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報導者 The Reporter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帶你走進採訪現場、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   除了有訪談、有現場,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今天來敲婉」、國際新聞單元「儘管世界爛透了」、藝術文化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以各種聲音形式,陪伴你關心世界、走入在地、聽見多元社會脈動。歡迎緊追《報導者》臉書粉絲團、Instagram、電子報,許願節目來賓、參與提問,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無廣告、無付費牆、獨立又開放的《報導者》:https://bit.ly/2Ptvj6F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podcast@twreporter.org   關於《報導者》: IG: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Twitter:https://twitter.com/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https://bit.ly/3k2P42Z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3 天前

    今天來敲婉|手遊「設計」了孩子?偷個資、遠端監控,記者臥底揭發,比成癮更驚人的遊戲真相

    「手機遊戲時間結束,該睡了」、「再讓我玩一下嘛!」你家是否曾出現這樣的對話?或者,你就是下班後,抱著手機玩到深夜的重度使用者?但這不全然是你或孩子不夠自制,大家都被遊戲公司「設計」了。 為揭發業者運作的商業模式,丹麥調查報導記者安娜.蒂爾(Anna Thyrri)與芙烈達.彼得森(Frida Petersen),佯裝遊戲公司員工進入產業臥底。結果發現,業者在遊戲加入成癮元素讓人玩到無法自拔,透過隱私權條款沒揭露的第三方程式擷取個資,再將這些數據轉賣獲利。更可怕的是,螢幕另一端,可能有人正在透過遠端打開手機,監看玩家的一舉一動。 2024年最新調查指出,台灣兒少假日使用手機時間將近7小時。以「幸福教養法」聞名的丹麥,青少年每日螢幕時間也長達6小時,3到6歲幼兒將近2小時,高於同期其他歐洲國家。當這個世代的孩子普遍在3C的陪伴下成長,我們除了不安,還能做些什麼? 製作團隊|詹婉如、陳思樺 📍搭配閱讀: 【《口袋裡的監視器》臥底調查:不只孩子個資,家庭隱私也被手遊「偷」走?】https://reurl.cc/vpEdqL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2 分鐘
  2. 君竹為何加入報導者?彥成被嫌髒髒的?影音小組成軍一年老實說:那些開始才知道的困難與趣事

    5 天前

    君竹為何加入報導者?彥成被嫌髒髒的?影音小組成軍一年老實說:那些開始才知道的困難與趣事

    2024年7月,《報導者》正式在YouTube頻道上推出「長大當記者」、「這裡開始」兩個系列的影音節目。長篇文字起家的《報導者》,過去幾年來持續在Instagram、Podcast等平台中摸索,試著以不同形式製作、轉譯報導,拓展更多公共討論的機會。 在這個人們的閱聽行為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期待能透過影音節目做到什麼?如何利用有限資源創造更多可能性?這集,你會聽到去年(2024)12月,「開箱報導者」系列活動──報導者影音首播趴的精彩節錄: ➤方君竹+《報導者》,這個組合是怎麼開始的?雪莉與君竹記得的不一樣! ➤趕工倦容,卻被觀眾說「髒髒臭臭的」,彥成怎麼回應? ➤「短影音」的定義是什麼?《報導者》該進軍抖音嗎? ➤製作影音節目最大的挑戰?想對哪些觀眾說話? ➤觀眾Q&A 製作團隊|李雪莉、汪彥成、方君竹、陳星穎、藍婉甄、陳思樺 攝影|蔡昕翰 📍歡迎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 【小宅住屋時代:10坪鳥籠賣千萬…台灣房價為什麽都跌不下來?|長大當記者 Vol.3】https://bit.ly/4j3LxQo 【急診愈來愈塞?醫院關床背後的護理師大撤退|這裡開始】https://bit.ly/4094Vme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3. #專訪陳傑憲 回到不會半句日文,就到異鄉求學的16歲⋯⋯他在日本學到的人生觀,與想對台灣棒球界說的話

    2024/12/31

    #專訪陳傑憲 回到不會半句日文,就到異鄉求學的16歲⋯⋯他在日本學到的人生觀,與想對台灣棒球界說的話

    📝歡迎正在就讀體育班的棒球小球員,跟我們分享你的經歷:https://bit.ly/3VYWp8h 今年振奮全台的12強棒球錦標賽,讓台灣隊長陳傑憲走入大眾目光。除了賽場上的優異表現,大家更驚訝他與過往運動員「頇顢( ham-bān)講話」不同,他敢說、願意說,是能凝聚全隊士氣的台灣隊長,更是幫球員爭取權益、思考未來的中華職棒球員工會理事長。 「你們看到我現在有這樣的談吐能力,我相信也是我在日本學到的,」即使半句日文不通、課業進度勉強,高中就到日本共生高等學校求學的經歷仍深刻影響著陳傑憲。2024年最後一天,就讓我們一起回到陳傑憲的16歲,當時的他在日本學到什麼?如今的他,又有什麼想對台灣新世代球員說? 來賓|職棒球員陳傑憲 製作團隊|楊惠君、藍婉甄、林彥伶 攝影|林彥廷 📍轉播音檔片段: 愛爾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WAjtSpl5Y 📍搭配閱讀: 【世界棒球12強:台灣冠軍賽逆勢完封日本,首稱霸一級國際賽的勝利關鍵分析】https://bit.ly/49dheSC 【從不被看好到世界之巔,台灣棒球的夢幻時刻】https://bit.ly/3VhN5vU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9 分鐘
  4. 一名登山家死去之後,留下來的他們:在群山、在夢中、在影像碎片裡尋找張元植

    2024/12/27

    一名登山家死去之後,留下來的他們:在群山、在夢中、在影像碎片裡尋找張元植

    今年(2024)6月27日,登山家張元植在法國霞慕尼(Chamonix)攀登墜落。 曾與張元植一起挑戰世界第二高峰(K2)、從中學時代就相識的登山家呂忠翰(阿果),是元植家人外,最早接獲意外消息的人。他第一時間忍住情緒,啟動留守團隊、陪伴元植家人,這也是他與摯友演練多次的承諾。隨行進行紀錄兩人K2挑戰的作家陳德政接獲消息後,心情彷佛掉入迷宮,一起登山時元植的無私照顧和真心關懷令他珍惜又難忘。而在《群山之島》節目多次合作的導演程紀皓,則找出從未播出的片段,重新訪談山岳圈,以短片《尋找張元植》作為對好友的紀念。 憾事發生半年後,3個大男人來到錄音室,和我們聊那個事前規劃縝密、會認真研究別人水泡層次、為《報導者》「山思而行」專欄書寫期間從不遲交的張元植。這集,聽一名登山家離開之後,被留下來的人如何記憶他?如何向前走? 來賓|呂忠翰、陳德政、程紀皓 製作團隊|楊惠君、藍婉甄、陳思樺 攝影|林彥廷 📍《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番外篇-尋找張元植》收看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CCWlyyv9k4 📍搭配閱讀: 【陳德政/我們是生還者,要繼續往前走──透過影像,尋找登山家張元植】https://bit.ly/41R9jc1 【張元植/登山中的死亡,對生命的凝視】https://bit.ly/4gCvxDh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如果使用SoundOn和Firststory平台,你也可以點擊單集內按鈕贊助我們。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 小時 11 分鐘
  5. #四週年特企 到聽友家錄一集,奇怪知識增加了!聽報導者增進夫妻情感、升學紓壓配方、觸動遊子返鄉......

    2024/12/18

    #四週年特企 到聽友家錄一集,奇怪知識增加了!聽報導者增進夫妻情感、升學紓壓配方、觸動遊子返鄉......

    噹噹!《The Real Story》四週年活動「報導者到你家」隆重登場。謝謝聽眾們的熱絡邀請,過去3個月,婉甄、婉如分別到3位聽眾家坐客。這集,你將會聽到他們與報導者的故事: ➤什麼情況,會讓你想跟交往對象結婚、攜手一生? 對鳯茹與俊逸這對夫妻來說,是2021年《報導者》辦在台中科博館的贊助者大會那一晚,那時兩人才認識一個月,沒想到不只讓俊逸也成為贊助者還出現想婚念頭?兩個人記憶中的故事版本略有差異,但不變的是志同道合的粉紅泡泡,如今夫妻倆一起推動自然教育,聽報導者Podcast成了家庭活動,而他們眼中的報導者新聞專題竟然像「英雄電影」…… ➤還記得在三週年線上慶生活動,因麥克風壞掉「斷線」的最小聽眾品妍嗎? 她已經升上高中了,這一次,除了把當年未說的話講完,說說《報導者》對她的激勵與影響、還有如何不著痕跡地和家人朋友分享所關心議題。超級行動派的她,現在也是監所寫信志工,她和矯正學校的筆友聊了什麼?聽報導者竟然是她讀書的紓壓方式? ➤今年大學剛畢業的苗栗客家子弟宇恆,則帶我們拜訪他的重要家人——今年高齡82歲的阿婆,獨自經營有80年歷史的米店,賣米、也賣客家粄等傳統米食,錄音那天不斷有客人來,據說比平常來客量還多。北漂多年,常常有空就回家和阿婆聊天的宇恆,聊起童年祖孫情,還有台北家冰箱少不了的客家五穀粽,是長輩的祝福與兒孫的掛念。他最有感的一集又是什麼? 來賓|聽友派派(鳯茹)、黑熊(俊逸);聽友品妍;聽友宇恆、宇恆阿婆謝林春枝 製作團隊|詹婉如、藍婉甄、陳思樺 攝影|藍婉甄 📍重溫集數: 【80歲失智母親、50歲罹癌孩子:當自己成為田野對象,一段醫療人類學者的母女共病經歷】https://reurl.cc/86N4r4 【我的筆友是重刑犯:從自介、聊天,到幫他說「母親節快樂」,串起高牆內外的一萬多封信與800志工】https://reurl.cc/kMa5Nd 【善終就像擲筊?沒地方死的租客、痛到跳樓的患者、急診現場的家庭會議,那些發生在台灣的真實臨終故事】https://reurl.cc/nqoM31 📝《島鏈有事》購買連結:https://reurl.cc/EgnlYg 💰《報導者》聯名襪選購:https://twreporter.waca.ec/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pse.is/5953dg 👉追蹤《報導者》Podcast IG:twreporter_podcast ✉信箱:podcast@twreporter.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56 分鐘
4.9
(滿分 5 顆星)
8,596 則評分

簡介

由台灣獨立媒體《報導者》所製播,帶你走進採訪現場、聽記者們發現的第一手故事。   除了有訪談、有現場,更製作新聞摘要單元「今天來敲婉」、國際新聞單元「儘管世界爛透了」、藝術文化單元「他們的魔幻時刻」,以各種聲音形式,陪伴你關心世界、走入在地、聽見多元社會脈動。歡迎緊追《報導者》臉書粉絲團、Instagram、電子報,許願節目來賓、參與提問,告訴我們你想聽什麼。   贊助力挺台灣第一個以非營利基金會成立的媒體,無廣告、無付費牆、獨立又開放的《報導者》:https://bit.ly/2Ptvj6F   寫小紙條給Podcast編輯台:podcast@twreporter.org   關於《報導者》: IG:https://www.instagram.com/twreporter_podcast/ 官網:https://www.twreporter.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wreporter Twitter:https://twitter.com/tw_reporter_org 訂閱電子報:https://bit.ly/3k2P42Z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你可能也會喜歡

若要收聽兒少不宜的單集,請登入帳號。

隨時掌握此節目最新消息

登入或註冊後,即可追蹤節目、儲存單集和掌握最新資訊。

選取國家或地區

非洲、中東和印度

亞太地區

歐洲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美國與加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