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episodes

三個新聞所畢業生,挖掘生活中有趣的哩哩叩叩。每個月會從一個關鍵字出發,透過聲音報導/專訪/讀書會/閒聊,用不同角度走近一個議題,敲開議題的大門。


🗣 我們是誰
Shawn,現居上海,數據新聞記者,關注個人成長、宏觀經濟、社會科學,喜歡健身、二次元。
Brenda,現居臺北,文化媒體編輯,喜歡梅雨季待在室內被雨聲包圍的感覺。
Sophie,現居臺北,暫時無法定義自己喜歡什麼,初入職場,每天都在重新認識自己。


📢 每週四中午12點更新
🔍 IG搜尋:lilikoko_podacst
📮 商業合作&聽眾來信:lilikokopodcast@gmail.com
📦 贊助箱:https://p.ecpay.com.tw/FBFB4FB

哩哩叩‪叩‬ 哩哩叩叩

    • Society & Culture

三個新聞所畢業生,挖掘生活中有趣的哩哩叩叩。每個月會從一個關鍵字出發,透過聲音報導/專訪/讀書會/閒聊,用不同角度走近一個議題,敲開議題的大門。


🗣 我們是誰
Shawn,現居上海,數據新聞記者,關注個人成長、宏觀經濟、社會科學,喜歡健身、二次元。
Brenda,現居臺北,文化媒體編輯,喜歡梅雨季待在室內被雨聲包圍的感覺。
Sophie,現居臺北,暫時無法定義自己喜歡什麼,初入職場,每天都在重新認識自己。


📢 每週四中午12點更新
🔍 IG搜尋:lilikoko_podacst
📮 商業合作&聽眾來信:lilikokopodcast@gmail.com
📦 贊助箱:https://p.ecpay.com.tw/FBFB4FB

    EP.143【整理】當天災發生,我們帶著這些東西照顧好自己

    EP.143【整理】當天災發生,我們帶著這些東西照顧好自己

    這期想要聊聊遇到天災時的防災避難包,該放入哪些東西,該如何整理,思考這個題目的時間點大約是二月,當時怎麼樣也想不到四月初台灣會發生這麼大的地震,就連大陸沿海都能感受到震感>

    直到現在仍不時感受到身體隨著土地釋放的能量在搖晃。或許我們沒有僥倖的本錢,所以決定好好討論,該將哪些東西收進我們的防災避難包裡頭。



    |這集你會聽到:

    🐭沒有無印良品業配

    🐭忘記如何急救的急救員

    🐭對不起鼠寶



    |時間軸:

    1:30 Shawn去急救課程,學了哪些東西?

    5:25 三個都沒有準備防災避難包的人,為什麼不準備呢?

    9:14 關於火災事故,Brenda突然想到自己有些每次搬家都不會捨棄的東西

    11:32 緊急做功課!哪些物件符合我們的避難防災需求

    12:19 大頭老師介紹過的末日準備者:假定情境進行準備

    19:22 基本物品之外,Sophie想到或許可以有一塊太陽能板

    25:05 無印良品日本限定防災組合,以及和台灣設計研究院的計畫

    32:14 Switch等遊戲機在地震中發揮了意想不的功能

    34:12 為紀念關東大地震推出的魔法爐灶,燒報紙就可以用囉!

    40:25 安撫身心的精油系列、安森神秘據點

    45:37 一封遺書或一支可以錄五小時的錄音筆

    49:48 鼠寶!Shawn和Brenda都太too much囉

    55:59 牙刷組是為了安定身心,悠遊卡是為了感受家人的陪伴感



    |延伸閱讀

    在中国,有28万年轻人在为末日做准备 | 当下新消费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9a4y1e7qk/?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f6ff9ebe2e1e14e8b468b2acfb3e1290

    無印良品日本官網「防災用品類」:https://www.muji.com/jp/ja/store/cmdty/section/S2001310

    無印良品防災用品策展網頁https://www.muji.com/tw/ohhhh/?fbclid=IwAR2hH-0iE7mC-aK_USGL-5rbUTTSlIKwiI3lZ2NvASs0L7FhfNOTDmZTKG8#

    轉角國際〈任天堂免費替能登半島災民維修主機:日本震災時,電玩主機的防災妙用?〉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7715532

    大安森林公園首設爐灶座椅組

    https://pkl.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43E05059FCC72525&sms=72544237BBE4C5F6&s=9947813DCA5B12D1

    貓行為獸醫師林子軒《貓咪地震防災須知》

    https://www.facebook.com/catbehaviorconsulter/posts/pfbid034MX4p5ZLm3rBTpNzan35JPrFnWuAgdKc2cUdUb8H12jUy5y7Mu3eJE7gnMMbkFeml?locale=zh_TW

    • 1 hr 3 min
    EP.142【整理】前男友襯衫、带血工作識別證,笑談我被捅進加護病房的經歷

    EP.142【整理】前男友襯衫、带血工作識別證,笑談我被捅進加護病房的經歷

    每次搬家時,我們總會有那樣一抽屜的東西,平時不太用得到,但也不捨得丟掉,這些物品寄託了我們很多回憶,即使曾經物品的主人早已斷了聯系。 這是原本大家在策劃本期節目時,寫的大致方向。

     但當我們遇到了大頭老師,一切都變樣了。 大頭老師在一年半前,從鬼門關裏走了一回。 當時正值午休,大頭老師準備去吃飯,結果意外遭遇了血光之災。 後半年住在ICU的她,是如何渡過難關的? 又是如何整理這段經歷、感受的呢?

    

    本期節目你將聽到: 

    1、前男友的遺留物,好用就不扔 

    2、一進ICU,上班途中偶遇血光之災 

    3、二進ICU,血小板低至個位數

    

    時間軸 

    04:04 同月同日生的蛋糕和前男友襯衫 

    06:49 失戀後的意外收穫:前男友的襯衫成為工作服! 

    13:48 室內奔跑,刀光再現! 我被捅了! 

    17:15 救援與絕望:記述一次突然的緊急狀況事件 

    20:43 我要死了,性別在這個時候不重要  

    24:09 人在ICU,非常想洗頭 

    27:37 媒體人的倔強,在ICU都要拍片  

    30:59 與死神擦肩而過,二進ICU 

    34:31 親歷者與見證者的不同,看見可能更可怕 

    37:58 貓咪的陪伴:養貓後的移動難題與情感連接

    

    大頭老師的視頻:⁠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JA411V7qG/?spm_id_from=333.999.0.0⁠

    • 41 min
    EP.141【整理】溫柔整理生命所留下的 ft.動物標本師陳韋廷

    EP.141【整理】溫柔整理生命所留下的 ft.動物標本師陳韋廷

    動物的離世,經過動物標本師的還原,對飼主、動保工作者、小孩皆能帶來不同意義,陳韋廷製作動物已有十多年經驗,對他來說,這份工作既像是教育工作者、禮儀師、有時更是陪伴飼主走過寵物離世的陪伴者。



    本集你會聽到:

    在台灣,一位動物標本師是如何養成的

    有時收到委託,為什麼仍會婉拒?

    製作標本是取捨,也是與時間賽跑



    時間軸:

    1:22 動物標本師的工作是什麼?陳韋廷如何走上這份職業道路

    4:30 第一次製作動物標本,從害怕到油然而生的成就感

    7:25 台灣動物標本師的養成之路,多數的人都是摸石子過河

    9:12 為保留動物神韻的技巧,來自以及野外一次次的觀察

    12:40 根據不同委託需求,製作動物標本時的思考也會不同

    15:39 面對寵物離世,飼主會如何選擇火化或製作標本?

    18:57 學習製作動物標本,是為了傳遞生態、生命的教育

    25:28 標本師的網紅化和神秘化,如何影響對標本師的工作產生影響?

    • 34 min
    EP.140【整理】花一個月看收納的書,誕生一位混亂派教主

    EP.140【整理】花一個月看收納的書,誕生一位混亂派教主

    第一眼看到《男孩一個人也可以獨力完成的收納整理術》,我們心中的性平警鈴大響。有人覺得對男孩有偏見(OS:強調「也」可以,是覺得男孩沒辦法好好整理嗎),也有人為女孩打抱不平(OS:只寫給男孩,是預設女孩「天生就比較會/需要」做家事嗎?)

    於是,這集以整理之名,談性別之實。我們討論整理是否真有性別之分、交流從小到大感受到的做家事氛圍,以及,擁抱混亂不整理,真的有這麼糟嗎?



    #本集話題

    1、做家事,女孩被「好體貼」綑綁,男孩被「娘娘腔」趕跑

    2、分工不簡單:誰要建立整理邏輯?個人需求≠整體福祉?

    3、未聽先猜,哩哩叩叩的混亂派教主是?



    #節目底圖出處 Photo by Nick Page on Unsplash



    #時間軸

    01:49 你是會整理的人嗎?以及從家庭習得的整理觀

    06:50 某男孩表示:收穫不多,但可送書給父母

    10:24 我們學到:代辦事項可視化、從孩子角度思考收納

    12:37 從整理看人生:不要想像粉紅色大象!

    14:45 累的不是收納,是從思考到叫大家做事的情緒勞動

    15:46 開聊性別議題:書名是怎麼回事?

    19:06 「男孩的習性」存在嗎?專屬女孩的整理術是什麼?

    26:18 「女兒就是比較體貼」一次傷害了兩個人

    28:50 小時候不被鼓勵做家事,長大做家事成為好男人

    31:25 「做家事=好男人」是策略?希望女性不要生二寶變三寶媽

    33:38 家務分工難的點除了「誰要做」,還有「理解整理的邏輯」

    39:48 「整理或許有理,但混亂萬歲」混亂派傳教區間,請小心收聽

    46:55 創教五分鐘,有教義了

    48:32 正式宣布創教

    47:28 環境反映心境,或許不用太執著整潔或混亂

    • 49 min
    EP.139【漫遊】在無慣例的某天,讓身心靈肆意漂流

    EP.139【漫遊】在無慣例的某天,讓身心靈肆意漂流

    三月漫遊最後一集,要來聊我們自己的漫遊故事~一開始列大綱,腦中響起的是阿桑的《葉子》「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結果剪完第一版,獲得Brenda賜歌洪佩瑜的《無慣例的早晨》,「反正人總會找到適應的方式」開始在腦中迴響。

    這樣的轉換,也莫名切合當時錄音的情緒。在這集節目裡,有我們慣常的互相吐槽和嬉笑,但也有誠實剖白自己對「一個人漫遊」的期待——與別人相遇,有時會讓自己不像自己,問了其實並不真的好奇的問題,莫名扮演了過度活潑的姿態。

    不過,獨自漫遊雖然好,有時也需要別人把我們拉出一個人的泥淖,或者,和我們一起走走。

    原本以為是在聊漫遊,結果思考了很多人生的事……但很開心能以這樣的漫談為三月的漫遊收尾。歡迎你收聽,跟我們一起開啟身體和心靈的漫遊( ~'ω')~



    #節目底圖出處 Photo by Tri Vo on Unsplash

    #節目音效出處 Sound Effect from Pixabay



    時間軸:

    01:45 有人最近要拍生活vlog、有人假裝有活力

    04:00 正式小聊何謂漫遊、瑪丹娜莊園引發漫遊權之爭

    06:46 「你漫遊嗎?」收穫了社畜們的苦澀心聲

    09:28 室內心累聽白噪音,戶外散步聽搖滾樂

    13:52 人在這,只是心又飄到了哪~裡~

    16:40 我在人前很HIGH,但漫遊只想要me time

    20:17 閒來無事的下午,當公園好市民&展開靜止對決

    25:39 早晨的例行散步,和別人一起走也很好

    27:46 從200rmb到5200rmb的citywalk奇人軼事

    32:58 週間冷靜、週末活起來的臺北「小菲律賓區」

    37:16 和親愛的山林NPC一起去找三角點

    41:20 四月節目預告時間~~~

    • 42 min
    EP.138【漫遊】帶長輩出門玩總被說「勇者」?他們可能比你還緊張!ft.599坐火車慢遊台灣、瑞旅遊

    EP.138【漫遊】帶長輩出門玩總被說「勇者」?他們可能比你還緊張!ft.599坐火車慢遊台灣、瑞旅遊

    每次聽到身邊有朋友要帶爸媽或長輩自助旅行,旁邊的人總會幫忙捏把冷汗,畢竟我們聽過太多來自子女帶長輩出門的抱怨:花錢價值觀不同、七早八早起床催行程、移動方式一問再問⋯⋯但有沒有可能,出遊這件事情,長輩其實比我們更緊張?

    本集,我們訪問臉書自助旅遊社團「599坐火車慢遊台灣」的版主劉昭輝,了解如何經營一個年長者友善的自助旅行討論版,即使是不善於使用手機的「3C幼幼班」也敢大膽發問;以及專門服務樂齡長者的旅行社「瑞旅遊」創辦人劉邦中,看見旅行社如何關注到年長者出遊的需求,哪些又是我們作為年輕人難以覺察和體會的生活細節。



    本集你會聽到:

    🎒社員超過一百萬人!「599坐火車慢遊台灣」用最友善的方式帶長輩開始自助旅遊

    🎒帶長輩出門的疑問一一來解答:為什麼男性長輩比較不喜歡出門,為什麼有榻榻米的溫泉飯店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當年紀漸長,沒有旅伴也沒關係,「一個人旅行」也可以玩得很開心



    歡迎進一步了解本集的受訪者

    599坐火車慢遊台灣: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r599/?locale=zh_TW

    瑞旅遊:https://www.facebook.com/60gotourservice?locale=zh_TW



    時間軸:

    1:32 「599坐火車慢遊台灣」如何從朋友間的資訊分享站,成為擁有超過一百萬名成員的活躍旅行社團?

    5:25 出外靠社友!最詳細的出遊攻略,搭配社團Logo徽章,出門不免驚

    8:20 留言不再有人酸「伸手牌」,有能力的人一起來協助「3C幼幼班」

    12:10 以長輩為主,規劃旅遊的幾點注意事項,能玩趕緊出門玩!

    15:10 從帶團經驗觀察到越來越多長輩參加旅行社,催生樂齡旅遊品牌「瑞旅遊」

    18:06 旅遊體驗從出門前就開始!創「旅僕」角色完整了解客人需求

    26:54 那些我們不懂長輩旅遊習慣,背後都是有原因的

    34:22 一個人參加旅行團也沒關係!來自超高齡社會的旅遊新觀念

    37:26 一期一會!其實我們都是想為長輩創造美好回憶

    • 40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Shawn Ryan Show
Shawn Ryan | Cumulus Podcast Network
Stuff You Should Know
iHeartPodcasts
This American Life
This American Life
Animal
The New York Times
Call It What It Is
iHeartPodcasts
The Ezra Klein Show
New York Times Opini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