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min

慧馨牧師華語講道:和散那Hosanna太21 瓦器裡的寶貝

    • Christianity

🎶和散那Hosanna🎶  
經文:馬太福音廿一8-11
回應詩:十架的愛

經文:太廿一8-11  
21:8 群眾中有許多人把自己的衣服鋪在路上,也有些人拿樹上砍下的樹枝鋪在路上。
21:9 前行後隨的人群大聲呼喊:「頌讚歸於大衛之子!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來的那位!頌讚歸於至高的上帝!」
21:10 耶穌進耶路撒冷的時候,全城都騷動起來。有人問:「這個人到底是誰?」
21:11 群眾回答:「他是加利利省拿撒勒的先知耶穌。」

🎵信息
親愛的弟兄姊妹,平安,今日是棕樹主日(Palm Sunday)是基督在地面生活的最後一週,在受難週裡基督徒紀念耶穌基督為人的罪受鞭打及被釘十字架而死。
和散那!和散那!和散那!我們歡迎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耶穌進耶路撒冷時引起萬人空巷的歡迎。然而過沒幾天,同一群曾喊著「和散那!和散那!」的群眾卻要殺害耶穌。
  和散那!
在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是在四福音書共同有的記載:敘述耶穌騎著小驢,夾道的群眾手拿棕樹枝迎接祂進城,口裡還高喊:
「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太21:9) ;
「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衛之國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可11:9-10) ;
「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來的君王!天上有和平,榮耀歸於至高上帝!」(路19:38)「讚美上帝!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而來的那位!願上帝賜福給以色列的君王!」(約12:13)
群眾所吶喊的「和散那」的意義是:1.求主拯救、2.讚美主、3.耶穌的死


和散那
1.求主拯救
2.讚美主
3.耶穌的死

一、求主拯救
和散那Hosanna,原來是從詩篇「耶和華阿,求你拯救!耶和華阿,求你使我們亨通!」上主啊,救我們,拯救我們;
上主啊,求你使我們順利成功。(詩118:25)「求你拯救」,這與先知何西亞(Hosea)這名字是同義。因此,百姓呼求的意思,有期待耶穌拯救的意思。民眾在此利用這句說話的一語雙關,一方面避人耳目,避免當權者逮捕,另方面他們又能向這位王者發出包括政治方面的求救訊號。 確實,耶穌真的是一位政治的彌賽亞。但耶穌與群眾之間的落差在於,耶穌選擇不以人間的武裝力量去建立政治向度的國。他不選擇策騎在象徵著軍事力量的馬匹入城,而選擇騎在驢駒背上,以一個柔和謙卑的奴僕君王形象進入耶路撒冷。在這一群人當中,有:
1.興奮的群眾:對群眾來看是非常快樂,因為他們看見君王~一個了解他們生命的君王到來。
2.曾被醫治者:耶穌行許多醫治的神蹟、是使那死人復活、瞎眼看見、瘸腿走路的人。
3.奮銳黨人:受到羅馬政府打壓的猶太人,期待彌賽亞帶領他們揮軍對抗羅馬政府進行改革,使猶太人得蒙拯救。
4.聖殿裡的祭司、法利賽人:認為耶穌是宗教改革家,危及傳統猶太宗教。
5.路邊好奇的人:對於耶穌的神蹟感到懷疑,對傳統信仰感到抗拒。
我們是哪一位?你認為自己是哪一位?我們是否期待主耶穌來拯救?你期待自己生命需要救贖?
二、讚美主
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時,群眾呼叫「和散那」,這樣的「歡呼」表示喜樂與讚美。「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這句話,早在耶穌降生前,已經有指向彌賽亞的意思,是用於上帝所差來的拯救者。當群眾們在讚美上帝已經差遣彌賽亞-這位拯救者,來到我們的當中時,你用甚麼樣的心情來迎接祂,進入到我們的生命?
90年代的教會開始學習韓國何用仁牧師所帶領的萬國敬拜讚美學校,學習旗舞,學習邊唱邊跳和

🎶和散那Hosanna🎶  
經文:馬太福音廿一8-11
回應詩:十架的愛

經文:太廿一8-11  
21:8 群眾中有許多人把自己的衣服鋪在路上,也有些人拿樹上砍下的樹枝鋪在路上。
21:9 前行後隨的人群大聲呼喊:「頌讚歸於大衛之子!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來的那位!頌讚歸於至高的上帝!」
21:10 耶穌進耶路撒冷的時候,全城都騷動起來。有人問:「這個人到底是誰?」
21:11 群眾回答:「他是加利利省拿撒勒的先知耶穌。」

🎵信息
親愛的弟兄姊妹,平安,今日是棕樹主日(Palm Sunday)是基督在地面生活的最後一週,在受難週裡基督徒紀念耶穌基督為人的罪受鞭打及被釘十字架而死。
和散那!和散那!和散那!我們歡迎主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城。耶穌進耶路撒冷時引起萬人空巷的歡迎。然而過沒幾天,同一群曾喊著「和散那!和散那!」的群眾卻要殺害耶穌。
  和散那!
在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是在四福音書共同有的記載:敘述耶穌騎著小驢,夾道的群眾手拿棕樹枝迎接祂進城,口裡還高喊:
「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太21:9) ;
「和散那!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那將要來的我祖大衛之國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可11:9-10) ;
「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來的君王!天上有和平,榮耀歸於至高上帝!」(路19:38)「讚美上帝!願上帝賜福給奉主名而來的那位!願上帝賜福給以色列的君王!」(約12:13)
群眾所吶喊的「和散那」的意義是:1.求主拯救、2.讚美主、3.耶穌的死


和散那
1.求主拯救
2.讚美主
3.耶穌的死

一、求主拯救
和散那Hosanna,原來是從詩篇「耶和華阿,求你拯救!耶和華阿,求你使我們亨通!」上主啊,救我們,拯救我們;
上主啊,求你使我們順利成功。(詩118:25)「求你拯救」,這與先知何西亞(Hosea)這名字是同義。因此,百姓呼求的意思,有期待耶穌拯救的意思。民眾在此利用這句說話的一語雙關,一方面避人耳目,避免當權者逮捕,另方面他們又能向這位王者發出包括政治方面的求救訊號。 確實,耶穌真的是一位政治的彌賽亞。但耶穌與群眾之間的落差在於,耶穌選擇不以人間的武裝力量去建立政治向度的國。他不選擇策騎在象徵著軍事力量的馬匹入城,而選擇騎在驢駒背上,以一個柔和謙卑的奴僕君王形象進入耶路撒冷。在這一群人當中,有:
1.興奮的群眾:對群眾來看是非常快樂,因為他們看見君王~一個了解他們生命的君王到來。
2.曾被醫治者:耶穌行許多醫治的神蹟、是使那死人復活、瞎眼看見、瘸腿走路的人。
3.奮銳黨人:受到羅馬政府打壓的猶太人,期待彌賽亞帶領他們揮軍對抗羅馬政府進行改革,使猶太人得蒙拯救。
4.聖殿裡的祭司、法利賽人:認為耶穌是宗教改革家,危及傳統猶太宗教。
5.路邊好奇的人:對於耶穌的神蹟感到懷疑,對傳統信仰感到抗拒。
我們是哪一位?你認為自己是哪一位?我們是否期待主耶穌來拯救?你期待自己生命需要救贖?
二、讚美主
耶穌騎驢進入耶路撒冷時,群眾呼叫「和散那」,這樣的「歡呼」表示喜樂與讚美。「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這句話,早在耶穌降生前,已經有指向彌賽亞的意思,是用於上帝所差來的拯救者。當群眾們在讚美上帝已經差遣彌賽亞-這位拯救者,來到我們的當中時,你用甚麼樣的心情來迎接祂,進入到我們的生命?
90年代的教會開始學習韓國何用仁牧師所帶領的萬國敬拜讚美學校,學習旗舞,學習邊唱邊跳和

2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