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episodes

你我相遇是種緣份,不可強求。
——馬丁.布伯(Martin Buber)

PHONOCAST 留聲機

    • Arts

你我相遇是種緣份,不可強求。
——馬丁.布伯(Martin Buber)

    EP12. 粿|黃騰威 雙口呂文化廚房創辦人

    EP12. 粿|黃騰威 雙口呂文化廚房創辦人

    「食物」代表著一種技藝——記憶——傳承。技藝失傳了,記憶就斷了。「雙口呂」是一間「粿」的料理教室。他們如何透過不斷地反思與實踐,教大家做傳統粿點,認識技藝,保存記憶。

    📖 延伸閱讀
    雙口呂文化廚房
    ◆https://siangkhaulu.com/

    • 35 min
    EP11. 場所|高耀威 書粥書店負責人

    EP11. 場所|高耀威 書粥書店負責人

    一般人對於「場所」的認知,大多是「私人的」,以「安居」或「營利」爲目的;但對於曾在台南正興街開過自創品牌的服飾店,又在台東長濱創造了「書粥」、「長所」與「麵包宿」等特殊空間的高耀威而言,「場所」對他的意義爲何,又具有什麼樣的力量?

    📖 延伸閱讀
    坂口恭平,《第一次自己建國就上手》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3509?sloc=main_mb

    • 49 min
    EP10. 馬賽爾|陸達誠 耕莘青年寫作會會長/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退休教授

    EP10. 馬賽爾|陸達誠 耕莘青年寫作會會長/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退休教授

    作為法國著名哲學家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的指導學生,陸達誠如何和存在主義思想家馬賽爾(Gabriel Marcel)結緣,並以他的思想為研究主題?馬賽爾的哲學有何特殊性與重要性?

    📖 延伸閱讀
    陸達誠,《存有的光環:馬賽爾思想研究》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3468?sloc=main
    馬賽爾,《是與有》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7190?sloc=main
    馬賽爾,《臨在與不死》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02697?sloc=main

    • 54 min
    EP9. 道|吳國城 《山城周刊》前總編輯

    EP9. 道|吳國城 《山城周刊》前總編輯

    吳國城二十六歲即返鄉創辦以服務東勢、新社、石岡、和平、卓蘭等五鄉鎮為職志的《山城周刊》。四十年來,他隱身於山城,辦報從未中斷,直到退休。究竟是什麼理念支撐著他?

    📖 延伸閱讀
    客家新聞雜誌,2005,第214集
    ◆http://web.pts.org.tw/php/html/hoga/main_view.php?TWENO=218&TLENO=98&TB=92A

    • 28 min

Top Podcasts In Arts

Fresh Air
NPR
The Moth
The Moth
99% Invisible
Roman Mars
LeVar Burton Reads
LeVar Burton and Stitcher
The Book Review
The New York Times
Snap Judgment Presents: Spooked
Snap Jud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