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episodes

禪心世界節目,是以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法語,來傳達佛法智慧妙用,讓您生活益加悠遊自在。歡迎收聽頻道
網址:https://chuan.firstory.io/
聯絡信箱:jain-ming0609@hotmail.com
加入line官方帳號:@924qegto

禪心世‪界‬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 Religion & Spirituality

禪心世界節目,是以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法語,來傳達佛法智慧妙用,讓您生活益加悠遊自在。歡迎收聽頻道
網址:https://chuan.firstory.io/
聯絡信箱:jain-ming0609@hotmail.com
加入line官方帳號:@924qegto

    隨順覺性2

    隨順覺性2

    隨順覺性(二)
    寶鏡蒙塵
    這念心如同鏡子般,鏡子有灰塵,就會失去光明。每個人都有這一面寶鏡,可是這面寶鏡,由於過去到現在,一直在起心動念,起貪、瞋、癡、慢、疑、邪見,所以寶鏡蒙塵。

    貪心,貪名、貪利、貪財、貪色、貪吃、貪睡,就使寶鏡增加塵點。瞋心,一點不如意,生無明、起煩惱,患得患失,這寶鏡又增加塵點。癡心,不知道人生有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在當中起了妄想、執著、顛倒,所以我們這一面心的寶鏡,當中都是塵埃。
    迴光返照
    凡夫的心好比一杯濁水,因為水渾掉了,所以這個水,不能喝、不能看、也不能照物。
    我們的心當中,由於平時對於外面的境界生煩惱,使這念心患得患失,從早上開始到晚上,念頭始終沒有停過,就像長江、黃河裡的波浪般。前浪、後浪,始終盪漾不停。
    現在用佛經所教的方法,用定慧、檢討反省、迴光反照的方法,先將這杯水保持不動,使外面的波浪平靜。
    知道這些道理以後,就要使我們這個心不打妄想,不要起貪心、瞋心、癡心,不要生我慢、起疑心、邪見,時刻檢討反省,慢慢我們這個心就會逐漸清涼、安定下來。
    《增壹阿含經.卷第十四.高幢品第二十四(一)》
    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弘法度眾時,有一天為比丘們開示:「過去,帝釋天王釋提桓因,告知居住在三十三天的天界子民:『當你們赴戰場中,如果心生恐怖畏懼,記得回頭看我帝釋天所樹立的高廣旌旗戰幢,便不再有怖畏之心。假使沒有憶念我的戰幢,也應當憶念伊沙天王的旌旗,所有畏怯便自然地消除。如果沒有憶念帝釋天或伊沙天王的旌旗,應當憶想婆留那天王的幢幡,所有心中的恐怖就會自然滅除。」
    「現在我也告訴諸位,假使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面臨種種危難,心生怖畏而毛骨悚然之時,應當憶念如來身,並稱念:此是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號佛、眾祐,出現於世;驚恐之心自然消除。」
    「如果沒有憶念如來,則當思惟佛法。佛所說法甚深微妙,一切智者皆依之學習,因為思惟佛法,能令所有惶恐之心煙消雲散。」
    「倘若沒有憶念如來,也沒有思惟佛法,此時當憶念賢聖僧眾。跟隨如來修行的賢聖僧眾們,心性和善溫順,於諸法門皆得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證得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等如來座下的賢聖僧眾,皆受眾人尊敬和侍奉,堪為世間福田。當遭逢厄難時,只要憶念如來賢聖僧眾,一切的恐怖自然滅除。」
    「比丘們應當要知道,雖然釋提桓因仍有淫、怒、癡等煩惱,三十三天的天兵天將們,只要憶念帝釋天王就能夠不再膽顫驚怖;何況如來已經斷除貪瞋癡煩惱。因此,如果有比丘憶念如來時,心中一切憂怖隨即消逝無蹤。諸位比丘!應當念茲在茲佛法僧三寶,並依照佛陀的教導精進修習。」 當時,在座比丘們聽聞佛陀的教誨,個個發歡喜心,依教奉行。 
    古德云:「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憶念三寶能除心中憂怖,是因為對三寶具足信心與肯定自己的佛性。進一步,透過外在的三寶啟發本具的自性三寶。佛者覺也,能觀的這念覺性,清楚明白而能作主,不被境界所轉。法者正也,藉由思惟佛法真理,了達憂怖心念的生滅與虛妄;僧者淨也,相信人人本具清淨自性,不被憂怖之妄想所染。從理到事,落實修行,讓這

    • 7 min
    隨順覺性 1

    隨順覺性 1

    隨順覺性(一)
    何謂知識
    所謂知識,是後天學來的,例如醫學、哲學、文學、科學……等種種學問與道理。這些只要用功去學習,或是自己用功讀書、或是老師教授所得、或是個人經驗累積所產生、或是思考所得的道理,這一生,從幼稚園到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乃至於研究所,拿到博士學位,這幾十年當中所學習到很多的學問與道理,皆歸納於知識的範疇。古人云:「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知識如同銀行裡的存款般,日積月累,不斷增加。但無論是技術或知識,仍然不能稱為智慧。
    何謂智慧?
    能夠學習的這一念心,心當中有正念,就稱為正智;心邪掉了,邪知邪見,就稱為邪智。正智就佛法而言,要具有正知正見,要修戒、定、慧,「以佛心為己心,以佛行為己行,以佛言為己言。」言行舉止端端正正,增長定力、福德、慈悲,而且還要發大願,使我們的人生不會走遠路、走錯路。
    然後再進一步檢討反省,使當下這念心,沒有貪心、瞋心、癡心,無明、煩惱,遇到任何境界,都不執著、不取捨,使心清淨。由清淨當中,自然而然產生一種智慧,這種智慧不是學來的,是本具的。
    《雜阿含經.卷第二十四(六一九)》
    釋迦牟尼佛昔日於拘薩羅國遊化時,一日在私伽陀村落北邊的身恕林中對比丘們開示:
    「過去,有一位表演特技的爬竿技師,他在肩上豎起一根幢竿,對他的徒弟們說:『你們爬至我肩上的幢時,要善護念幢下豎竿的我,我也會在底下保護你們,師徒彼此相互扶持,以此特技巡迴表演、遊戲,令觀眾歡喜,就能獲得財利。』
    幢技師的徒弟回答:『老師,不是像您所說的,應該是各自保護好自己,安全地在幢旗上表演、遊戲,讓觀眾看了歡喜,便能多得財利,自身得以安隱而下。』
    幢技師回答:『沒錯,正如你所說,我們應各自保護好自己。不過,這與我所說的意思是一樣的,保護自己的同時就保護了他人;護念他人的同時也護念了自己。各自關照注意自己的心念,在修正、學習、體證中,也是在護念他人,所以說自護即是護他。什麼是護他即是自護呢?不令眾生心生恐怖、不違逆、惹惱眾生、不傷害眾生,慈心悲憫眾生,因此護他即是自護。』
    是故,比丘們!應當如是學習。善護念自己的人要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此斷除執著常、樂、我、淨的煩惱,即是善護念自己。善護念他人者也要修四念處,煩惱斷除便不會再觸惱他人,如此即是善護念他人。比丘們!應當如是學習。護念自己者應當修習四念處,護他者亦應以修四念處為基礎。」
    諸比丘們聽佛開示後,皆發歡喜心,依教奉行
    「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擾一切諸有情,無益之苦當遠離,如是行者能度世。」這是提醒修行人二六時中都要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守口攝意身莫犯是自護,莫擾一切諸有情是護他。在規範自己身口意的當下,也是護念眾生的慈悲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7fjk84j01ga01wm8pio195l/comments

    • 7 min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8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8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18)
    佛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曾提到:眾生的心和佛的心本來是相同,可是由於修行仍然相差很遠,如來起心動念都是智慧、神通、三昧,而眾生起心動念卻是煩惱、妄想。地藏經裡也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是什麼原因?因為眾生沒經過一番修行與沉澱。
    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一定要修行,人人都有佛性,我為什麼不修?修行不是為師父,也不是為菩薩修,是為自己而修。如果這一生修不成,來生還是再受輪迴。不要說來生,我們現在修不好,生老病死苦現前了,到那個時候,你再來想修,那就很難了!業障已經現前了,我們就要去受報,再想修也來不及了。
    修行在平時,現在就要修一切善、斷一切惡,這就是福德資糧。修善法不執著善法,這一念心時時要保持平靜、寧靜,就能解脫,如此簡單!金剛經云:「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羅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能持之以恆,保証不需多久,心自然就寧靜下來了,立刻可以得到佛法的利益─正念現前。有正念就能得正定,有了正定就永不退轉。
    所以修行無論出家、在家,修習任何法門,都是幫助我們產生正知見以及得到正定,這就是修行的最高目標。
    六祖壇經裡講的很清楚:「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不須要另外找極樂淨土,或是找佛、找菩薩。能夠經常在正念、正定上,就是和佛菩薩在一起了。想什麼,自然能辦得到,心想事成,事業成就,道業成就。
     《菩薩本行經.卷一》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看到有些僧眾身心懈怠,不精勤於道業,因此告訴阿難:「『懈怠』是一切行為中最令人受累的惡習,會造成種種弊端。在家之人懈怠,就會衣食缺乏、家業衰敗;出家人懈怠,則無法出離生死苦海。無論是世間、出世間一切眾事,都必須精進、努力不懈,才能成就。在家之人勤奮、精進,就能衣食豐饒,所經營的事業日益興隆,為大眾所稱揚、讚歎;出家人精進無有懈倦,所行道業皆能成就。
    修行之人想要具足三十七助道品、種種禪定三昧、佛法法藏,乃至截斷生死之流,抵達無為安樂的涅槃彼岸,當勤精進,以勤修為本。如果想圓滿六波羅蜜、四無量心,上報四恩,具足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殊勝功德,及六通、三達,成就一切智,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清淨國土,乃至教化一切眾生,都必須藉由精進不懈地努力,方得成辦。」
    佛陀又告訴阿難:「在無量劫以前,有五百位長者子設立布施大會,並且豎立高大幢幡,擊鼓宣告:『無論是沙門、婆羅門、貧窮困苦之人,乃至於乞丐,我們都將平等惠施,給與大眾所需之物。』五百位長者子各各布施珍寶、象、馬、車乘、衣被、飲食,依據每個人所欠乏的物品全數供給。這時,有一位行遍許多國家的窮人,適巧來到此國,看見五百位長者子設立布施大會,賑窮濟乏,毫不吝惜地救濟大眾,於是問他們:『你們毫無吝惜地布施,是想祈求什麼呢?』長者子回答:『我們以此布施功德,上求佛道。』
    貧人再問:『什麼是佛道?佛道的內容又是如何?』眾長者子回答:『佛道遠遠超越羅漢、辟支佛,於三界中最尊最貴。佛是人天的導師,有無量大慈、無盡大悲,悲愍五道眾生猶如對待初生的孩兒一般;佛陀教化一切眾生,悉令為善、斷除墮入三塗惡道的苦報,度化有情出離生死苦海,到達涅槃安

    • 13 min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7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7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17)
    什麼叫做進步
    最重要的,要發長遠心,要有智慧,要有信心,我們在因中修行,就是菩薩行。時常自己看看我們有沒有進步?
    佛法上所謂進步,不是有神通、有感應叫做進步,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看看這個心清不清淨?心定不定?有沒有智慧?有沒有定力?有沒有慈悲?能安住在定力、慈悲心、平等心上,就是進步。所以我們修行煩惱慢慢減少了,我慢心減少了,這念心好像有點清涼了。這個心以前心浮氣躁,現在這個心落實了,這個就是進步。
    其實感應本來就是具足的,假設我們這個心真正達到清淨了,你想什麼,就能得到什麼。為什麼?心想事成。從這上面去努力,那什麼自然都能得到。神通、智慧、感應是我們本具的,不要去求。這些不現前,就表示我們這一念心還不夠清淨,功德還不夠,戒還不清淨。但是有感應時也不要執著。為什麼不要執著?這只表示我們修行沒有走錯路,沒有走遠路,不要執著這種感應,繼續保持這一念定力、智慧和慈悲。
    但是佛法也不是說不要感應,有很多人聽師父講佛法,以為「師父是禪宗的,不談神通,不要神通,不要感應」。這話就不正確了!禪是什麼?禪就是心,我們心清淨了、心定了,那自然而然就有感應,自然而然就有神通妙用了。歷代祖師講的很清楚,「挑柴運米無非是神通妙用」。我們契悟到這一念本心本性以後,這個心經常都有定力、都有智慧。起個心、動個念,就是神通、感應。
    從前罽(ㄐㄧˋ)賓國有一位比丘,教導數百名門徒,有人達到了四禪的境界,有人獲得了五神通,有人得到須陀洹果位,有人得到阿羅漢果位。

    有一天,一位安息人來到罽賓國,看到比丘的教化,心生崇仰,跟隨出家修行,不久修得五神通,並在眾人面前顯現他的神足通。
    師父對他說:「你雖然已經獲得了五神通,但是心的結惑還未解脫,不要顯現神足來炫耀自己。」
    這位弟子因此對師父感到憤怒,認為師父是在嫉妒他的能力,便用神足飛回自己的國家,在安息國王面前顯現神足飛行。
    國王恭敬的向道人詢問:「道人是哪個國家的人?」
    道人回答:「我是這個國家的人,去了罽賓國學習佛法,現在回來,想要祝福這片土地,報答我出生地的恩惠。」
    國王非常高興,立刻跪下並請求:「希望道人從今天起,常住在我的宮殿中,接受我的供養!」道人接受了國王的請求。
    國王親自供養道人,有時也會讓王后或宮女前往供養。道人對宮女有了染指之心,被臣子們發現,並向國王報告,但被國王斥責。因為國王認為道人有神足通,必有道德,所以不相信。不久一位宮女懷孕了,臣子們再次向國王報告此事。國王讓王后去驗證是否屬實,知道了真相,便剝奪了道人的修道服,驅逐出宮。但因為他是一位修行人,國王並沒有對他施加酷刑。
    道人離開後,無法生計,便開始搶劫。國王不知道搶劫者就是道人,招募勇士,活捉了這名搶劫者。當搶劫者被捉到國王面前,國王發現是之前的道人後,問他說:「你之前犯下了淫欲的罪行,我以為那只是一時的錯誤,為什麼又去搶劫人呢?」道人跪下磕頭,說:「我是因為窮困潦倒,別無他法,才犯下這過錯。」
    國王說:「我原本看見你使用神通飛來,所以不忍心對你下毒手。現在再次饒恕你,不要再觸犯我國的法律。」於是釋放道人,讓他離開。
    道人心想:「我應該為人作工,以維持生計。」於是沿街尋求僱傭工作。
    有一家屠夫雇他

    • 9 min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6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 16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16)
    悲智願行
    修道是屬於修加行,怎麼樣使自己不要起煩惱,怎麼樣使我們自己這個心保持平靜、保持寧靜,修行才能成就,這就是一條大路,就是一條直路。
    明白了以後,就要發長遠心了。看到我們這個心幾十年來都在妄想當中、都在昏沉當中,作不了主。要如何對治呢?那就要發大願,修大行,起大悲,修大智慧。
    什麼叫做智慧?了達一切法空性,這個就是智慧。
    了達一切法空性還不算,還要有大願行,像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大願,有了願行、有了大悲、觀眾生苦,發菩提心。「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親眷」,我們要度眾生。那麼要如何實踐「悲智願行」這四個菩薩的願行?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上修一切善,斷一切惡,如此你現在就和普賢菩薩這個心相感應。假使沒有願行,今天做一做,明天就退失掉了。
    不但要發大願,而且要有大慈悲心,我們的願行才能落實。什麼是大慈悲心?就是明白三世因果,進而明白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所以,我們自己相信了佛法,還要普度眾生。
    發了大願普度眾生,修了一切大行,還要了達「修無修修,念無念念,修了善法,不執著善法」之理,才不會起我慢,為什麼呢?假若起了執著心,生了我慢,我們的心又是一個障礙。本這個原則來修行,我們這一生所做所為就是菩薩,你不要另外去找菩薩了。你精進用功這個心就是菩薩。與菩薩法界相感應,你到那裡去,都有龍天護持。能和佛菩薩感應到,就清淨落實了,這個就是一條正路,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開始。
    《雜寶藏經.卷第二.(一三)佛以智水滅三火緣》
    在過去久遠劫前,有一隻名叫歡喜首的鸚鵡,牠與許多鳥獸同住在雪山對面的大竹林中。有一天,竹林裡起了大火,火苗迅速地漫延開來,竹林一下子就成了一片火海。由於火勢猛烈,鳥獸們都非常害怕,驚惶恐怖地四處逃竄。
    眼見這一幕,歡喜首當下生起悲憫之心,勇敢地飛向前方的一處大海去取水。儘管大海距此遙遠,竹林面積廣大,歡喜首仍不捨林中的鳥獸同伴們,毅然決然地往大海處飛去。歡喜首飛到了海面時,將牠的翅膀沾濕,再回到竹林中,用牠沾濕的翅膀朝竹林的上空振動,把翅膀上微少的水滴灑向已成火海的林中,希望熄滅這場大火。就這樣,牠不停地在大海與竹林間往返奔波著。
    「碰!」此時忉利天宮有大震動,天主釋提桓因深感驚訝:到底是什麼力量,使忉利天宮發生這麼大的震動?於是用天眼觀察,當釋提桓因看到鸚鵡正在救火的景象時,露出詫異的神情,深受感動地想著:「這種事情,只有真正發心的菩薩才做得到啊!」
    於是,釋提桓因以神通力來到了歡喜首的面前,釋提桓因對歡喜首說:「這片竹林,有數千萬里這麼廣大;你用翅膀所沾到的水也不過幾滴而已,要想熄滅這場大火是很困難的!」歡喜首回答:「我相信只要自己堅持這個心願,精進努力一定可以滅掉這場大火;如果犧牲了性命而大火仍未熄滅,為了這竹林中的一切生靈,我願意來生再繼續滅火,直到大火熄滅為止!」
    釋提桓因被歡喜首的悲心及精進的行動力所感動,立刻用神通力降下大雨,而這場火也迅速的被熄滅了。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國父曾說過:「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張最美的藍圖,它讓每一個人都有邁向成功的

    • 7 min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15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15

    感應法門、方便法門與究竟法門(十五)
    修行第三步功夫
    第三個功夫是什麼?破無始無明、斷煩惱。破一分無明,就證一分法身。將心中的煩惱,如濁水中的泥沙,沉到杯子底,並且把它化掉,等於是「化腐朽為神奇」。把煩惱轉的乾乾淨淨,連一粒泥沙都沒有,就是究竟成道了,就是聖人的果位,這就是了生死了。有了這種認識,我們這一生就能究竟成就,也就是所謂「人人都有佛性」。
    有了這種認識與信心,然後再來修一些法門。因為我們心當中煩惱太多。等於吃菜一樣,桌子上要有好幾道菜,換換口味。修行也是一樣的,你是上上根機,就是覺性一直到底,什麼都不要念,打坐就是一念不生。契悟了這個心,就是一條直路,那什麼法門都不要修。我在這裡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個心,就是保持清楚明白,沒有妄想,沒有昏沉,能夠作主,一直保持下去,直了本心,就能成佛道。就是這麼簡單!
    說是容易,諸位也不要認為很簡單,你可以試著保持這個心,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五分鐘,看看做不做得到?做到了以後,再進一步,就是我們這個心要能作主,要能清楚,要能明白,雖然是不打妄想,可能馬上瞌睡就來了,這又不對了!或者是沒有念頭,沒有瞌睡,你坐在這裡卻感覺到無聊,這也是不對了。這是三個毛病。我們有這三個心態,就屬於眾生,所以修行若是明白這個道理,那這條路就找到了。
    我們打坐的時候就是不要打妄想,沒有妄想,智慧就自然顯現出來了,不要另外去求智慧。打坐的時候沒有昏沉,心清清楚楚,是智慧。沒有妄想,心不動就是定力,所以說定慧不二這念心就是道,這不是修出來的,所以修道、修道,不是把道修出來的,是契悟我們這一念本心。
    打坐不一定要在禪堂或在深山裡面;在人多熱鬧的地方,心也要不散亂、不顛倒,這就是所謂的「十字街頭好打坐」。心經常保持平靜,如一潭止水一般,動也如是、靜也如是,有這樣的定力,才真正稱得上定慧等持。沒有達到這個境界之前,一切都是不究竟的。

    從前有一位佛海禪師在山上打坐,禪定功夫很深。有一天,梁武帝看到這座山的氣勢雄偉,而且,當其他的山頭都是大雪封頂的時候,這座山卻連一點雪痕都沒有。於是梁武帝就請教他的師父誌公禪師:「師父,這座山為什麼一點雪都沒有,而其餘的山都是白雪蓋頂呢?」誌公禪師回答說:「因為這山中有位大修行人在巖洞裡打坐,所以積雪都融化了。」梁武帝聽說山上有禪定功夫這麼高深的修行人,就派隨從侍衛去迎請佛海禪師到皇宮裡接受供養,並且和誌公禪師平起平坐。

    這天,梁武帝問誌公禪師:「佛海禪師的定力如何?」誌公回答:「佛海禪師的定力功夫很高,但仍有無明在。」武帝覺得奇怪,定力高深的人為什麼還有無明呢?誌公知道武帝心中的疑惑,就對武帝說:「不信您可以試試。從明天起,將他的菜減少幾樣,而且以普通的菜飯來供養,看看他反應如何?」

    第二天,佛海禪師和武帝、誌公禪師一起用齋。佛海禪師看到自己的菜比其他人的差,心中就生起了無明。靠著定力,還有一些反照能力,就告訴自己:「自己是個修行人,怎麼能為了飯菜而生氣呢?」於是暫時將脾氣壓了下去,一餐、二餐都是這樣忍耐過去。

    梁武帝看到佛海禪師對於供養的差別,心無所動,很讚歎,但是仍想再試一試。於是隔天,武帝廣設齋食,供養僧眾。用齋完畢後,武帝又派宮女以珍品供養誌公和佛海禪師

    • 7 min

Top Podcasts I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The Bible Recap
Tara-Leigh Cobble
The Bible in a Year (with Fr. Mike Schmitz)
Ascension
With The Perrys
The Perrys
WHOA That's Good Podcast
Sadie Robertson Huff
BibleProject
BibleProject Podcast
Girls Gone Bible
Girls Gone Bible

You Might Also Like

僧敲月下門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您好!我是臨床佛教宗教師
淨覺苑 釋見溟 法師
聖嚴法師經典學院
法鼓山
法師不設限
釋小禪
聖嚴法師的有聲書
法鼓山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曾寶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