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min

一只地产股亏损一千万后:没有人比我更懂投资与止‪损‬ 厚雪长波

    • Business

🥺“成功的经验难以复制,但失败的经历每个人都值得关注,这也是我分享这次大额亏损的初心。”
今天的嘉宾是雪球知名用户“老柏树也有春天”,大家喜欢叫他“老柏”。用一句话概括他的经历:在股市里赚到过大钱、最近又亏掉过大钱、准备在A股重新出发的中年人。最近大家关注到他,可能都是因为今年3月份一只股票亏损一千万,最后割肉离场的事,当时也让挺多人觉得很惋惜。我希望他这次的“价值千万的投资复盘”,能够给到大家一些对于选股、止损、配置、周期的思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完善自己的投资框架。
另外,我也想听听他如何看待当下的房地产行业跟地产股。因为他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在事业还是投资上,都在房地产行业拿到过大结果:在职业发展上,他从业20年、做到高管、完整经历了房地产周期、享受了时代红利又积累了丰厚的原始本金;在投资中,他2016年进入股市,用2年时间把投资账户从百万做到五千万,而因为这次“单只股票亏损一千万”的波折,最近他对房地产又做了通盘思考,借由这次对话分享给大家,也希望能帮助大家对这个行业有更深的了解。
在他看来,最近地产行业接二连三的大利好,一定会刺激到一些现在已经全面放开限购的核心城市的房产销售量,但是,“虹吸效应”之下一些人口结构跟经济结构不占优势的城市,也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如果现阶段再让他选择地产股去投资,他会更青睐低负债率、经营性资产占比较大、现金流好的企业,但很显然,目前这类企业并不多。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虽然目前一批房地产股的价格看起来足够“便宜”,但投资的风险点在于:股票表面的便宜,不代表真实的便宜!地产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包括净资产、应收款、自由现金流等核心数据,很多时候都是失真的,这让老柏这类资深投资者感觉到“危险”。
其实节目录制前,我跟老柏联系的时候,也很担心把这段损失惨重的经历重新聊一次会再次扎心,倒是老柏还比较淡定,他说参加工作后这几十年以来,他每三年都会有一次大的变化:2000年,最惨的时候,身上只有不到八百元;2003年,人生第一次挣到一万元;2006年,挣了25万,但因为没房对生活没有目标;2009年,有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之后股票账户最多超过五千万,浮亏最多到过两千万,2024年再次出发,他还是会把财富投入到A股市场。这次的对话,其实也让我对于个体在时代浪潮中的起起伏伏感到挺感慨的。引用一个雪球用户在老柏帖子下面的留言,这或许就是在这个行业享受过超额红利的人很难带走所有的胜利果实。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我们把他割肉离场跟目前持有的股票,做了匿名处理,如果大家想知道那只股票到底是不是你心中猜测的那只,可以在雪球上翻看“老柏树也有春天”的主页,答案里面都有。以下,就是他的故事:
本期剧透1、02:09 从账面浮亏两千万,到割肉离场实亏一千万,我跟那只地产股(懂得都懂)的爱恨纠葛。不分红,是真的触及我的底线了!地产人在下行周期坚定持有地产股,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种“灯下黑”
2、07:52 我的其他股票也有亏损,但为什么只清仓这只?跟我构建投资组合的思路有关系:目前持仓5家公司,每家公司的行业关联度不能太高;一定有进攻和防守。成长性强的分红会比较低、成长性低的分红必须稳定;又没成长性、又不分红的绝对不要
3、09:44 20年时间做到地产公司高管,我从来不否认我就是一个享受过

🥺“成功的经验难以复制,但失败的经历每个人都值得关注,这也是我分享这次大额亏损的初心。”
今天的嘉宾是雪球知名用户“老柏树也有春天”,大家喜欢叫他“老柏”。用一句话概括他的经历:在股市里赚到过大钱、最近又亏掉过大钱、准备在A股重新出发的中年人。最近大家关注到他,可能都是因为今年3月份一只股票亏损一千万,最后割肉离场的事,当时也让挺多人觉得很惋惜。我希望他这次的“价值千万的投资复盘”,能够给到大家一些对于选股、止损、配置、周期的思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完善自己的投资框架。
另外,我也想听听他如何看待当下的房地产行业跟地产股。因为他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在事业还是投资上,都在房地产行业拿到过大结果:在职业发展上,他从业20年、做到高管、完整经历了房地产周期、享受了时代红利又积累了丰厚的原始本金;在投资中,他2016年进入股市,用2年时间把投资账户从百万做到五千万,而因为这次“单只股票亏损一千万”的波折,最近他对房地产又做了通盘思考,借由这次对话分享给大家,也希望能帮助大家对这个行业有更深的了解。
在他看来,最近地产行业接二连三的大利好,一定会刺激到一些现在已经全面放开限购的核心城市的房产销售量,但是,“虹吸效应”之下一些人口结构跟经济结构不占优势的城市,也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如果现阶段再让他选择地产股去投资,他会更青睐低负债率、经营性资产占比较大、现金流好的企业,但很显然,目前这类企业并不多。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虽然目前一批房地产股的价格看起来足够“便宜”,但投资的风险点在于:股票表面的便宜,不代表真实的便宜!地产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包括净资产、应收款、自由现金流等核心数据,很多时候都是失真的,这让老柏这类资深投资者感觉到“危险”。
其实节目录制前,我跟老柏联系的时候,也很担心把这段损失惨重的经历重新聊一次会再次扎心,倒是老柏还比较淡定,他说参加工作后这几十年以来,他每三年都会有一次大的变化:2000年,最惨的时候,身上只有不到八百元;2003年,人生第一次挣到一万元;2006年,挣了25万,但因为没房对生活没有目标;2009年,有了第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之后股票账户最多超过五千万,浮亏最多到过两千万,2024年再次出发,他还是会把财富投入到A股市场。这次的对话,其实也让我对于个体在时代浪潮中的起起伏伏感到挺感慨的。引用一个雪球用户在老柏帖子下面的留言,这或许就是在这个行业享受过超额红利的人很难带走所有的胜利果实。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我们把他割肉离场跟目前持有的股票,做了匿名处理,如果大家想知道那只股票到底是不是你心中猜测的那只,可以在雪球上翻看“老柏树也有春天”的主页,答案里面都有。以下,就是他的故事:
本期剧透1、02:09 从账面浮亏两千万,到割肉离场实亏一千万,我跟那只地产股(懂得都懂)的爱恨纠葛。不分红,是真的触及我的底线了!地产人在下行周期坚定持有地产股,现在回想起来,也是一种“灯下黑”
2、07:52 我的其他股票也有亏损,但为什么只清仓这只?跟我构建投资组合的思路有关系:目前持仓5家公司,每家公司的行业关联度不能太高;一定有进攻和防守。成长性强的分红会比较低、成长性低的分红必须稳定;又没成长性、又不分红的绝对不要
3、09:44 20年时间做到地产公司高管,我从来不否认我就是一个享受过

50 min

Top Podcasts In Business

The Diary Of A CEO with Steven Bartlett
DOAC
A Bit of Optimism
iHeartPodcasts
Le PodCash McSween
C23
The Ramsey Show
Ramsey Network
The Prof G Pod with Scott Galloway
Vox Media Podcast Network
How I Built This with Guy Raz
Guy Raz | Wond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