太人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是教孩子認識上帝與認識自己的價值。從而知道自己是上帝所揀選的選民,守猶太律法,認識教義,敬神愛自己的國家與子民。

🌿今日的信仰教育
教會中從主日學、少契學青、團契、禮拜講道,以至各人家庭長輩父母認識與上帝的關係,讀上帝的話語,在在都是信仰教育。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說:「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帖撒羅尼迦教會
帖撒羅尼迦城為馬其頓省的首都,在腓立比的戰役中,被定為自由城,其地理位置,在艾格那太大道上,又鄰近愛琴海的港口,是羅馬與小亞細亞間貿易樞紐。
保羅和他的同伴首先將福音帶到歐洲,保羅曾在此停留數個月之久,當時僅有少數的猶太人信主。信件開始時,保羅把助手西拉與提摩太同列為發信人。接著為信徒的基督徒生活感謝上帝。
本書信分為兩個部分:
一、2.1-3:13保羅在帖撒羅尼迦的工作,保羅傳福音與信徒的領受。保羅想再度拜訪該教會,為他們感謝上帝。
二、4:4-5:24,保羅鼓勵信徒要傳福音。以及對安息信徒將復活,以及與對主再來應有的盼望。

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提醒,就是常常「喜樂、禱告、感謝」。
一、在喜樂中,感謝上帝 二、在禱告中,感謝上帝 三、在任何情境,感謝上帝 

一、在喜樂中,感謝上帝
什麼時候令你最開心呢?
上帝讓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等情緒,這些情緒豐富了我們的生命。情緒,能調節身體機能,讓人保護自己,但過度悲傷也會讓人生病。因此,保羅提醒我們要常常喜樂,讓喜樂成為我們的祝福。
彰化二林喜樂保育院的創辦人瑪喜樂(Joye Meredith McMilliam)她把一生的歲月,全留給台灣。當她看見貧困的小兒麻痺孩子,就決定要照顧他們。1965年,二林基督教醫院開始收留16名小兒麻痺院童,全由她照護。1970年,喜樂保育院正式立案。瑪喜樂幫助超過400多名小兒麻痺患者;不僅照顧他們,更將主的喜樂分享給這群院童。人稱喜樂阿嬤的她,一生靠著與主連結,而有最真實喜樂的生命。喜樂,成為她的祝福,上帝也藉由她把喜樂帶給眾人。
喜樂是信仰生命的表現,讓我們用喜樂的生命影響生命,隨時喜樂,因上帝與我們同在。

二、在禱告中,感謝上帝
司布真是英國浸信會牧師,也是佈道家。有學生問他:「禱告以後,如何能得著上帝的應許?」
司布真就從口袋中拿出他的金錶,放在桌子上,並對學生說:「誰想要這個錶,可以來拿去。」那些學生立刻就議論紛紛。
等了一會兒,有一個女同學走到司布真牧師跟前說:「我要!」
司布真立刻把錶放在她手中,真的給了她。當其他人正

🌸凡事感謝🌸帖撒羅尼迦前書五16-18

🌸凡事感謝🌸 吳慧馨牧師
經文:撒羅尼迦前書五16-18

要常常喜樂,常常禱告,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感謝。這是上帝為你們這些屬於基督耶穌的人所定的旨意。
著不時歡喜;著繼續祈禱;無論什麼境遇攏著感謝;因為這是上帝所意愛,愛恁諸個屬基督耶穌的人按呢做。

🌻信息
今天是「教會教育事工主日」,一同關心在教會中的信仰教育。
新約使徒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宣教師,就是保羅,他本身就是從小在良好的信仰教育中成長,被耶穌的愛所觸摸後,成為一位勇敢的宣教師。他的信仰經歷,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功課。透過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教導,要成為我們信仰的教育,也以此成為我們生命的祝福。
猶太人重視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主要是教孩子認識上帝與認識自己的價值。從而知道自己是上帝所揀選的選民,守猶太律法,認識教義,敬神愛自己的國家與子民。

🌿今日的信仰教育
教會中從主日學、少契學青、團契、禮拜講道,以至各人家庭長輩父母認識與上帝的關係,讀上帝的話語,在在都是信仰教育。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說:「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帖撒羅尼迦教會
帖撒羅尼迦城為馬其頓省的首都,在腓立比的戰役中,被定為自由城,其地理位置,在艾格那太大道上,又鄰近愛琴海的港口,是羅馬與小亞細亞間貿易樞紐。
保羅和他的同伴首先將福音帶到歐洲,保羅曾在此停留數個月之久,當時僅有少數的猶太人信主。信件開始時,保羅把助手西拉與提摩太同列為發信人。接著為信徒的基督徒生活感謝上帝。
本書信分為兩個部分:
一、2.1-3:13保羅在帖撒羅尼迦的工作,保羅傳福音與信徒的領受。保羅想再度拜訪該教會,為他們感謝上帝。
二、4:4-5:24,保羅鼓勵信徒要傳福音。以及對安息信徒將復活,以及與對主再來應有的盼望。

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提醒,就是常常「喜樂、禱告、感謝」。
一、在喜樂中,感謝上帝 二、在禱告中,感謝上帝 三、在任何情境,感謝上帝 

一、在喜樂中,感謝上帝
什麼時候令你最開心呢?
上帝讓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等情緒,這些情緒豐富了我們的生命。情緒,能調節身體機能,讓人保護自己,但過度悲傷也會讓人生病。因此,保羅提醒我們要常常喜樂,讓喜樂成為我們的祝福。
彰化二林喜樂保育院的創辦人瑪喜樂(Joye Meredith McMilliam)她把一生的歲月,全留給台灣。當她看見貧困的小兒麻痺孩子,就決定要照顧他們。1965年,二林基督教醫院開始收留16名小兒麻痺院童,全由她照護。1970年,喜樂保育院正式立案。瑪喜樂幫助超過400多名小兒麻痺患者;不僅照顧他們,更將主的喜樂分享給這群院童。人稱喜樂阿嬤的她,一生靠著與主連結,而有最真實喜樂的生命。喜樂,成為她的祝福,上帝也藉由她把喜樂帶給眾人。
喜樂是信仰生命的表現,讓我們用喜樂的生命影響生命,隨時喜樂,因上帝與我們同在。

二、在禱告中,感謝上帝
司布真是英國浸信會牧師,也是佈道家。有學生問他:「禱告以後,如何能得著上帝的應許?」
司布真就從口袋中拿出他的金錶,放在桌子上,並對學生說:「誰想要這個錶,可以來拿去。」那些學生立刻就議論紛紛。
等了一會兒,有一個女同學走到司布真牧師跟前說:「我要!」
司布真立刻把錶放在她手中,真的給了她。當其他人正

28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