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episodes

社会,人文,政治,多极世界的话语平台。普世价值,中国特色,自由地评说。欢迎收听公民论坛。

公民论‪坛‬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Society & Culture
    • 5.0 • 1 Rating

社会,人文,政治,多极世界的话语平台。普世价值,中国特色,自由地评说。欢迎收听公民论坛。

    旅法学者刘学伟:法国极右翼强势崛起,但欲获取议会绝对多数并执政,恐有困难

    旅法学者刘学伟:法国极右翼强势崛起,但欲获取议会绝对多数并执政,恐有困难

    法国极右翼势力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强势崛起,总统马卡龙随即宣布解散国民议会,提前立法大选,引发了一场强烈的政治地震。各派政党纵横捭阖、度过了充满曲折、混乱、紧张的一周。经过紧锣密鼓式的谈判和磋商,终于形成各自阵营,6月17日星期一开始,各派人士在高度紧张的气氛中正式开启闪电式的竞选活动。形成了三大阵营的对垒局面:一边是总统多数派与极度分裂的传统右翼阵营中的主流;一边是左翼阵营组建的“新人民阵线”;再有一边则是以国民联盟为主的极右翼派别。

    • 11 min
    台湾公督盟执行长:公民运动是台湾最珍贵的养分

    台湾公督盟执行长:公民运动是台湾最珍贵的养分

    2024年5月,台湾中华民国顺利完成了自1996年以来的第四次权力交接,但今年2月1日才走马上任的新一届立法院内围绕国会改革发生的争执以及立法院外数日的民众自发集结抗议活动,都预示着赖清德政府未来四年可能面对的朝野尖锐对立,5月17日立法院内的肢体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近年来被看作是亚洲灯塔的台湾民主蒙上些许阴影。但是,在朝野互不相让的政治攻防背后,在民间社会的激昂声援背后,这些纷纷扰扰是否也恰恰正是一个民主机制运作的体现呢?肢体冲突虽然有违议会民主的理性辩论原则,但公民社会是否也在政治攻防中得以重新认识现有机制的运作呢?在台湾民主化进程中成立的民间团体,“公民监督国会联盟”(公督盟)的执行长张宏林先生接受本台电话采访时就认为,围绕国会改革法案而起的公民运动恰恰是台湾最珍贵的养分。他向我们介绍了公民监督国会联盟的运作理念,也介绍了他对这次国会改革法案引发争议之处的观察与分析。

    • 18 min
    廖天琪:六四35周年纪念传递信息:独裁政权穷途末路,正义之声此起彼伏

    廖天琪:六四35周年纪念传递信息:独裁政权穷途末路,正义之声此起彼伏

    “八九-六四”天安门事件刚刚送走了又一个纪念日。虽然此一事件已过去35载,却未能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2024年6月4日这一天,全球范围的纪念活动仍以不同形式在各地展开。各方民主志士要求“还原历史真相、实现新闻自由和政治改革”的诉求依旧。虽然纪念六四在中国是一个禁忌话题,香港也在国安法的重压之下而息声,但是多年来,对事实真相的探求从未停息。似乎验证了台湾新总统赖清德在6月4日这一天透过脸书所表述的观点即: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镇压不会“在历史的洪流中消失”。我们在今天的节目里,请“欧洲之声”社长廖天琪女士针对六四天安门事件35周年的纪念活动来谈谈她的感悟。

    • 12 min
    王丹: “六四“记忆与遗忘间的对抗本身就是当下的政治

    王丹: “六四“记忆与遗忘间的对抗本身就是当下的政治

    35年前的6月4日清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坦克开上了首都北京的街头,一场自4月中由纪念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逝世而起的学生集会示威运动就此在血泊中落幕。35年来,究竟有多少人在这次以和平静坐方式表达诉求的运动中丧生,无人掌握确切数字。许多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或者遭遇牢狱,或者流亡海外。35年间,“八九六四“始终是中国政治语境下的禁区话题,新一代年轻人对于那场运动几乎一无所知。而自1990年起就成为唯一可以年年公开举行大规模”六四“纪念晚会的香港也自2020年起,随着中央政府对这个行政特区的控制的加强,而不再能燃起维园烛光。”六四“35年纪念到来之际,港版国安法下的香港甚至因悼念”六四的发言而宣布逮捕包括已经在狱中的前香港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在内的六人。35年后的今天,“六四”是否已经在当局的各种钳制之下,淡出集体记忆?纪念六四除了悼念亡灵之外,对在当今现实下的中国民众有何意义?在当今中国是否还有可能再次发生一场类似的大规模社会运动?当年的学运领袖人物之一,被北京当局列入21名全球通缉名单第一名的王丹近日走访多座欧美城市,筹备“六四35周年”全球纪念活动。在巴黎期间,他接受了法广专访。

    • 20 min
    夏明:赖清德重新界定两岸现状:主权互不隶属

    夏明:赖清德重新界定两岸现状:主权互不隶属

    台湾当选总统赖清德5月20日宣誓就职,正式开启赖清德时代。作为北京眼中“顽固的台独分子”,赖清德在就职演说中承诺:要打造一个民主、和平、繁荣的新台湾。关于两岸关系,赖清德表示:将秉持维持现状的两岸基调,同时强调“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台湾新总统正式履新,面临诸多挑战:对外,他需要面对从未放弃要“收复”台湾的北京日益增长的威胁;对内,则不能忽视分裂的议会以及年轻一代的新理念。我们请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政治学教授夏明先生来剖析一下台湾新总统肩负的责任。

    • 19 min
    蔡英文高分卸任,赖清德如何“蔡规赖随”?——访台湾学者张峻豪

    蔡英文高分卸任,赖清德如何“蔡规赖随”?——访台湾学者张峻豪

    2024年5月20日,已经执政八年的台湾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结束任期,离开总统府。在她任下担任副总统的赖清德及担任驻美大使的萧美琴同天宣誓就职,成为新一届台湾中华民国总统与副总统。台湾顺利完成了1996年以来的第四次政权交接,所不同的是接棒上任的仍然是民进党人。不过,赖清德虽然成功打破台湾总统选举的“八年魔咒”,面对的也是未来四年少数政府的尴尬。蔡英文八年任期间,两岸关系从骤然降温到日益紧张,但似乎也在高度紧张中找到某种平稳。但她离任时的超高施政满意度似乎并没能为接班上任的赖清德赢得一段“蜜月期”。如何评价蔡英文过去八年的施政表现?新总统赖清德又面对怎样的挑战?两岸关系在赖清德-萧美琴正副总统任下是否还能继续维持这种高度紧张但相对平稳的局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台湾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张峻豪先生的观察与分析。

    • 14 min

Customer Reviews

5.0 out of 5
1 Rating

1 Rating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People You May Know
FAROSE podcast
พี่อ้อยพี่ฉอด พอดแคสต์
CHANGE2561
Open Relationship
THE STANDARD
Salmon Podcast
Salmon Podcast
Shortcut ปรัชญา
Shortcut ปรัชญา
High Brow
High Brow

You Might Also Like

微言微语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国际纵横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柏林飞鸿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特别节目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世界报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报纸摘要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More by RFI - Radio France Internationale

Marchés du monde
RFI
No Title
RFI Kiswahili
No Title
RFI ខេមរភាសា / Khmer
No Title
RFI Tiếng Việt
No Title
RFI Brasil
Jaridun Duniya - RFI
RFI Ha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