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集

《佛典故事》啟發心靈迷惑趨向光明,藉由故事分享來淨化心靈深處
由佛陀的教法與生活結合找到自己的身心安頓!來聽《佛典故事》
歡迎您的來信與準時收聽本節目,我會一一地幫您解惑,也請「訂閱」與「分享」這個頻道來支持本節目!如果您喜歡這個頻道,請幫忙在iTunes(Apple Podcast)打星評分,讓更多人收聽到這個頻道,傳播正能量!
聯絡信箱:jain-ming0609@hotmail.com
加入line官方帳號:@924qegto
網址:https://jianming.firstory.io/

僧敲月下‪門‬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 宗教與精神生活
    • 4.8 • 11 則評分

《佛典故事》啟發心靈迷惑趨向光明,藉由故事分享來淨化心靈深處
由佛陀的教法與生活結合找到自己的身心安頓!來聽《佛典故事》
歡迎您的來信與準時收聽本節目,我會一一地幫您解惑,也請「訂閱」與「分享」這個頻道來支持本節目!如果您喜歡這個頻道,請幫忙在iTunes(Apple Podcast)打星評分,讓更多人收聽到這個頻道,傳播正能量!
聯絡信箱:jain-ming0609@hotmail.com
加入line官方帳號:@924qegto
網址:https://jianming.firstory.io/

    蘇曼女與十比丘

    蘇曼女與十比丘

    《賢愚經.卷第十三.蘇曼女十子品第五十八》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有位須達長者,最小的女兒名叫蘇曼,相貌端嚴,容顏殊妙,最受長者疼愛,勝過其他子女,每當長者外出遊行時,必定帶著蘇曼同行。一日,長者帶她來到精舍,蘇曼女見到佛陀踴躍歡喜,發願以上好香品塗抹、莊嚴如來住處,當時,蘇曼女手中正拿著蘋婆果,並將蘋婆果供養如來。
    佛陀隨即於蘋婆果上,書寫各種香料名稱後,還給蘇曼女。蘇曼女和父親須達長者回到城裡,便依照佛陀的指導,著手尋找、採買上等妙香,並帶至祇洹精舍,親自研磨,天天如此。

    此時,鄰國持叉尸利國王,正好派遣一子出使至舍衛國。持叉尸利王之子初到異邦,四處觀看,輾轉來到祇洹精舍,見到容貌殊妙的蘇曼女研磨香粉,於是動心想要娶她為妻,隨即入城向舍衛國波斯匿王稟告:「有位蘇曼女相貌端嚴,正合我意,懇求大王將此女賜我為妻,請勿違背我的心意。」波斯匿王問道:「蘇曼女是誰家女兒?」持叉尸利王之子回答:「須達長者。」波斯匿王回答:「此事我不能作主,您得自行向須達長者請求。」持叉尸利王之子又再度稟白:「如果大王允許,我將親自乞求。」波斯匿王便應允了。
    於是,持叉尸利王之子發遣隨行侍從,帶著車馬騎乘及各種物品,先行回國,只留下一頭大象。持叉尸利王之子隨即騎著大象來到祇洹精舍,擄走蘇曼女,揚長而去;須達長者聽聞消息,立刻派人追逐,由於大象行走速度非常快,長者所派遣的人追趕不上。持叉尸利王之子便將蘇曼女帶回本國娶其為妻,之後,蘇曼女有了身孕,生下十顆卵,每一顆卵破開後,各有一名男孩,總共有十名男孩,形貌俊好,異於常人。

    十個男孩逐漸長大,個個身手矯健,英勇非凡,然而卻喜愛打獵,傷害眾生性命。母親蘇曼女憐愍眾生受苦,勸導他們停止捕獵眾生。十子們回答蘇曼女:「射獵是最快樂的事,如今母親出口阻攔,難道是因為討厭我們嗎?」蘇曼女告訴十子:「母親就是因為疼愛你們,所以才出面制止;如果討厭你們,就不會這樣說了。因為凡是殺生之人,將來都將墮入地獄,受無量苦果,數千萬年之間,恆常被有著鹿頭、羊頭、兔頭各種禽獸面孔的阿傍地獄獄卒所獵殺,歷經無數歲月,縱然想要求得解脫,卻莫可奈何,無法脫離。」
    十子們齊問蘇曼女:「母親所說的這些道理,是您自己想的?還是從他人口中聽聞得知呢?」蘇曼女告訴十子:「這是我往昔跟隨佛陀,聽經聞法所了解的道理。」十子們好奇地問:「佛陀是什麼樣的人?請母親為我們詳盡說明。」
    蘇曼女對十子說:「孩子們,你們沒聽說過嗎?佛陀是迦維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相貌莊嚴,本來應是轉輪聖王,但因厭離老病死苦,所以出家修行,願行成就,得無上佛果。佛陀具丈六金身,相好無比,證得三明六通,對一切世間、出世間法通曉無礙,既能了知過去一切,也知道無窮盡的未來,透達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猶如觀掌中明珠。」十子們聽了,內心十分歡喜,更問蘇曼女:「如今佛在何處,我們可以見到佛嗎?」蘇曼女回答十子:「佛陀就在舍衛國。」十子們紛紛請求母親蘇曼女,讓他們前去覲見佛陀,蘇曼女隨即聽許,便與十子回到舍衛國。
    須達長者見到十位外孫,非常歡喜,倍加疼愛,帶著他們來到祇洹精舍覲見如來。十子們見到佛陀,相好莊嚴,更勝於前所聽聞的數千萬倍,歡喜莫名,不能自禁,佛即慈悲為他們宣說

    • 12 分鐘
    鸚鵡聞法得升天

    鸚鵡聞法得升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 7 分鐘
    優波笈多尊者度比丘除色愛執

    優波笈多尊者度比丘除色愛執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 4 分鐘
    鸚鵡聞法投生天道

    鸚鵡聞法投生天道

    《賢愚經.卷第十二.二鸚鵡聞四諦品第五十一》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位須達長者,對佛法十分恭敬,是非常發心護持佛教的善信檀越,一切僧眾日用所需,無不盡心供養。因此,比丘們經常往來長者家中,並為他開示說法。長者家中有二隻鸚鵡:一隻名為律提,一隻名叫賒律提;這二隻鸚鵡天生聰明,能聽懂人語。每當比丘們來到長者家時,就先告訴這二隻鸚鵡,由牠們向家裡的人稟報,方便長者家人為比丘們備好坐具,歡喜迎接。
    一日,尊者阿難來到長者家,看見這二隻鸚鵡聰穎伶俐,十分喜愛,就對牠們說:「我現在要教你們佛法。」鸚鵡們聽了非常歡喜,於是阿難尊者就教授四諦法,並教牠們背誦偈子:「豆佉 三牟提耶 尼樓陀 末加」(意即:苦、集、滅、道)。二隻鸚鵡聞法後,雀躍不已,隨即飛到長者家門口的樹上,又飛下來,如此飛上飛下,來來回回七次,口中不間斷地誦念四諦妙法。二隻鸚鵡當天夜晚棲止於樹上休息,沒想到卻被野狐狸吃掉,但因好樂佛法的善心,因此,命終往生四王天。
    次日,阿難尊者於應供時間,搭衣持缽,進入城內乞食,聽聞二隻鸚鵡被狐狸殺害,心生哀憫,回到精舍,向佛稟白:「須達長者家裡有二隻鸚鵡,弟子昨日教牠們誦讀四諦法,不料昨天夜裡命終。不知牠們的神識投生何處?懇請如來慈悲告知。」佛陀告訴阿難:「善聽善聽!由於你的一片善心,當為你說,令你歡喜;由於你為二隻鸚鵡教授妙法,牠們歡喜受持,命終之後,已經投生四王天。四王天的一日一夜,相當於此閻浮提人間的五十年,四王天一個月也是三十天,一年有十二個月,此天的壽命為五百歲。」
    阿難接著請問佛陀:「當四王天的天壽享盡,又會投生到哪裡?」佛陀回答:「將會投生到第二層天的忉利天。忉利天的一日一夜,相當於人間的一百年,同樣也是一個月三十日,一年十二個月,忉利天人的壽命一千歲。」
    阿難又問:「忉利天命終之後,又當投生何處?」佛陀說道:「將往生第三層天的夜摩天,夜摩天的一日一夜,相當於人間二百年,一樣也是三十天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夜摩天的壽命二千歲。」
    阿難再問:「夜摩天壽命結束之後,又會往生到哪裡?」佛言:「當投生到第四層天的兜率天上,兜率天的一日一夜,相當於人間四百年,同樣是一個月三十天,一年十二個月,兜率天的壽命四千歲。」
    阿難接著又問:「兜率天命終之後,將會投生何處?」佛陀回答:「當往生第五層天的化樂天。化樂天的一日一夜,相當於人間八百年,一樣是一個月三十天,一年十二個月,化樂天的壽命八千歲。」
    阿難再問:「化樂天的天壽享盡,又會往生到哪裡?」佛陀答道:「將會往生至第六層天的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的一日一夜,相當於人間的一千六百年,也是三十天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他化自在天的壽命一萬六千歲。」
    阿難又問:「於他化自在天命終後,將會投生何處?」佛告訴阿難:「此時,會投生至第五層天的化樂天,接著命終,再投生第四層天,如此依序,投生至第一層天四王天,如是上下往返七次,投生六欲天中,享受天福,極盡天壽,無有短壽夭折。」
    阿難再問:「當六欲天的天壽享盡之後,將會往生何處?」佛陀回答:「當下生閻浮提,投生於人間,出家學道。由於前世為鸚鵡鳥時,誦持四諦妙法,心開意解,所以此世將證得辟支佛果,一位名叫曇摩,另一位名為修曇摩。」
    佛陀告

    • 7 分鐘
    優波笈多尊者度比丘除色愛執 71

    優波笈多尊者度比丘除色愛執 71

    《阿育王經.卷第十.優波笈多弟子因緣第八.下樹因緣》
     南天竺國有一位善男子出家修行,然而他始終放不下對自己色身的愛戀,經常以酥油塗抹全身、以香湯水沐浴,又用各種上等美味飲食滋養色身。因為對色身的愛執,使他無法契悟真理,不得解脫成就聖道。
    他因此非常煩惱,思惟著有誰能為他說法?他聽說在摩偷羅國,有一位比丘名優波笈多,是釋迦牟尼佛所授記「教化弟子中,最為第一」者,便啟程前往摩偷羅國。抵達後,先頂禮優波笈多尊者,然後合掌稟白:「大德!佛已入涅槃,懇請大德今作佛事,為我說法。」
    優波笈多尊者觀察這位比丘,得知此身已是其最後身,且已發解脫生死之心,卻被色身的愛執煩惱所繫縛。於是優波笈多尊者對比丘說:「善男子!你若願意隨我教化,我當為你說法。」比丘回答:「我願聽從所教。」
    尊者帶著比丘來到山中,以神通力化現一棵高大無比的巨樹,要他爬上去,比丘便立即爬上大樹。尊者又在樹下四周圍變化深廣一千肘的大坑,告訴比丘:「現在依序放開你的雙腳。」比丘受教,雙手緊抱著樹幹,放開雙腳。接者,尊者又要他鬆開一隻手,比丘仍受教,放開一手,尊者更要比丘將另一隻手也放開。
    此時,比丘回答:「如果再放手,我就會掉入深坑摔死!」尊者說:「我們先前共同約定,你願意聽從一切所教,現在為什麼不接受我的話?」比丘決定遵照指示,於是在放開手、縱身墜落的剎那之間,頓時醒悟,剛才憂惱怖畏之心,都是來自於對色身的愛執,若無此癡愛,何來怖畏?比丘當下便斷除了對色身之愛縛,而就在他墮到地面時,大樹及深坑都消失不見。
    尊者為他宣說佛法要義,比丘精進用功思惟真理,最終漏盡煩惱,證得阿羅漢果。於是優波笈多尊者便依照自己的慣例,凡度化一人證得阿羅漢果者,即取一籌投於石窟之中。 

    古德云:「癡愛即是生死根,不拔其根難解脫。」修行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解脫生死,透過聽經聞法,以般若智慧如實了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欲愛色愛、勝報榮譽等一切境界都是緣起性空、虛妄不實。時時刻刻觸物起照,不執著四大五蘊之身為實有,不落入好壞、美醜、憎愛取捨等分別,這念心始終堅住正念,保持清楚明白作主,如是用功,邁向清淨解脫的光明大道。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8nryim00a801w26xmv7ryg/comments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有順逆境界使我們這念心起了許多波瀾,如何讓自己心境能有安定力量;所以「僧敲月下門」借用佛法典故來敲我們的心,讓我們時時迴光反照。使我們身心得到安頓!歡迎您訂閱與分享

    • 4 分鐘
    慈悲化鯨度眾生

    慈悲化鯨度眾生

    《六度集經.卷第一(三)》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行菩薩道時,曾經是一位商人,名叫貧窶,他經常在國與國之間做買賣。這一次,貧窶與一群好朋友們又乘船遠至他國去做生意。
    在海上航行的途中,貧窶不時來到甲板,站在這裡透氣,當貧窶望向海洋時,忽然見到海中的大魚追食著小魚群,只見大魚群快速的張開大嘴不斷的吞食著,小魚們倉皇的逃避,卻躲不過被大魚吞食的命運,成群的小魚很快就消失在大魚的口中,它們的生命就這樣消失。
    貧窶感嘆著小魚的無助與弱肉強食的無奈,他想著:「生命源遠流長,在不斷的變換外形中綿延,不知道這個道理的眾生卻在每一生中互相爭奪與殺伐,造成後世更深的怨懟與仇恨,冤冤相報無盡。我願以自己的色身布施給魚兒們,以換取無數的小生命,不再被大魚所追殺。」
    於是貧窶跳入海中,捨身布施行菩薩道。在這一生命終之後,轉世投胎為身體巨大的鯨魚王,領導著海中的魚群自在的生活。
    在靠近海邊有一小國,正遭逢嚴重的旱災,人民無以為食,竟然互相殺害,彼此噉食人肉維生。慈悲的魚王知道了,心裡想「這是多麼悲慘的事啊!旱災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呢?他們這樣互相噉食,終會走上絕境的。」
    於是魚王游到淺灘上,希望以自己的身體維持大眾的生命。海邊的居民看到這麼大的魚,喜出望外,他們感謝天神送來了食物,紛紛互相走告:「大家快來啊!有一條大魚停在岸邊,大家趕快去食用。」
    就這樣,每天都有人帶著刀,在鯨魚王的身上任意的割下他們所需要的魚肉來維持生命,鯨魚王龐大的身軀被刀切割得遍體鱗傷。幾個月過去了,鯨魚王忍著痛,居然還活著。魚王犧牲自己以救活大眾的這種大慈悲心感動了天神,天神從天界來到鯨魚王的身邊,合掌問道:「慈悲的鯨王啊!您用自己的身體養活大眾,每天還要忍受人們一刀一刀的割切,這樣的痛苦是無法形容的!您為什麼不捨離這個報身,只要留下魚身給大眾就可以了!」
    鯨王回答:「我不能這麼做啊!如果我死了,這魚身很快就會腐爛掉,人民將再度陷入饑餓的困境,又會開始互相殺害、噉食人肉以生活。我實在不忍心見到這種慘狀再度發生,所以,我一定要堅持活下來。」天神被鯨王這種捨己救人的願心所感動,由衷的讚歎:「鯨王啊!您這麼樣的慈心廣大,將來一定能成就無上佛果,廣度無量無邊的眾生。」
    有一天,一位村民拿著斧頭,爬到鯨王的頭上,用力的砍下鯨王的頭帶回家烹食,鯨王才因此結束了這一世的生命。
    捨報的鯨王轉世為皇太子,太子生來聰慧,在成長過程中,處處都流露出悲天憫人的胸懷,深受國人的愛戴。
    有一年,國內旱災,農作沒有收成,國人貧困潦倒,皇太子於是建議父王免除國人的稅收,自己也是粗食淡飯,盡力的救助人民。他深深的懺悔,自己沒有福報,所以不能福庇子民;由於自己的罪業,使人民生活在災難中,不能安居樂業。
    太子於是長跪發願:「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上天的甘露潤澤,期望能解除國人的災難,人民都能豐衣足食,生活得無憂無慮。」太子哀慟的懺悔,他真誠的希望人民能安樂的生活。他至誠的發願,感召了大慈悲的佛陀帶領五百位出家比丘來到太子的國家,讓他們培植福田。佛陀與眾比丘才剛踏上邊界,國王、太子帶領著皇族都來恭迎佛陀到皇宮接受供養,一路上,百姓們歡喜得匍匐於地,恭敬的頂禮佛陀。當佛陀安詳徐步的走過時,大眾感受到佛陀的慈祥與光明,他們覺

    • 9 分鐘

客戶評論

4.8(滿分 5 分)
11 則評分

11 則評分

陳雪兔

感謝師父說佛典故事

受益良多!

見溟

感謝大家支持

歡迎分享!

姜法恩

故事發人深省、富含寓意!

每週都很期待師父的更新!

熱門宗教與精神生活 Podcast

神仙補習班
謝依霖、丹丹老師
說詭講鬼
Hans
靈魂相談室
Rita Weng
晚安,深呼吸
晚安,深呼吸
陪你讀聖經
愛的影響力/爱的影响力
神明逼我開Podcast
Joshua

你可能也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