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香水:香奈儿和她的艺术家朋友圈

05. 住在机器里的建筑师

可以带你远走高飞的香水

Bonjour~ 上次我介绍了尚·考克多(Jean Cocteau),就是香奈儿女士她那位集结20年代前卫艺术味道的好友诗人,同时我也提到了法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波德莱尔是散文诗的鼻祖,影响19世纪后期及20世纪初期的欧洲文坛。考克多(Cocteau)曾这么形容波德莱尔:“他的目光逐渐落在我们的身上,就像星光照射到我们一样。”其实,波德莱尔的目光也照射到香水业界,我想,每个做香水创意的人的书架上,都应该要有他的诗集《恶之花》(Les Fleurs du Mal)。

你看!这是60年代法文版的《恶之花》,我去年在巴黎旧书摊寻宝找到的,书皮已经很破损了,但是一翻起书页,我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质感、温度、声音,甚至闻到淡淡的油墨的味道呢。你闻一闻,是不是可以体会波德莱尔强调的审美上的“通感”,那种“香味、颜色和声音交相呼应”呢?

波德莱尔在首版《恶之花》上的笔记

波德莱尔的作品的确“诗中有香”,我再举他另一个与香气有关的作品《Les Projets》 ,这是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Le Spleen de Paris)中的第二十四篇。波德莱尔在这篇散文诗里提到,有天他写诗写累了,就在巴黎的街道上散步,放空的脑袋突然闪入一个念头,想象他和他的恋人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地方筑爱巢:第一个地方是皇宫;第二个地方是靠海的热带小木屋,里头充满着玫瑰与麝香的香气;第三个地方是一个小旅馆。

波德莱尔回到家后突然意识到,他这个想象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所以根本不需要外出旅行。他问自己:“为什么?当我的灵魂可以如此地灵活自如,我干嘛活受罪、强迫自己的身体改变位置?”

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1863

其实,波德莱尔的想象和香水的本质很类似,因为香水是一种可以激发享受的愉悦,把这种气味的想象力穿在身上,自己就是一个可以“远走高飞”的光环了,而且还香香的。

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不是也说过吗,“嗅觉是一个无所不能的魔法师,能送我们穿越数千里,穿过所有往日的时光……” 所以,穿上一款香水...... 比如穿上香奈儿CUIR DE RUSSIE(俄罗斯皮革香水),你就可以体验到俄罗斯骑士的魅力、白桦树皮油经过曝晒后的靴子皮革、以及充满阳光气息的烟草香,这款代表20年代俄罗斯贵族的经典气息;穿上香奈儿Paris-Riviera(香奈儿之水[巴黎-里维埃拉]),你可以想象南法地中海的蔚蓝海岸,炙热苦橙花香所营造的夏日假期;穿上香奈儿Paris-Biarritz(香奈儿之水[巴黎-比亚丽兹]),可以想象夹带柑橘果香和岩兰草香的大西洋的比亚丽兹海风。

感觉香水长了翅膀,可以带到我们远走高飞去旅行呢……

香水与建筑,一种令人回味的关联性

的确,气味有关空间,而空间有关建筑。所以,香水和建筑也有一种令人回味的关联性。实际上,我们是可以通过嗅觉来体验建筑的

想一想,我们在建筑物里活动,随着时间的流转,人身上的气味便与建筑物本身的气味相互融合成为一体,并且永久地烙印在脑海里了。

你觉不觉得,无论我们有没有宗教信仰,只要一进去神圣的空间,比如寺庙与教堂,我们便莫名地感觉平安喜乐?那是因为宗教活动与气味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些香薰、香火、蜡烛、鲜花的气味和那些圣经、佛经与签纸的气味,萦绕在空中……久而久之,便和人们的气味一起悄悄地渗入墙壁、柱子、还有家具,变成一种神圣严肃的氛围了。

再举一个例子,巴黎的康朋街31号(31 Rue Cambon)。1918年,香奈儿女士在这里设立了自己的精品店。而她的私人寓所以及工作室就在楼上。1921年,她开始在店内陈列时尚配饰,还有第一款与香奈儿时装和帽饰搭配的五号香水。可以这么说,康朋街31号见证了巴黎“疯狂年代”(Années folles)的上流社会、艺术、文化的历史,见证了前卫设计师香奈儿的毫无畏惧的创造力。

镶满镜子的回旋楼梯,以Art déco,也就是装饰艺术风格贯穿整幢建筑,灵动地捕捉折射光线与气味,我可以感受到空间里散发出的一股独特的味道,而这个味道,你可以从香奈儿31 Rue Cambon(香奈儿康朋街三十一号香水),这款闻起来优雅温暖的柑苔香调香水去体验。

香奈儿在镶满镜子的回旋楼梯上,1954

现在,或许你会问我:“可是,Della,音乐和香水都是隐形看不到的,它们都有notes,这点可是跟坚实而有形的建筑学不同的哟~”

Well,建筑看起来的确刚硬,但是它的创意和香水一样,可以是异想天开或是形而上学的想象。而且两者还有跨界的共同点,例如:

结构——建筑的地基对应的是香水的后调,地面上的架构对应的是香水的中调,屋顶对应的是香水的前调。

纹理/质地——描述建筑纹理的语言与香水是重叠的:我们说大理石光滑,钢铁凉爽;我们说树脂木材很温暖,还有上光和抛光、金属感、粗糙、锋利...... 这些形容词,也常常被用来形容香水给人的感受。比如香奈儿五号里的乙醛,给我一种干净、清爽的金属感(metallic);而31 Rue Cambon(香奈儿康朋街三十一号香水)与Misia香水里头的鸢尾花,则让我闻出一种粉粉如石膏雕像的触感。

原料/成分——建筑物的原料有木材、金属、混凝土、石头、玻璃、水泥等等,而香水的成分有花朵、木头、香辛料、芳香草本植物、树脂、草与根等等。每一个原料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和历史,所以,选择什么样的原料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会是创意的一大考量。

如果创作的是一个艺术作品,那么原料的来源更得讲究:就建筑来说,美丽的泰姬陵结合了印度建筑和波斯建筑风格,它的建材使用了来自印度各地,还有亚洲包括中国、阿拉伯与阿富汗等地的材料。就香水来说,香奈儿五号香精里头的灵魂成分,比如五月玫瑰、茉莉,就是来自香水的诞生地,格拉斯。

美学——香水与建筑,都在追求一种平衡感的美学,也在挑战空间的感知度。两者的结构目的当然是创造优秀的作品,不过,对美的追求就是能让在这个空间里的人受到感动,走出了这个空间还能让人回味。

在这里跟你吐个自己的槽:其实,我在纽约念研究所时本想读建筑系,但我的数学实在是太烂了,怕以后把房子给盖歪了,只好摸摸鼻子改念视觉传达。但是,这并不减少我对建筑的欣赏。因为有“怕把房子盖歪”的恐慌,所以你可以猜得出,我绝对不是解构主义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的粉丝。对于设计,我向来喜欢简洁主义,所以我是戴着黑框圆眼镜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的信徒。

欸,你有瑞士法郎十元纸钞吗?你看,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也被称为“功能主义建筑之父”,他可是瑞士人的骄傲呢~

10元瑞士法郎纸币上的勒·柯布西耶

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命运真是捉弄人,我那么想当建筑师,最后成为香水设计师。可是你知道吗?那位我喜欢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他从小的愿望是当画家。

1917年,勒·柯布西耶从瑞士家乡拉绍德封小镇(La Chaux-de-Fonds)搬到巴黎,开了一个设计工作室。他原先是打算用建筑谋生,来圆他的画家梦想,但是事与愿违,他的建筑比绘画更受人喜欢。后来,他遇见了法国立体派画家阿梅德·奥占芳(Amédée Ozenfant),两人一拍即合。Ozenfant介绍了立体派画家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毕加索(Picasso)、胡安·格里斯(Juan Gris)给他认识。而且,从1920年开始,两人合编《新精神》杂志(L’Esprit Nouveau),也就是从这本杂志开始,本名叫Charles Édouard-Jeanneret 的勒,开始用Le Corbusier(勒·柯布西耶)这个笔名发表文章。

为什么改了名啊?因为他要反映自己的信念:无论什么时候,任何人都可以重新塑造自己。

勒·柯布西耶与Ozenfant一起开创了名为纯粹主义(Purism)的绘画新运动,取名叫做纯粹主义(Purism)的灵感,来自于静物画的作品中那种描绘物体的几何形状的纯净感。纯粹主义强调以“去芜存菁”的方式,将物品呈现出一种纯净、简单的形式。 1920年,勒·柯布西耶的画作《静物与叠板》(Still Life with a Stack of Plates)就是纯粹主义的最好例证之一,它表明了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并且提倡以审美的方式来展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杯子、瓶子,还有盘子这些可用机器复制的东西。

1923年,勒·柯布西耶出版了他的一部重要著作《走向新建筑》(Vers une architecture),翻译成英文是《Towards a New Ar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