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episodes

【罗里八索】是一档关注人的自我与成长的对话类播客节目。

主播是三个年过30的北大废柴,对自己的成长常有思考,也时不时邀请身边走在成长道路上的朋友来聊天。

希望这些对话与故事对你偶有启发,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地成为自己:)

罗里八索logic&passion 鹿鹿/糖橙/孟孟

    • Religion & Spirituality

【罗里八索】是一档关注人的自我与成长的对话类播客节目。

主播是三个年过30的北大废柴,对自己的成长常有思考,也时不时邀请身边走在成长道路上的朋友来聊天。

希望这些对话与故事对你偶有启发,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地成为自己:)

    EP25:“阿勒泰”没有我们想要的人生答案

    EP25:“阿勒泰”没有我们想要的人生答案

    在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阿勒泰”成为一种美好的彼岸,那里的生活彷佛成为值得向往的未来,
    我们不禁要问:那个美丽的、异构的“阿勒泰”,真的有我们想象中的人生答案吗?
    真实的草原生活、游牧文化,究竟是什么样的?它对于生存于都市社会、商业文明的我们意义何在?
    我们邀请一位真正成长于游牧文化的草原原住民 — 秋美,来与大家一同讨论。
    她同时也是浙大人类学方向的博士,在北京与杭州生活十余年,这个身份与经历也使得她对我们要讨论的话题,具有格外洞见。
    秋美说,人们对游牧民族的想象往往会向两个极端,一端是淳朴、善良,诗和远方;一端是野蛮、落后、不文明和未开化。
    但真实的草原生活和草原人民并不属于任何一端。
    欢迎收听。
    本期时间轴:
    02:07 本期嘉宾秋美:来自草原的人类学博士
    03:39 八年没看剧的秋美一晚上刷完《我的阿勒泰》,有什么感受?
    08:23 在草原上信任如此重要:“薄薄一张纸上的几个字就能紧紧缚住一个人的一生”
    13:03 为什么“人”在草原上是最重要的?
    --------
    18:50 草原上的教育:“如果我想念我的小绵羊,老师会给我放两周假”
    23:12 学一箩筐教育理念不如回草原待一阵:在草原上学习对生命本真的尊重
    25:11 从游牧文化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
    32:41 开启研学,是想带大家看到不同的文化下不同的生活
    40:21 在内蒙的研学体验:如何进入游牧文明的核心
    --------
    45:24 当商业文明也席卷进草原时:人与物的关系在发生改变
    58:27 看到游牧文化的另一面,看到真实具体的生活
    ----------------------------------
    本期主播:
    鹿鹿/秋美
    本期剪辑/文案:
    鹿鹿
    🎵本期BGM:
    《月光》by于适

    • 1 hr 13 min
    EP24:慎点!清明节,与死亡咖啡馆带领人聊死亡

    EP24:慎点!清明节,与死亡咖啡馆带领人聊死亡

    清明时节雨纷纷,又到了大家扫墓、祭祖、怀念逝去亲人的时候。而清明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里少有的,大家有机会聊关于死亡的时候。
    我们的文化其实是不习惯直接聊死亡的。儒家文化教导我们“未知生,焉知死?”,比起谈论死亡,我们更愿意谈论如何积极生活。
    “死有什么好聊的?活都没活明白呢…”
    “聊死太晦气,小心越聊越倒霉!”
    也因此,和死亡相关的一切,被有意无意地掩埋在我们意识的深海当中:
    我们关于失去他人的悲伤;
    我们关于自身生命将消逝的难以接受;
    还有我们对于人生的无意义感…
    死亡焦虑、死亡恐惧其实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人生当中,但我们往往都不去直视它。
    而真正去面对人必有一死的事实,的确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借着清明节的来临,本期播客,鹿鹿邀请到从2021年开始持续带领死亡咖啡馆活动的成熟带领人羊绒一起分享:
    大家来死亡咖啡馆聊死亡,都聊些什么?
    聊死亡,都有哪些有趣的碰撞和转化?
    为什么我们对谈论死亡充满热情?
    持续谈论死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我们一边咀嚼死亡带来的恐惧与焦虑,一边探索生活的真谛与轻重。一层层剥开的不仅是死亡洋葱,更是我们对存在的各种困惑和渴望。如果你也有共鸣,欢迎留言,欢迎讨论!

    本期时间轴:
    01:40  我为什么想要探索死亡?羊绒的死亡洋葱
    04:43  死亡探索之——设计我的葬礼
    12:50 死亡探索之——丧亲之痛如何疗愈与转化
    17:00 死亡探索之——人的死亡观念如何互相碰撞与启发
    19:40 死亡探索之——死亡如何剥开矫饰,揭露真实
    23:08 谈论死亡,是给生命种下一颗种子
    24:00 死亡探索之——关于死亡的思想实验如何改变我们
    26:26 了解自己,扩大自己,减轻死亡焦虑
    28:00 死咖如何教给我谦卑?
    31:42 死亡也会成为我们欺骗自己的“避难所”
    35:30 我对谈论死亡充满热情,因为真的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

    本期嘉宾:
    死亡咖啡馆中国带领人 羊绒
    死亡咖啡馆中国带领人 鹿鹿

    本期文案@鹿鹿
    本期剪辑@鹿鹿

    本期BGM:
    Ludovico 《Le Onde》
    王菲/那英 《生命之河》

    *********
    【死亡咖啡馆是什么?】
    死亡咖啡馆旨在增加对死亡的意识,以帮助人们充分地把握他们(有限)的生命。 
    「死亡咖啡馆」是一个没有议程、结论或导向的死亡教育小组活动。需要有至少一位活动带领人。在带领人的主持引导下,创设一个坦诚开放、真实安全的场域,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分享的方式,让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对死亡的经历见闻感受,并无意图引导参与者形成任何结论、接受任何产品或采取任何行动。
    2014年,手牵手王莹女士在上海发起了第一场死亡咖啡馆活动,并持续进行死亡咖啡馆全国带领人的培训及认证,举办活动场次上千,参与人数上万。
    了解更多死亡咖啡馆的线下活动,可关注公众号:【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

    • 40 min
    EP23:渐行渐远我能理解,不告而别又是怎么回事 ?-- 从心理学和临终关怀中学会告别

    EP23:渐行渐远我能理解,不告而别又是怎么回事 ?-- 从心理学和临终关怀中学会告别

    当你听到“告别”这个词的时候,你想起了什么?脑海中浮现出什么画面?
    在我们更年轻的时候,总喜欢一句话“人生中,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但就像节目中鹿鹿所说,那个时候,我们只是从道理上知道它,
    现在,我们正在学会与“告别”伴随的“失去”、“哀伤”真正地开始照面了,不是吗?
    人生的这一段路,真的有好多好多我们珍惜的,渐行渐远
    TA也许你是幼时的伙伴,成长后的爱人,是逝去的亲人,
    也许是你的工作,你生活的城市,是你曾经为自己奋斗的时光。
    面对人生中那么多的渐行渐远,我们应当如何面对呢?
    欢迎收听这一期的罗里八索。在这一集节目中,我们将谈到
    为什么与那些亲密的伙伴,我们有那么多的不告而别?
    成年人的友情,需要坐下来好聚好散的结束吗?
    为什么职场上的告别,反而可以体面而温情?
    告别,真的是与对方告别吗?还是与自己的过去告别?与自己的悲伤告别?
    心理学和临终关怀的实践,教会我们如何好好地告别
    为什么我们说,学会告别,就是成长
    在录制本期播客的时候,我们和孟孟一起完成了一次对她来说,重要的告别
    ----------------------------------------------------------
    Show notes
    02:00 我们三个关于“告别”的爆笑故事
    03:25 为什么面对告别如此悲伤:人生的这一段路,真的不可避免,有很多的好朋友会越走越远
    05:45 孟孟的故事:与曾经以为一生的挚友渐行渐远,不告而别。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11:45 人生的渐行渐远是个常态,ok,我能理解;
    14:48 但是亲密朋友间总是不告而别,又是怎么回事?
    19:15 荒诞的是,为什么职场里的告别反而可以体面而温情?
    24:55 对告别的新理解:真正的告别,似乎总和我们内心一种很深刻的哀伤感受有关系
    27:10 真正的告别,不一定是温情脉脉,有的时候告别甚至是以一种愤怒的形式
    29:58 如何真正的告别?心理学中教我们学会“哀悼”
    33:15 临终关怀里,面临生死的离别,又如何告别呢?
    36:02 从过去停留的时刻出来,我们依然带着勇气继续往前。这大概就是告别的真实含义。学会告别,就在成长!
    40:24 原来,告别,从来都是向过去的自己告别
    41:20 在录制本期播客的时候,我们和孟孟一起完成了一次对她来说,重要的告别
    ----------------------------------------------------------
    编辑
    主播:糖橙/鹿鹿/孟孟
    剪辑:糖橙
    文案:糖橙
    音乐:See you Again

    • 45 min
    EP22:周处除三害:识别“身心灵”的精神控制,你学会了吗?

    EP22:周处除三害:识别“身心灵”的精神控制,你学会了吗?

    写这期文案时突然想到一个古早哲思笑话。
    一个人告诉智者:我决定为民除害,去杀一个恶人。
    智者说:你杀了一个恶人,又多了一个恶人,恶并没有减少。
    那人问:那我杀两个呢?
    影片《周处除三害》就讲述了一个恶人杀恶人的故事。主角陈桂林得知肺癌晚期死期将至,于是决定模仿“周处除三害”的典故,杀掉警局通缉榜的榜一和榜二然后自首,成就自己最后的生命时光。
    今天这期播客,我们想聊聊这部电影中最有趣的部分,即陈桂林在杀“二害”时在一所名为“新心灵舍”的灵修中心经历的精神洗礼与惊天骗局。
    在物质生活已经不再极度匮乏的当下,人的精神需求和内在成长的渴望突显出来。人们寻求更高的智慧,更深刻的信仰,更超越的存在。但这条道路陷阱遍布,为了获得超越物质生活里痛苦的机会,一不留神或许就被魔音洗脑,精神控制。电影中灵修中心的剧情似乎就在映照这种现实。因此这期播客我们借着影片的内容来聊聊,如何去发现与摆脱身心灵的精神控制,识别出真正有益于我们内在成长的内容。
    这期播客你将听到:
    如何识别和摆脱“身心灵”的精神控制?
    【被洗脑】与【有信仰】的区别?
    智慧与道理如何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勾稽?
    死亡恐惧如何为人生创造力量?
    【高亮:本期内容含电影剧情剧透,慎重收听!】
    本期时间轴:
    1:48 电影概要&第三幕“灵修中心”剧情回顾
    07:26 灵修中心的剧情设计“绝”在哪里?
    10:43 著名身心灵博主“学霸猫”的逻辑是如何运转的?
    16:27 如何区分真正健康的心灵成长内容VS邪术骗局?
    28:17 识别/预防/摆脱精神控制的成熟建议
    -----------------
    41:02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大的精神控制里吗?
    44:00 如何区分精神控制与个体信仰?
    --------------------
    52:40 《周处除三害》电影主角的底层动机:死亡焦虑
    55:12 死亡焦虑如何成为积极性的人生力量?
    本期主播:
    糖橙/鹿鹿
    本期剪辑/文案:
    鹿鹿
    相关推荐:
    📚罗宾·斯特恩,《煤气灯效应-如何认清并摆脱隐性控制》
    📚欧文·亚隆,《直视骄阳》
    🎦《与我同行》
    🎦《孤注一掷》
    🎦《热辣滚烫》
    🎦《圣诞颂歌》
    BGM:
    🎵新造的人by 郑宜农

    • 1 hr 6 min
    不糊弄S1-06周艳:从乳腺癌走过,来到40岁的不惑,那些癌症教给我的事

    不糊弄S1-06周艳:从乳腺癌走过,来到40岁的不惑,那些癌症教给我的事

    各位罗里八索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本期不糊弄的嘉宾周艳是一位大学老师。在自己36岁、上有老下有小、正值充满人生可能性的青壮年时期,查出来患上乳腺癌。今年的周老师43岁,是已然经历过和死神的搏斗,重新生长出来的她。她也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出版了小说《有生之年》。
    本期播客里你会听到:
    面对癌症时,最痛苦与最艰难的部分是什么?
    我们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支持在痛苦当中的人?
    疾病与死亡对生命产生的意义;
    乳腺癌与女性主义、女性情谊;

    我们不歌颂痛苦。但当痛苦来临、不得不面对时,或许也会发现,这份痛苦也有可能被转化为一份强大的力量和资源,伴随我们面对接下来的人生。周老师的故事和感悟,可能是大多数人自己永远没有机会体验和知道的。但我们想,如果有缘听到了这个分享,或许就能带去多一分的影响和力量。
    本期时间轴:
    01:39 当一个人将自己的生命和癌症联系起来时,最艰难的部分是什么?
    08:36 如何才能真正支持到在痛苦当中的人?
    15:39痛苦的意义:癌症不改变我的人格本身,但重塑了我的欲望
    24:39 乳腺癌带来的性别挑战:当女性的性被阉割后…
    39:12 那些女孩教我的事:女性情谊带来的支持性力量
    48:07 经历灾难后的我,现在如何看待死亡?
    57:40 To四十不惑的中年女性,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
    本期嘉宾:
    周艳
    本期主播:
    鹿鹿
    本期节目制作:
    鹿鹿
    PS,周老师的小说《有生之年》讲述了一个单亲妈妈在对抗癌症的过程中回顾、反思、治愈与生长的故事,购买阅读可至当当或京东等读书平台:https://product.dangdang.com/29621536.html

    • 1 hr 2 min
    EP21:春节不回家,可以没理由吗?

    EP21:春节不回家,可以没理由吗?

    春节要来了,你准备回家吗?
    春节对中国人的特殊意味,与年轻一代人的实际体验,正在相去甚远,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讲,那股神秘的东方力量似乎依然存在,无论你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临近春节,你的肉身都将重新传回你出生的那个经纬坐标。
    孟孟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难道春节回家,不应该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选项吗?
    可以选择,首先意味着,在这个做这个决定时,我可以有意识地优先考虑我自己的需求;
    也意味着,当我说春节不回家时,我不需要任何正当或不正当的理由,正如那些选择回家的人,不需要任何理由一样。
    我们经由此,想起了那些人生中诸多的 “主流”、“非主流”间的抉择。
    成为一个好学生、找一份好工作、做一个好员工、结婚、养育孩子...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在这些社会的主流与个体的生命欲望之间,拉扯权衡。
    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且恒长的人生命题。
    选择靠近主流多一点,意味着什么?选择远离主流多一点,又会带来什么?
    于是,我们有个这场对话。
    欢迎你来收听,和加入我们的讨论。
    ------------------------------------------------
    主播:糖橙/鹿鹿/孟孟
    剪辑:糖橙
    文案:糖橙
    音乐:自由自在 by 田震

    • 57 min

Top Podcasts I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The Bible in a Year (with Fr. Mike Schmitz)
Ascension
The Bible Recap
Tara-Leigh Cobble
WHOA That's Good Podcast
Sadie Robertson Huff
BibleProject
BibleProject Podcast
Joel Osteen Podcast
Joel Osteen, SiriusXM
Girls Gone Bible
Girls Gone 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