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r 34 min

“魔法核酸” XOC:万物皆可偶联之小核酸药‪物‬ Biotech Bar

    • Technology

小核酸药物在当前医药行业中非常火热,但在递送技术的创新层面依然存在困境,已上市的小核酸药物仅能针对肝脏靶点。小核酸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s,AOC)和小核酸多肽偶联药物(Peptide-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s,POC)利用抗体或多肽将治疗性寡核苷酸递送至特定细胞或组织,将抗体/多肽的组织特异性优势,与小核酸的靶点特异性优势相结合,可一定程度上用于解决目前小核酸药物仅能通过脂质纳米颗粒(LNP)、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递送系统靶向肝脏的问题。
目前,小核酸的非肝靶向递送在国外已引起诸多公司的关注,神经肌肉器官的一些靶点已被披露,进展比较快的靶点如TfR1,美国药企Avidity Biosciences和Dyne Therapeutics正针对该靶点研发靶向肌肉的药物;Denali Therapeutics则尝试选取具备亲和力的肽作为载体,以实现跨血脑屏障的递送,治疗CNS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小核酸抗体/多肽偶联药物 (XOC) 的结构与XDC相似,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发挥组织靶向作用的载体,连接子(linker),作为payload的小核酸。区别在于,ADC通常以毒素小分子作为payload,而XOC采用的小核酸分子量通常在10kDa以上,分子量远超ADC;另外,小核酸在pH中性的情况下呈现负电,因此在和抗体的偶联工艺上可能会面临独特挑战。
本期节目,我们会详细聊一聊小核酸药物发展现状,小核酸药物递送技术的发展迭代,小核酸偶连药物的发展,主要适应症,靶点选择上和传统的ADC逻辑上有什么区别,以及小核酸药物领域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备注
ADC: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OC: Antibody-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s
LNP: Lipid nanoparticles
ASO: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RISC: 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NAi: RNA interference
MoA: Mode of action
播客中提到的公开课:
题目:浅谈小核酸药物早期研发-生物学评价体系 - 刘楠博士 | 钰沐菡 公益公开课
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L4y18789/?spm_id_from=333.999.0.0
时间轴:
00:01:25   小核酸药物目前有几款上市,目前的发展现状00:07:22   小核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靶向递送00:16:01   抗体小核酸偶联药物(AOC)研发管线情况00:17:53   AOC的安全问题00:21:19   AOC肝外靶向和靶点选择的逻辑 00:31:03   小核酸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领域核酸递送对比                       小核酸药物一定需要精准递送吗00:41:31   siRNA药物类酶的作用机制00:46:22   小核酸药物脱靶的研究和抗脱靶修饰00:53:47   AOC一定需要高效的溶酶体释放吗,AOC需要裂解才能起效吗01:10:56   AOC药物的偶联技术01:14:29   小核酸药物筛选发现的现状(非常卷)01:24:27   小核酸药物领域未来的发展
本期人物
钰沐菡 ,「钰沐菡 」平台创始人,「Biotech Bar 」主播
旺德福,「Biotech Bar 」联合策划人、常驻嘉宾
乔晶博士,国内某top3老牌药企的高级研发人员,乔博士进入工业界后在ADC早研领域有5年的开发经验,专注于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候选化合物确定的这个阶段。
刘楠博士,苏州时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博士在核酸治疗领域具有多年的学术积累和工业界研究经历,致力于小核酸创新技术平台和小核酸药物研发。
关于「钰沐菡 」:
积水为川,聚木成林,金玉汇智,茹古涵今。
致力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知识分享,方便更多从业者学习交流。
你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和bilibili同名频道找到我们,那里有很多相关领域的课程资源。

小核酸药物在当前医药行业中非常火热,但在递送技术的创新层面依然存在困境,已上市的小核酸药物仅能针对肝脏靶点。小核酸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s,AOC)和小核酸多肽偶联药物(Peptide-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s,POC)利用抗体或多肽将治疗性寡核苷酸递送至特定细胞或组织,将抗体/多肽的组织特异性优势,与小核酸的靶点特异性优势相结合,可一定程度上用于解决目前小核酸药物仅能通过脂质纳米颗粒(LNP)、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递送系统靶向肝脏的问题。
目前,小核酸的非肝靶向递送在国外已引起诸多公司的关注,神经肌肉器官的一些靶点已被披露,进展比较快的靶点如TfR1,美国药企Avidity Biosciences和Dyne Therapeutics正针对该靶点研发靶向肌肉的药物;Denali Therapeutics则尝试选取具备亲和力的肽作为载体,以实现跨血脑屏障的递送,治疗CNS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小核酸抗体/多肽偶联药物 (XOC) 的结构与XDC相似,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发挥组织靶向作用的载体,连接子(linker),作为payload的小核酸。区别在于,ADC通常以毒素小分子作为payload,而XOC采用的小核酸分子量通常在10kDa以上,分子量远超ADC;另外,小核酸在pH中性的情况下呈现负电,因此在和抗体的偶联工艺上可能会面临独特挑战。
本期节目,我们会详细聊一聊小核酸药物发展现状,小核酸药物递送技术的发展迭代,小核酸偶连药物的发展,主要适应症,靶点选择上和传统的ADC逻辑上有什么区别,以及小核酸药物领域面临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备注
ADC: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OC: Antibody-oligonucleotide conjugates
LNP: Lipid nanoparticles
ASO: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RISC: 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
RNAi: RNA interference
MoA: Mode of action
播客中提到的公开课:
题目:浅谈小核酸药物早期研发-生物学评价体系 - 刘楠博士 | 钰沐菡 公益公开课
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L4y18789/?spm_id_from=333.999.0.0
时间轴:
00:01:25   小核酸药物目前有几款上市,目前的发展现状00:07:22   小核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靶向递送00:16:01   抗体小核酸偶联药物(AOC)研发管线情况00:17:53   AOC的安全问题00:21:19   AOC肝外靶向和靶点选择的逻辑 00:31:03   小核酸药物递送和基因治疗领域核酸递送对比                       小核酸药物一定需要精准递送吗00:41:31   siRNA药物类酶的作用机制00:46:22   小核酸药物脱靶的研究和抗脱靶修饰00:53:47   AOC一定需要高效的溶酶体释放吗,AOC需要裂解才能起效吗01:10:56   AOC药物的偶联技术01:14:29   小核酸药物筛选发现的现状(非常卷)01:24:27   小核酸药物领域未来的发展
本期人物
钰沐菡 ,「钰沐菡 」平台创始人,「Biotech Bar 」主播
旺德福,「Biotech Bar 」联合策划人、常驻嘉宾
乔晶博士,国内某top3老牌药企的高级研发人员,乔博士进入工业界后在ADC早研领域有5年的开发经验,专注于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候选化合物确定的这个阶段。
刘楠博士,苏州时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刘博士在核酸治疗领域具有多年的学术积累和工业界研究经历,致力于小核酸创新技术平台和小核酸药物研发。
关于「钰沐菡 」:
积水为川,聚木成林,金玉汇智,茹古涵今。
致力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知识分享,方便更多从业者学习交流。
你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和bilibili同名频道找到我们,那里有很多相关领域的课程资源。

1 hr 34 min

Top Podcasts In Technology

Acquired
Ben Gilbert and David Rosenthal
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
声动活泼
Lex Fridman Podcast
Lex Fridman
Apple Events (video)
Apple
The TED AI Show
TED
All-In with Chamath, Jason, Sacks & Friedberg
All-In Podcast, L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