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广州供电局斩获央企QC赛事一等奖,以质赋能解锁城市用电“新体验”

9月11日,第八届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发表赛在广州落幕,这项赛事是国内QC领域最高水平赛事。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凭借质量管理实践与创新成果,荣获一等奖奖项,为广州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亮眼的“电力色彩”。

据悉,中央企业QC小组成果发表赛,是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服务央企质量提升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每年全国“质量月”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为中央企业质量提升搭建专门交流平台,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质量改进与创新成果的分享与推广,助力中央企业不断夯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

从坚实可靠的电网工程,到智能轻便的巡检产品;从精准高效的用电服务,到规范高效的管理运营,再到持续创新的经营模式……广州供电局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回应市民用电需求和城市发展挑战,以质量管理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电力动能。

跨江架线效率提升22%,筑牢城市用电“生命线”

电网如同城市的“能源动脉”,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用电安全和供电稳定。随着广州城市快速发展,电网运维任务日益繁重,如何在大量工作中同时提升效率与质量,成为广州供电局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500千伏狮南甲乙线改造工程为例,该工程是大湾区重要的跨江输电通道,保障着广州、东莞等核心城市的电力供应。面对跨江施工难度大、环境复杂等挑战,广州供电局创新使用“跨江索道运输+智能化焊接”等先进技术,并实施全流程精细化质量管理,工程不仅实现“零缺陷”,还将工期从180天缩短到140天,效率提升22%,投产后跨江输电能力提升30%,显著增强了电网的安全稳定性。

破解山区难题,每年减少野外作业超1000小时

在广州山区,电力设备如繁星散布于群山之间,如何守护好山区电网是筑牢乡村振兴用电底线的关键担当。近年来,从化区低压线路年均增长6.5%,测温点数量显著增加,原有设备沉重续航短、测温准确率最低仅60.13%,严重制约运维效率。

面对这一现实,广州供电局精益求精QC小组专注技术攻坚,成功研制出红外热成像双模式切换低压巡检仪。该设备首次融合智慧双视红外技术,重量仅100克,可通过手机连接实现非接触精准测温和报告自动生成,极大提升了山区巡检的便捷性。

实际应用显示,该设备一次性测温准确率提高至95%,成本降低92%,每年减少野外作业超过1000小时,目前已全面投入广州供电局山区低压巡检工作。该成果先后应用于“十五运会”等重要保电任务,并实现向秘鲁的技术出口,是广州供电局以科技创新驱动运维提质增效、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山区典型实践。

智能系统让故障定位时间缩短为1/10

电力供电服务关系万家灯火,精准无误的电能计量则为高质量的供电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广州供电局计量自动化系统3.0触达全广州超700万用户的电能表,日均处理10亿条数据。但以往人工巡检容易陷入“修完硬件又查软件”的被动局面,影响故障处理效率和电费准确性。

为此,广州供电局超能量QC小组研发了“超能量机器人”故障定位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专用安全通道采集数据,构建集中式数据处理平台,结合AI行为识别与多模型分析,快速精准定位故障。系统投入使用后,故障定位最快仅需13.2分钟,压缩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准确率达到100%。系统全年为运维人员节省2350个人工时,支持新能源采集完整率达99.8%。

文、图|记者 董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