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众朋友,在联合国尼斯海洋大会的最后一天,一个由中国主办的边会汇聚了来自联合国,法国以及世界经济论坛等政府与国际机构海洋政策的负责人的参与,他们中包括联合国秘书长海洋问题特使彼得•汤姆森(Peter Thomson) ,法国驻联合国海洋问题副特使阿肖克• 阿迪塞姆( Ashok Adieam),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政策负责人阿非德 •吉隆(Alfredo Giron )等等,国际知名的环保组织的代表例如世界自然基金会,美国环保协会,以及法国最早的保护海洋的非政府组织法国塔拉基金会的负责人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发表了一个由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海洋的专题研究目标,该目标的宗旨是要加速蓝色经济的建设。
那么,该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我们请会议的组织者,国合会海洋专题政策研究中方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戴民汉来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法广:戴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法广的采访,首先请您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戴民汉: 我来自厦门大学,我从事的本行的研究是海洋化学与海洋生态与环境以及海洋碳循环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我同时也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主持海洋政策方面的研究工作,目的是将政策与科学之间的界面构建起来,建立以科学为基础政策提供部能。我们也成立了一个海洋创建中心,把科学与技术融合起来。总体上我对海洋有一个深刻的理念,这是一个高度动态复杂连接的系统,所以,治理海洋需要科学,技术,智力,金融乘上共同设计的平方,所以最后在分会上我们提出了一个议程,提出必须从现在开始为2030年以后海洋的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好准备。因为我们相信海洋的时代已经来临。
法广: 能否介绍一下 国合会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它的成员是谁?
戴民汉:国合会的全称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他成立于1992年里约峰会的前夕,是中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级别最高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思想库(Thingk Tank 智库),目前国合会的主席是丁薛祥副总理,两位副主席分别是中国的生态与环境部的部长与加拿大的气候与环境部的部长,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国际的咨询组织,主要是为中国的环境发展邻域,特别是现在有碳中和,绿色发展,海洋等方面提供咨询,他是直接可以进入中央政府,国务院的机构,所以非常有效。过去三十年来成功地提出了许多政策建议,例如,国合会很早就提出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建议,事实说明这些建议是十分有效的。
法广:您说到国合会由加拿大环境部长担任副主席,加拿大是什么时候加入国合会的?还有别的国家加入吗?
戴民汉:加拿大在国合会最早成立的时候就加入了,今天还有很多别的国家加入国合会,国合会有八十多个委员,其中四十个来自中国,另外,四十个来自国外,中方的秘书处设在中国,外方的秘书处设在加拿大,法国,挪威,英国,美国,还有许多欧洲国家都加入了,都是一些非政府机构的组织,不是以政府的名义加入的。
法广 :既然是一个有这么多国家参与的组织,为什么外界都不知道呢?
戴民汉:是,所以我今天趁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介绍一下我们制定的有关海洋的专题研究目标。这个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发展海洋不应该象陆地那样先发展,再治理,因为海洋又大又深,它是有记忆的,所以,污染了之后比陆地更加难以修复,所以未来海洋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其次,海洋的保护必须超越目前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第14个目标的范围,因为海洋的保护不仅仅涉及海洋中的生物,而且也涉及到海洋与气候之间的关联,因为海洋吸收了90 %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热量,吸收了30 %左右的二氧化碳,而且过去的两百年的历史中,累积的化石燃料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海洋吸收了超过40 %的二氧化碳,剩下的60 %在大气圈内,造成了今天的气候升温。陆地因为有土地的利用方式以及森林砍伐会导致二氧化碳的释放,再就有植树造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两者在过去累积下来可以抵消。所以,海洋的Scope必须要放大,也就是必须放大海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再就是必须使用再生的蓝色经济的目标来发展经济,必须使用蓝色经济理念,模式,工具包括金融工具来驱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不能走老路子。海洋现在是投资最少的领域,所以我们期待通过类似的倡议来提升扩大投资领域。
法国塔拉基金会的负责人罗曼 特布雷先生(Romain Troublé,)应该是第一次出席由中方举办的会议,他在会后向法广表示:
“我之所以来参加今天的会议是因为我认为倘若没有中国的参与我们不可能开发绿色的海洋经济,今天在中方能源领域,中国正在占据主导地位,远远超越了其他国家,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与中国合作,合作并不容易,因为我们有文化差异,有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但是,我们必须作出努力,我之所以出席会议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今天中国在科研上也可圈可点,中国的厦门大学与青岛大学在国际上也是数一数二,我们看到今天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其托在美国。当然,中国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中国在远洋捕捞方面还必须作出很大的努力,目前世界市场上80 %的鱼类来自中国,它们或者来自捕捞,或者来自养鱼场,如何维护鱼类的可持续生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是,只有与中方进行对话的前提下,只有听从科学,才有可能保护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非常感谢厦门大学教授戴民汉教授与法国法国塔拉基金会的负责人罗曼 特布雷先生接受法广的采访。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Chaîne
- FréquenceTous les mois
- Publiée20 juin 2025 à 14:19 UTC
- Durée12 min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