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 episodes

在基督裡,經歷天父的愛,被聖靈充滿,作神的兒女!
在教會中,彼此相愛,彼此服事。
在世界中彰顯神的榮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全新的‪你‬ 新城靈糧堂

    • Religion & Spirituality
    • 5.0 • 1 Rating

在基督裡,經歷天父的愛,被聖靈充滿,作神的兒女!
在教會中,彼此相愛,彼此服事。
在世界中彰顯神的榮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24年06月13日(四) 希伯來書11:8-12 還不知往哪裡

    2024年06月13日(四) 希伯來書11:8-12 還不知往哪裡

    2024年06月13日(四) 希伯來書11:8-12 還不知往哪裡去

    今天要談到信心之父亞伯拉罕。首先講到的是亞伯拉罕離開家鄉跟隨上帝,其次論到他與撒拉憑信心生以撒。

    希伯來書11:8亞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
    希伯來書11:9他因着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
    希伯來書11:10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 神所經營所建造的。
    希伯來書11:11因着信,連撒拉自己,雖然過了生育的歲數,還能懷孕,因她以為那應許她的是可信的。
    希伯來書11:12所以從一個彷彿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孫,如同天上的星那樣眾多,海邊的沙那樣無數。

    一、信心之旅
    1.亞伯拉罕是舊約信心人物的代表,新約以他為信心之父「那以信為本的人,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加三7)。
    2.第一個信心的表現就是出離「本地、本族、父家」,吾珥是偶像之鄉,但因著帝呼召亞伯拉罕出離吾珥,也離開偶像崇拜,單單敬拜造物之主。
    3.「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後來又出離哈蘭「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但他確信上帝的引導,確信上帝的應許,一直走到迦南地到了示劍向上帝獻祭,蒙上帝顯現,確認上帝的引導,也確定這就是將來子孫得為業之地。

    二、亞伯拉罕之信
    1.亞伯拉罕在迦南地居無定所,他「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上帝要他「縱橫走遍這地」,來確認應許的地界。
    2.之後他的子孫「以撒、雅各」也同樣「在所應許之地作客」,他們過著「住帳棚」的日子。
    3.但是他們卻同有一個盼望,在當時而言,是上帝會讓他們的子孫繼承這地為業,從新約的角度,作者將他們的眼目抬得更高,說他們是「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指的就是永恆的家鄉。

    三、撒拉之信
    1.撒拉並不因亞伯拉罕而被稱為信心偉人,乃在於她自己的信心。「因著信,連撒拉自己,雖然過了生育的歲數,還能懷孕,因她以為那應許她的是可信的」。
    2.以撒的出生是一個上帝介入歷史的見證,縱算亞伯拉罕還可生育,撒拉卻已過了生育的年齡,因此「從一個彷彿已死的人就生出子孫」。
    3.也因著以撒的出生,才有以色列這個民族「如同天上的星那樣眾多,海邊的沙那樣無數」,以色列這個民族的存在,就見證了那看不見的上帝真實存在,也賞賜那些信祂的人。

    #默想應用
    1.我是否憑著信心來經歷那位看不見的上帝,介入我的生命,改變我的生活?
    2.我是否能在信心中跟隨祂到底,走完祂要我走的路,得著祂一切應許的豐富,在地上成為祂的見證人?

    #禱讀經文
    希伯來書11:8亞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裏去。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6ep4st13rb01w80yzmgak9/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9 min
    2024年6月12日(三) 來 11:5-7 到神面前必須信有神

    2024年6月12日(三) 來 11:5-7 到神面前必須信有神

    2024年6月12日(三) 來 11:5-7 到神面前必須信有神 

    來 11:5 以諾因著信,被接去,不至於見死,人也找不著他,因為神已經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先,已經得了神喜悅他的明證。
    來 11: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來 11:7 挪亞因著信,既蒙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義。

    1. 信心對未見之事的確信,信心是相信神的話。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 (我們的榜樣) 鼓勵現今我們做出信心的跨越 

    來 11:39 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
    來 11:40 因為神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

    2. 從希伯來書的大綱來看,信心是什麼的信心?
    10-11-12
    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相信耶穌成為大祭司,獻上更美的祭,與我們立新約。
    所以我們要,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12:1-2)

    3. 這麼多信心的前輩,因為信心做出的跨越跟犧牲,並沒有完全得著所應許的,因為要與我們後來的人一起同得。
    以諾與神同行,被神接走。挪亞因為相信預備方舟。

    4. 信心的對是神
    來 11: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信心的對象是神,相信神的應許成就。
    相信耶穌是神的兒子,罪得赦免,與神和好,作神兒女,領受聖靈,更美家鄉。

    #默想:
    1. 信心的對象是神,我信心的對象是誰? 
    2. 相信神會賞賜我們,相信耶穌的人會得著什麼賞賜? 
    3. 我的生活有沒有反映我的信心?

    #禱讀經文 
    來 11:6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6ep4st13rb01w80yzmgak9/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3 min
    2024年06月11日(二) 來11:1-4 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

    2024年06月11日(二) 來11:1-4 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

    2024年06月11日(二) 來11:1-4 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

    來11: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來11:2 
    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 
    來11:3 
    我們因着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 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 
    來11:4 
    亞伯因着信,獻祭與 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 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


    前言:昨天論道有一個更美的家鄉,今天進行到「信心」,作者要闡明信心是什麼,因為這跟所要傳的福音,至關重要。

    一、信是實底與確據
    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

    實底:就是確實存在/ 新譯本翻譯為「有把握」

    信心是必須有對象,並非獨立存在,我們的盼望不在乎盼望本身,而在乎所盼望的東西真實存在。

    Ex: 我很有信心,到底是什麼信心?我對於把桌上的東西吃完很有信心>對於「自己的食量」有信心。

    確據:確實的憑據
    我們的信心可以放在未見之事上,源於這一個看不見的事真實的存在,也確實會得到。

    我曾聽過一個對於「信心」的例證:關於開門,我們要開門,必須相信門上的喇叭鎖是可以轉開的,而且要相信有門,而且可以轉開,然後我們會伸手,去轉開那一個喇叭鎖,並推開門,然後往前走。

    當我們看到有一堵牆,牆上有門的時候,我們人還沒走過那扇門,當我們相信門是可以開以後,我們付諸於行動,我們就走過那扇門。(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我們真實的信心,會配合所相信的付諸行動。

    因此我們的信仰,不在乎信心的強弱,而在乎所相信的「對象」相信「神」是信實的神

    如保羅所說的「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後2:13)

    我們相信神的應許,神是信實的,祂的應許不改變,否則我們會流於我們自己的想像。

    二、古人之信

    這裡後續就會列舉許多古人的信心,用許多先賢先烈的信心來勉勵新約的信徒,因為這樣的信心是一脈相承的「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
    首先,相信這世界是神的話語創造的,這是信心,是與當時許多的技術、學說是不同的,而且再一次呼應不是人眼所看的到之物所做成的。


    三、亞伯之信

    亞伯與該隱的故事:亞伯獻上的禮物比該隱的更討神喜悅,那到底是什麼禮物,「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對比該隱獻上「田間的出產」,這裡為什麼亞伯的祭物更得神的心。

    當時早於摩西之前,頭生的羊與脂油,熟不熟悉,跟摩西頒布贖罪祭是否相仿,而這一切獻的祭物都預表耶穌基督,
    他明白有罪的人回到上帝面前不是靠自己,而是靠神親自預備的救恩,他所獻的羊正預表了未來基督的獻上。因此「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他的信仍然在向各個不同時代的信徒作見證,見證神終將為人預備救恩。

    #默想應用
    1.我的信心是相信什麼?是相信自己的信心?還是感覺中的信心?還是我相信神是信實,應許不改變,不動搖的信心?
    2.我的信心有在生活中體現嗎?我在哪些事務中體現了我對於神的信心?

    #禱讀經文
    來11:1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6ep4st13rb01w80yzmgak9/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10 min
    2024年6月10日(一) 來10:32-39 知道自己有更美的家業

    2024年6月10日(一) 來10:32-39 知道自己有更美的家業

    來10:32你們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後所忍受大爭戰的各樣苦難:
    來10:33一面被毀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
    來10:34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
    來10:35所以,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
    來10:36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
    來10:37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
    來10:38只是義人(有古卷:我的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
    來10:39我們卻不是退後入沉淪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靈魂得救的人
     
    一.追念往日的苦難
    1. 當時的基督徒遭遇什麼苦難?
    (1) 被毀謗
    (2) 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
    (3) 陪伴那些同受苦難的人
    (4) 被捆鎖,下在監裡
    (5) 家業被人搶去
     
    2. 為什麼要追念這些往日苦難?
    因為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所以現在能甘心忍受這些苦難
     
    二. 存忍耐的心行完旨意
    既然已經為信仰堅持那麼長的一段路,和付出代價,作者鼓勵信徒:
    1. 不可丟棄勇敢的心
    2. 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
    3. 持續堅持的結果是?「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就可以得著所應許的」
     
    三.有信心以致得救
    能夠持續忍耐的盼望是:
    1. 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
    2. 義人必因信得生
     
    ※結論:
    救恩是白白的,發生在我們相信、接受耶穌的那一刻;但成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未必一帆風順,但我們必須在過程中學習堅持、忍耐、按著天父的旨意行。
     
    #默想
    我是否已經為信仰付上了代價?我是否陪伴那些正在為信仰受苦的信徒?我是否灰心失望,以致退後?我是否能堅持我的信仰到底而不致退後?
     
    #禱讀
    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來10:34)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6ep4st13rb01w80yzmgak9/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8 min
    2024年6月9日(日) 來10:26-31落在永生神的手中

    2024年6月9日(日) 來10:26-31落在永生神的手中

    2024年6月9日(日) 來10:26-31落在永生神的手中
     
    10:26 因為我們得知真道以後,若故意犯罪,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
    10:27 惟有戰懼等候審判和那燒滅眾敵人的烈火。
    10:28 人干犯摩西的律法,憑兩三個見證人,尚且不得憐恤而死,
    10:29 何況人踐踏 神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你們想,他要受的刑罰該怎樣加重呢!
    10:30 因為我們知道誰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又說:「主要審判他的百姓。」
    10:31 落在永生 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
     
    當作者在第九章論完「更美的祭」之後,在進入下一個段落之前,他寫了第四個警誡(十章26-39節)。他一方面勉勵信徒「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至搖動」(十23),一方面也警誡他們若是「踐踏神的兒子,…要受的刑罰該怎樣加重呢」(十29)。
     
    一、干犯摩西的律法
    首先,作者還是先用舊約作例子,他提到當年摩西在西乃山立約時,頒布了上帝的律法,凡是「干犯摩西的律法」的人,只要「憑兩三個見證人」見證,就必須「不得憐恤而死」。
     
    這是講到舊約律法中干犯死罪的人無法逃脫刑罰。
     
    二、褻慢施恩的聖靈
    那麼到了新約時代,就可以輕慢嗎?斷乎不是。
    當新約信徒「得知真道以後」,如果「故意犯罪」,等於「踐踏神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意即得救後仍照常犯罪,就是輕慢了基督的救恩,藐視了祂的血的功效,這樣的人同時也是「褻慢施恩的聖靈」,因為聖靈會替我們擔憂,會用微小的聲音提醒我們。
    如果我們執意不聽,依然犯罪,那時「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意思是我們輕忽基督的救恩,並沒有另一個救恩可以拯救我們。
     
    三、主要審判祂的百姓
    上帝不僅是在舊約施行審判的上帝,祂同時也是在末世施行審判的上帝「主要審判他的百姓」,因為祂是公義的上帝,「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祂的公義並不會因祂的慈愛而打折。
    因為新約救恩高於舊約的律法,因此新約信徒若持續犯罪,他所受的刑罰是「加重」的,因此他的結局就是「戰懼等候審判和那燒滅眾敵人的烈火」,因此作者說「落在永生神的手裏,真是可怕的」。
    當然前面我們已經提過,作者的用意是要新約信徒堅守信仰,不要他們退後冷淡,甚至持續犯罪。不過這給我們很深的警惕,舊約的人們如何受刑罰,我們雖在新約,若是輕忽耶穌的救恩,就沒有其他救法了,仍是要受刑罰的。但我們一旦回轉,悔改在主面前,我們就能支取主血所作成的救恩。
     
    #默想
    我是否明白救恩之後,仍在罪中打轉,輕忽的以為可以逃罪?
    我是否刻意不聽聖靈微小的聲音,不顧祂的提醒仍執意去行,以致得罪主?
    我是否珍惜主的救恩,以此為惟一的救法,並願意傾聽祂的聲音,活出祂的旨意?

    #禱讀經文
    10:29 何況人踐踏 神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你們想,他要受的刑罰該怎樣加重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6ep4st13rb01w80yzmgak9/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8 min
    2024年6月8日(六) 來10:19-25堅守所承認的指望

    2024年6月8日(六) 來10:19-25堅守所承認的指望

    2024年6月8日(六) 來10:19-25堅守所承認的指望

    來10:19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
    來10:20是藉着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
    來10:21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 神的家,
    來10:22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着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 神面前;
    來10:23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致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
    來10:24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來10:25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原文是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堅守所承認的指望
    本段是作者的一個勉勵,特別在他論完基督是更美的大祭司,是更美的祭物,進入更美的聖所之後,他勉勵信徒要堅守基督所作成的一切,不要失落。

    一、因耶穌的血坦然進入至聖所
    究竟基督為我們成就了什麼呢?
    我們知道在舊約中「至聖所」不是人人可以進去的,只有大祭司才能進去,大祭司也不是天天可以進去,只有贖罪日才能進去,也不是空手可以進入的,一定要帶贖罪祭的血才能進入。然而到了新約,當基督一次完成這一切的工作時,作者說「弟兄們」,就是我們都可以「坦然進入至聖所」,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因耶穌的血」得以進入的。祂的血將舊約中聖所與至聖所之間的幔子打開,祂的身子的破碎,就如同「幔子」的破裂,祂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讓我們坦然進入至聖所。

    二、存著充足的信心來到上帝面前
    進入至聖所作什麼?
    就是讓我們能夠「來到神面前」。原本有罪的人不能來到上帝面前,否則會因自己的罪被擊殺,但如今「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我們的良知被恢復,「身體用清水洗淨」,我們的罪被除去。因此我們可以存著下面三點來到上帝面前:
    1.「誠心」意即一顆誠實的心;
    2.「充足的信心」意即堅定的信心;
    3.「堅定的指望」意即未失落了指望,
    這也同時回應前面經文不斷要信徒「將起初的信心堅持到底」(三14),我們能夠將信心堅持到底的原因是「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
    因著祂的信實,我們的信心才能堅定。

    三、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
    信心是須要實踐的,如何實踐呢?
    有四方面,
    1.「彼此相顧」意即留心顧念別人的事。2.「激發愛心」意即在信仰艱難時仍然彼此激勵愛主愛人的心。
    3.「勉勵行善」意即彼此勉勵完成主的旨意。4.「不可停止聚會」意即持續與信徒的相交。
    其實這四點都提醒我們,在信仰的道路上,肢體關係是何等的重要,是我們得以「將起初的信心堅持到底」的重要因素。

    默想
    我知道自己現在可以坦然無懼來到上帝的面前嗎?
    我能持定我的信心與盼望跟隨到底嗎?
    我們彼此相愛激勵他人嗎?

    禱讀:
    來10:23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致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
    來10:24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
    來10:25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原文是看見)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6ep4st13rb01w80yzmgak9/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7 min

Customer Reviews

5.0 out of 5
1 Rating

1 Rating

Top Podcasts In Religion & Spirituality

The Bible in a Year (with Fr. Mike Schmitz)
Ascension
The Bible Recap
Tara-Leigh Cobble
With The Perrys
The Perrys
WHOA That's Good Podcast
Sadie Robertson Huff
BibleProject
BibleProject Podcast
Girls Gone Bible
Girls Gone 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