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 集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要帶您透過聲音,傾聽自然,紀錄這片土地的靈性之美,探索人與環境、人與土地、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可能美麗,可能哀愁;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座山林,任何一片海岸,任何一個季節,持續發生著;在過去,也在這時和未來。我們一同傾聽,一同反芻,一同思考,一同行動。讓我們一同與島嶼共聲。

本節目由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播出

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IC之音,你的隨身談資庫

    • 科學
    • 4.5 • 45 則評分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要帶您透過聲音,傾聽自然,紀錄這片土地的靈性之美,探索人與環境、人與土地、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可能美麗,可能哀愁;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座山林,任何一片海岸,任何一個季節,持續發生著;在過去,也在這時和未來。我們一同傾聽,一同反芻,一同思考,一同行動。讓我們一同與島嶼共聲。

本節目由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播出

    揭露熊鷹繁殖育幼生活史,《雲端上的白鷹》紀錄片首映

    揭露熊鷹繁殖育幼生活史,《雲端上的白鷹》紀錄片首映

    熊鷹,台灣最壯碩的留棲性猛禽,喜愛棲息在低海拔至中高海拔的原始森林環境,為森林生態系食物鏈頂層的指標物種。

    為了揭開中高海拔地區熊鷹的繁殖育幼生活史,研究熊鷹超過20年的屏科大野保所教授孫元勳,自2019年起受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簡稱玉管處)委託,於南橫地區進行熊鷹研究,揭開了許多熊鷹的神秘面紗。

    孫元勳教授指出,熊鷹每年1月左右開始繁殖,是台灣最早繁殖的日行性猛禽。牠們喜愛在山區陡壁的大樹上築巢,一窩只下1顆蛋;產卵之後,由熊鷹媽媽負責孵蛋、餵養幼鳥,孵蛋期約45-49天,育雛近80天,整個繁殖季長達5個月。

    與其他猛禽不同之處,是熊鷹在排灣族及魯凱族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熊鷹羽毛是只有部落頭目、有一定身分的人才能配戴,是權力地位的象徵,但時至今日,部落傳統規範式微,讓熊鷹羽毛的使用情形氾濫,孫元勳教授表示,在商業行為的引誘下,熊鷹承受著相當的獵捕壓力。

    2021年起,玉管處委託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與孫元勳教授團隊合作,拍攝紀錄片《雲端上的白鷹》,完整記錄玉山國家公園南橫地區熊鷹家族的繁殖育幼生活史過程,包含小鷹「Uli」出生、育雛到離巢的完整紀錄。其中更記錄到,棲息在中高海拔的熊鷹會獵食小山羌與小獼猴作為育雛食物,相較低海拔獵捕飛鼠、蜥蜴、鳥類較為不同,應與所屬棲地物種類別有關。

    《雲端上的白鷹》已於7月19日進行首映,現在就讓我們跟著孫元勳教授認識熊鷹,聆聽梁皆得導演聊拍攝熊鷹的甘苦。明年底梁導將有一部篇幅更長、涵蓋面更為完整的熊鷹紀錄片上院線,屆時也歡迎您到電影院欣賞。

    • 23 分鐘
    投資生態綠領就業,讓照顧自然成為理想工作

    投資生態綠領就業,讓照顧自然成為理想工作

    今年51勞動節,將近20個包括生態、保育、勞工、原民、地方創生等各領域的公民團體,發起「照顧生態綠領就業」倡議,呼籲政府與企業投資生態綠領就業發展,才能讓台灣順利達成30×30目標。(相關聆聽:30×30讓生物多樣性淨零損失,台灣進度如何?)

    在台灣,政府已開始推動多項計劃以實現30×30目標。不過,許多保護區、濕地仍未能得到有效管理,部分生態劣化區域也因缺少人力與保育策略,無法有效復育。

    人才數量不足,與勞動環境與待遇有極大關聯。為此,發起生態綠領倡議的台灣千里步道協會舉行網路調查,從約800份回覆結果可以得知,有意願到鄉村部落從事生態綠領工作的人員,除了看重薪水與環境之外,也重視社會的支持系統。至於期待的薪資區間,將近一半的受訪者回答5萬至6萬,將近兩成希望6萬到7萬之間。

    此外,保育事務很難一兩年就看到成果。但目前政府大多以短期的計畫招標計畫,委託民間組織進行棲地調查維護或環境教育宣導作業,不僅難以客觀衡量管理成效,也不利於人才的留任與培養。

    新政府該如何投資生態綠領就業,讓照顧自然系統成為為一份有尊嚴、理想的工作?本集節目以NGO組織觀察到的生態綠領工作現況出發,提供可行之政策建議。

    • 23 分鐘
    30×30讓生物多樣性淨零損失,台灣進度如何?

    30×30讓生物多樣性淨零損失,台灣進度如何?

    生態綠領工作,就是照顧自然的工作、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工作。(相關聆聽:走進森林、海洋、農田濕地,看見生態綠領)有了豐富的物種、多樣的棲地與遺傳資源,才有更健康的生態系統,對人類來說,也會更有生產力、更安全;相對的,如果生物多樣性持續降低、流失,就會影響到自然界的平衡,進而危害到人類的生產能力與經濟發展。

    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全球風險報告》便提及,生物多樣性流失與生態系統失衡,是未來10年全球的第四大風險。雖然風險高,卻還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為了拯救地球生態,2022年底,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達成了《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這份歷史性的協議提出了遠程的2050年全球長期目標,以及近程的2030年全球行動目標。在2030年的目標中,討論度最高的就是「30×30」。

    「30×30」目標要求各國要在2030年,陸域、水域至少各達到30%面積獲得有效保護與管理。雖然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國,但也持續朝此目標努力,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

    除了保護區的劃設外,若保護區範圍外的地區,能透過妥善管理與永續使用,維持良好的生物多樣性,便可申請「有效保育地」(OECM)的認證評估,由政府審認。通過的話,即可列為「有效保育地」,納入30×30的範圍。

    目前台灣在30×30的進展如何?已成立的陸域、海域保護區,是否已獲得良好的管理?「有效保育地」的評估認證辦法何時會出爐?本集節目將帶您瞭解台灣達成30×30目標的可行路徑。

    • 23 分鐘
    走進森林、海洋、農田濕地,看見生態綠領

    走進森林、海洋、農田濕地,看見生態綠領

    您應該聽過藍領或白領,但你聽過「生態綠領」嗎?

    所謂的綠領,簡單來說,是對環境保護或永續生活有貢獻之職業統稱。國際勞工組織(ILO)提出的綠領工作涵括「減少能源與物質的消耗」、「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使廢棄物產量與汙染物排放量最小化」、「保護生態系統」等4大領域。其中,「生態綠領」就是指照顧大自然、修復生態系的從業人員。

    在全球追求環境永續、生物多樣性的浪潮之下,生態綠領人才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例如,聯合國宣布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第14與第15個目標,分別為保育海洋及陸域生態,以確保生物多樣性、促進永續發展,便凸顯出生態綠領工作的價值。

    生態綠領不僅是讓生物多樣性止跌回升的關鍵,還能創造顯著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因為照顧好生態系與棲地,可以帶來更高的碳匯貢獻,並能穩定氣候,提高環境對於極端天氣事件的耐受力。同時,也能提供農林漁牧業生產更好的基礎,進一步發展在地社區發展加工的二級產業,與運銷、休閒、文化體驗的三級產業,成為促進地方創生、解決城鄉失衡問題的推動力量。

    因此,包括勞工、生態、保育、原民、地方創生等各領域、將近20個公民團體,於今年51勞動節發起「生態綠領」就業倡議,呼籲政府將錢用在「修護自然」並投資相關人才,才能有效落實「30×30」國際目標,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的諸多挑戰。

    新政府該如何投資生態綠領就業,讓照顧自然生態成為一份有尊嚴的理想工作,進而達成30×30目標、打造永續台灣?《島嶼共聲・傾聽台灣》規劃3集節目,帶您一步步了解。本集節目先透過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萬榮工作站技士曾冠瑜、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環境教育專員廖祥惠、高雄市野鳥學會美濃湖水雉復育工作站主任陳柏豪的工作與生活,認識生態綠領,也看他們如何在森林、海洋、農田濕地等3種不同場域,讓我們更認識自然,修補我們與自然的關係。

    • 23 分鐘
    特輯:30×30創造就業-生態綠領的新機遇

    特輯:30×30創造就業-生態綠領的新機遇

    生態綠領,就是修復生態、促進生物多樣性的工作。2022年底,第15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通過「30×30」目標,希望在2030年,各國的陸域與海域至少達到30%面積獲得有效保護與管理。在此背景下,生態綠領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在台灣,政府已開始推動多項計劃以實現30×30目標,然而,部分保護區仍未能得到有效管理。新政府該如何投資生態綠領就業,讓照顧自然生態成為新世代的理想工作,進而達成30×30目標、打造永續台灣?

    本專題將從3位生態綠領從業人員的工作與生活,帶您認識生態綠領,並闡述30×30目標內容及台灣之進展,探索政府推動投資生態綠領就業的可行政策。

    • 1 小時
    截肢穿山甲「緯寶妹」野放後成功當媽!其他穿穿的遭遇又是如何?

    截肢穿山甲「緯寶妹」野放後成功當媽!其他穿穿的遭遇又是如何?

    在上集節目中,臉書社團「穿山甲要怎樣」的創辦人小南,告訴您關於穿山甲繁殖育幼的小知識。不過,如果是一隻後腿截肢的雌性穿山甲,牠有辦法在野外懷孕、繁殖、生養小寶寶嗎?答案是,有機會!

    今年4月,負責東部地區野生動物救援的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以下簡稱野灣)發布了好消息,2022年因傷截肢的穿山甲「緯寶妹」,在野放後順利懷孕,生了一隻小穿山甲寶寶,且自動相機紀錄到寶寶抓著媽媽尾巴一起移動,更換洞穴的影像。這是全球第一筆截肢穿山甲的育幼紀錄,令人驚喜!

    野灣研究專員孫穩翔指出,緯寶妹是因為中獸鋏陷阱,導致左後腿開放性骨折,2022年4月進入野灣治療,截肢後經過近兩個月的休養復健,同年6月6日野放。野放前,由屏科大野保所助理教授孫敬閔協助上發報器,以便了解截肢個體能否在野外順利存活。

    3個月後,研究人員捕捉緯寶妹進行檢查,檢查發現牠懷有身孕。但接下來半年都沒有緯寶妹的發現紀錄,因此無法百分百確認牠是否順利生產育幼。

    2023年8月,野灣再度捕捉緯寶妹並帶回醫院健檢,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緯寶妹又懷孕了!之後研究人員持續追蹤個體,終於在今年2、3月紀錄到珍貴的畫面——穿穿寶寶抓著媽媽緯寶妹的尾巴,跟著媽媽一同探索世界,可愛萌樣讓人融化。

    緯寶妹能升格當媽,其實非常幸運。孫穩翔研究員解釋,自2021年起,野灣共追蹤7隻穿山甲,其中僅1隻緯寶妹持續追蹤中,另外有3隻確認死亡、3隻失蹤,其中2隻失蹤原因疑似與非法盜獵有關。從上述結果可以得知,野外穿山甲族群所面臨的生存挑戰,可能比想像中更為嚴峻。

    現在就讓我們前進位於台東池上的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讓研究專員孫穩翔告訴您追蹤穿山甲的故事,以及現正進行的「東部遊蕩動物調查計畫」初步結果,並思考如何提供優質的里山環境,讓穿穿好好棲息生活。

    • 23 分鐘

客戶評論

4.5(滿分 5 分)
45 則評分

45 則評分

白天上班 晚上要顧小孩職業婦女的好幫手

我喜歡聽鳥類的故事

🕊️🕊️🕊️

skjdekd

五星

不管是語調,和介紹方式真的都太讚了!謝謝分享

dacozzzz

🐸

很有教育意義 節目製作也很用心

熱門科學 Podcast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
聽起來很科學
台灣科學人股份有限公司
一口經濟學 bitesize economics
Charles Liao
淇葩人 ChiPodRant
阿淇博士 Dr. Achi
泛泛泛科學
PanSci
Science Quickly
Scientific American

你可能也會喜歡

朝聖──重返啟蒙的公路
陳德政x鏡好聽
泛泛泛科學
PanSci
週報時光機(生活歷史、冷知識)
派翠克/ Patrick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兒童世界報報(Broadcast 4 Kids)
Tiffany Chang & Yuan Chin
知識好好玩
鏡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