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专柜”直播间套路:广州高德置地春广场内布景已撤场|调查

你在直播间里看到的商场专柜直销,实际都是“李鬼”?

近日,有网友发现广州一商场一楼有多个直播布景。这些直播间布景都在商场一楼的走廊上搭建,直播间的桌子上就放着不少产品,围挡上则写着香奈儿、兰蔻等知名品牌的标识。

根据网友拍摄图片中的商场格局,羊城晚报记者发现,该商场为广州高德置地春广场。但有意思的是,据公开信息显示,该商场内并未有以上品牌的官方专柜入驻。

这些直播间都是哪来的呢?为何会选择在商场内直播?

“商场专柜”直播间却是个人账号

9月15日,羊城晚报记者前往广州高德置地春广场1楼,发现走廊内搭建的美妆直播布景已撤场。据商场内相邻店铺工作人员透露,该临时直播间已运营数月,此次撤场或因投诉反馈及商场整改要求。目前,直播间剩余物料仍堆放在电梯底层。

此前,该区域直播桌面陈列着多款美妆产品,围挡上标注香奈儿、兰蔻、莱珀妮等知名品牌标识,而记者走遍整个春广场后发现,商场内却无上述品牌的官方专柜。

对于网友质疑的有主播租用摊位假冒品牌专柜,截至发稿,暂未有相关品牌或商场方就此事作出公开回应。

以专柜名义“挂羊头卖狗肉”,似乎并非个案。诸如某个名为“xx海港城专柜”的直播间,其名称中的海港城是香港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但带货作品的背景却是广州某知名商场,标志性的置景非常显眼。

专柜直播,即主播以品牌专柜为背景进行直播带货,由于直播中展示的就是品牌专柜场景,看得见专柜背景和商场人流的前提条件,让消费者对商品真伪的顾虑不自觉就下降了。但实际是,其中或藏着不少“伪专柜”“假代购”。

记者查询发现,以“所在商场+专柜”命名的美妆直播间不在少数,点进此类直播间后却发现,运营主体多为个人账号,未显示官方店铺认证,其主打售卖大牌美妆产品,并宣称 “全国专柜就近发货”“正品保障”。

为了加强信任度,这些直播通常会露出品牌门店的抬头名称进行背书,看似很有信任度,但实则经不起推敲。

记者在某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个名为“万象美妆专柜xx”的账号,其直播背景为香奈儿专柜门店抬头,主播自称是广州万象城三楼的香奈儿专柜,柜员迫于业绩压力将正品优惠出售。

该直播间内,小黄车上的香奈儿粉邂逅女士香水售价为499元,而官方旗舰店同款产品的售价则在千元以上,价格悬殊过大。而与此同时,尽管是香奈儿专柜,但直播间还同时出售圣罗兰和兰蔻的产品。主播表示“可以7天免费试用,拆封后不满意可以直接退货。”

账号页面显示,该直播间首日开播已售出超500件商品。更离谱的是,广州万象城仍在施工中,目前尚未开业。

除了直接露出某个品牌LOGO外,还有一些“专柜”直播间背景则更像线下美妆集合店,主播不会主动提及品牌名称,商品链接也不会在标题中出现品牌。

消费者收到假货后维权难

对于这类现象,独立时尚分析师唐小唐表示,很多主播会以“品牌专柜”而非“香奈儿专柜”的名义带货,以此规避侵权风险。大牌们出于各种原因也不一定会起诉追责。

假专柜直播在美妆赛道是重灾区,但在其他领域也不少见。此前,就有网友爆料称有直播间以“香港大药房”之名冒充香港百年老字号,并在直播间内露出“香港大药房”的门店牌匾作为背书。

但有意思的是,或许是因为不认识繁体字,直播间背景的“香港大药房”被写成了“香港大乐房”,令人啼笑皆非。

而消费者如果通过这些直播间购买产品,后续即便发现买到的是假货,但维权也是十分艰难,商家多会以“活动商品不支持退换”等理由拒绝售后,部分商家甚至会将消费者拉黑,导致维权困难。

“虽然鞋子价格偏低,但是直播间名字是某商场专柜,还有‘保证正品’‘假一赔四’等四大售后承诺,我就觉得不可能是假的。”消费者小爱在某专柜直播间买了一双耐克鞋子后,收到货却发现越来越不像正品。带着怀疑,小爱将鞋子拍照上传至第三方平台鉴别,对方给出的结论是“不符合正品特征”。

而当小爱拿着鉴别结果找商家赔偿时,商家却不愿意给出赔偿处理。而电商平台售后则需要小爱自费先提供中检鉴别。“不到三百块的鞋子,还要让我承担高昂的鉴别费,不值当的。”小爱最终放弃了维权,把这段经历发到了某社交平台上。在评论区,有不少人也分享了类似的经历。

记者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以专柜假直播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有不少人都表示自己经历/发现了专柜直播产品造假的内容。有网友表示,很多专柜直播间甚至是直接购买了商场/专柜的直播壁纸、绿幕素材,随意找一处废弃房屋贴上壁纸就假装商场/专柜进行直播。

直播带货行至下半场,市场仍然鱼龙混杂。对于这类乱象,有律师表示,建议消费者留存好购买记录、发票、收货凭证等原件,找平台要求处理,或者找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或者向法院起诉。同时,因为收货过程没有全程录像,有可能存在证明不了“收到的货是不是这一件”的风险。

文、图|记者 杭莹 实习生 李而璐

视频|记者 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