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分鐘

EP53《懂心理,調出好關係》「當焦慮來敲門,面對焦慮的迴圈上」by 姜尚文心理‪師‬ 懂心理,調出好關係 《Healthy Relationship》

    • 社會科學

到底什麼是焦慮呢?
坐立難安,心情很煩,擔心放不下,
或者是很想找人說話,重複說同樣的話,
不斷的叨念,要立刻去做,容易發脾氣,
肩膀很緊繃,覺得無法放鬆等等。
 
#焦慮不只自己會不舒服,#有時還會破壞與人的關係
跟焦慮的人溝通時,不容易達到好的結果,
焦慮的人常有認知窄化的狀態,當下會不太理性,
很多時候都會衝動的說一些話,破壞人和人關係。
 
在臨床診斷上,常用的DSM-5的診斷標準,對於廣泛性焦慮症有如下診斷
 
1.   針對許多事件或活動有過度焦慮和擔憂,至少六個月的期間內,
有症狀的日子比沒有的日子多。
2. 個案認為難以控制此擔憂。
3. 焦慮跟擔憂會伴隨著下列症狀中的至少三項:
A. 坐立不安或感覺緊張或心情不定。
B. 容易疲倦。
C. 無法集中注意力、腦筋一片空白。
D. 易怒。
E. 肌肉緊繃。 肩膀非常緊
F. 睡眠障礙(無法入睡或保持睡眠、或者睡不滿意)。
4. 焦慮、擔憂或其伴隨的身體症狀已經嚴重到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職業功能。
5. 這類症狀不是因為藥物或物質(如酒精戒斷反應)或身體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所造成的。
6. 患者的症狀不能單用其他精神疾病(如恐慌症)就可以解釋。
 
以上的標準,主要還是要依據醫生的診斷
或許我們未必達到診斷,但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部分焦慮的情況,
 
要了解焦慮是如何來的,先區分恐懼和焦慮的不同
從演化的角度,
#恐懼反應,#是一種學習反應,#是幫助我們生存
#焦慮反應,#是一種適應不良,
是我們的大腦在資訊不足的狀態下,失控的狀態
 
也就是說「焦慮 等於 恐懼加上不確定」,
若是這樣的情況很嚴重的話,
當大腦思考中心無法預測,開始當機,
於是焦慮就來了,到頂就變成恐慌了。
 
為了緩和焦慮的心情,
處理焦慮的方式是會讓人上癮的,是一種習慣迴圈
當人預到了焦慮的觸發點,為了避開這個壓力或焦慮,
會有尋找解決方案,而產生某些行為,
若是找到解決方案,壓力放鬆了,
會覺得很開心和得到獎勵的感覺,
於是久而久之,這就變成了習慣,
#習慣一旦設定,#人就會自動化的導航,
很難改變,而且不容易覺察出來,
 
這種迴圈已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許多人早就沒有察覺,就因此不斷的為焦慮付出代價,
例如,暴食,打電玩,拖延,發怒等
 
#所以面對焦慮迴圈的第一步,
#就是專注於當下,#找出這個迴圈的背後原因,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到底什麼是焦慮呢?
坐立難安,心情很煩,擔心放不下,
或者是很想找人說話,重複說同樣的話,
不斷的叨念,要立刻去做,容易發脾氣,
肩膀很緊繃,覺得無法放鬆等等。
 
#焦慮不只自己會不舒服,#有時還會破壞與人的關係
跟焦慮的人溝通時,不容易達到好的結果,
焦慮的人常有認知窄化的狀態,當下會不太理性,
很多時候都會衝動的說一些話,破壞人和人關係。
 
在臨床診斷上,常用的DSM-5的診斷標準,對於廣泛性焦慮症有如下診斷
 
1.   針對許多事件或活動有過度焦慮和擔憂,至少六個月的期間內,
有症狀的日子比沒有的日子多。
2. 個案認為難以控制此擔憂。
3. 焦慮跟擔憂會伴隨著下列症狀中的至少三項:
A. 坐立不安或感覺緊張或心情不定。
B. 容易疲倦。
C. 無法集中注意力、腦筋一片空白。
D. 易怒。
E. 肌肉緊繃。 肩膀非常緊
F. 睡眠障礙(無法入睡或保持睡眠、或者睡不滿意)。
4. 焦慮、擔憂或其伴隨的身體症狀已經嚴重到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職業功能。
5. 這類症狀不是因為藥物或物質(如酒精戒斷反應)或身體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所造成的。
6. 患者的症狀不能單用其他精神疾病(如恐慌症)就可以解釋。
 
以上的標準,主要還是要依據醫生的診斷
或許我們未必達到診斷,但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部分焦慮的情況,
 
要了解焦慮是如何來的,先區分恐懼和焦慮的不同
從演化的角度,
#恐懼反應,#是一種學習反應,#是幫助我們生存
#焦慮反應,#是一種適應不良,
是我們的大腦在資訊不足的狀態下,失控的狀態
 
也就是說「焦慮 等於 恐懼加上不確定」,
若是這樣的情況很嚴重的話,
當大腦思考中心無法預測,開始當機,
於是焦慮就來了,到頂就變成恐慌了。
 
為了緩和焦慮的心情,
處理焦慮的方式是會讓人上癮的,是一種習慣迴圈
當人預到了焦慮的觸發點,為了避開這個壓力或焦慮,
會有尋找解決方案,而產生某些行為,
若是找到解決方案,壓力放鬆了,
會覺得很開心和得到獎勵的感覺,
於是久而久之,這就變成了習慣,
#習慣一旦設定,#人就會自動化的導航,
很難改變,而且不容易覺察出來,
 
這種迴圈已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許多人早就沒有察覺,就因此不斷的為焦慮付出代價,
例如,暴食,打電玩,拖延,發怒等
 
#所以面對焦慮迴圈的第一步,
#就是專注於當下,#找出這個迴圈的背後原因,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4 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