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IC之音|島嶼共聲.傾聽台灣 Podcast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要帶您透過聲音,傾聽自然,紀錄這片土地的靈性之美,探索人與環境、人與土地、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可能美麗,可能哀愁;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座山林,任何一片海岸,任何一個季節,持續發生著;在過去,也在這時和未來。我們一同傾聽,一同反芻,一同思考,一同行動。讓我們一同與島嶼共聲。 本節目由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播出

  1. 15 MIN AGO

    生態作為一個思考,2024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

    關渡,大台北地區最重要的水鳥棲息地。每年秋風起,便有成千上萬的冬候鳥來到淡水河口,於此停留、棲息。 與這場候鳥遷徙景象同時發生的盛會,還有已經邁入第19個年頭的「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在藝術季中,關渡自然公園邀請藝術家,以竹子、木頭、種子、石頭、泥土、貝殼、麻繩、布料等自然素材進行創作,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這門重要課題。 2024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的策展主題為「生態,作為一個思考」,策展人廖柏森指出,這個主題不僅延續前兩年的「療癒,作為一個方法」與「自然,作一個禮物」,更強調了人與環境關係的重建,深入探詢永續的概念。「如果生態成為藝術家的態度,那麼作品所展現出來的,就是對生態觀察的一種思考,一種以藝術改變環境與人的姿態。」 本屆藝術季邀請了6位國內外藝術家於園區現地創作,包括台灣藝術家陳有德、郭俞平、曾莉珺,泰國藝術家Anusorn Tunyapalit、日本藝術家菅野麻依子,與法國藝術家Fiona Paterson。此外,緯創資通的志工連續第2年參與藝術季,創作出《翼起回家》,期待關渡濕地成為候鳥每年造訪的家園。 同樣屬於參與式藝術創作的作品,還有藝術家陳有德與關渡國中同學共同打造的《永渡池》。此作結合關渡國中「與水共生」課程,以獅象隘口淹水問題為文本發展,藉由創作引發學生思考。作品名稱中的「永渡」即為「永續關渡」,代表著師生對於關渡這片土地的期許與祝福。 以藝術為媒介,讓我們一起思考環境、思考永續。在造訪關渡自然公園之前,就透過本集節目來認識2024關渡國際自然藝術季的精彩之處!

    23 min
  2. 17 SEPT

    找一找,雙截蜻蜓哪去了? ft. 台灣蜻蜓學會秘書長李宜龍

    在台灣,有好幾種蜻蜓的族群岌岌可危,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水域環境,出問題了! 雖然蜻蜓是在空中飛行的昆蟲,但牠們的稚蟲「水蠆」都是在水中生活,長大後爬出水面,羽化成蜻蜓。不同型態的水域,會吸引不同的蜻蜓。有些蜻蜓喜歡棲息在乾淨的溪流上游,有些在下游或湖泊、池塘生活,有些則棲息於農田、水溝等淺水環境。 然而,隨著城市與工業發展,台灣的水域環境在這幾十年來有著巨幅改變。許多埤塘、池沼、濕地,被填平開發;河川河灘地興建停車場、籃球場、親水公園等設施,導致草澤減少;山區溪流也因為不當的治水工程,變成了三面光的水泥溝渠;有的水田使用了農藥,有的則休耕或轉作旱作……這些變化,使得適合蜻蜓棲息的環境愈來愈少。 以雙截蜻蜓為例,台灣蜻蜓學會秘書長李宜龍指出,雙截蜻蜓喜歡穩定的草澤環境,根據過往資料,北部淡水河流域的大漢溪、基隆河河岸,都有雙截蜻蜓的觀察紀錄,甚至桃園、南投、屏東等地的濱溪帶草澤都有雙截蜻蜓的身影。但如今,只剩下新北市樹林、鶯歌的大漢溪河濱草澤,有相對穩定的族群。 分析主要原因,李宜龍認為,仍是河岸棲地環境的變化。例如樹林「後村堰」2004年遭艾利颱風帶來的大水沖毀而荒廢,成為雙截蜻蜓的重要棲地;後續市府將看似雜亂無用的草澤整理為遙控飛機場、運動公園,也連帶讓雙截蜻蜓的棲地縮小。加上最近幾年降雨極端化,草澤可能長期無雨水補充逐漸乾涸,更讓雙截蜻蜓的生存雪上加霜。 根據台灣蜻蜓學會編撰中的蜻蜓紅皮書初稿,雙截蜻蜓被列為國家極度瀕危等級(NCR),需要您持續關心。現在就讓我們跟隨台灣蜻蜓學會秘書長李宜龍,走訪雙截蜻蜓在鶯歌與樹林的可能棲地,找尋牠們的身影,也思考如何拯救岌岌可危的雙截蜻蜓族群。

    23 min
  3. 10 SEPT

    半夜不睡覺!熱血的綠蠵龜生殖行為調查

    一群人半夜不睡覺,待在沙灘旁,他們在做什麼?原來他們在調查綠蠵龜的產卵行為! 綠蠵龜是我國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根據研究,小琉球不只是綠蠵龜的覓食地,也是牠們穩定產卵的棲地;小琉球島上7處沙灘,全都有綠蠵龜的產卵紀錄。 為了瞭解綠蠵龜母龜對小琉球產卵棲地的利用情形,並探討人類活動與氣候變遷對綠蠵龜的生殖行為影響,海洋保育署自2021年起委託台灣咾咕嶼協會(以下簡稱咾咕嶼協會)執行研究計畫,蒐集產卵個體、產卵時間、產卵行為過程、產卵數量、地點選擇、孵化過程、孵化率等諸多資訊,進行整理分析。 因為每年調查作業是從2、3月開始進行至10月,如此長時間的調查絕對無法一人單獨完成,而是需要許多人一起投入,所以咾咕嶼協會也向外徵求志工,協助調查工作。咾咕嶼協會海龜專案經理林駿宏指出,因為海龜對周遭環境敏感度很高,萬一受到驚嚇,就可能會放棄產卵,於是志工在正式上工之前,都會接受紮實的勤前訓練,了解如何在不干擾母龜的情況下,得到所需要的資料。 海龜主要是在入夜之後,上岸產卵,因此調查志工團隊也會排班,在晚上進行沙灘巡邏。如果發現有母龜產卵,就立即在社群群組內進行通報,輪班進行後續的觀察作業。若母龜產卵的沙灘有夜遊遊客造訪,志工也會協助進行友善海龜宣導,避免母龜受到人為干擾放棄產卵。 從志工巡灘期間和遊客的互動中可以發現,大多數遊客都不曉得會有母龜上岸產卵,或是民宿業者只說了晚上可以去潮間帶散步,但缺少「海龜產卵季友善行為」的宣導。這也顯示主管機關需要強化相關環境教育及海龜保育的宣導工作。 「當志工最棒的就是可以觀察到海龜整個產卵過程!」本集節目專訪咾咕嶼協會海龜研究專案經理林駿宏,告訴您綠蠵龜母龜生殖研究背後的熱血故事。

    23 min
  4. 3 SEPT

    淨灘減塑減廢,守護小琉球與海龜

    小琉球垃圾多,處理問題也多! 在這座面積6.8平方公里的小琉球島上,住了約1.2萬人;一到假日,更湧入許多民眾前來旅遊、潛水,也造成垃圾量暴增。根據統計,小琉球平日每天約產生5噸垃圾,假日翻倍,且所有垃圾都需要「搭船」送回本島處理。 為了減少垃圾對這座美麗島嶼的負擔,海湧工作室與台灣咾咕嶼協會結合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力量,舉辦淨灘活動,邀請民眾組隊參加。活動以「海灘貨幣」做為獎勵,清理越多垃圾的隊伍,就可以獲得海灘貨幣,於島上超過100間店家折抵消費。 淨灘雖然能清除環境中的垃圾,但更重要的是源頭減量。所以在淨灘前,海湧工作室執行長陳人平透過講座,告訴參與者一次性產品對海洋、生物以及人類的危害。期待遊客透過淨灘了解到問題的嚴重性之後,在日常生活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今天少用一個,明天就少減一個」。 除了淨灘之外,咾咕嶼協會與海湧工作室也也發揮創意,持續推出各種減塑、減廢行動,如「雨衣琉著用」與「咕咕幣/咕咕碗」計畫。前者回收輕便雨衣,清洗、晾乾、整理後,再提供到免稅店與遊客中心的陳架供民眾索取,讓雨衣資源不被浪費,也減少垃圾的產生;後者則是租借便當盒系統,民眾可以在特製扭蛋機以150元轉出一枚咕咕幣,憑此到合作店家兌換咕咕碗。 現在就讓我們共同參與小琉球的淨灘活動,也看海湧工作室與台灣咾咕嶼協會如何發揮創意,讓減塑、減廢成為小琉球的全民運動。

    23 min
  5. 27 AUG

    水下清除百噸廢棄物,熱血的小琉球海洋志工隊

    所有的環境生態問題,都是人的問題。 要改善環境生態問題,當然,政府的政策與執法是一大關鍵。但民間也並非一籌莫展,在地的社區社群與一般民眾,都可以為環境貢獻心力。 為了迎戰棘手的海洋廢棄物,小琉球有一群熱血民眾於2009年成立了「小琉球海洋志工隊」,除了6月底至9月中旬暑假期間,或遇到連假、颱風等特殊狀況外,每週三中午12點,志工便開始集合、著裝、背上氣瓶,潛水清除海底的漁網與廢棄物;小琉球周邊海域水深25、30公尺範圍內,都是清理範圍。 說起成立志工隊的緣由,隊長龍王鯛回憶起15年前在一次深潛的過程中,拍攝到海底巨大的流刺網上,纏繞著一隻溺斃的海龜,這個畫面讓他感到無比心疼。之後,他在觀光發展協會的會議中分享了這段影片,徵求同樣關心海洋的會員一起成立志工隊。每位加入的隊員都以一種想要守護的魚類或海洋生物,作為自己的名字。 小琉球海洋志工隊發言人天使魚表示,志工隊在成立初期只有10名成員,如今Line群組裡面已超過70人,老中青三代都有,大多是小琉球在地人。而且志工隊是完全自發性的團體,沒有立案、沒有補助,但匯聚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能量。 每次出海清除海底廢棄物,下水的人員多的話有10至20位,同時要有人在船上協助。水下志工必須持有AOW潛水証照、潛水氣瓶數50支以上經驗,並有在水下照顧自己及潛伴的能力。天使魚強調,這不是一般的休閒娛樂活動,所有成員下水時都必須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則,為自己的安全負責。 從2009年至今,已有15個年頭、累計450場清除作業。天使魚指出,許多小琉球鄰近海域能看得見的海底廢棄物,都已經清除得差不多,但颱風過後,又可能會把沉積的廢棄物翻上來,因此需要持續進行清理。雖然沒有進行精確的統計,但估計可能已經清除上百公噸的廢棄物。 自己的海洋自己顧,除了清除海底廢棄物外,小琉球海洋志工隊也協助進行珊瑚調查、淨灘活動,希望恢復小琉球美麗的海洋風貌。現在就讓我們透過志工隊隊長龍王鯛、發言人天使魚,與隊員Nemo、獅子魚的分享,看這群熱血的志工隊成員如何守護海洋,讓湛藍大海生生不息。

    23 min
  6. 20 AUG

    中部最完整客家聚落,大茅埔調查團為故鄉注入活水

    建庄超過200年的大茅埔,為台灣中部地區最完整的客家聚落。2018年起,返鄉青年吳哲銘與在地耆老、青年,自發組成「大茅埔調查團」,為故鄉注入源源不絕的活水。 與大茅埔調查團團長吳哲銘,一同走訪聚落賴以維生的大茅埔圳,沁涼的圳水潺流不息。吳哲銘團長指出,大茅埔圳至今已有約200年歷史,工程最困難之處是開鑿穿越龍神山的隧道,引水入庄。因龍神山形狀如同牛隻,當時風水師規劃隧道應從牛鼻處穿過,但挖掘時土石不斷崩塌,傳說當時有位神秘老人於牛首處不斷安撫,才讓隧道工程順利完成,隨後老人便消失不見。村民認為老人就是伯公(土地公)化身,因此設立水利伯公廟在此祭拜,「以科學眼光解讀,可以看作先民為了教育後代,做好水土保持,保護圳路隧道。」 因此,大茅埔調查團將水圳列為調查的重點,挖掘聚落中的水圳故事、記錄開鑿工法與清淤技術,進行生物調查。吳哲銘團長表示,在水圳中發現有黃金蜆、蝦虎魚、石田螺、擬多齒米蝦、馬口魚等水質指標生物棲息。如此清澈乾淨的圳水也成為最好的媒介,調查團鼓勵村內的爺爺奶奶帶著孫子前來戲水,不僅召喚了在地居民的兒時記憶,更拉近人與水的關係。 大茅埔調查團固定於每週三上午在聚落進行田調,進一步將調查內容轉化為導覽遊程體驗。在Covid-19疫情期間,調查團將把目光轉向山林,架設自動相機,監測野生動物,結果拍攝到了石虎、穿山甲、藍腹鷴、食蟹獴、食蛇龜等保育類動物,「但遊蕩犬隻入鏡的次數與頻率比野生動物還要高」,令人憂心。 2020年起,大茅埔調查團更與泰興宮主辦「龍神山水祭」活動,透過山水遶境、市集展售、音樂會、施放祈福紙船,傳遞客家人「尋龍建庄」的文化與敬山愛水的永續生活觀念。吳哲銘團長說明,紙船都使用有FSC驗證的紙張,以天然蜂蠟防水,也在圳道末端回收紙船,不會汙染水源。今年第五屆龍神山水祭即將於10月19日星期六舉辦。 六年經營,已有所成。吳哲銘團長表示,下一步考慮成立基金會,結合當前企業重視減碳與生物多樣性的大趨勢,攜手相同理念的企業,在家鄉推動友善耕作、水果行銷、微水力發電,並處理遊蕩犬貓等生態議題。 現在就讓我們前進台中市東勢區的大茅埔聚落,看大茅埔調查團如何透過不間斷的行動,重振家鄉的生命力,也在永續的道路上持續前進。

    23 min
  7. 13 AUG

    和東亞摺翅蝠說明年見!新北瑞芳蝙蝠觀察

    新北市瑞芳區依山傍海,自然資源豐富。但你可知道,這裡有一個夏天獨有的生態景觀?就是黄昏時分東亞摺翅蝠成群出洞覓食、萬蝠群飛的畫面,絕對讓你嘆為觀止! 8月3日傍晚,跟隨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的解說活動,一起走訪瑞芳濱海公路台2線75K旁的的蝙蝠洞公園,觀察東亞摺翅蝠。日落前一刻,便可看到有一兩隻蝙蝠飛出洞口,隨著天色愈趨昏暗,蝙蝠也傾巢而出。出洞的蝙蝠會先在洞口盤旋,再緩慢高飛,大多往西南側的山頭飛過去,因為翻過山,便是基隆河,有豐富的昆蟲可以享用;有的蝙蝠則往頭上飛過,讓參與活動的民眾驚呼連連。 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總幹事兼研究員徐昭龍介紹,東亞摺翅蝠為台灣唯一一種摺翅蝠科的蝙蝠,以昆蟲為食,體重僅9-14公克,約為1個50元硬幣的重量。在外觀上,牠的耳朵較圓也較短,末端不超過頭頂,且由於前肢第三指的第二指骨長度較長,棲息時第二指骨及第一指骨有反摺於翅內的現象,因而得名。 東亞摺翅蝠廣泛分布在台灣各海拔區域,經常在森林環境活動覓食,夜晚則於天然洞穴或人工隧道休息。而瑞芳蝙蝠洞是全台最大的東亞摺翅蝠繁殖地,每年清明節後便有許多雌性東亞摺翅蝠聚集於此,開始生育小蝙蝠,數量可能高達數十萬隻;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寶寶誕生,逐漸成長,至立秋時節,小蝙蝠具長途飛行能力之後,蝙蝠母子便陸續飛離瑞芳。因此四月中旬至八月初的夏日傍晚,太陽西下,便可在此看到上萬隻蝙蝠從洞穴飛出,佔據天空的畫面。 根據紀錄,在濱海公路開通之前,蝙蝠成群出洞覓食的景象更為驚人。從小生活在瑞芳區海濱里的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志工簡根瑾回憶,兒時每到夏天入夜前,多不勝數的蝙蝠飛出洞口,天空是黑壓壓一片,極為壯觀。然而在1980年代,有民眾拿沖天炮往蝙蝠洞施放,導致東亞摺翅蝠離開,此景不再;直到2000年之後,東亞摺翅蝠才逐漸回到瑞芳蝙蝠洞,緩慢恢復數量。 這樣的自然美景,需要您共同守護。徐昭龍總幹事指出,瑞芳蝙蝠洞緊鄰交通繁忙的台2線,經常有出洞蝙蝠被車輛氣旋卷至車底,慘遭路殺;且洞口土地為私有地,地主整地、設置建物,都會影響蝙蝠棲息。廣泛來說,東亞摺翅蝠覓食昆蟲,容易遭農業用藥影響,若蝙蝠體內殘留累積殺蟲劑,也會影響其繁殖與生存。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參加8月初台北市蝙蝠保育學會的蝙蝠觀賞活動,認識東亞摺翅蝠,並跟牠們說「明年見!」若您在夏天傍晚,開車經過瑞芳蝙蝠洞,別忘了放慢車速,讓蝙蝠媽媽與寶寶能安心學飛、覓食。

    23 min

About

《島嶼共聲.傾聽台灣》要帶您透過聲音,傾聽自然,紀錄這片土地的靈性之美,探索人與環境、人與土地、人與其他物種之間的關係。這些紀錄,可能美麗,可能哀愁;可能在台灣的任何一座山林,任何一片海岸,任何一個季節,持續發生著;在過去,也在這時和未來。我們一同傾聽,一同反芻,一同思考,一同行動。讓我們一同與島嶼共聲。 本節目由緯創人文基金會贊助播出

To listen to explicit episodes, sign in.

Stay up to date with this show

Sign in or sign up to follow shows, save episodes and get the latest updates.

Select a country or region

Africa, Middle East, and India

Asia Pacific

Europe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