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episodes

我們的日常生活不是開放的,我們所處的輿論環境也不是。

這讓人緊張,世界簡直是一口沸騰的鍋,新聞事件不停地開炸,一個又一個落在眼前。似乎唯有在倉促間睜開眼睛,張開耳朵,努力收集那些到處散落的線索,去了解這些荒唐為何發生,我們的生活將去向何方,才好像懂得了去應對這種信息衝撞的常態。

端一直以來在思考文字報導以外的方式來講述我們的現況,使用了互動頁面,攝影和短片影像等不同的媒介。Podcast是我們期待已久的新窗口,定期推送的端開麥系列節目是我們新的播報型態,通過主持編輯及作者,學者的對話,試著攤開每一個議題的多面性,冀望可以更迅速和直觀地探討生活中的點滴,文化現象的觀察,時事政治的多重影響。

在這裏,我們要面對的功課和努力要達成的目標是希望能夠站在跨地域角度,不僅用本土視角,也能帶著多想一步的思考,用流動的經驗討論本土議題,而流行文化與我們的政治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怎樣跳脫非此即彼的舊有型態,去面對如今世界帶來的複雜性?如我們的開場白,這些是沒有正確答案的話題。

我們忐忑地,認真地,在此發出聲音。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端開‪麥‬ 端傳媒音頻 | Initium Audio

    • Society & Culture

我們的日常生活不是開放的,我們所處的輿論環境也不是。

這讓人緊張,世界簡直是一口沸騰的鍋,新聞事件不停地開炸,一個又一個落在眼前。似乎唯有在倉促間睜開眼睛,張開耳朵,努力收集那些到處散落的線索,去了解這些荒唐為何發生,我們的生活將去向何方,才好像懂得了去應對這種信息衝撞的常態。

端一直以來在思考文字報導以外的方式來講述我們的現況,使用了互動頁面,攝影和短片影像等不同的媒介。Podcast是我們期待已久的新窗口,定期推送的端開麥系列節目是我們新的播報型態,通過主持編輯及作者,學者的對話,試著攤開每一個議題的多面性,冀望可以更迅速和直觀地探討生活中的點滴,文化現象的觀察,時事政治的多重影響。

在這裏,我們要面對的功課和努力要達成的目標是希望能夠站在跨地域角度,不僅用本土視角,也能帶著多想一步的思考,用流動的經驗討論本土議題,而流行文化與我們的政治生活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怎樣跳脫非此即彼的舊有型態,去面對如今世界帶來的複雜性?如我們的開場白,這些是沒有正確答案的話題。

我們忐忑地,認真地,在此發出聲音。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2E10丨非洲人舉牌,那些原本不該隱形的中非種族問題

    S2E10丨非洲人舉牌,那些原本不該隱形的中非種族問題

    中文世界對非洲人舉牌的種種短視頻、短片絕不陌生,端曾經報道過這種現象,並試圖討論和審視其生產及傳播過程。在BBC非洲之眼新一集紀錄片Racism for Sale推出之後,舉牌短片又有了更多背景被揭露,除了產業買賣,還涉及歧視、虐待和剝削。

    種族議題多數被掩蓋在中文世界的其他議題下面,暗自湧動。對長期生活在單一族群地區的人來說,非洲、非洲人和非洲文化如果不是切身的議題,為何中國電視銀幕上又屢屢出現對膚色不友善的洗滌廣告,塗黑臉的華人喜劇演員,遍佈網絡的非洲人舉牌迷因?

    這一期,我們邀請研究近現代中國對非洲種族話語的比較文學博士生/譯者黃琨,在非洲任教的人類學博士陳量一起討論曾經藏在暗處,如今越來越顯性的中非種族議題。

    節目內容:
    00:00 被出售的種族主義
    11:10 中國(人)眼中的非洲形象/話語演變
    19:00 中非交流越來越密集,但對黑人的歧視越來越嚴重?
    29:39 歧視通常源於不了解
    33:00 民族主義把種族主義當「爪牙」;但自由主義也缺乏對話?
    42:55 對非洲(和非洲人)的等級觀念是如何被植入的?
    47:22 曾經的「亞非拉大團結」,是有條件地存在
    53:50 「施恩者」的心態隨著兩國交往有什麼變化?
    58:50 從消解「種族無感」開始,有什麼作品可以閱讀?
    1:07:10 光讀書而不交流,也是一種「他者化」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 1 hr 15 min
    S2E9丨Depp Vs Amber,如何影響對#Metoo的思考?ft.弦子、V太、喬瑟芬

    S2E9丨Depp Vs Amber,如何影響對#Metoo的思考?ft.弦子、V太、喬瑟芬

    近日火熱的Johnny Depp 訴 Amber Heard一案,事實上是兩人之間的第二宗案件,在2020年法院已經判過Amber Heard對Johnny Depp的14項家暴指控中有12項成立;而在全網關注的這起案件結束後,還有一起Amber Heard反訴Johnny Depp的案子將會進行。但無論如何,這場名人家事充分展示了家暴議題的複雜性,兩人的關係也顯然有毒,Amber Heard因為也被揭發有暴力和辱罵甚至涉嫌做偽證,而被不少網民斥為說謊的女人。

    裹挾著網絡上對#Metoo運動、政治正確、取消文化的恨意,在直播庭審、右翼媒體、Tiktok和網民的共同推動下,這場原應在法律框架中完成的庭審,在庭外引發了另一場戰爭,而輸家是很明確的。有人擔心這件案子將對#Metoo運動造成影響,各地的女權主義者之間也對此有不同意見。我們邀請弦子、V太、喬瑟芬三位在中國大陸和台灣的#Metoo運動的行動者和論述者,來討論這次事件裏裏外外的廣泛內涵。

    節目內容:
    00:00 全民關注的家暴誹謗案
    04:18 民眾洶湧的圍觀情緒
    10:18 女性在公眾面前:證明自己是一個好女人
    17:39 家暴中流動的權力關係並非一場訴訟可以闡明
    21:22 立刻站隊的網絡文字包裹著形形色色的解讀
    26:15 受害人提出金錢上的索償是否合理?
    35:44 為什麼壞男孩被接受了?
    37:20 直播如何改變了庭審?
    38:57 大眾批判女性背後的性意味
    45:00 直播並沒有真的縮短我們與事件的距離
    50:36 訴訟結束之後,#metoo 是否遇到了阻滯?
    01:05:58 支持#metoo 是否就要支持受害者每一句話,是否只要是女性就要支持?
    01:26:08 當聳動大標題即可贏得眼球時,怎樣討論#metoo 與家暴?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 1 hr 29 min
    S2E8丨「最後一代」還是「亂世生子」,壞的時代裡談談生育的疑惑與思考

    S2E8丨「最後一代」還是「亂世生子」,壞的時代裡談談生育的疑惑與思考

    「最後一代」被當做一種宣言,它被包括在怎樣的情緒裡?是絕望、放棄還是反抗?它從一位年輕男性口中講出來的時候,影響卻遠遠大於了之前經由女性呼籲的身體自主,似乎也是性別議題的縮影。事實上,青年一代不想生育是全球性議題,人們愈來愈意識到養育小孩的成本很高,各國的經濟與就業不斷讓人失去信心。社會議題和政治氛圍是壓斷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年輕人無法保障自己的權益時,往往也就放棄了家庭計劃,無心生育。

    新一期的端開麥請來三位嘉賓,有的人做了媽媽,有的人還在思考,面對生育,這顯然是一種比我們自己更大的議題。

    節目內容:
    00:00 「最後一代」說的是什麼
    04:44 連生育上承擔較少的男性都耐不住公權力對私領域的侵犯了?
    07:18 把自己作為方法衝撞體制
    13:50 2019年之後,香港媽媽為何還選擇生子?
    17:54 中港兩地的共通點
    21:48 亂世生子,孩子反而把家長的「恐懼」帶走了
    30:30 難以對抗的政治因素到底是什麼?
    39:50 不生作為反抗,生也可以是反抗
    48:50「最後一代」會不會也抹滅了後代的能動性?
    52:35 反抗官方所規定的家庭模式、親密關係,方法可以很多元
    58:00 華人的家庭養育、社會教化裏更稀缺的東西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 1 hr 4 min
    S2E7丨此時此地的飛地書店和它背後無時無地的漂浮空間 feat. 張潔平

    S2E7丨此時此地的飛地書店和它背後無時無地的漂浮空間 feat. 張潔平

    我們在草擬標題的時候突然想到,飛地,難道不就是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它是一個漂浮的空間,不屬於這裏,也未必屬於那裏,它是多元宇宙,是某一個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只不過,或許實際上飛地沒有那麼充滿幻想和刺激,在全球化的尾聲——我不止一次在社交平台看到這個描述,它或許標誌着自由遷移將愈來愈困難——我們還需要飛地嗎?飛地還能提供給我們這些異鄉人怎樣的思考餘地?那些根生蒂固的束縛,是否還可以將我們套牢,讓我們日益沉重呢?

    最近在台北,很多人收穫了最近期的一塊飛地——飛地書店,我們邀請了主理人潔平參與這一期的 podcast,一同討論在這個時期,一塊飛地對我們意味着什麼,一間書店對我們意味着什麼,以及一座正在消失的城市對我們意味着什麼。

    節目內容:
    00:00 領養一家書店!
    11:07 書店聚起來的社群
    21:00 把空間變成一個「地方」
    24:35 「飛地」寄託的想像是什麼?
    31:30 在書店裏表達一個養育我們的香港
    38:00 混沌的「未來」可以如何表達?
    45:59 開書店也沒放棄職業病
    51:21 除了讓台灣理解香港,香港要如何看懂台灣?
    59:19 在書店裏實踐文字思想以外的生活方式
    1:07:00 少被講述的西門町
    1:11:57 I come from nowhere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 1 hr 15 min
    S2E6丨離開固定的座位,發現自己身上的酷兒

    S2E6丨離開固定的座位,發現自己身上的酷兒

    在討論過帶有一些本質論色彩的基進女權後,這期我們來討論帶有解構色彩的酷兒理論。酷兒是什麼?它是怪胎、古怪的代名詞,還是「時髦」的、有一定門檻的「文科黑話」?為什麼有的時候酷兒一點都「不酷」?為什麼說,其實,每一個人身上,如你我他她它,都有可以挖掘的酷兒性?

    酷兒是一個名詞,也可以是一個動詞(queering,酷兒化)——世界上沒有什麼是專門為酷兒設計的,所以反而都具有改變和顛覆的潛力。酷兒閱讀、酷兒空間、酷兒音樂,如何從無中生有,展開一個多重、多彩又大開腦洞的異世界?在離開了由傳統中心設定的框架主幹之後,枝葉可以如何生長?而酷兒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又如何影響獲得幸福的哲學?

    我們邀請來三位酷兒,帶著滿口袋的愛,聊聊她們是如何通過這個理論肯認了自己與周遭的格格不入,又如何打開和舒展自己。

    節目內容:
    00:20 一起來聊聊酷兒
    02:30 「酷兒」的由來
    05:15 酷兒和LGBTQIA指向同樣的概念嗎?
    08:41 百合群體的自我認同與Lesbian的不同
    11:50 接受曖昧與邊緣
    12:20 跨性別與酷兒運動之間
    14:54 華語體系中,酷兒獨有的意涵
    17:12 酷兒與種族和階級
    21:50 推薦書Living a feminist life,我們是否需要一種預設的幸福
    24:39 酷兒在我們的文化與創作中
    29:55 酷兒作為一個動詞
    40:00 酷兒創作者在文化中的位置
    46:18 我們的酷兒生活體驗
    55:40 我們怎樣重新找到自己的能量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 57 min
    S2E5丨看的,聽的,講的,我們的互聯網生活與版權迷宮

    S2E5丨看的,聽的,講的,我們的互聯網生活與版權迷宮

    版權/侵權的事件近來頻密地發生,不論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創作者,還是我們常常使用的影音和文字,它們總是那樣容易陷入版權的爭議裡。

    最初互聯網以自由和平等號召民眾加入,形成了繁榮的社群生態。如今,愈來愈多現實中的規則也應用在了互聯網上。版權如何形塑了我們與各種素材的關係?版權是保護了迷因,影像和音樂的創作者,還是讓我們現實中的複雜關係延伸到了網路?我們的文化生活,是否被包圍在巨大的版權迷宮裡?

    節目內容:
    02:00 一件又一件版權爭議發生
    05:52 紀錄片,展示你觀察到的真實,也有版權嗎?
    08:45 通過鏡頭轉述的方式避免侵權
    11:40 音樂,我們受版權約束的聆聽過程
    13:20 從野生的文化狀態逐漸規則分明
    16:16 mixtape是曾經使用音樂素材的良好解決辦法
    18:19 版權從前互聯網時代發展到如今
    21:17 迷因,網民們的集體創作
    25:05 bandcamp放棄串流思維,用傳統的型態支持音樂人
    29:16 創作的傳承沿用與創新未必可以清晰分割
    34:51 版權爭議往往延續著當事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權力不對等
    38:50 新人面對版權的「議價能力」
    42:30 版權是一個產業,創作者是弱勢
    43:32 奇怪的「致敬」現象侵權嗎?
    48:50 借助版權的壟斷與政府管制
    53:01 版權問題的多重語境與錯位

    ————————————

    《端開麥》隔週五更新
    對節目有話要說、有槽想吐?
    等你 call in: podcast@theinitium.com

    ➤訂閱端傳媒,和 6 萬名會員一起識讀世界(聽友專屬首月半價,登入即享):https://bit.ly/30x8HLc

    ➤關於端傳媒:
    主站:https://theinitium.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theinitium
    Twitter:@initiumnews
    Instagram:端傳媒攝影部 @initiumphoto、端傳媒設計部 @initium_design
    Mewe:http://bit.ly/3oOi7JG
    訂閱讀者通訊:http://eepurl.com/g_HEn5

    • 58 min

Top Podcasts In Society & Culture

Stuff You Should Know
iHeartPodcasts
Shawn Ryan Show
Shawn Ryan | Cumulus Podcast Network
This American Life
This American Life
The Ezra Klein Show
New York Times Opinion
Animal
The New York Times
Call It What It Is
iHeartPodcasts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