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episodes

近年來從全球到台灣吹起一股社會創新的風潮,不但以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B型企業、企業社會責任… 等多元面向展現創新的價值,亦影響了許多年輕朋友的就業選擇。
社會創新往往不乏公益光環與熱血故事,然而在熱血浪潮下,還有嚴峻的市場考驗:有人能把創新變成好生意,有人則連生存都難以為繼,如何永續經營,成了社會創新成敗的關鍵思維。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為提供社會創新接軌國際的知識平台,每年持續在「社會經濟入口網」分享最新的國內外社會創新案例,更推出台灣公部門首創以社會創新為主題的podcast節目,特別從「社會經濟入口網」挑選國內外社會創新亮點案例製作成Podcast音頻系列,邀請專家與業者一起來分享典範案例的啟示,讓民眾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其中的重要觀念,激發更多社會創新永續發展的進步契機。

本系列是由國內外社會創新亮點案例製作成Podcast系列節目,你只需要用10分鐘,就可以聽到專家與業者對於成功經營模式的想法!
EP1.:宜蘭縣英士社區:從守護獵場到六級產業鏈,讓青年點燃部落活力 https://bit.ly/33DN7q7
EP2.:新竹縣新城社區 - 黑糖心故鄉,青農新未來 https://bit.ly/35aFIzb
EP3.:彰化縣大有社區 - 社區變成社企,自主永續經營 https://bit.ly/3rFigBt
EP4.: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 - 身障青年多元就業,玩皮職人大進擊 https://bit.ly/3KuAheq
EP5.:雲林縣金湖農發協會 - 農來作伙 ,甘苦人出頭天 https://bit.ly/3AncfNR
EP6.:臺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 - 人才留在故鄉,把綠島生態變成品牌 http://bitly.ws/xSpR
EP7.:西班牙La Fageda - 愈工作愈療癒,翻轉精障人生 http://bitly.ws/xSpV
EP8.:澳洲Soft Landing -「費力」的循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奇蹟 http://bitly.ws/xSrX
EP9.:花蓮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20年織一條回家的路 https://bit.ly/48IPmEP
EP10.:桃園市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海客輕旅行,走訪世界級藻礁永續之路 https://bit.ly/48maY9F
EP11.:台中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打進世界盃,臺灣藍染出頭天 https://bit.ly/3RR4U3J
EP12.:嘉義縣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青銀共創,把漂流木變成小提琴 https://bit.ly/48ucPJL
EP13.: 高雄市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舞舞舞!從文化復振中找回力量 https://bit.ly/485kz4O

想了解更多國內外社會創新案例,請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社會創新入口網」:https://se.wda.gov.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社會創新講義 Stories of Social Innovation 勞發署支持製作

    • Society & Culture

近年來從全球到台灣吹起一股社會創新的風潮,不但以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B型企業、企業社會責任… 等多元面向展現創新的價值,亦影響了許多年輕朋友的就業選擇。
社會創新往往不乏公益光環與熱血故事,然而在熱血浪潮下,還有嚴峻的市場考驗:有人能把創新變成好生意,有人則連生存都難以為繼,如何永續經營,成了社會創新成敗的關鍵思維。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為提供社會創新接軌國際的知識平台,每年持續在「社會經濟入口網」分享最新的國內外社會創新案例,更推出台灣公部門首創以社會創新為主題的podcast節目,特別從「社會經濟入口網」挑選國內外社會創新亮點案例製作成Podcast音頻系列,邀請專家與業者一起來分享典範案例的啟示,讓民眾能在短時間內掌握其中的重要觀念,激發更多社會創新永續發展的進步契機。

本系列是由國內外社會創新亮點案例製作成Podcast系列節目,你只需要用10分鐘,就可以聽到專家與業者對於成功經營模式的想法!
EP1.:宜蘭縣英士社區:從守護獵場到六級產業鏈,讓青年點燃部落活力 https://bit.ly/33DN7q7
EP2.:新竹縣新城社區 - 黑糖心故鄉,青農新未來 https://bit.ly/35aFIzb
EP3.:彰化縣大有社區 - 社區變成社企,自主永續經營 https://bit.ly/3rFigBt
EP4.: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 - 身障青年多元就業,玩皮職人大進擊 https://bit.ly/3KuAheq
EP5.:雲林縣金湖農發協會 - 農來作伙 ,甘苦人出頭天 https://bit.ly/3AncfNR
EP6.:臺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 - 人才留在故鄉,把綠島生態變成品牌 http://bitly.ws/xSpR
EP7.:西班牙La Fageda - 愈工作愈療癒,翻轉精障人生 http://bitly.ws/xSpV
EP8.:澳洲Soft Landing -「費力」的循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奇蹟 http://bitly.ws/xSrX
EP9.:花蓮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20年織一條回家的路 https://bit.ly/48IPmEP
EP10.:桃園市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海客輕旅行,走訪世界級藻礁永續之路 https://bit.ly/48maY9F
EP11.:台中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打進世界盃,臺灣藍染出頭天 https://bit.ly/3RR4U3J
EP12.:嘉義縣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青銀共創,把漂流木變成小提琴 https://bit.ly/48ucPJL
EP13.: 高雄市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舞舞舞!從文化復振中找回力量 https://bit.ly/485kz4O

想了解更多國內外社會創新案例,請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社會創新入口網」:https://se.wda.gov.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EP13.: 高雄市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舞舞舞!從文化復振中找回力量

    EP13.: 高雄市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舞舞舞!從文化復振中找回力量

    【EP13.: 高雄市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舞舞舞!從文化復振中找回力量 】
    2009年一場猝不及防的土石流,瞬間奪走了小林部落400多條人命,移居平地組合屋的村民,在災後重建家園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自己另外一個身份—大武壠族。災難,讓他們重新踏上自我追尋的路程,不但療癒了失去親人的傷痛,透過文化復振,也讓他們找回自信,同時發展出串聯鄰近部落的產業生態系。在返鄉青年王民亮的帶領下,用族群的舊稱(大武壠Taivoan)成立了「大滿舞團」,讓族人有了聚集的場所,也讓他們更加了解和認識自己的身分。尋根溯源的過程中,文化動能就此展開,年輕族人成為部落大武壠族文化重建的主力。
    舞團如同一顆種子,各項文化復振工作則開枝散葉般地展開,.透過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串連成的小旅行,更是深受觀光客的喜愛,文化體驗遊程成長到近2,000人次。
    2016年協會參與勞動部多元培力就業計畫,形成協會重要的陪伴系統,支持社區媽媽們製作地方特色伴手禮,成為村民的經濟來源。此外,「大武壠歌舞文化節」也已成為南台灣重要的樂舞節目之一。

    主持人:應淇帆(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助理教授)
    本集來賓:
    劉子琦(社會創新專家)
    王民亮(高雄市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管理)
    延伸閱讀:社會經濟入口網 - 日光小林村 從文化復振到經濟重生 (wda.gov.tw)

    【本節目系列】
    報導國內外社會創新主題的「社會創新講義」podcast來了!
    https://player.soundon.fm/p/impact2021
    本系列是由國內外社會創新亮點案例製作成Podcast系列節目,你只需要用10分鐘,就可以聽到專家與業者對於成功經營模式的想法!
    EP1.:宜蘭縣英士社區 - 從守護獵場到六級產業鏈,讓青年點燃部落活力
    https://bit.ly/33DN7q7
    EP2.:新竹縣新城社區 - 黑糖心故鄉,青農新未來
    https://bit.ly/35aFIzb
    EP3.:彰化縣大有社區 - 社區變成社企,自主永續經營
    https://bit.ly/3rFigBt
    EP4.: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 - 身障青年多元就業,玩皮職人大進擊
    https://bit.ly/3KuAheq
    EP5.:雲林縣金湖農發協會 - 農來作伙 ,甘苦人出頭天
    https://bit.ly/3AncfNR
    EP6.:臺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 - 人才留在故鄉,把綠島生態變成品牌
    http://bitly.ws/xSpR
    EP7.:西班牙La Fageda - 愈工作愈療癒,翻轉精障人生
    http://bitly.ws/xSpV
    EP8.:澳洲Soft Landing -「費力」的循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奇蹟
    http://bitly.ws/xSrX
    EP9.:花蓮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20年織一條回家的路
    https://bit.ly/48IPmEP
    EP10.:桃園市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海客輕旅行,走訪世界級藻礁永續之路
    https://bit.ly/48maY9F
    EP11.:台中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打進世界盃,臺灣藍染出頭天
    https://bit.ly/3RR4U3J
    EP12.:嘉義縣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青銀共創,把漂流木變成小提琴
    https://bit.ly/48ucPJL
    EP13.: 高雄市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舞舞舞!從文化復振中找回力量 
    https://bit.ly/485kz4O

    • 15 min
    EP12.:嘉義縣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青銀共創,把漂流木變成小提琴

    EP12.:嘉義縣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青銀共創,把漂流木變成小提琴

    【EP12.:嘉義縣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青銀共創,把漂流木變成小提琴 】
    位於曾文水庫旁,人口不到5千的嘉義縣大埔鄉,沒有醫院、診所,直到10年前才設有醫療站,境內只有一間合併國中和國小的學校。過往,觀光產業主要仰賴曾文水庫的湖光山色,直到2018年,大埔鄉和平村的和平社區發展協會以漂流木製作小提琴為發展主要題材,發展地區特色提琴產業,讓「大埔愛樂」成為品牌,建立了居民的社區意識,也帶動了返鄉就業及觀光人潮。協會租用水庫旁的大埔旅遊資訊站做為基地,不但教居民製琴,還成立了大埔愛樂弦樂團,請老師指導他們演奏大小提琴。4年多下來,不但和國內外的樂團交流,也接受很多單位的演出邀約,成了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的產業。
    勞動部在社區起步時透過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給了最大支援,近4年小提琴產業帶動觀光發展,累計盈餘已有300多萬元,反映遊客來此買琴、上課、消費所帶來的可觀效益。而2023年初動土的「大埔藍色公路遊憩廊帶計畫」,投入2億多經費,設有提琴博物館等展覽空間,未來串連曾文水庫賞鷹平台活動,更具整體行銷效果。

    主持人:應淇帆(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助理教授)
    本集來賓:
    劉子琦(社會創新專家)
    簡廷羽(嘉義縣大埔鄉和平社區發展協會專案經理)、吳伯頤(嘉義縣大埔鄉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秘書)
    延伸閱讀:社會經濟入口網 - 大埔愛樂 曾文水庫畔的漂流木提琴村 (wda.gov.tw)

    【本節目系列】
    報導國內外社會創新主題的「社會創新講義」podcast來了!
    https://player.soundon.fm/p/impact2021
    本系列是由國內外社會創新亮點案例製作成Podcast系列節目,你只需要用10分鐘,就可以聽到專家與業者對於成功經營模式的想法!
    EP1.:宜蘭縣英士社區 - 從守護獵場到六級產業鏈,讓青年點燃部落活力
    https://bit.ly/33DN7q7
    EP2.:新竹縣新城社區 - 黑糖心故鄉,青農新未來
    https://bit.ly/35aFIzb
    EP3.:彰化縣大有社區 - 社區變成社企,自主永續經營
    https://bit.ly/3rFigBt
    EP4.: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 - 身障青年多元就業,玩皮職人大進擊
    https://bit.ly/3KuAheq
    EP5.:雲林縣金湖農發協會 - 農來作伙 ,甘苦人出頭天
    https://bit.ly/3AncfNR
    EP6.:臺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 - 人才留在故鄉,把綠島生態變成品牌
    http://bitly.ws/xSpR
    EP7.:西班牙La Fageda - 愈工作愈療癒,翻轉精障人生
    http://bitly.ws/xSpV
    EP8.:澳洲Soft Landing -「費力」的循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奇蹟
    http://bitly.ws/xSrX
    EP9.:花蓮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20年織一條回家的路
    https://bit.ly/48IPmEP
    EP10.:桃園市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海客輕旅行,走訪世界級藻礁永續之路
    https://bit.ly/48maY9F
    EP11.:台中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打進世界盃,臺灣藍染出頭天
    https://bit.ly/3RR4U3J
    EP12.:嘉義縣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青銀共創,把漂流木變成小提琴
    https://bit.ly/48ucPJL
    EP13.: 高雄市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舞舞舞!從文化復振中找回力量 
    https://bit.ly/485kz4O

    • 15 min
    EP11.:台中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打進世界盃,臺灣藍染出頭天

    EP11.:台中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打進世界盃,臺灣藍染出頭天

    【EP11.:台中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打進世界盃,臺灣藍染出頭天】
    位於台中東南的太平區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的染布工坊,位於沿途多丘陵地和山區的136縣道上,彎道陡坡多,吸引許多機車族來此練車。這附近主要農作物以枇杷最為有名,每年3、4月舉辦太平枇杷節,至今已超過20個年頭。但近年這塊土地出現一個享譽國際的品牌—「太平藍」。他們以客家藍染作為社區產業,利用在地藍草為植物染原料,設計製作藍染相關產品,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以成功的商業模式,連續2次獲得勞動部國家人才發展獎、5次TTQS評核訓練機構版金牌獎,打響了「太平藍」的知名度。
    曾接受過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輔導,台中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站穩腳步,持續提供在地青年、中高齡長者、身心障礙者友善工作環境,並不斷提升產品品質,以具市場性的商業模式走出全新風貌,讓台灣的藍染商品成功走上國際舞台。一路走來,基金會不僅提升工藝產業內涵,在地工藝師的培育計畫則間接帶動社區繁榮及就業機會,並自創代表台中太平頭汴坑特有客家藍染之品牌,開拓國內外市場,證明人才發展的效益。

    主持人:應淇帆(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助理教授)
    本集來賓:
    劉子琦(社會創新專家)
    葉晉玉(台中市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延伸閱讀:社會經濟入口網 - 太平藍 把台灣藍染帶上國際 (wda.gov.tw)

    【本節目系列】
    報導國內外社會創新主題的「社會創新講義」podcast來了!
    https://player.soundon.fm/p/impact2021
    本系列是由國內外社會創新亮點案例製作成Podcast系列節目,你只需要用10分鐘,就可以聽到專家與業者對於成功經營模式的想法!
    EP1.:宜蘭縣英士社區 - 從守護獵場到六級產業鏈,讓青年點燃部落活力
    https://bit.ly/33DN7q7
    EP2.:新竹縣新城社區 - 黑糖心故鄉,青農新未來
    https://bit.ly/35aFIzb
    EP3.:彰化縣大有社區 - 社區變成社企,自主永續經營
    https://bit.ly/3rFigBt
    EP4.: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 - 身障青年多元就業,玩皮職人大進擊
    https://bit.ly/3KuAheq
    EP5.:雲林縣金湖農發協會 - 農來作伙 ,甘苦人出頭天
    https://bit.ly/3AncfNR
    EP6.:臺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 - 人才留在故鄉,把綠島生態變成品牌
    http://bitly.ws/xSpR
    EP7.:西班牙La Fageda - 愈工作愈療癒,翻轉精障人生
    http://bitly.ws/xSpV
    EP8.:澳洲Soft Landing -「費力」的循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奇蹟
    http://bitly.ws/xSrX
    EP9.:花蓮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20年織一條回家的路
    https://bit.ly/48IPmEP
    EP10.:桃園市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海客輕旅行,走訪世界級藻礁永續之路
    https://bit.ly/48maY9F
    EP11.:台中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打進世界盃,臺灣藍染出頭天
    https://bit.ly/3RR4U3J
    EP12.:嘉義縣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青銀共創,把漂流木變成小提琴
    https://bit.ly/48ucPJL
    EP13.: 高雄市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舞舞舞!從文化復振中找回力量 
    https://bit.ly/485kz4O

    • 15 min
    EP10.:桃園市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海客輕旅行,走訪世界級藻礁永續之路

    EP10.:桃園市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海客輕旅行,走訪世界級藻礁永續之路

    【EP10.:桃園市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海客輕旅行,走訪世界級藻礁永續之路】
    擁有觀新藻礁海岸生態的珍貴天然資源,桃園新屋區永興里的永興社區發展協會,以「復育、保育、教育」為發展願景,藉由藻礁海岸生態延伸相關遊程和地方產業,帶領民眾認識藻礁豐富的生態,達成復育在地資產、保育海岸資源及傳承環境教育的三贏目標,帶動區域休閒產業發展,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永興社區南有後湖溪防風林、北有新屋溪河口濕地(水筆仔林),加上全國最大的藻礁保護區觀新藻礁,以及280年人文歷史的葉家古厝,景觀多元,人文及自然資源豐富。社區居民是「半漁半農」,夏天務農,冬天捕魚,但也較缺乏吸引青年留鄉的機會和誘因。近幾年,藉由勞動部多元就業方案的挹注,協會積極整合地方資源,力圖藉由觀光創造工作機會,吸引青年返鄉。
    從海洋生態到農作物,永興社區發展協會連結所有地方資源,扮演地方創生、在地培力與創造就業機會的重要角色,並放手讓年輕人發揮。疫情解封後,他們正加緊行銷腳步,可望大顯身手,將新屋獨具特色的遊程打出去,讓協會盡早建立自給自足的營運模式。

    主持人:應淇帆(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助理教授)
    本集來賓:
    劉子琦(社會創新專家)
    葉國傑理事長、王仕霖專案經理(桃園市新屋區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延伸閱讀:社會經濟入口網 - 新屋永興社區 藉藻礁生態發展觀光商機 (wda.gov.tw)

    【本節目系列】
    報導國內外社會創新主題的「社會創新講義」podcast來了!
    https://player.soundon.fm/p/impact2021
    本系列是由國內外社會創新亮點案例製作成Podcast系列節目,你只需要用10分鐘,就可以聽到專家與業者對於成功經營模式的想法!
    EP1.:宜蘭縣英士社區 - 從守護獵場到六級產業鏈,讓青年點燃部落活力
    https://bit.ly/33DN7q7
    EP2.:新竹縣新城社區 - 黑糖心故鄉,青農新未來
    https://bit.ly/35aFIzb
    EP3.:彰化縣大有社區 - 社區變成社企,自主永續經營
    https://bit.ly/3rFigBt
    EP4.: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 - 身障青年多元就業,玩皮職人大進擊
    https://bit.ly/3KuAheq
    EP5.:雲林縣金湖農發協會 - 農來作伙 ,甘苦人出頭天
    https://bit.ly/3AncfNR
    EP6.:臺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 - 人才留在故鄉,把綠島生態變成品牌
    http://bitly.ws/xSpR
    EP7.:西班牙La Fageda - 愈工作愈療癒,翻轉精障人生
    http://bitly.ws/xSpV
    EP8.:澳洲Soft Landing -「費力」的循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奇蹟
    http://bitly.ws/xSrX
    EP9.:花蓮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20年織一條回家的路
    https://bit.ly/48IPmEP
    EP10.:桃園市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海客輕旅行,走訪世界級藻礁永續之路
    https://bit.ly/48maY9F
    EP11.:台中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打進世界盃,臺灣藍染出頭天
    https://bit.ly/3RR4U3J
    EP12.:嘉義縣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青銀共創,把漂流木變成小提琴
    https://bit.ly/48ucPJL
    EP13.: 高雄市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舞舞舞!從文化復振中找回力量 
    https://bit.ly/485kz4O

    • 15 min
    EP9.:花蓮縣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20年織一條回家的路

    EP9.:花蓮縣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20年織一條回家的路

    【EP9.:花蓮縣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20年織一條回家的路】
    這是一個從香港嫁來花蓮的媳婦,花20年用盡全力改變花蓮部落婦女的故事。
    2001年桃芝颱風重創花蓮,光復鄉許多父母因必須離開家園謀生,留下家裡的孩子獨自面對成長課題。生於台北,長在香港,卻因緣際會嫁給花蓮阿美族先生的彭伯華,便和幾位在地媽媽整合資源,幫助受災戶安頓生活,並且走入校園,用說故事陪伴孩子。兩年後,成立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初心是想治癒人們心中的傷痛,陪伴下一代走向光明。白手起家後,協會在2009年正式成立公益二手商店「啄木鳥的窩」,經營至今。早期著力於培力偏鄉及部落弱勢青少年,以餐飲為平台,開出兩家餐廳。現在重心則放在透過部落織布文化,促進婦女就業。近10年,協會向勞動部申請通過「等等啄木鳥」和「德米路 Tminun‧偏鄉人才育成」等一系列計畫,近年則以「德米路織工坊」為核心,擴大婦女培力就業。
    靠著各方資源給予的養分,這隻啄木鳥羽翼漸豐,2024年以後,彭伯華決定讓協會走向社會企業,公司化、做品牌經營,靠自己的力量張開翅膀,她決定:「是該讓自己獨立起飛了!」。

    主持人:應淇帆(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助理教授)
    本集來賓:
    劉子琦(社會創新專家)
    彭伯華(花蓮縣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總幹事)
    延伸閱讀:社會經濟入口網 - 花蓮啄木鳥 幫部落婦女找到成長的路 (wda.gov.tw)

    【本節目系列】
    報導國內外社會創新主題的「社會創新講義」podcast來了!
    https://player.soundon.fm/p/impact2021
    本系列是由國內外社會創新亮點案例製作成Podcast系列節目,你只需要用10分鐘,就可以聽到專家與業者對於成功經營模式的想法!
    EP1.:宜蘭縣英士社區 - 從守護獵場到六級產業鏈,讓青年點燃部落活力
    https://bit.ly/33DN7q7
    EP2.:新竹縣新城社區 - 黑糖心故鄉,青農新未來
    https://bit.ly/35aFIzb
    EP3.:彰化縣大有社區 - 社區變成社企,自主永續經營
    https://bit.ly/3rFigBt
    EP4.: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 - 身障青年多元就業,玩皮職人大進擊
    https://bit.ly/3KuAheq
    EP5.:雲林縣金湖農發協會 - 農來作伙 ,甘苦人出頭天
    https://bit.ly/3AncfNR
    EP6.:臺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 - 人才留在故鄉,把綠島生態變成品牌
    http://bitly.ws/xSpR
    EP7.:西班牙La Fageda - 愈工作愈療癒,翻轉精障人生
    http://bitly.ws/xSpV
    EP8.:澳洲Soft Landing -「費力」的循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奇蹟
    http://bitly.ws/xSrX
    EP9.:花蓮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20年織一條回家的路
    https://bit.ly/48IPmEP
    EP10.:桃園市永興社區發展協會- 海客輕旅行,走訪世界級藻礁永續之路
    https://bit.ly/48maY9F
    EP11.:台中市水源地文教基金會-打進世界盃,臺灣藍染出頭天
    https://bit.ly/3RR4U3J
    EP12.:嘉義縣和平社區發展協會-青銀共創,把漂流木變成小提琴
    https://bit.ly/48ucPJL
    EP13.: 高雄市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舞舞舞!從文化復振中找回力量 
    https://bit.ly/485kz4O

    • 15 min
    EP8.: 澳洲Soft Landing -「費力」的循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奇蹟

    EP8.: 澳洲Soft Landing -「費力」的循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奇蹟

    澳洲每年約有180萬張床墊被淘汰,半數都被丟進垃圾掩埋場,這些廢棄床墊成為最占空間的垃圾。社會企業Soft Landing找到解方,把營收的65%用來支付工資,聘僱就業弱勢者,在解決環保難題的同時,也創造了就業機會。疫情期間,民眾常期宅在家,總是想把居家打造得更舒適,這使得床墊更換率跟著提高。當多數企業在病毒突襲的新冠疫情第一年面臨嚴峻考驗時,Soft Landing業績卻創下新高,總共回收了53萬8千張廢棄床墊和底座。
    Soft Landing是澳洲非營利組織「社會資源有限公司(Community Resources Limited)」旗下的三家社會企業之一,成立至今,已獲得2016年保持澳洲美麗與永續城市獎(Keep Australia Beautiful Sustainable Cities Awards)、2016 年年度社會企業獎(Social Traders’Social Enterprise of the Year)。廢棄床墊回收站點更已拓展到雪梨、墨爾本、伯斯等9個城市或地區,是目前澳洲最大床墊回收業者。

    主持人:
    應淇帆(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助理教授)
    本集來賓:
    劉子琦(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助理教授)
    陳昱築(Impact Hub Taipei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延伸閱讀:
    社會經濟入口網 - Soft Landing雙管齊下 回收廢棄床墊又創造就業 (wda.gov.tw)

    【本節目系列】
    報導國內外社會創新主題的「社會創新講義」podcast來了!
    https://player.soundon.fm/p/impact2021
    本系列是由國內外社會創新亮點案例製作成Podcast系列節目,你只需要用10分鐘,就可以聽到專家與業者對於成功經營模式的想法!
    EP1.:宜蘭縣英士社區 - 從守護獵場到六級產業鏈,讓青年點燃部落活力
    https://bit.ly/33DN7q7
    EP2.:新竹縣新城社區 - 黑糖心故鄉,青農新未來
    https://bit.ly/35aFIzb
    EP3.:彰化縣大有社區 - 社區變成社企,自主永續經營
    https://bit.ly/3rFigBt
    EP4.:台南市復健青年勵進會 - 身障青年多元就業,玩皮職人大進擊
    https://bit.ly/3KuAheq
    EP5.:雲林縣金湖農發協會 - 農來作伙 ,甘苦人出頭天
    https://bit.ly/3AncfNR
    EP6.:臺東縣自然與人文學會 - 人才留在故鄉,把綠島生態變成品牌
    http://bitly.ws/xSpR
    EP7.:西班牙La Fageda - 愈工作愈療癒,翻轉精障人生
    http://bitly.ws/xSpV
    EP8.:澳洲Soft Landing -「費力」的循環經濟,創造就業機會的奇蹟
    http://bitly.ws/xSrX

    • 10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Disrespectfully
Katie Maloney, Dayna Kathan
Shawn Ryan Show
Shawn Ryan | Cumulus Podcast Network
Fail Better with David Duchovny
Lemonada Media
Stuff You Should Know
iHeartPodcasts
This American Life
This American Life
What Now? with Trevor Noah
Spotify Stud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