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min

詩風電浪~《聲韻詩刊》的十年闖蕩! | EP4 今晚See詩先

    • Arte

《聲韻詩刊》自2011年創立,作為香港唯一一本中英文雙語現代詩刊物,團隊一直提供開放而重要的發表與交流園地予詩歌寫作者,同時經營「石磬文化」出版社幫助詩人結集,籌劃活動如「聲韻詩歌生活節」推廣詩與文學。今年《聲韻詩刊》邁向十周年,並在「讀音」這個詩人的網絡音訊庫上,衍生出一個詩 X 電音 X 影像的跨媒介項目「詩風電浪」。第四集的「今晚See詩先」,首次請來嘉賓:池荒懸與宋子江,跟我們談談對「詩風電浪」的構想(04:59-10:23)、在網絡推廣詩與文學的心得(10:24-14:56);並分享經營《聲韻詩刊》的理念與觀察(15:47-29:02),以及在當下推廣與寫作現代詩的想法(29:03-33:59)。


嘉賓:

池荒懸 (「詩風電浪」發起人,「石磬文化」出版社、《聲韻詩刊》社長)
宋子江(《聲韻詩刊》主編)

受訪團體:
聲韻詩刊

設計鳴謝:
@wingtung_janny 



■本集流程

「詩風電浪」作品節錄(00:00-01:26)

開場:「一種形容詩的聲音」- 海浪 / 雷聲(01:27-02:23)

第一節:詩風電浪——跨界與網絡的文學實踐(02:24-14:56)

過場:「《聲韻詩刊》十周年感受」(14:57-15:46)

第二節:由《聲韻詩刊》談到香港詩群體(15:47-33:59)



■本集使用詩歌與影音作品(節錄)

→〈各各他山〉/曾淦賢(詩) X 姚少龍(音樂) X Crystal Bug (影像)



*完整作品請到「讀音 - 詩風電浪:詩 X 電音 X 影像」網頁收聽:http://read.musicalstone.hk/mvs/

*石磬文化有限公司、《聲韻詩刊》、「讀音」、「詩風電浪」均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或項目

《聲韻詩刊》自2011年創立,作為香港唯一一本中英文雙語現代詩刊物,團隊一直提供開放而重要的發表與交流園地予詩歌寫作者,同時經營「石磬文化」出版社幫助詩人結集,籌劃活動如「聲韻詩歌生活節」推廣詩與文學。今年《聲韻詩刊》邁向十周年,並在「讀音」這個詩人的網絡音訊庫上,衍生出一個詩 X 電音 X 影像的跨媒介項目「詩風電浪」。第四集的「今晚See詩先」,首次請來嘉賓:池荒懸與宋子江,跟我們談談對「詩風電浪」的構想(04:59-10:23)、在網絡推廣詩與文學的心得(10:24-14:56);並分享經營《聲韻詩刊》的理念與觀察(15:47-29:02),以及在當下推廣與寫作現代詩的想法(29:03-33:59)。


嘉賓:

池荒懸 (「詩風電浪」發起人,「石磬文化」出版社、《聲韻詩刊》社長)
宋子江(《聲韻詩刊》主編)

受訪團體:
聲韻詩刊

設計鳴謝:
@wingtung_janny 



■本集流程

「詩風電浪」作品節錄(00:00-01:26)

開場:「一種形容詩的聲音」- 海浪 / 雷聲(01:27-02:23)

第一節:詩風電浪——跨界與網絡的文學實踐(02:24-14:56)

過場:「《聲韻詩刊》十周年感受」(14:57-15:46)

第二節:由《聲韻詩刊》談到香港詩群體(15:47-33:59)



■本集使用詩歌與影音作品(節錄)

→〈各各他山〉/曾淦賢(詩) X 姚少龍(音樂) X Crystal Bug (影像)



*完整作品請到「讀音 - 詩風電浪:詩 X 電音 X 影像」網頁收聽:http://read.musicalstone.hk/mvs/

*石磬文化有限公司、《聲韻詩刊》、「讀音」、「詩風電浪」均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或項目

33 min

Top de podcasts em Arte

Foodie
NiTfm
Vale a pena com Mariana Alvim
Mariana Alvim
Antes de fazermos 50
José Luís Peixoto e Fernando Ribeiro
O Poema Ensina a Cair
Raquel Marinho
Os Cinéfilos Que Ninguém Pediu
Antena3 - RTP
Blitz Posto Emissor
Expres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