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发展

中国大学生谈AI的利弊

就在巴黎人工智能峰会推出共同宣言的同时,在巴黎大学城的九十多名来自中国的学生经过了一天的讨论,也推出了他们对人工智能开发制定的规章。对这些大学生来说AI开发的方向是什么?应该对AI进行哪方面的限制?他们是否意识到AI开发的环境影响?
法广就此采访了组织并且主导学生讨论会的两名学生代表,这两名学生都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为何对人工智能话题感兴趣?

法广:感谢你们两位接受法广地采访,首先请你们做一个自我介绍。

谭优:我来自东北林业大学地英语系。

徐子正:我来自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系。

法广:你们两人都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为何对人工智能议题感兴趣?制定人工智能开发规章的主意是你们自己提出的吗?

谭优: 其实这个活动最开始的发起人是我们的主管Emanuel先生,因为他知道巴黎举办这么一个峰会,所以他主动与巴黎申请了会场,希望看到这个大学生对AI开发的想法,尤其是中国的Deepseek出来之后,大家都会去将它同美国的ChatGPT做对比,  所以AI是一个热点。就我个人而言,因为我学习英语专业的,AI专业是否会取代翻译?这是大家都十分担心的问题。其实,我本人在日常学习中,也会使用AI来完成一些作业,所有我有这种既要使用AI又担心被AI所取代的非常矛盾的心里。所以参加峰会也是想听听大家的想法,怎么样可以更加有益地来使用AI,使AI为大家服务,而不是被AI所取代,因为AI毕竟没有人地思想与灵魂,我希望今后能够做翻译,用同传或者交传为大国之间的交流做贡献。

徐子正: 我也是学英语专业的,我还有另一个身份,我是做英辩的,英文辩论,以前我比较喜欢用AI来辅助,但是,面对水平比较高的高手,就发现AI也有不行的地方,之后,就开始通过上课,通过老师教的东西,以及自己在外面比如说这次来布鲁塞尔和巴黎所学到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打开自己的思路,形成一套自己看世界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不借助AI也能够在辩论中取胜。然后,到这里我也学到了很多,比如说,关于性别平等的,因为AI的运作毕竟取决于数据库的数据, 以前保护主义者就认为女性的努力没有男性强,所以,AI很容易在性别上出现偏见。其实AI现在还是初始阶段,但是,未来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使AI能够帮助我们去处理世界面对的问题,而不是使原有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法广:其实周一峰会会场对面不远的地方就有工会以及别的组织举办了一个反峰会,在会场一些记者,翻译以及剧作家表达他们对自己未来工作的担忧,担心AI会威胁他们的工作岗位。很遗憾你们没能去会场听听法国人的担忧。回到你们的讨论会上来,经过一条的讨论,你们达成了一个什么样的AI开发的规章呢?

徐子正: 我们的项目共分为四个组:全球治理组,针对AI对于国际地缘政治方面的预测......

谭优: 我是地缘政治组的,我来介绍一下吧: 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讨论的:和平,公正,合作以及社团。主要是AI能够如何促进和平,如何促进多边主义等等这方面的话题,如果利用AI来更好地进行国际治理。

徐子正: 还有一个组是性别平等组,讨论的是AI在性别方面出现的偏见,大家发表了许多意见,也提出了一些切实的政策,希望这些政策在以后能够实现,使AI在性别上没有偏见,通过这些政策使我们的数据变得更加平等。还有两个组分别是SDG1 和SDG2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就是可持续发展目标, 是联合国的一个大的目标。SDG2关注的是如何从国家以及自身的层面来处理AI的虚假信息:就个人而言,我们必须脑子里有根弦,拿到一个信息之后,自己去思考它究竟是真是假,要有批判性辨别的思想,还有针对AI生成的文章,必须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对AI 生成文章的辨别,比如说,AI的文章重复的文段很多。还有,就是在立法层面,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我们也相信中国在打击AI虚假信息方面有更多的立法,这样更加能够帮助我们个人来应对虚假信息。

法广:那么就SDG1, 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方面,你们提出了哪些建议?因为我们都知道开发AI需要大量的资源,首先设备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稀有的原材料,然而,大数据的运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与水资源,能源的消耗,尤其是化石能源的消耗就意味着温室气体的排放,许多AI企业,无论是微软还是谷歌都可能无法完成自己原先制定的碳中和目标。不知道你们对这些问题是否做出了思考?

徐子正:其实我们之间也有一个争论,就是所谓无限制的发展,如何定于过度发展,发达国家在可持续方面做的比较好,因为他们的规章条例更加完善,而且他们已经发展起来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发展中国家能够用这个环保意识,让他们自己去节制自己,让他们把环保意识融入到自己的脑中,在研发的是否考虑到环保问题。

谭优:我是东北林业学校的,我在学习中以及做翻译的时候都接触过气候变化,我们这次没有重点去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我个人觉得确实不能够无节制地发展AI,但是,AI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帮助我们也做出更好地监测,来控制排放,可以帮助我们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

法广:就AI究竟是否可以帮助应对气候变化,就目前我所咨询的所有能源方面的专家来看,AI无疑在别的方面可以服务于人类,但是,在碳排放领域是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