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大侦探|买前必听高效避坑

保保驾到_保险研究所

专辑卖点:专为“想买保险却不懂保险”的保险小白提供的避坑指南 结合时事热点,传递有趣的保险观点,提供保险界的全方位侦探。 大到保险行业热点,保司不能说秘密,小到识别不靠谱的业务员,保险怎么挑。 打破行业壁垒,揭秘保险套路,传授避坑秘笈,让你从此买保险再也不迷糊。 主播solo 保险界的老司机,避坑界的探测仪 看到八卦闲扯淡,遇到保险做侦探 不推销,不误导,不给任何保司做代表 七窍玲珑八卦心,看破说破无情嘴,从此保险无壁垒

  1. 换城市工作,社保到底该怎么转移?(下)

    11/11/2021

    换城市工作,社保到底该怎么转移?(下)

    大家好,欢迎收听保险大侦探。上期节目跟大家介绍了为异地工作到底要不要进行社保转移,以及社保转移的影响哪些方面,受到了大家关注,所以呀今天我们就继续来聊聊什么情况下应该转移,什么情况下不转,以及到底应该怎么转。 第一:什么情况转,什么情况不转? 如果是这种情况一定要转: 如果啊你即将退休,在参保地也就是你现在交社保的地方,没有办法达到领取条件,这时候就要把散落在外地的缴费记录转进来,累计计算缴纳年数; 比如:李婶儿先后在广州工作3年,上海工作2年,北京工作10年,准备在北京退休,那她办理退休前必须把广州与上海的记录转到北京,这样才可以满足领取条件。 所以呀,如果即将退休或者已经确定了退休地的,一定要做社保转移。 但是有一种情况不建议转: 就是如果你在一线城市已经达到养老金领取条件了,那就不建议随便转移了。 毕竟退休待遇是跟当地社平工资是挂钩的,所以如果回老家工作,社保可以不转,否则啊十几年被高额扣除五险一金,到最后可能只能领到很少的养老金哦。 第二、社保转移需要注意什么? 在考虑清楚办理社保异地转移后,还要先了解以下三点注意事项再去办理: 1.在转入地签订劳动合同后才能转移 参保人必须在原参保地办好社保转出手续,并且在转入地有工作,签订劳动合同后才能转移。 2.转入异地有年龄限制 社保转入地一般会要求男性在50周岁以下,女性在40周岁以下。如超过这个年龄,就很难再异地转入了。 这个年龄限制不同的地区要求不一样,具体可以拨打当地12333详询当地社保局。 3.欠缴社保费无法办理 在办理社保异地转移时,社保局会核查你是否存在欠缴社保费的情况,如果欠缴的话还需要先缴清欠款才能办。 好啦,社保转移前要了解的事项都了解了吧?!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了:异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仅在省内跳槽,另外一种是跨省看看外面的世界,这两种情况转移流程一样吗?分别是怎样转移的? 第三:社保异地转移攻略 我们先来说一说:如何在省/市内转移社保? 在同一城市内换工作,社保转入、转出的手续办理起来相对简单,只要记住公积金账号,保管好你的社保卡及绑定公积金的银行卡,到了新单位之后跟人事小姐姐做好交接就行了。 说完了社保省市内的转移流程,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跨省市的转移流程,流程要繁琐一些。 只要你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正常缴费状态,就可以递交申请转入材料。符合条件后,你本人或用人单位社保经办人就可以到参保地的区县社保中心提交材料、办理业务了。 具体办理步骤如下: 登录社保局官网,提交转出申请。申请通过后,去社保局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凭证》。 等新单位给你缴纳了一个月的社保后,再带着两张《参保缴费凭证》去新城市的社保局办理社保关系转入(也可以让新单位帮你转入)就搞定了。 在迁移之后,之前缴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年限就可以累计计算了。 至于公积金,目前很多城市都已经接入了公积金接续平台。 我们只要在到了新单位后,带着身份证和复印件,找到最近的公积金服务网点,填写《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申请表》就行了。 跨省转移虽然比省市内转移繁琐一些,但也没有太过复杂,大家可以放心“跳”~ 目前疫情形势又严峻了起来,不想去现场排队办理业务怎么办?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了申请服务,我们可以在网页、APP上在线申请,是不是非常奥利给? 具体是个怎样的流程?相关截图我已经放在文稿里啦,大家可以再文稿区查看。 1、网页版申请: 可以自行搜索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申请网址:http://si.12333.gov.cn/1962495.jhtml 在首页菜单栏关系转移下面,找到社保转移申请 进入网上保险关系转移页面填写申请即可 2、手机App申请: 下载掌上12333App,打开首页: 点击“更多”,找到“社保转移申请”: 然后按照提示提交个人信息就可以啦~省时省心省力! 最后,再跟大家唠叨一句。一般情况下,小伙伴们不要频繁的进行社保关系地的转移,以免在转移的过程中因为某个环节的失误,导致我们的社保缴纳记录出现异常,损害我们的利益。 而且社保的连续性对于我们很重要,所以在选择换工作城市或者转移时,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想在什么地方生活。 注意尽量不要出现在大城市缴纳多年高额社保金,最后回到小城市领取较低的养老金的结果。 好啦,今天节目就到这里啦,关注我,更多社保知识等你来!

    5 min
  2. 换城市工作,社保到底该怎么转移?90%的人都踩坑了!(上)

    11/10/2021

    换城市工作,社保到底该怎么转移?90%的人都踩坑了!(上)

    大家好,金九银十跳槽季呀,准备换工作的小伙伴们是不是都换的差不多了呀。我一个哥们儿大龙最近也是刚跳槽,而且是跨城市跳槽,这刚跳完一个月,马上要发工资了,突然想起来还没办社保异地转移,火急火燎的找到我,“这可咋办呀?我10号之前如果不转移的话,是不是之前交的就白交了?” 相信有很多朋友们,换城市工作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是不是要立即办理社保异地转移?社保转移有哪些影响?应该如何操作? 事关重大,我特意花了两周的时间给大家整理了今天这份社保转移指南,今天呀就花几分钟的时间跟大家聊明白。如果你曾经换城市工作或者未来打算会换城市,建议您一定要关注收藏,保证您以后肯定用得上。 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异地换工作就要立即转移社保吗? 不是的啊,不用立即转移社保,而且也不建议每次换工作都转社保。 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换了城市工作,社保不转移并不会被“清空”的!一些小伙伴职业发展比较灵活,如果每次工作的城市发生变动时都转移社保,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人社部门也明确说了,只要在退休前将散落在各地的社保记录合并到一起就行,也就是说最终的缴满十五年是在退休时合并计算在各地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会累计计算。 也就是如果我们离职的时候没有办理异地社保关系转移,当地社保局会对我们的社保账户进行封存处理,最后积累计算。 然后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转移社保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其实呀,社保这五险一金中能够转移的,就只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三种。而工伤险、失业险、生育险属于“当期交纳当期享受”的险种,不存在转移的问题。 那对养老金有什么影响呢?这个问题我们直接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看。 每月到手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主要是由各城市的社平工资决定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很简单就是我们自己交了多少钱。详细公式大家啊可以去文稿区看。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比例))÷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蓄额(含利息)÷计发月数。 所以呀,简单来看,我们退休时能领多少养老金是跟我们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个人账户余额以及养老金领取地社平工资也就是最终结算时你的社保所在地的职工平均工资等密切相关。 同样的条件下,一线城市的社会平均工资要高于其他地方,那么在一线城市领取的养老金要比其他地方高得多。 所以说,并不是换了城市工作就一定要转移社保。如果你在大城市缴纳了十几年的社保,已满足在当地退休的条件,因为某些原因需要回老家工作,此时的社保可以考虑不转移。这样将来领的养老金就会更多。 那对医疗保险有什么影响呢? 从2019年开始,全国就已经全面启动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异地就医再也不用垫付,费用直接结算,还能享受报销待遇。 也就是医保制度统一后,异地就医的住院费用可以直接结算,并且能实现持卡结算功能,还能参与跨省报销。患者只需拿着报销单据和医保卡,便可直接结算住院费用,对于外地打工者和在家务农的农民,看病就医就能更方便、更优惠、更放心,大大减少了“跑断腿,报销难”的困扰。 所以,异地工作即使不转移社保,也可正常享受医保报销政策。 对公积金的影响 转移住房公积金,是将之前缴纳地的公积金余额进行转移,就算转移了公积金不会变少。 不过公积金是能异地买房的。根据目前的公积金政策,符合条件的职工购买本市区域外已取得产权的自有住房是可以用公积金异地买房的。所以即使不转移公积金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如果想在新的工作地买房,很多城市购房资格增加当地社保缴纳时间限制,那就需要衡量了。 总结一下,整体来看,异地工作不用每次都转移社保,社保异地转移与否确实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灵活处理就可以。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才能将我们的利益最大化呢?请关注社保转移下集!我们不见不散!

    5 min
  3. 11/09/2021

    隔离一次花6000,防疫本艰难,竟然隔离还要自费?

    大家好,这两天的热搜,看得人心塞。疫情波及的城市越来越多,影响了一大批人出行。这不,前几天迪士尼有位游客确诊新冠,迪士尼烟花秀下的万人核酸检测的名场面也是火爆全网。一位从迪士尼返程的常州游客小杜看到消息后,立刻向当地上报了行程。但被告知要实施14+7隔离措施,而且还得自费,隔离费用450元一天,算下来14天要6000多元,小杜觉得太贵了,有点承受不了。毕竟酒店平常的价格才200元一天。这次出游,小杜不仅要掏大笔钱,还得整整耽误一个月。一时间,天价隔离费引起一番热议。看到这,很多盆友就有些疑问了:现在的隔离费都这么贵了吗?隔离不是政府掏钱吗,还需要自费吗?一、现在隔离都得自费吗?其实啊隔离是否要自费,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强制集中隔离大多数是由政府买单。还有以下几种情况,大概率是自费: 1、从外国入境中国针对入境人员,各省都采取了严格的医学观察措施。一般情况下都需要集中14天+居家隔离7天,隔离产生的费用也需要自己掏。2、从中高风险地区到低风险地区如果所在地已经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当地并没有发布疫情解除公告,如果自行离开前往低风险地区,可能造成当地疫情的扩散,一般会要求集中隔离或者居家隔离,费用也是自理。3、违背防疫政策例如当地疫情爆发,可能需要封闭部分小区,如果居民违反规定,擅自外出、聚集,后续被强制隔离,费用也是要自理的。像前段时间,福建出现疫情,部分区域被列为管控区域,要求当地居民居家隔离。有4人啊,他就不以为然,擅自离家,而且还不戴口罩,最后被强制自费隔离。哎~solo表示不理解,平时宅男宅女,一说隔离,你不宅了也不社恐了,要知道因为你一个人儿,整个地区都可能崩盘啊。这种情况导致的隔离损失,必须个人承担,没毛病。4、不按要求申报隔离途径中高风险地区,或者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没有主动申报隔离,自己不仅要承担隔离费用,情节严重,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甚至会被以危害公众安全罪论处。总结起来就是,由自己的原因导致的隔离,大多数自费,若是出于公共防疫需要,政府统一要求的隔离,大多由政府买单。二、疫情反复,如何避免疫情带来的损失?说到这啊,不少朋友该问了,随着天气逐渐变冷,新冠病毒会愈发活跃,最近这轮疫情,全国感染病例已超千例,疫情已波及20余省44市。疫情反反复复,我们该怎么样避免隔离带来的损失呀?加强防护,不去中高风险地区,这些是大家知道的,但是咱们上班族,该出差的没法避免,这种情况下该怎么样规避这些风险呢。其实啊万一被隔离了,有些保险是能赔钱的,统称为新冠隔离险,专门针对新冠保障的。比如:爱无忧43块钱保一年,一次投保,一年无忧,非常适合这种常态化的疫情防护。隔离一天赔偿200元,居家隔离也能赔,也没有交通工具的限制,最多赔偿30天,最高赔偿6000元,隔离期间的食宿费用、误工费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偿。确诊新冠能赔1千到3千如果因为感染新冠不幸身故,或者其它意外导致的身故或残疾能赔10~50万。还能保意外猝死,最高赔10万如果平时乘坐飞机轮船比较多的朋友可以重点看看全民疫保通。首先他对新冠保障是非常全面的。隔离、确诊、接种意外都能赔。√确诊新冠最高赔1万√隔离一天赔150元(最多14天)√新冠导致的身故赔20万√接种新冠疫苗导致的身故残疾赔20万其次这款保险,针对公共交通意外险,比如航空、火车、轮船、汽车导致的身故或者伤残,都能赔,最高能赔100万。虽然它的隔离津贴门槛不如爱无忧低,但是确诊新冠赔偿金很高,价格便宜,最低9.9元就能给自己一份安心,尤其适合差旅人士。如果是上有耄耋老人,下有小婴儿,那就可以重点看看,新冠隔离津贴险。隔离保障格外优秀,25元起,全家人一起保,一顿饭钱不到就搞定。0~100岁都能投,不挑年龄,相比前两款,覆盖的人群更广。而且隔离津贴还更高。隔离一天可赔300元或500元,2个档次可选,最高14天,单天赔付比前两款都高。乘坐飞机或者火车途中,有确诊者或密切接触者,后续被强制隔离的就能赔。在意隔离赔偿多的,想全家一起投的,一定要重点看看这款。最后啊,solo再唠叨一句:我们或许无法阻止不幸的到来,但只要未雨绸缪,就可能最大限度减少我们的损失。新冠隔离意外险价格便宜,性价比高,无论外出旅行、出差,还是日常聚会,都能很好地保障我们。尽管它贴心又实用,但是solo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平平安安,永不出险。最后,如果你还有更多新冠保障或隔离险的疑问,评论区欢迎来撩~。别忘了关注、订阅、点赞哦!我们下期再会!

    6 min
  4. 11/08/2021

    19岁女孩一周七次:年轻人别放纵了,可能真的会要命!

    大家好,这两天我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啊,看到这样一个新闻。 19岁的女孩小刘,觉得胃部不适去医院检查,结果啊却确诊“胃癌”。 真实原因你绝对想不到,这呀是跟她一周7次活动有关。啥活动啊还导致胃癌了?真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两年啊,小刘过着“857”的生活。857啥意思呢?它呀是一种网络用语,和996、007相似。指的是每晚8点去蹦迪,一直嗨到凌晨5点,一周七次。 小刘是名家境贫寒的大学生,为了凑齐学费,在酒吧兼职做DJ。因此,她基本上整个大学期间都是在酒吧度过。8点去,5点回,一周去7天。 由于长时间的喝酒和不规律的作息,使她患上了胃病。起初只是胃痛,吃点药也能撑过去,后来吃药也不起作用,才去看医生。一查不要紧啊,直接就确诊胃癌了!这种生活透支了她鲜活的生命! 实际上,这不是青壮年健康问题第一次上新闻。30多岁脑中风、乳腺癌的新闻报道的可不少。 可是有些人,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身体倍儿棒!侥幸心理使他们认为,不幸永远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趁着青春肆意放纵欲望。 还有些人其实是为了生活。 尤其处于25-40岁的朋友,事业处于上升期,又是家里的顶梁柱。 工作和家庭双重压力,加班熬夜、吃外卖……是生活常态。除了受不良生活习惯影响,还有的是不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变化。 很多人不仅没有定期检查的习惯,甚至害怕看体检报告。《中国青年报》曾针对18-35岁青年展开了一项调查,结果呀,60%以上 的受访青年表示害怕看体检报告,怕自己的体检查出问题。 觉得只要不体检,自己就是健康的,没生病。还有些朋友对于身体出现的异常不重视,正如前文的小刘,胃部不舒服,没有及时就医。觉得自己网上问一下医生,买点药吃了就行,不把异常当回事。 朋友们,别再放纵了,警钟已经敲响啦。 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锻炼、定期检查的话我就不多说了。 其实,身体出问题前,一般会“自动报警”,身体会发出求救信号: 比如体表出现肿块并且短期内快速增大;一侧肢体无力、发麻、酸痛; 冒虚汗、过度出汗;胸闷气短、心慌等等。 这些身体不适的信号,我们一定要重点关注,及时就医! 目睹了太多因病返贫的悲剧,才发现,人生下半场拼的不是财富,名利,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幸福。 因此,咱们除了做好生活上的健康预防,还要趁早给自己的健康配上保护,给自己上个保险,用自己能承担的钱,将未来可能因健康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转移出去,何乐而不为呢! 好啦,话不多说,我要去泡枸杞啦。大家别忘了点关注哦,我们下期再会!

    3 min
  5. 11/04/2021

    投34万,亏5万!千万别踩理财险的这些坑!

    大家好,昨天啊朋友跟我说了件事,她妈去银行存款,结果存着存着,存成了理财保险。得放10年才能拿出来,不然就要亏钱。 这让我想起之前爆出的一个新闻:“一位大爷啊花34万买理财险,8年不仅零收益,反而还亏了5万。”这是咋回事呢? 原来啊 “大爷买的是两全险,兼顾身故保障和生存保障。按理说,只要按合同交保费,到期就能领钱。由于大爷家里急着用钱,打算把钱取出来。按合同约定,提前支出,作退保处理。而那个时候保单的现金价值远低于大爷已经交了的保费。” 其实啊,保险具有很强的行业壁垒,外行人不仔细看还真是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今天我就给大家扒一扒理财险都有哪些坑。 第一:“时间坑”——必须得等到期了才能领钱! 其实啊大部分具有理财功能的保险,比如年金险、万能险,都有收益演示。合同中会明确说明55岁前、55岁时、55岁后或者分别领取多少钱。 (图片来源:某两全险截图) 时间越长领的钱越多,有的产品呀还会直接跟你说等到了55岁一次性给你100万的祝寿金,以后每年还给你1万多的养老金,只要你还在世,就能每年一直领。怎么样这收益诱人,买了就不用愁下半辈子。但注意啦,领钱的日子都有规定,不到规定年龄,或者不到指定时间是拿不到钱的。很多买了理财险亏损就属于这种情况。 所以啊买这类保险,一定要注意:领钱的时间自己是否能接受。避免想要用钱,取不出来。 第二:“收益坑”——承诺的钱、能领的钱差太多! 前段时间,我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条动态,一年存十万,连续存3年。第五年返五万,第六年返五万,往后8年每年返2万4,第十五年返还保额,第十八年账户价值达60万。万能账户5.3结算。 (图片来源:朋友圈截图) “万能账户5.3结算”绝绝子呀,直接银行利率翻倍啊 但这个利率并不在合同里,只是销售人员用来做宣传的,实际结算收益是会浮动的。所以啊,搞清楚【一定能拿到的钱】和【可能拿到的钱】。说的再好听,收益再高,只要不在合同里,是没有任何保保障的。 第三:“信息坑”——被销售误导,对产品了解不清! 很多人直接在银行换存单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着就变成了理财型保险。在签合同之前,只知道:利息比银行高、利滚利、有很多分红、可随存随取。对于买的是什么,什么时候能领钱,一概不懂。 除了没看产品,还有一些被人误导的情况, 部分保险业务员为了自己的业绩,违规操作,刻意地误导消费者。 比如说,有些代理人在朋友圈制造紧张感,尤其各大保险公司开门红的时候,上来就说预约就有5.1%收益,到账开始10.2%收益。 (图片来源:朋友圈截图) 这10.2%的收益,那些顶尖儿的操盘手都不敢轻易承诺。具体的保险条款还没看到,承诺10.2%,赤裸裸的耍流氓啊这是!如果你碰到这样的情况,直接截图留证,向保监会投诉他。 所以呀,如果大家想买理财型的保险,千万别掉坑里。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接受这笔钱直接锁定10年到20年,看清楚合同中写明的保底收益率自己能不能接受,明确自己买的是什么保险。答应我,不要听业务员忽悠,一定看合同,看合同,看合同!!!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为你揭秘更多的保险内幕!

    4 min

About

专辑卖点:专为“想买保险却不懂保险”的保险小白提供的避坑指南 结合时事热点,传递有趣的保险观点,提供保险界的全方位侦探。 大到保险行业热点,保司不能说秘密,小到识别不靠谱的业务员,保险怎么挑。 打破行业壁垒,揭秘保险套路,传授避坑秘笈,让你从此买保险再也不迷糊。 主播solo 保险界的老司机,避坑界的探测仪 看到八卦闲扯淡,遇到保险做侦探 不推销,不误导,不给任何保司做代表 七窍玲珑八卦心,看破说破无情嘴,从此保险无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