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人物

人物杂志

一个编辑部的社会观察。

  1. 柱子哥:7年两次晚期癌症,我成了一个代价

    8 AOÛT

    柱子哥:7年两次晚期癌症,我成了一个代价

    今年35岁的柱子哥已经经历了两次癌症。28岁那年,淋巴瘤晚期合并红斑狼疮将她从复旦学霸、金融精英的平滑轨道抛入深渊。她爬出来了,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抗癌博主,在阶段性治愈后回归生活。去年,命运再次选中她——印戒细胞胃癌晚期,医生预判生存期仅一年。两次承受生重击,你却很难在她身上看到「晚期病人」的标签,她头脑清晰、表达精准、带着清醒的自嘲与对世界的审视。 本期播客,我们与柱子哥聊了她现在的处境。她对疼痛的恐惧,对死亡的想象,安宁疗护无法给予的安全感,癌症病人到底会面临怎样的处境。她聊到了自己如何面对三种时间。作为一个小镇做题家,她如何看待东亚女性的三大陷阱。她对父亲去世的后悔。以及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去过一个璀璨的人生。 【时间轴】 02:02抗癌治疗过程像西西弗斯推巨石上山 02:50 身体的不适成为生活白噪音,最疼的时候需要跪在床上 06:08 「你明知自己会死于什么,但是你却只能像旁人一样袖手旁观」 09:49 当安宁疗护甚至解决不了基本需求,「我不能因为我不是那个最后能生火取暖的人就放弃捡柴火」 16:40 我最近见的很多人绝对是最后一面,但我还会说「再见」 20:27 二次患癌,但我的心智和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二十几岁那个无助的我了 26:10 时间的维度更复杂了,我能把握的只有眼前1分钟 31:22 人生被剥夺了一些可能性,可我还是有探索璀璨人生的这一种可能性 32:35 死亡意味着我不再在场 33:55 父亲癌症去世是人生中最大的打击,他是我心中小人物的天花板 44:02 东亚女性三大陷阱,我都踩了 50:17 人最终能带走的是自己给予别人的东西 52:41 捐献大脑是留下的一个小小幸运圈和漂流瓶 58:45 这一生做人很灿烂,来生请让我做一只卡皮巴拉 本期嘉宾 柱子哥 抗癌博主 本期主播 张寒 《人物》CEO 本期配乐|Monday-Ludovico Einaudi 制作|七七 蒋宇

    1 h 1 min
  2. 成为妈妈后,我变了

    24 JUIL.

    成为妈妈后,我变了

    不久前,人物发起了一次征集,「成为妈妈后,我变了」,迅速收到一千多份回复,读者们细腻而深入地讲述了自己当妈妈后种种的变化:身体的,心理的,家庭关系的……生育对女性来说是巨大的变动,而过去的一年也是《人物》编辑部的生育大年,有四位同事都在这一年当了妈妈,迎来了五个小生命。这一次播客,我们邀请了新手妈妈林松果,和「老手妈妈」朱柳笛,一起分享她们在成为妈妈后的变化。 原本「雌鹰一般」健壮的林松果发现自己的身体逐渐成为一个容器,相伴而来的是腹直肌分离;孩子已经七岁的朱柳笛,重新想起侧切拆线后那种似乎被全世界抛下的疼痛;有了孩子,家里突然从两个人变成无数人:妈妈、婆婆、月嫂、育儿嫂……全新的「家庭管理学」需要学习;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妈妈们还要再去思考和职业的关系:身边还没有生了孩子之后继续当记者的先例,未来生活中的诸多要素,职业、育儿与自我该如何排序?这是贯穿生活细节的诸多取舍,而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们,时常在场,也偶尔做得不够。 生育及养育是复杂的、辛劳的,但林松果和朱柳笛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崭新的力量和勇气,在面对生活里微小的不公时,她们会直接表达,孩子带来了一种使命,她们想要让孩子未来的世界变得更好,而她们自己,也在孩子的反馈中,感受到一种珍稀的、无条件的爱。 祝福每一位母亲。更多讨论,欢迎点开音频播放。 【时间轴】 2:05 生育带来了许多身体上的新知——慢慢发觉女性的身体是生育的容器 9:00 信息遮蔽:前三天三夜的无比恐慌 14:12 关于「父爱反馈」的迷思,可以往后放一放 19:12 生孩子之前,我曾担心工作会受影响 24:33 每个妈妈都有一个「10点钟时刻」 30:02 「孩子变成了我的人质」:你希望所有人对孩子好,那你就必须对所有人都好一点 31:45 没当过领导,如何管理育儿这个「项目」? 38:12 母亲的眼光打开了工作上的新视角,女性主义和自己的经历有了更多勾连 44:20「我觉得我很有力量,有一种母兽般的感觉」 51:38 如何面对生育后自我的失落? 54:44 养育小孩的过程也是自我建构的一种方式 1:00:38 关于生孩子的决定,我们的犹豫和准备 1:03:18 能够共同育儿的伴侣,不能有「有毒的男子气概」,也要「一人一杀」 1:10:17 生育之后,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 01:15:25 辛苦但从不后悔,孩子让我体验到无条件的爱 本期嘉宾 林松果 《人物》主笔 朱柳笛 《人物》编辑 本期主播 槐杨 《人物》编辑 本期配乐|《是妈妈是女儿》-黄绮珊/希林娜依高 制作&运营|七七、蒋宇

    1 h 19 min
  3.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绝版青春|对话董洁

    18 JUIL.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绝版青春|对话董洁

    优酷生花剧场×人物 EP03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青春」,你会选择什么?青春总是像雾气般朦胧而流动,相信我们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甚至这个答案会随着阅历的增长和记忆的消逝变幻不停。 而「青春」也是影视作品中人们乐此不疲的主题,它也许是懵懂的心动,是反叛的棱角,是与家庭的一次次碰撞与和解。在优酷生花剧场正在热播的《樱桃琥珀》青春叙事里,答案也远不止一种。他们有着对未来的迷茫和青涩的爱恋,有着截然不同的家庭关系,也有着独属90后那个时代的烟火气。在这个故事背后,我们还看到了关于青春爱情、关于东亚家庭教育的一些课题。 本期播客,《人物》携手优酷生花剧场共同对话演员董洁,在剧中她饰演了林樱桃的妈妈林盛娟,在本次对话中,她既是青春的亲历者,也是观察者。对于她自己而言,她说「我的青春期大概是在我的 20 岁以后,从有了自己的生活开始才慢慢感受到性格的萌发」。在这部剧和生活中,她以妈妈身份观察着90后女儿林樱桃和00后儿子顶顶的青春,并参与他们的青春中奉献自己的温柔和爱意。 希望本期播客,能让你重新触摸你的青春,重回那个跃跃欲试的人生开场。 【时间轴】 4:23 幸福的家庭,孩子不一定要很完美,「我们樱桃就是这样的」 7:26 「你要明白爸妈都是为你好」——是一种压迫式的爱 11:12 董洁滞后的青春期,从20岁才开始 15:52 10岁独自离家学舞蹈,是董洁人生中最漫长的五年 19:27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平坦的交流通道」 27:50 董洁青春期最坚持的一件事,是见张艺谋 31:44 「不要低估孩子的能量」 36:13 「有一个冷清秋的角色已经非常幸运了」 37:49 客观地看待「中女」演员遇到的角色与市场 48:01 董洁,对初恋记忆犹新 55:27 「我现在还是觉得爱情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1:00:32 「是妈妈也是女儿」,当母亲之后更加理解自己的妈妈 1:06:18 要不要做演员,要看顶顶自己的兴趣 1:12:39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 本期嘉宾 董洁 演员, 《樱桃琥珀》赵盛娟饰演者 本期主播 张寒《人物》CEO 本期配乐|Mama’s Whisper 制作|七七 蒋宇

    1 h 14 min
  4. 张文菁的真实回响,我们需要有厚度的女性角色|《以法之名》幕后对谈

    10 JUIL.

    张文菁的真实回响,我们需要有厚度的女性角色|《以法之名》幕后对谈

    优酷×人物EP02 「谁在栽赃?谁在陷害?」 优酷白夜剧场「守正系列三部曲」首部大剧《以法之名》中女律师张文菁这句台词,最近引发网友们争相模仿,大家无不被张文菁饰演者董晴的优秀台词功底折服。而这简短的8字台词所蕴含的情绪和力量也让很多人对剧情产生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才让一位女律师如此愤怒? 在当下现实题材影视剧市场中,女性角色常常陷入两种极端:要么是无所不能的「女超人」,要么沦为推动剧情的工具人。而优酷白夜剧场《以法之名》通过张文菁、郑雅萍等角色,在悬疑类型与现实题材的碰撞中,成功塑造了既专业又鲜活的女性形象:她们是专业的法律从业者,却也会疲惫、会愤怒、会犹豫;她们追求正义,但同样要面对职场性别偏见、道德困境与个人情感的拉扯。这种「强大但不完美」的塑造,恰恰让角色更具现实共鸣。 本期播客,《人物》携手优酷共同对话演员董晴、编剧傅敏以及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杜洁。在一个多小时的对谈中,我们聊到了荧幕女性角色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的塑造,尤其是像法律、刑侦这种专业性特别强的行业剧,专业性与女性特有的情感和社会处境应该如何平衡?如何让女性角色强大又真实?而在戏外,三位女性嘉宾在各自的工作与生活中又有哪些觉察与体悟? 【时间轴】 02:08从《沙尘暴》《蛮好的人生》到《以法之名》:越来越多复杂的女性角色进入观众视野 07:26「法言法语」很多的角色,是怎样的演技挑战 10:11演戏像打乒乓球,对手的反馈决定节奏和力道 18:51编剧傅敏:让律师角色「像个人」,不能只是正义代言人 21:28「我也曾在法院门口害怕被堵」——律师看张文菁的共情 33:45表演准备:查庭审录像、琢磨律师的「气质从何而来」 37:20张文菁的心理地图:从喊出真相到选择沉默的几重转变 44:35「她对人性阴暗面认识太少」——张文菁的缺点也是她可贵的底色 47:22律师谈怎么做法律服务又不被牵连?做好流程留痕和专业识别 51:38编剧傅敏谈人物构建:不是因为「她是女性」,而是「她是这样的人」 57:59不是「女性变强」,而是她们终于不再是背景板 59:49董晴:过去我只是想不掉链子,现在我知道什么叫「被看见」 本期嘉宾  董晴 《以法之名》张文菁饰演者 傅敏 《以法之名》编剧 杜洁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本期主播  令颐 《人物》作者 本期配乐|Bike Sharing to Paradise  制作|七七 郝婉玥

    1 h 18 min
  5. 侯佩岑:我不是讨好型人格

    13 JUIN

    侯佩岑:我不是讨好型人格

    「我觉得我没有那么重要,所以第一个把侯佩岑丢掉了。但现在我会把侯佩岑留下来。」 本期播客,《人物》对话侯佩岑。很长时间里,侯佩岑在很多人心目中都是一个遥远的、贴满了标签的人——完美主播、温柔、高情商,甚至「假」。但经过《乘风2025》,大家似乎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她。 在这期深度对话中,我们聊了关于「完美」标签、讨好型人格、婚姻、爱情,以及一个47岁的女性如何去面对曾经的规训和选择。侯佩岑分享了她从「完美主播」到真实自我的蜕变历程——47岁的她,终于学会了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她坦承自己曾经不敢做决定,33岁时连打麻将都要听妈妈的话;她反思自己为什么总是第一个在「我是谁」的问题中丢掉自己的名字;她学会了不再压抑情绪,不再用「完美」标签绑架自己。 【时间轴】 01:25「乘风2025」最大收获:意外的友情与享受失控 04:08 团队角色从「加油担当」变成「共情担当」 10:31 侯佩岑:「我不是讨好型人格」 14:36 如何应对「假」标签:与人真实的接触后,标签就可以不存在 17:49 侯佩岑30多岁时,还是很听妈妈的话 24:16 「情绪不是垃圾,是一种爱的流动」 26:09 从女儿慢慢分化出自我的过程 29:11 「爱自己就是让自己是满的」 34:37 不再和妈妈表演「让彼此放心的日子」 36:40 「我一直都没有不喜欢自己,只是我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38:06 衰老不意味着要放弃想做的事 41:15 中年女性要学会放下不属于自己的责任 44:12 30岁绽放,47岁从容 51:31 「爱情这两个字要要有爱就有情」 57:23 婚姻、生育最重要的是可以有选择 01:07:35 一直有一个信念:「无论怎么样都会好的」 本期嘉宾 侯佩岑主持人、演员 张寒《人物》CEO 本期配乐 For the Rest of My Life_Beo 《花田错live》_陈昊宇、陈丽君、侯佩岑、吴宣仪 Spring My Love_Tom Meira Armony 制作&运营:七七、郝婉玥、彭泽锋

    1 h 10 min
  6. 30 MAI

    职场女性不要内耗,要有话直说|对话微软高管

    这期《是个人物》播客邀请到了两位资深职场女性,一位是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中国区公共事业部总经理郑敏,一位是微软中国首席战略官关玮雅。她们有完全不同的教育背景和职场履历,在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中,她们讲述了各自在职场上的起伏与收获——一个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国内的考试体系一路过关斩将,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最好的专业,毕业后依然高强度自驱,一度期望自己能够兼顾工作、家庭、晋升、生育;一个是中学便出国留学,一直在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工作,很早跻身管理层,经常是“办公室里唯一的女性”。 她们在本期播客中分享了跳出舒适圈的方法、持续上进的心法,也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们的曾经的困境与迷茫。生育中断了郑敏高强度的职业生涯,而关玮雅曾因为工作压力陷入严重失眠。焦虑之下,她们一点点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彷徨与恐惧,同时,尝试建立更丰富的支持系统,让生活的价值不再仅仅维系于工作。 总结起来简单,但其间有诸多微妙的况味。一个女性在真实的工作环境里经历着什么样的苦与乐?又如何超越“职场天花板”?本期播客试着从两位亲历者身上找到些许答案。 【时间轴】 8:18 如何理解女性领导力? 14:26 公司环境的托举:在想要求稳的时刻,跳出了舒适区 20:09 有话好好说:职场中如何自信表达自己的诉求? 23:56 作为国际会议中唯一一个亚洲女性,是什么感受? 32:41 职场中的高压时刻,该如何应对? 34:49 承认自己需要暂停键,也是在对自己负责 41:44 生孩子这件事,如何改变一贯优秀的职场女性? 48:57 面对职场竞争,如何克服不安全感? 51:34 初入职场的女性,该培养哪些能力? 53:00 女性要善于表达自己,让其他人看到自己的成绩 55:59 不要轻易定义职场天花板,人生需要很多的支柱 57:46 女性的考虑总是更多,男性决策路径更短 1:00:52 女性互助,营造更利于女性发展的职场环境 本期嘉宾 郑敏: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中国区公共事业部总经理 关玮雅:微软中国首席战略官 本期主播 查非:人物主笔 本期配乐 Boardroom_Theme Moving_On 制作&运营:七七、郝婉玥

    1 h 5 min
  7. 邓萃雯:我不喜欢跟着命运走

    16 MAI

    邓萃雯:我不喜欢跟着命运走

    59岁的邓萃雯今年参加了《乘风2025》,节目中她的真诚、直爽和努力打动了很多人。她一生浓度很高,童年没有安全感的她一直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数次跌入低谷,又重新翻盘。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大火,却因感情生活被雪藏和因金融风暴陷入负资产。感情和经济的双重打击让她人生进入垃圾时间。38岁依靠《金枝欲孽》翻盘,在40多岁拿了两次TVB视后。从香港到内地发展,她也曾面临普通话困难,无法融入语言环境。快60岁这年,她说自己已经建立起最大的底气。60岁独特的美,是可以笑看人生。 这一次,《人物》对话邓萃雯,我们聊了聊她在《乘风2025》中的体验,她如何看待命运和选择,她如何理解大女主,她和如妃有着怎样的生命映照,她是否遇到过真正的爱情,她如何看待衰老和安全感。让我们来听听一个一生活得尽兴的女性的回答。 【时间轴】 1:40 「乘风2025」体验:出乎意料地交到工作外的朋友 3:37 「我是三独:独立、独居、独处」 6:32 小时候想逃离现实世界,想成为电视剧里的人,只要不是邓萃雯 8:21 「童年的不安全感伴随我一生」 14:07 我不喜欢跟着命运走,最怕的是没得选 17:58 买房没给我带来安全感,反而陷入危机 24:53 我当时以为这次是爱,其实是迷恋 29:40 「婚姻的门我一直开着」 36:07 和角色共鸣的时刻:与《巾帼枭雄》里饰演的四奶奶强烈共振 38:18 「我没有想过要翻盘,但我起码不会被打败」 43:23 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演员人生,我觉得很精彩 45:13 感受型演员的天赋:撕开伤口,去体验,痛也要痛到底 48:03 「我觉得现在的大女主剧有点骗人」 51:24 从中国香港到内地发展,邓萃雯也曾遇到语言困难 53:26 女演员的胶原蛋白和演技有时间差 57:13 我不想要冻龄,老了不是一种罪 1:00:31 回望来时路:60岁独特的美是笑看人生 1:04:16 我的童年创伤40岁才治愈,建立自己的安全感,是我最大的底气 本期嘉宾 邓萃雯演员 张寒《人物》CEO 本期配乐 共同渡过(live)-邓萃雯 Twinkle in the night 制作|七七、雷艺璐

    1 h 7 min
  8. 新中女时代,想象在爱情之外|对话《蛮好的人生》编剧

    30 AVR.

    新中女时代,想象在爱情之外|对话《蛮好的人生》编剧

    优酷生花剧场×人物 EP01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议题被讨论,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题材影视作品被大众所看到,这仿佛成了现在影视行业里最热门的一类内容。相较于过去的悬疑、都市等类型剧,女性题材好像是一个更加复合的概念,很难用一句话去概括它提炼它。在过去,当大家提到女性观众爱看的影视内容,也许第一刻想到的是古装偶像剧、甜宠剧,爱情是故事中的唯一元素。 但是以优酷「生花剧场」为例,从去年开始,在故事内容和女性人物设定上,我们在这个剧场中看到了很多新的题材和不一样的女性面貌,比如《墨雨云间》、《以美之名》 和最近正在热播的《蛮好的人生》。她们丰富了我们对女性题材的想象。在这个剧场里,除了爱情还有更多的女性话题与情感模式正在被讨论,或许关于成长,或许关于野心,也或许关于女性如何找到自我。 所以这次,我们想要走近一线的创作者,想去看看女性题材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什么样子的。也想去了解,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女性角色又是怎么诞生的。 这个系列的第一期,我们邀请到了由孙俪、董子健主演的优酷生花剧场热播剧《蛮好的人生》的编剧费慧君女士,和《人物》CEO张寒,一起聊聊女性的生活,和女性的创作。 【时间轴】 3:50 女主角一定要有爱情、要可爱吗? 8:07 「我有一种责任感,要书写上海的故事和人」 17:42 婚姻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谈恋爱是买东西 20:50 被普及保险知识后,想去卖保险的编剧 23:56 「孙俪是我见过最不像女明星的明星,她用自己生活的质感填满了人物的缝隙」 27:13 「我只想写真实的、有感触的、别人没有写过的中女生活」 31:05 胡曼黎与邱丽苏是对照组,是性格倒置的角色,也是真实的人 34:34 那些婚姻中强大的女人,和无法自洽的男人 39:00 势均力敌的编剧couple:「我们已经熟练地把工作和感情分开」 43:58 中女困境的一种答案:她终于学会从向外求变成向内求,她学会了爱自己 50:02 拆掉束缚女性的枷锁,很多对女性的问题与认知本身就是错的 51:10  「为什么世界不能反过来屈从于我们女性更敏感的神经呢?」 54:29 「女强男强」的剧会出现在中国影视剧市场吗? 1:01:06 我和工作的关系就像对渣男,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1:01:36 女演员的桎梏由观众的呼声解开,让资本知道市场的需求 本期嘉宾 费慧君 《蛮好的人生》编剧 张寒 《人物》CEO 本期主播 槐杨 《人物》编辑 本期配乐 Beth Waterfall 制作|七七 雷艺璐

    1 h 8 min

À propos

一个编辑部的社会观察。

Vous aimeri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