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环

我是刘飞,产品经理生涯完整经历了 Web2.0,半截经历在中小公司和创业,半截经历在滴滴和阿里,写过两本勉强还凑合的书,有个不温不火的公众号「刘言飞语」。住在离西湖 11 km 的西湖区,室友是一只苏格兰折耳银渐层。 三五环是我的独立播客,邀请身边在城市里生活的局内人朋友聊天。话题和对谈的内容都只围绕一个原则,就是我个人的好奇心。通过他们不同的表述里,我试图发现不同的认知视角、不同的思维模式乃至不同的生活态度。至少会重塑我对世界的感知和判断,也期待能对你有启发。

  1. قبل ٤ ساعات

    No.201 对谈田螺:做一个美食内容创作者

    嘉宾|陈宇慧(@田螺姑娘),美食作家,「厨此以外」主播 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 放弃一份目标明确的产品经理工作,投身于“吃”这件看似日常却又充满变数的事业,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当考核你的不再是KPI和老板,而是读者挑剔的味蕾和自己能否“干一辈子”的内心叩问,需要怎样的坚守? 本期《三五环》,邀请到了田螺老师。很多朋友可能在知乎、公众号、小红书上,早已关注过她写的精准菜谱。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曾是一位资深的产品经理,在流量红利尚存的年代“无心插柳”,一头扎进了美食内容创作的领域,一做就是十年。 这是一场关于“慢”与“深”的对话。我们聊了在内容创业的野蛮生长期,她如何面对“天下菜谱一大抄”的质疑;当所有人都追逐风口与爆款时,她又是如何顶住诱惑,拒绝投资,坚持“单打独斗”;以及在预制菜横行的当下,她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与食物关系的更深层次思考。 如果你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感到“班味儿”渐浓,渴望将热爱变成一份能自洽的事业;或者你同为创作者,正在算法的洪流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节奏。希望田螺老师这十年“文火慢炖”的故事,能给你带来一些慰藉与启发。 内容索引 01:00 Part 1 从产品经理到美食博主:一场无心插柳的旅程 田螺老师的家宴,一盘惊艳的“白玉丝瓜” 因为做产品经理不想写跟互联网相关的,就写了一些吃的 用做产品经理的思维写:去解决用户的问题 我明确产品经理我干不了一辈子 12:00 Part 2 淬炼:瓶颈、诱惑与坚守 感觉身体被掏空,菜谱真的写不出来了 怎样面对投资人“天下菜谱一大抄”的质疑 反思如果都这么做,就一定是对的吗? 突破瓶颈的方式是去拜师学艺,进行专业学习 22:00 Part 3 自洽:反算法、长期主义与内心平静 创作者需要言行一致,不能一面倡导好好吃饭,一面又推拼饭 现在是做内容最舒服的阶段,不再那么在乎数据了 做“一镜到底”视频,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方式 到了“后预制菜时代”,重新考量食物与人的关系 46:00 Part 4 食物之上:未来与焦虑 读者的代际成长,很多年轻读者完全不会做饭 预制菜再发展下去,未来厨房可能会变得更小 不能只停留在提供菜谱,要想办法让不感兴趣的人产生兴趣 希望自己老了以后,受众不全是老人 制作人:严格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尾:致不孤独的自由人生 - 软柿子乐队(Soft Persimmon) 相关 新书:《谁来决定吃什么》陈宇慧(田螺姑娘)著 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١ س ٤٢ د
  2. ١٩ أغسطس

    贰百期特辑|你必须真的关心,且有话要说

    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 这是一期 200 期特辑。我们精选了从第 100 期到第 200 期中最具代表性的对话片段,像是为过去这 100 期节目写下了一封长信,以此告别这段旅程,并开启新的篇章。 《三五环》于我而言,是一片自留地。它满足我对这个世界的一些好奇心,是我跟身边的朋友、敬佩的嘉宾的对谈。 回顾过去这 100 期,我们探讨了 AI 的爆发与迭宕,见证了它如何从宏大叙事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与许多创造者、创作者们交流,看到了他们在创作路上的兴奋、疲惫、孤独与初心,也看到了那份“把自己作为红利”的确定性。 在这个变化飞快的时代,我们不再热衷于讨论宏大的叙事,而是更关注一个个具体的事件和人。希望能从中捕捉和记录下一条主线。 这两年,世界和我们都经历了很多变化。希望每一期《三五环》都能成为这个时代下,我们每个普通人真实状态的投影。拉长时间看,我们始终处在向上的曲线中。 感谢所有陪伴《三五环》走到今天的听众朋友们,因为有你们,这档节目才有意义。 让我们一同回顾过去 100 期的精彩瞬间吧。 内容索引 05:13 刘飞:AI浪潮下的个体 No.171 撕不开的 AI 入口,从 AI 耳机聊起 06:27 少楠,Light:品牌最重要的是诚实与连续性 No.118 对谈少楠&light:从 flomo 启程,坚信「剩者为王」 07:42 郎启旭:在数字世界里,为用户创造一个可以喘息的小空间 No.151 潮汐创始人郎启旭:你所有的经历,会汇聚成你创造的东西 10:10 王亚晖:《黑神话》的天命,独立游戏人“没得选” No.168 对谈王亚晖:聊聊黑神话悟空与做游戏的「天命」 11:36 吴骏:品牌是用户关系的总和,也是不断发展的“本我” No.142 对谈吴骏:「三顿半」的产品逻辑与品牌构建 12:59 胡漾:做品牌和做文化,要命中“集体潜意识” No.188 胡漾:算法时代的洗涤后,品牌的真实困境是什么? 14:04 姬十三:无知无畏的热情与“眼中的光”很打动人 No.177 姬十三:「中年」内容创作者如何怀旧与拥抱变化 15:30 李解:把自己作为红利 No.119 对谈李解:市场没有红利,就把自己修炼成红利 17:50 Koji:品牌是与用户建立的共识 No.141 对谈 Koji:成为独立有能量的「超级赛亚人」 20:02 Arry:你必须真的关心且有话要说 No.110 对谈 Arry :不知道怎么过人生,那不如「随大流」 20:50 老蒋,起小点:做内容带来了比做公司更珍贵的成熟与包容 No.111 对谈老蒋&起小点:内容商业化的困境到底在哪? 22:30 半佛仙人:内容是无限游戏,持续拉高观众的审美阈值 No.117 对谈半佛仙人:看似复制成功,实则刻舟求剑 23:52 史炎:喜剧教会我们“抓不住重点”,人生会因此变得更好 No.120 对谈史炎:笑就是喜剧最好且唯一的目的 26:02 石老板:别把创作定义得太窄,放下功利心,生活便有无穷确幸 No.174 石老板:我还在持续创作,只是换了不同的世界 27:19 携隐Melody:从听众角度听 No.126 对谈携隐 Melody:做一份人人都需要的人类使用说明书 29:09 姜Dora:创作者是孤独的航船 No.125 对谈姜Dora:全职做内容,并且成为自己喜欢的大人 31:09 兔主席:时代的基础设施,受益于人口、政策与人才红利 No.128 对谈兔主席:存量市场的房地产,与多样化的机会 33:57 李永浩:钱的三层意义 No.185 李永浩:成熟的投资者都知道,路在当下 37:55 大卫翁:投资就是俯瞰并调整你人生的三张表 No.149 串台|起朱楼宴宾客:重新认识投资,重新理解投资 42:12 温义飞:人们想变好的动力一直在,未来就有戏 No.164 温义飞:也许当下社会的悲观情绪过重了 45:07 刘飞:找到一生想做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No.135 2023 年终企划「后视镜」:我关注的 7 条新闻和 65 个观点 制作人:严格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头采样:High Alone - 王嘉尔 插曲1:My Sad Captains - Wide Open 插曲2:跟着感觉走 - 张震岳 片尾:Deadman - 蔡徐坤 相关 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٤٩ من الدقائق
  3. ٥ أغسطس

    No.200 好的品牌内容是「长期分红」,不是「短期红利」

    嘉宾|艾勇,「DTC Lab|未来品牌之路」「成为巴菲特」「CPA超频对话」主播 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 当一个品牌无法再“控制”用户如何谈论你,甚至连内部员工都不知道公司有什么故事可讲时,我们该如何重建与用户的连接?当经典的营销法则在“嘴巴时代”失灵,品牌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本期《三五环》,我和好朋友、营销专家艾勇串台聊了聊。我们从我的新书《内容即品牌》聊起,对当下的品牌困境做了一场“集体诊断”。 在当下这个时代,内容创作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我们作为用户,越来越难被品牌“官方”的宏大叙事打动?而品牌自己,又为何在内容创作上步履维艰,常常把鲜活的“内容”做成了冰冷的“物料”?艾勇曾是微博商业化的早期推手,而我一直用产品经理的视角看待创作,我们都认为,品牌终极的胜利,是成为一个能被用户“邀请去参加派对”的朋友。 如果你正在为品牌的声量焦虑,感觉经典的营销打法越来越使不上劲;对僵化的汇报流程和“物料思维”感到疲惫;或者你只是一个单纯的创作者,正在思考如何用真诚的故事与世界建立连接,希望我们这场对话,能给你一些新的视角和答案。 内容索引 01:00 Part 1 一个创作者的进化之路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阶段 输出是一件对于普通人,每个人都值得去做的一件事儿 播客在长内容里是比公众号的门槛低很多的 聊天儿这个事儿,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都是能聊出来的,人就是社交动物 12:00 Part 2 品牌的内容困境 为何“物料”成不了“故事”? 为什么很多企业做品牌的时候,很容易把它做成物料,或者是做不出来好的内容 投放 ROI 效果的广告物料,比较容易汇报 这种强控制的这个时代已经结束了 以前品牌的营销本质上是 control 模式 现在从喇叭时代变成嘴巴时代 你想表达但别人不想听 你的信息第一没法传递,第二你没法控制别人怎么讲你 22:00 Part 3 跳出投放思维 用产品经理的方式,打造穿越周期的内容资产 做内容还是得从产品的视角去做 两个核心最重要的概念:用户和迭代 传播者是现在整个中文语境下最重要的角色 好的内容抛开所有商业目的,它本身依然是一个对用户有价值的独立“产品” 好的内容是资产,有长期的价值,有长尾的流量 内容是“长期分红”,不是一次性的“短期红利” 成功的品牌,一号位才是他的品牌负责人 46:00 Part 4 从“控制”到“共鸣” 品牌最终的胜利,是成为用户的朋友 如果只有一号位能讲这件事情,本质上是一种推卸责任 你到底允不允许大家去讲故事? 用张一鸣的话说:context not control Market R&D,营销的研发 人类就是活在故事叙事中,品牌就是一个叙事 真正的 DTC 品牌,本质上是用户会想起你,会找你 制作人:严格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尾:往前 - 宇宙人 相关 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١ س ٣٠ د
  4. ٢٩ يوليو

    No.199 对谈李汇川:从《仙剑》到《黑神话》:中国玩家的记忆与国产游戏的变迁

    嘉宾|李汇川,文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数字游戏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 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 一个游戏,如何成为一代人心中无法磨灭的集体记忆? 一种曾被视作“洪水猛兽”的娱乐,又如何一步步蜕变成引以为傲的文化事件? 本期《三五环》,邀请了李汇川老师——他既是严谨的游戏文化研究学者,更是一位从小在街机厅和网吧里“身经百战”的资深玩家。 这是一场穿越三十年的时光漫谈,足够真诚,也足够怀念:我们聊了那个用“学习机”名义买来的小霸王,和那盘永远凑不齐999个游戏的卡带;我们聊了第一次被《仙剑奇侠传》的结局震撼到失语,也在他的讲述里,重新理解了躲着家长老师去打游戏的时光——那份消耗精力的,或许从来不是游戏本身。 如果你也曾在某个夏日午后,与小伙伴挤在同一块屏幕前奋战;如果你也曾为了一款游戏的通关或胜利,付出过无数时间与热爱;又或者,你只是好奇,在《黑神话:悟空》刷屏的今天,我们这代玩家心中究竟翻涌着怎样的情感,希望这趟时光之旅,能让你找到一些共鸣与回答。 内容索引 06:14 Part 1 启蒙时代:从“学习机”到街机厅 这个时代,游戏是“学习”的伪装,是小圈子的社交货币。它存在于邻居家的电视屏幕上,也闪烁在那个被学校和家长视为“三厅一室”禁区的、充满神秘魅力的街机厅里。 小霸王等学习机是孩子以“学习”之名说服家长掏钱买 魂斗罗、坦克大战等协作游戏 999合一的卡带只有4个游戏 不许进三厅一室或者五厅一场 独特的经营模式,量贩式的街机厅 20:07 Part 2 黄金时代:PC单机游戏的星辰大海 PC的出现和“存档”功能,彻底改变了游戏的形态。一个叫《仙剑奇侠传》的游戏,用它庞大的世界、精巧的剧情和无法挽回的悲剧,为一代人的童年刻下了关于“仙侠”、“成长”与“失去”的最初印记。 能存档持续玩一个游戏,承载剧情游戏 《仙剑》第一次提供了一个如此规模的世界,包括结构非常精巧复杂的故事 一个少年在成为大侠的路上,他心爱的关心的人都一个个离开了他,这是一个成长故事 什么样的代入感能够比得上,在游戏里你能真正操控李逍遥 千万别存!千万不要存档! 39:12 Part 3 网游时代:在虚拟江湖中成为“我们” 网线连接起的,不只是电脑,更是无数个渴望连接的灵魂。从局域网里的CS枪声,到《传奇》沙巴克的万人集结,游戏成为真正的“第二社会”。但在这股洪流中,也夹杂着“电子海洛因”的污名与一代人的挣扎。 电子游戏在加快玩家获得反馈的进程 一直到《传奇》出现之前,网吧所有的屏幕上都是一把枪在玩CS 主流声音会说,玩游戏是分神,影响学习 恶性循环:玩游戏本身其实并不会消耗特别多的精力,躲老师家长过于消耗精力 在其中探寻意义和价值的活动 01:04:13 Part 4 当下与未来:独立创新与工业化浪潮 当快节奏成为时代主题,能沉浸于一个完整的作品已是幸事。在《黑神话:悟空》石破天惊之前,是无数独立游戏人的微光在开拓边界。一方面,小成本的独立游戏不断带来创意惊喜;另一方面,以《黑神话:悟空》为代表的作品,标志着中国游戏产业正走向成熟的工业化体系,预示着一个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快节奏的时代里,还能花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沉浸在一个完整的作品里面,其实挺难得 把独立游戏和商业游戏概念,可以比照电影分类 《黑神话:悟空》不是不可复制的,不可触及无法超越的,一定不会是中国游戏的横绝孤篇 《黑神话:悟空》成功不仅仅是游戏质量的成功,它代表整个中国的游戏行业的工业化 制作人:严格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尾:游戏机 - 马飞 相关 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١ س ٢٨ د
  5. ٨ يوليو

    No.198 什么是杭州模式?从「官」不像「官」聊起

    嘉宾|刘典,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数字经济学者,兼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研究项目主任,《杭州模式:DeepSeek与中国算谷》作者 嘉宾|胡宇东,和光文化与战略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风险资本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杭州模式:DeepSeek与中国算谷》作者 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 当很多人都被“内卷”和“增长焦虑”裹挟时,为什么杭州却涌现出 DeepSeek、杭州六小龙、黑神话悟空等一众创新力量,给整个时代注入一剂强心剂?杭州的成功可以复制吗?它又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启示? 当一个地方的成功不再依赖“自上而下的设计”,而是源于一片“阳光雨露、各自生长”的雨林,这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本期《三五环》,我们请到了两位特别的嘉宾——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刘典老师与和光文化与战略研究院院长的胡宇东老师。他们组建了一个横跨50后到90后的“56789调研团”,带着对时代的好奇,一头扎进了杭州这片热土。 这是一场关于城市、时代与人的深度复盘。我们聊了那些“伟大不能被计划”的惊喜,聊了顶尖公司“小破楼”里的全球野心,也聊了那个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的、为企业发展而落泪的局长。我们试图解构,究竟是怎样的土壤,能让新一代的年轻人从“走关系”转向“拼产品”,能让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博弈”走向“共生”。 如果你也对我们身处的时代感到过迷茫,对“内卷”的现状感到疲惫,或者正在寻找一个能让理想生根发芽的环境,甚至在思考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未来的可能性,希望这场关于“杭州模式”的探讨,能给你一种全新的视角和答案。 内容索引 00:33 Part 1 什么是“杭州模式”? 杭州先行经验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DeepSeek和杭州六小龙的诞生,给整个中国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 杭州最重要的一点是80后、90后开始登上国家舞台 原来我们都是追赶,现在我们需要去探索无人区 身在杭州感觉不出来,如同当年井冈山革命,虽在井冈山看的是全球革命形势 伟大不能被计划 13:09 Part 2 成功土壤:“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原来我们都是追赶,现在我们需要去探索那个无人区 一个定律:展厅布置情况越朴素,企业越靠谱 企业需要的是“热带雨林”般丰富的土壤环境,不是具体给多少钱 在杭州跟政府沟通,不需要把需求翻译成政策语言 手握浙里办,约等于认识一个副省长 32:35 Part 3 “求真务实”的政商关系 在杭州官不像官 一个核心原则:只要无私无损,这事儿我就敢干,哪怕犯了错我的上级会包容我 政府和市场关系,从谁管谁谁优先变成了一个鱼水关系 2025年看到的杭州,是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交汇的地方 杭州让人看到星火可燎原 53:55 Part 4 下一个硅谷与每个人的时代 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硅谷、或超越硅谷? 浙商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原来四千精神用在做生意,现在放到产品研发和创新上 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财政和支出的可持续问题 那个局长哭了 杭州模式看起来是模式,背后是时代,但最核心的是人 做更长期的事,像养孩子一样去养你自己的职场、产品、做的内容和生意 制作人:严格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尾:Retro Petrol - 恐龙的皮 The Dinosaur’s Skin 相关 书:《杭州模式:DeepSeek与中国算谷》刘典、胡宇东著 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١ س ١٤ د
  6. ٢٦ يونيو

    No.197 播客为何叫 Podcast?一切要从 iPod 说起|Apple 播客 20 周年

    潇磊,半拿铁|商业沉浮录主播 刘飞,半拿铁|商业沉浮录主播 时间回到2005年6月28日,那一天乔布斯在发布会上宣布,要把播客带给每一个人,他称之为“下一代的广播”。也正是从那一刻起,Apple 在 iTunes 中集成了播客,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把播客同步到自己的iPod里,随时随地收听。 播客「Podcast」这个词,正是「iPod」和「Broadcast」的结合,很开心我们也参与了这段历史。感谢 Apple 播客 的邀请,在本期《三五环》中,我和潇磊将回顾 Apple 与播客的20年,与大家一同分享播客的往事与未来。 从苏联解体前的地下电台磁带,到乔布斯发布会掀起的“ iTunes 效应”;从意外催生了 Twitter 的商业竞争,到一档罪案播客如何火爆出圈,甚至影响真实案件的司法判决。播客,这门“耳朵的生意”,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精彩。 这个诞生于20年前的“新”媒体,究竟是如何一步步从极客圈走向大众,并将在未来创造出千亿美金的市场?如果你是播客的深度爱好者,对数字媒体的变迁史感到好奇,或是有志于投身内容创作的未来,希望这期节目能为你带来新的视角。 欢迎大家在 Apple 播客 App 和网页端,查看 Apple 播客 推出的20年特别策划,有更多创作者们的故事与洞察,和编辑精选的节目清单,值得一听。 也欢迎在 Apple 播客 关注我们的节目,在节目页面右上角点击“关注”,可以即时收到节目更新。 内容索引 02:00 Part 1:播客前传,从地下磁带到网络电台 早前有专门录制发行演讲、诗歌朗诵、戏剧表演、有声读物等黑胶唱片 早在70年代,出现“磁带杂志”涵盖实验音乐、采访、音频艺术、短篇故事等 1989年,苏联记者创立地下节目“独立电台的幻觉”,通过磁带分发 1993年,卡尔马拉默德推出第一个计算机广播脱口秀“互联网谈话广播” 关键技术“RSS”,解决音频文件体积大、下载慢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17:00 Part 2:苹果入局,“Podcast”一词定义一个行业 「Podcast」2004年,英国卫报记者本哈莫斯利,在文章中把苹果ipod + 广播broadcast 两个词拼了一下 2004年,iPod销量突破1000万台为播客提供了完美的硬件载体,开发者顺势推出自动下载音频软件iPodder 2005年,乔布斯宣布苹果将播客主流化,称其为“下一代的广播” 「iTunes效应」 iTunes 4.9 内置了超过三千个播客的目录,并提供一键订阅和自动同步功能 苹果的入局直接导致当时最有前途的播客平台初创公司Odeo转型,其内部副业项目后来成为了Twitter 25:00 Part 3:引爆点,一桩罪案如何让播客征服世界 2012年,苹果在iphone上推出一款独立播客应用,iOS 8.0系统上设为预装且不可删除 2014年,真实罪案播客《Serial》上线,创下“最快下载500万次的记录”,并成为史上最受欢迎的播客之一 《Serial》引发巨大舆论压力,直接推动司法系统复审,使案件中被判终身监禁的主人公得以释放 32:00 Part 4:千亿声浪,巨头争霸与音频的黄金时代 如今,播客市场由Apple、Spotify、YouTube三分天下 Spotify曾投入5亿美元布局播客领域,YouTube则凭借视频化播客成为全球消费最多的平台 2024年,全球播客听众数量达到5.467亿,市场估值为307.2亿美元 预测到2030年,全球播客市场价值预计达13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7% 听众画像,25至34岁的年轻人占全球听众的3分之1以上 收听习惯,平均每位听众每周听播时间7小时,正好一天一小时 播客依然年轻 制作人:严格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尾:无版权音乐 mubert - Hot And Things 相关 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٤١ من الدقائق
  7. ٢٤ يونيو

    No.196 对谈玉伯:告别大厂,我在 AI 荒野里「养小孩」

    嘉宾|玉伯,YouMind 创始人,语雀创始人,前飞书产品副总裁 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 放弃大厂身经百战的确定性,换取一份“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的快乐,值得吗?当决策的边界从“主管和组织” 变成“自己和团队的能力” ,是一种怎样的蜕变? 本期《三五环》,再次邀请到老朋友玉伯——前蚂蚁前端技术负责人、语雀创始人。如今,他正一头扎进 AI 创业的浪潮,从零开始,耐心“养一个小孩”。 我们都曾是互联网“黄金年代”的亲历者,这是一场足够坦诚的对话:我们聊了那些“不止一个瞬间”的后悔,被AI的“不确定性反噬”时,定义产品的艰难与焦灼,还有他最终极浪漫的构想——一个能捕捉灵感与梦境的“思维摄像头”。 如果你也曾在深夜思考职业的意义,对AI时代的个体创造充满期待,或是正在寻找一份能让自己“知道在忙什么”的事业,希望玉伯的故事,能给你一种回答。 内容索引 00:33 Part 1 告别大厂:后悔过,不止一次 在大厂的平稳期陷入“重复自己”的内耗 创业虽更累,但“内心里更开心”,因为“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做产品如养小孩,“能看见这个小孩的变化” 创业决策的后果是“赤裸裸的”,不像在大厂有主管兜底 看到优秀竞品时,有过“不止一个瞬间”的后悔 14:26 Part 2 定义产品:在AI不确定性中“攒”出一个产品 最大的挑战:产品定义“比我想象中难太多” 被AI的“不确定性反噬”,很多产品进展没想象中快 “AI时代的纸和笔”太空洞,“光有抽象是不够的” 最终聚焦为“一个AI辅助找资料和写稿的工具” 借鉴Gamma,用AI巧妙解决创作时的“空白页的问题” 找资料、看资料、写稿等工具能力“攒在一起”,提供“all in one的便捷式体验” 34:41 Part 3 AI终极愿景:“思维摄像头”,捕捉梦境与灵感 让写作能像“手机加摄像头”一样,极大降低门槛 让写作成为一种“悦己”的消费,而非功利性的任务 核心产品理念是“万物化稿,稿生万物” 终极愿景是做一个“思维摄像头” 它能把“脑袋里有个灵机一闪”的想法、甚至梦境给记录下来 44:01 Part 4 回归现实:在“刺绣”中寻找10倍体验 PMF没有,还没整出来 AI应用...不存在免费用户,付费墙能筛选出真正的用户 中年创业的好处:面对焦虑时,通过看历史让自己“更淡定” 真正的挑战:如何让新体验减去旧体验和迁移成本后,还能“乘以10”? 现在做产品不是在雕花,更像是在“刺绣” 制作人:严格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尾:芭乐 - FunkyMo 相关 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١ س ٨ د
  8. ١٧ يونيو

    No.195 在良渚做独立开发和自由职业,人均一个客厅?

    嘉宾|启师傅,良渚 Demo Day 发起人,「启师傅AI客厅」主播,独立开发者(LEMO FM、了然清单) 嘉宾|小冷,良渚生活方式博主「冷冷enjoy」,交互设计师,「人生玩家 LifePlayer」主播 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 告别 150% 的满负荷运转,拥抱 40% 的松弛感生活是什么体验? 当「附近」的颗粒度从「三里屯」变成「邻居家的客厅」,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本期《三五环》,邀请到两位杭州良渚的“新村民”——独立开发者启师傅,生活方式博主小冷。他们曾是身处大厂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如今在良渚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与创业土壤。 从“人均一个客厅”的居住幸福感,到每周四下午雷打不动的开发者聚会;从业余时间在邻居家客厅举办的 Home Bar、电影放映会,到吸引了全国 AI 从业者目光的草坪 Demo Day。良渚,这个离城市不远不近的“数字游民村”,为何能吸引如此多有趣的灵魂聚集于此? 如果你也对大厂之外的生活方式感到好奇,向往一个兼具自然风光与城市便利的社区,或是对 AI 时代的个体创业充满期待,希望这期节目对你有启发。 内容索引 00:25 Part1 告别大厂内卷,在良渚寻找新生活 大厂上班是150%负荷输出,在良渚输出能量由自己掌控 自由职业不是不干活,而是能掌握张弛有度的节奏 脉冲型输出的人,营业完就躺着,积蓄能量再营业 来良渚是“脱北从良”,生活幸福感直线上升 18:39 Part2 客厅里的社区,草坪上的创造力 北京路饭比是2,良渚是0.05,社交可得性变高 我们过上了老友记生活 村民分享会1.0到Demo Day 3.0,活动是自然迭代的 村民公约、村晚,老村民的邻里文化早就存在 50:03 Part 3 AI时代自由的真相,个体的未来 现在杠杆变了,自媒体+AI写代码取代资本杠杆,不必牺牲自由换融资 游民只是人生阶段,1-2年总会落地 在大厂是洪流中的螺丝钉,修好一扇门的反馈比做千万用户产品更强烈 我适合狩猎文明节奏,集中干一票吃一周 制作人:严格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尾:遇见晴光 - 顽石theOnes 相关 本期 shownotes 由「Gemini」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١ س ١١ د

حول

我是刘飞,产品经理生涯完整经历了 Web2.0,半截经历在中小公司和创业,半截经历在滴滴和阿里,写过两本勉强还凑合的书,有个不温不火的公众号「刘言飞语」。住在离西湖 11 km 的西湖区,室友是一只苏格兰折耳银渐层。 三五环是我的独立播客,邀请身边在城市里生活的局内人朋友聊天。话题和对谈的内容都只围绕一个原则,就是我个人的好奇心。通过他们不同的表述里,我试图发现不同的认知视角、不同的思维模式乃至不同的生活态度。至少会重塑我对世界的感知和判断,也期待能对你有启发。

المزيد من 逆熵

قد يعجبك أيضً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