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episodes

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改变浮躁的心态,心态平衡了才能真正健康。

《开启你的智慧‪》‬ 小茜说养生

    • Society & Culture

有了正确的认知,才能改变浮躁的心态,心态平衡了才能真正健康。

    5.你有没有智慧,最开始就看这个

    5.你有没有智慧,最开始就看这个

    中国古人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一切凶苦都是由作恶所致”。善与恶有这么大的力量,那么,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呢?有人可能会说,善恶谁不知道?不识善恶不是不知好歹?其实你认为的好未必是真的好,你认为的坏也未必就真的是坏。孟子曾经说过“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什么是人的智慧?《大学》的开端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道出人生做人最根本的就是学习明辨善恶是非。人一旦懂得了明辨是非、善恶,就是有智慧的开始。 第一粒纽扣要是系错了,后面一排跟着就都系错了。如果“人”开始是非、善恶辩不清的话,那智商越高、学问越大,破坏力越强。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高科技犯罪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人与人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呢,有人去捐款,有人却贪污捐款;有人看到老人摔倒要去搀扶,有老人却借助别人善良去讹诈;有人看到流浪的小猫小狗都会去收养,有人却把别人的孩子偷了去贩卖。善恶一念间,但境界一个天一个地,天壤之别。 关键是教育出了问题。善恶观就是从父母家族那里传承下来的,是父母言传身教出来的。父母生了孩子就要教育他,不要指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越大他犯错的代价越高。一个孩子即使爸爸妈妈天天告诉他做人要厚道,但他爸爸经常拿单位的东西回来,为了升迁写匿名信诬告别人;妈妈为了不吃亏可以跟人家大吵三天三夜,这样的孩子他学到的就是自私自利、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很多人从小没人教他善恶,所以搞得他善恶不分。只要遇到不好的环境、不好的朋友,马上他的恶种子性就发芽壮大。 一个男子,朋友告诉他电缆里面的铜很值钱,而且隔壁厂的那些电缆放在那里没人看管,拿出来就能卖钱啦。这个男子就真的去偷人家的电缆出来卖,结果给抓起来。开庭的时候,他的妈妈非常愤怒,她愤怒不是因为儿子偷东西,而是觉得都怪他边上那个朋友,没有他们教唆,他儿子就不会去偷电缆。这个母亲是典型的没有善恶观,她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不好的朋友是缘,不是孩子犯罪真正的因,真正的因在哪里?孩子从小善恶不分,这是因,这个因遇到恶缘马上就走偏了。 当一个人善恶分明,纵使遇到坏朋友,也不会误入歧途。孩子将来走上社会,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好的环境,不好的人,不好的缘分,你总不能把孩子放在真空中。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明善恶,让他自己有免疫力。 现在网络很发达,年轻的孩子就是在互联网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很多家长很担心孩子上网会学坏,所以千方百计地不让孩子上网,家里不用电脑,不装网络、孩子不买手机.....但孩子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网络的诱惑太大了,孩子就各种撒谎、逃课去网吧,人看人会累死人。只有让孩子清晰地认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你才能够高枕无忧。

    • 4 min
    4.万事不吃亏是聪明,甘愿吃亏是智慧;拿得起是聪明,放得下是智慧

    4.万事不吃亏是聪明,甘愿吃亏是智慧;拿得起是聪明,放得下是智慧

    用“高远”的出世精神加上“至善”的入世行为,就会获得无上的世出世间成就。我们身边不乏聪明之人,而智慧之人却少之又少。聪明是一种生存能力,而智慧是一种生存境界。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世间事了然于胸。 以不争而达到无所不争,以无为而达到无所不为。 有大智慧的人,可以统领全局,可以运筹帷幄,看得开、放得下,活得洒脱自如。所以聪明和智慧不是等同的,它们的层次和级别相去甚远。 其实拥有聪明的头脑、比常人高的智商,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在人群中也是非常稀缺的,郑板桥说了一句“聪明难”,但后面又跟了另外一句“糊涂更难”。其实郑氏讲的糊涂是需要智慧的“糊涂”,所以难得糊涂翻译过来,就是难得智慧。万事不吃亏是聪明,但万事甘愿吃亏就是智慧了;万事能拿得起那是聪明,但万事你能放得下那就是智慧了;聪明的人智商高,智慧的人心胸广;聪明靠脑子灵,智慧靠心生慧;聪明是生存能力,智慧是生命境界;聪明得于先天遗传,智慧缘于后天修炼;聪明往往是方法论层面的机巧,智慧则往往是世界观的高超 ,聪明是解决当前麻烦,智慧是消除未来隐患。聪明十中有一,智慧百里无一。 聪明的人常把“我”放得很大,“我的”利益、“我的”需要、“我的”感受、“我的”名望......一旦陷入“我”不能自拔时,错误和罪恶就会常伴随其左右。”而有智慧的人,把“我”看得很轻,“他人的”利益,“他人的”需要永远是做事的出发点,因而常有善良和成功加于其身。前者只能看到事物的表意,而后者却可以洞察事物的内涵。对人生、世界的认知,都与智慧密切相关。有信仰的人如果缺乏智慧,他的信仰就会变成迷信。 有了智慧会怎样呢?有了智慧就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它就好像一面镜子,能映出实相来,它是最客观的。是什么东西,它就给你映出一个什么样子。遇到事情就会正确地做出抉择、就能心愿如意、分辨善恶、预见未来、断除烦恼。 智慧是人要毕生追求的大利益!通常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重福而轻慧。假如有位智者说,“我来传授给大家获得智慧的方法,让你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受益”,很少有人会觉得是无价之宝;但是如果他说“我来告诉大家怎么发财,明天就能赚钱”,人就会趋之若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就是盯住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而对真正的大利益却视而不见。我们来看看到底怎么来获得真正的智慧。

    • 4 min
    3.为何我们总爱称“聪明”为“小聪明”,“智慧”为“大智慧”?

    3.为何我们总爱称“聪明”为“小聪明”,“智慧”为“大智慧”?

    聪明一方面指头脑灵活智商高,另外一方面,也特指那些长于取巧的所谓小聪明。所以,聪明就看怎么用。往正道上引导,可能产生大智慧大成就,但聪明用错了方向,就会变成歪门邪道。害人害己、遗患无穷。我们不断在骂别人小聪明的同时,自己也做着小聪明的事,并不断地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沉重代价,但我们却依然不愿意去修正。 所以自古就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说法。自以为聪明就会重取巧而轻守拙,往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就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只知进,不知退;只知仗势欺压,不知得饶人处且饶人;只知损人利己,不知广施恩泽。最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 “聪明有余,智慧不足”是我们人的通病。还有一种人被称为“脑子快”。他一下就能发现哪里有利益,怎么样能快速获得这些利益。所以总是吃亏的事情不肯做,困难的问题不肯想。但是,世界上聪明的人那么多,有利益的地方早被瓜分完毕,容易去的地方早就挤满了人,而且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聪明还有更聪明的,因此,聪明人总是只能偶尔占到一点小便宜。 智慧二字的组成,是日知而心彗。有真正智慧的人,深知人性,了知人生,所以方能宁静淡泊处事,忠厚仁义待人。智慧,就是思想的深度,是对世界实相深层次认知之后一种理解、分析、判断、解决的高级综合能力。聪明是反应,智慧是思考。聪明是形式,智慧是内容。所以,人们总是习惯于在‘聪明’前面加上一个“小”字”,而在‘智慧’前面却加上一个“大”字。 智慧分为世间智慧和出世间智慧。不过不管哪种,都是要通过学习、思考、求证才能够最终获得。“以出世的精神,做好入世的事情。” 当一个人不是以自己的角度,而是更多以他人视角甚至整个人类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的时候。抑或不仅仅用人类的目光,而是用众生平等的境界看这个世界的时候,就会超越很多东西。就会具有大胸怀、大境界。这种境界的大,它是超越国家、超越种族、超越人类的。才会更具有包容一切、悲悯一切,具有“普世性”。这便是一种出世的智慧。没有这种出世的精神,人的好多行为就会流于狭小与局限。

    • 3 min
    2.智慧不见逆境,福报不遇困扰

    2.智慧不见逆境,福报不遇困扰

    一个人如果能把自我放得下,不仅是会有智慧,也有大福报。“智慧不见逆境,福报不遇困扰”。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天堂。就会“时时是好时,事事是好事,人人是好人,处处是风景。”什么都是一样的,什么样的状况都欢喜,无所执着,无有分别。 有钱是福报,用钱是智慧。有智慧的人,他会处处惜福,时时培福,所以即使暂时福报不足,总有一天会非常丰盈;但是如果有钱没有智慧,就免不了要造业。往往富贵人造业比贫穷人造得更重,人在福中却不知福,还不停的做恶折福,骄奢淫逸,消耗福报。再大的福报也很快给折腾光。而且欲望无穷,即使再富有仍觉得不称心不如意,生活中的烦心事依然是按下葫芦起来瓢。 福与慧就像人一双手的手心与手背,是一体两面的。没有福,常常会伴着缺少慧,而缺少慧,福也是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令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所以出现了一个阶层叫乍富阶层。突然有钱了不知道怎么花,开始拼命地买名牌,在世界各地的豪华卖场,都能看到中国人蜂拥扫货。不管适不适合自己,“只选贵的,不选对的”。所以人们把这类人起了个名字叫“土豪”,真是很形象,再豪都是土得掉渣的,富而不贵;有句戏文说:“眼见他起朱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那种一夜暴富,不可一世,又转瞬间呼啦啦似大厦倾,灰飞烟灭的,每天都在上演,我们每个人都见得太多太多。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如果不以精神、道德之追求为终极,则鲜有不骄奢淫逸、败德丧家的,这大概是古今中外的通例,没有智慧就会是这样。 现在,更多中国人的消费开始渐渐回归理性,对物质的追求也渐渐从欲壑难平,到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公益,为社会弱势群体尽一份力量,这是社会整体智慧的提升。人们因为“为富且仁”而变得更加高贵。国家因“为强济弱”而变得更得人心。

    • 2 min
    1.怎样的人生才是圆满的人生

    1.怎样的人生才是圆满的人生

    怎样的人生才是圆满的人生?应该是有福德又有智慧的人生。“人有福如人之有足,人有慧如人之有目,假如人有足而无目,便会堕坑落堑,人有目而无足,则寸步难行,是故二者不可缺一。”只有福慧双修,才能不断完善人格,富足自己,利泽他人。福与慧都是日常点滴中逐渐积累、精心栽培出来的。不要以为福微不足道就不去培植灌溉,更不能以为慧高不可攀就自甘暴弃。滴水穿石,没有日常的积累与操练,福从何来?慧由何生? 人缺少智慧,是因为什么呢?其实,本质上就是因为福德不够。所以要先去修福。等你的福修得比较厚实了,量变引发质变,福就能转化。福够了心就灵光,灵光了就有智慧,有了智慧,很多一直困扰你的问题就能够得到睿智的解决。但大家要知道,我们做为一个人,只有福,是远远不够的。有福没有慧是痴福。就如“大象戴璎珞”,大象你给它戴再贵重的首饰,它也没有智慧;人也一样,只有痴福,住再好的房子、开再好的车、戴再好的表、配再好的首饰,他也是没有半点辨别能力的,照样会做蠢事、做恶事,有钱财也不会用,黄、赌、毒什么都敢干,有好事情也给搞砸。虽然生活富有,但不会为人处世,甚至众叛亲离,家庭里父子成仇、夫妻反目、兄弟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没有智慧人的常态。就像有人说,一个富豪,身价上亿,却终日只能与狗为伴,跟什么人他也处不到一块。擅与人相处是智慧,受人善待是福德。 人没有钱,只要有智慧,依然可以很快乐地生活。就像孔子,虽然外在很穷困,但他内心很福足,安贫乐道,怡然自得。“安贫乐道”不是拒绝富贵,死守贫穷;而是在没有富贵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安排生活,保持平和的心境。这是人间的智者,活得从容自在。有了智慧,有钱也快乐,因为有钱我可以去做更多的布施,可以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没有钱也快乐,没钱我就不用每天老是担心它会贬值、会被人骗,放哪都不放心;有权力会快乐,有权利我就有更大的能力去服务大众;没有权力也快乐,没有权利无官一身清,我可以尽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用有太多的顾虑。

    • 3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Shawn Ryan Show
Shawn Ryan | Cumulus Podcast Network
Stuff You Should Know
iHeartPodcasts
Call It What It Is
iHeartPodcasts
The Ezra Klein Show
New York Times Opinion
This American Life
This American Life
Lights On with Carl Lentz
B-S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