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时间

硬核读书会FM

在刀锋时间,我们可以慢一点。 新周刊出品的文化栏目。在这里,不只是书本和学术,还有你感兴趣的一切文化热点。 我们渴望听到更多的声音,想要找到更多新锐的表达,也相信真诚交流可以带来改变。 * 原“硬核读书会FM” 欢迎和我们互动,每一个留言和反馈我们都会认真对待。

  1. 24 JUILL.

    苏童:比起死亡,生存更值得书写

    大家好,欢迎来到刀锋时间,好久不见。 前段时间,刀锋在南京采访了作家苏童。距离《黄雀记》出版12年之后,他带着新作品《好天气》回来了。 苏童是中国先锋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还记得20年前,我第一次读到他的小说《我的帝王生涯》,那种冲击直到今天都很强烈。他阴郁的文字下藏着温柔,对这个世界,他总是抱着一种“大慈悲”。 这几年来,苏童因为综艺节目《我在岛屿读书》又一次出圈。他一开始也不适应,但逐渐理解。他说,我们都活在巨大的碎片里。在日常生活里,苏童过得很沉静,他爱上了园艺。摆弄花草给苏童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和思考,他越来越认真地对待小说里人物的死亡,认为生存更值得书写。 借着这次访谈,我们希望通过苏童的声音和话语,拾起他的部分碎片。访谈视频和文字稿会陆续发布在新周刊和刀锋时间的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欢迎大家关注。 01:59 还是被香椿树街“打了个伏击” 05:17 到了中年以后,没有一个笔下的人物可以随随便便死去 07:51在观察花草的时候,也在观察这个世界 11:58 提纲引领不了我 14:21 读者还是会被细节打动,而非结构 17:19 没想过要当导演 18:46 一闪而过的思绪,会记录下来 20:03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碎片里,我自己也成了碎片 22:13 没有一个作家符合读者的想象 24:15 文学的存在,就是因为它是“巧言令色”的 27:42 虚构这个门类,小众才正常 29:57 没有哪门艺术要进急诊室 嘉宾: 苏童 主播: 钟毅,新周刊首席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吴慧 内容统筹:朱人奉 节目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阿鲸 视觉设计:陈艺全 音效制作:JustPod 音乐: Jozeque - Flexed(开场音乐) 联系我们 content@neweekly.com.cn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35 min
  2. 2024-12-04

    刘子超:带着冷峻的目光旅行,像刀子切入另一个世界

    欢迎大家来到新周刊刀锋时间,这是很特殊的一期,去年12月底北京最冷的一天,我采访了旅行作家刘子超,当时他正准备去往埃及,他说他马上要出版一本新书,但是具体内容保密,我们当时聊了很多关于旅行和写作的话题,到了今年的10月,他的新书《血与蜜之地》终于出版,这次聊天也是去年12月的一次延续,刘子超总是游走在边缘的地区,比如说南亚、东欧、中亚,还有现在的巴尔干,他觉得自己对于过于中心的区域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他说自己在写作的时候是一边学一边写,一边搜集资料阅读历史,一边也在当地游荡。 这也是新周刊今年策划的年度旅行专题“浪游到下世纪”的收尾,在这个专题里我们采访了许知远、杨潇、罗伯特·麦克法伦等一流的旅行者,我们也已经将专题页面放在播客的shownotes里,欢迎大家去阅读。 你今年印象最深的旅行是怎样的,明年有计划吗?也欢迎大家在留言里分享。 03:55 三个月,就得出去走一下 07:24 旅行文学的关键词:自由 11:23 印度之旅是旅行写作的开始 20:13 偏见和冷静的打量,是必要的 25:18 在边缘地区重新认识全球化 28:17 有时候“小费”和文化有关 42:10 为什么要做翻译? 52:20 巴尔干旅行的故事 55:57 旅行的每一天几乎都做笔记 60:41 给青年旅行写作者的建议 嘉宾: 刘子超,作家 主播: 钟毅,新周刊首席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吴慧、朱人奉、苏炜 节目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阿鲸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音乐: Jozeque - Flexed(开场音乐) 联系我们 content@neweekly.com.cn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1 h 2 min
  3. 2024-11-13

    刘梦霏 x 王小伟:玩过好游戏,才可能克服沉迷?

    11月,我们做了一期杂志专题——《中国玩家:重新认识中国游戏》。在这一期里,我们回顾了中国游戏在这几年的变化,我们采访了游戏玩家、主播,关注了大厂的游戏人,也关注了和游戏有关的有趣职业,比如“电竞劝退师”,同时我们也特别关注了女性玩家和女性游戏从业者。如果大家感兴趣,欢迎大家订阅这一期的新周刊。 【📢 🎁❗插播福利时间❗️:我们欢迎您在本期留言,我们将于11月20日抽出2位留言区的朋友赠送本期《全民玩家》杂志】 这一期里,我自己的任务呢,是看一看文化研究者眼中的游戏变迁。我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的刘梦霏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教师王小伟。刘梦霏老师曾经做客过我们之前关于游戏的一期播客,王小伟老师常年研究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我想,他们或许对于游戏,会有不一样的视角。这一次的聊天,是从讨论“黑神话”开始的。 刘梦霏是个深度游戏迷,在她看来,自己一直在借助游戏成长。比如在高中地理考试前,她曾经长时间地玩《大航海时代》,跟着海岸线,巡游一座又一座陌生的港口城市——直到她不再对这座城市感到陌生。 “对于我的同学而言,伊斯坦布尔就是伊斯坦布尔,但对我而言,伊斯坦布尔是我冒险开始的一站。”因此,刘梦霏对伊斯坦布尔的风物熟稔于心。成长在宽松教育环境里的她,并没有成为游戏的受害者,而是自信地玩着游戏,进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随后,她因为对游戏的强烈兴趣,开始从事游戏研究的工作。 她也警觉地认识到,面对游戏,需要具备区分的能力。优秀的作品游戏,能让她接触到好的教育;而一些消费类游戏,则是容易让人陷入赌博状态的陷阱。 王小伟研究技术哲学,对于他来说,今年的《黑神话:悟空》(以下简称《黑神话》)是一个“无法不关注”的游戏。他和太太都曾玩过同一个掌机游戏,享受的同时,他偶尔也会抽离出来,去分析游戏这种媒介。深度地游戏,是否会造成个体对于外界探索欲望的消失?游戏是否会切断人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根据《2024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全中国有6.74亿名游戏玩家。游戏早已经不是“人人喊打”的恶魔,但如今高速发展的游戏产业中,其复杂的生态链条、被映照出来的以及可能带来的改变,仍然需要我们认真地讨论。 02:18 游戏不值得历史学家研究?在许多历史学家的视角看来,游戏实在太年轻了。 08:33 不得不关注的《黑神话·悟空》 10:36 游戏,一种青春期对抗冰冷生活的方法 11:54 手机让游戏被“合法化”? 22:04 当世界的善意和恶意都从游戏里获得 25:27 《黑神话》的影神图,从妖怪的视角颠覆西游的“正义”叙事 32:12 游戏作为一种艺术,最特别的地方,是记录人的“能动性” 35:16单调重复,且容易沉迷的游戏,我们该怎么面对? 36:06 在游戏里花时间,是个大问题吗?《大航海时代》为什么那么好? 38:54 游戏的分类,其实很重要 52:54 很多在游戏里善于沟通的玩家,为什么在现实里反而难以沟通? 59:36 这些年游戏的变化里,看到一个越来越“虚空“的世界 66:57 游戏会让我们损耗对现实世界的欲望吗? 嘉宾: 刘梦霏,游戏研究学者、游戏的人档案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教师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 主持: 钟毅,新周刊首席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吴慧、朱人奉、苏炜 节目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阿鲸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音乐: Jozeque - Flexed(开场音乐) 联系我们 content@neweekly.com.cn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特别鸣谢: 中国建投集团建投书局对本次采访的支持。

    1 h 13 min
  4. 2024-10-23

    张悦然:人人都渴望表达,谁还在倾听

    我想很多像我一样的读者最开始认识她,是因为她很早就在新概念作文大赛里崭露头角。但其实她这些年有了更多的身份,她不仅一直在坚持写作,也是大学老师、编剧和出版人。 今年她特别忙。 年初,她主编的文学Mook《鲤》复刊,同时被文学比赛发掘的她,现在也做了自己的文学比赛。今年她的“伏笔计划“以”呵护未完成“为主题,去发现新的创作者。 最近她的新书《天鹅旅馆》出版,拿起书的时候,我没想到,在保持她一贯的写作风格的同时,这本书会有如此多的悬念,读起来会如此畅快。 近期根据她的小说《大乔小乔》改编的《乔妍的心事》也将于10月26日上映,她也是这部电影的编剧。 我和我的同事刘旭,和张悦然聊了聊她今年新故事,还有她最近的生活。 本期内容: 04:38 不去思考重要的议题,才是不负责任的思考者 06:20 “我写的一直都是很有问题的主人公” 11:17 对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15:48 创意写作班能教会作家写作吗? 21:05 《天才雷普利》,文学和改编的教科书 27:03 参与《乔妍的心事》的改编,体验如何? 35:26 女性更容易被生活的细节连接起来 41:31 张悦然竟然喜欢在自习室写作 49:01 为什么对新创作者要“呵护未完成” 54:36 严肃文学和类型文学的边界在消融 57:50 张悦然原来是《新周刊》的老朋友! 62:25 现在的作家更像是一个人设,而不是一个职业 66:01 阿特伍德的大师课 嘉宾: 张悦然 作家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刘旭,新周刊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吴慧、朱人奉、苏炜 节目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阿鲸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音乐: Jozeque - Flexed(开场音乐) 联系我们 content@neweekly.com.cn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1 h 10 min
  5. 2024-08-01

    刘旸&六兽:怎么回事,我们都不爱聊天了?

    老朋友和新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新播客“刀锋时间”! 在刀锋时间里,我们可以慢一点。 在过去的三年的四十二期里,我们在大家熟悉的“硬核读书会FM“与大家相见。现在,我们觉得要做一些重要的改变。从本期开始,我们的播客将在“刀锋时间”和大家继续聊天。 我想先和大家聊一聊为什么这一档播客会更名叫刀锋时间? “刀锋图书奖”从2021年开始举办,到今年已经来到第四届,在这四年里,我们与很多老师们,比如大家熟悉的学者和作家,王笛、罗新、毕飞宇、鲁豫、梁文道、祝羽捷、六神磊磊等,都作为我们的嘉宾参与进来,为大家选出了不少的好书,提供了不少好的内容。我们也看到了“刀锋”带来的新锐力量,相信很多人正在通过书写和观察改变着我们。 今年,我们决心为“刀锋”做延展,并且为它提供更大的舞台。它最开始是一个图书奖,但是它有更多的可能性,它是声音,是视频,是文字,也是一个集结新锐力量的平台。我们不会失去我们观察的视角,同时也会有更多元的内容,我们关心的不只是书本和学术,也会有更多跨界的老师来参与其中。 在之后,“硬核读书会”的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内容也都将更名为“刀锋时间”,我也很期待后续会碰撞出更多的有意思的内容。 前段时间有一本书很好地总结了当下,它叫做“倍速社会”。我觉得我们都习惯了按下那个小小的倍速键。但我想,我们好像可以慢一点。就慢一点点。 在准备采访、看资料的时候,我是慢下来的。 在和嘉宾聊天的当下,我也是慢的。 在做文字稿的时候,也是慢的——尽管我非常希望自己可以把稿子写的更快一些。 但就是这些“慢一点”的时刻,让我觉得珍贵。或许我们可以在“刀锋时间”里和大家一起慢下来。 回到我们的播客。 改版的第一期,我找到了《无聊斋》的主播,演员刘旸,以及编剧六兽,一起来聊一聊,曾经让我自己特别焦虑和害怕的“聊天“这件事儿。还记得最开始做播客时候自己的无措和紧张,也会担心自己“说错话”,好像我们越来越难去理解他人。更新了近四百期的《无聊斋》里,刘旸和六兽的专注和持续都人印象深刻,他们播客的视频化后,叫做《好好聊聊》,改版的第一期,不如从他们开始。 话不多说,刀锋时间到。 本期内容: 00:08 我们 改!版!了!欢迎来到刀锋时间! 04:16 刘旸原来不会聊天,六兽很享受和陌生人聊天 05:50 六兽的聊天小技巧:关系要“强行”对等 09:27 大家都不爱“听”,太爱说了 11:45 是因为碎片化阅读的影响吗? 14:11 也曾经有过表达欲旺盛的时候…… 18:15 暴露弱点的时候,你以为是真诚,但是却被当成自恋 20:48 几位“特别好聊”的嘉宾 24:07 到底什么时候“成功的”聊天呢? 33:30 刘旸学习表演之后的改变 36:55  J人刘旸“停不下来” 45:36 六兽的工作态度,擅长“让步”也不是坏事 47:41 “竞争意识”放下之后,效果反而更好 55:09 刘旸、六兽最近在玩/在看/在读…… 嘉宾: 刘旸,演员、播客《无聊斋》主播 六兽,编剧、播客《无聊斋》主播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吴慧、朱人奉、苏炜 节目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阿鲸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音乐: Jozeque - Flexed(开场音乐) 联系我们 content@neweekly.com.cn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1 h 4 min
  6. 2024-06-27

    特别策划:真好啊,他们还在写|李静睿 x 吴呈杰

    硬核读书会FM终于又和各位见面了。 这一期是我们和小宇宙联合策划的“刀锋图书奖”系列节目「站在书后的人」之一。 今年4月份刀锋图书奖结束后,我们邀请作家李静睿和媒体人、播客《除你武器》的主播吴呈杰做客我们的播客。 去年,李静睿作为编剧参与的《不止不休》上映,同时她也出版了自己的新书《木星时刻》,这本书获得了刀锋图书奖的“最具改编潜力作品奖”,而吴呈杰从去年开始一边做自己的播客,一边写作自己的第一本书。 在这一期我们聊了聊各自的阅读经历,还有作为写作者和媒体人,他们是怎么看待现在的影视改编的。同时,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消息,这是硬核读书会FM在改版前的最后一期,也想向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告别,但是我们很快就会回来,以全新的策划和面貌和大家见面,所以也请大家和我一起期待。 PS:感谢刀锋图书奖的各位嘉宾和小宇宙团队对这次策划的大力支持。「站在书后的人」由以下播客共同呈现 【过刊】朱赢椿:把书设计成一座剧场 【湃客talk】何袜皮 x 谭君:罪案深处,她们与恶的距离 【我是女博士】从老挝赌场,到上海保安,再到没药花园 【昨日之海】对话俞冰夏:不要害怕让自己置身于危险 【核市奇谭】语言即魔法,翻译即背叛 【不蒋道李】对话大头马:跟诺奖作家(未来)聊聊小说创作 本期内容有: 03:50 参加刀锋图书奖的感受: 像网恋奔现。 12:02 有读者咨询爱情问题:“母胎单身”和“已经三个月空窗”到底谁更难 17:41 李静睿的编剧之路从《不止不休》开始 22:05 国内的非虚构改编影视作品很难吗? 25:02 记者转型到作家,会不适应吗? 31:25 十年前成为作家,要比现在容易吗? 34:14 有才华的年轻人,不会进入这个行业? 36:26 80后并没有出“国民性”的作家 41:19 谁塑造了我们的阅读? 45:21 时尚媒体的人物稿,就“低人一等”? 50:51 短剧,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吗? 59:30 我们为什么需要线下见面! 70:22 早年就有自己的作品,是幸运的 75:36 对写作者而言,没有任何一段经历是浪费的 嘉宾: 李静睿,作家 吴呈杰,媒体人、《除你武器》主播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吴慧、朱人奉、苏炜 节目策划:钟毅 协同策划:王立 后期制作:阿鲸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content@neweekly.com.cn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1 h 17 min
  7. 2023-09-22

    戴锦华 x 刘伽茵 x 李松蔚|有没有可能,我们可以不用解释自己为何普通

    大家好,好久不见。 前段时间,电影《不虚此行》上映。这部电影获得了上海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的荣誉,一直被许多影迷关注着。它讲述胡歌饰演的闻善,在写悼词的过程中,如何一片片拼凑起自己的人生。 我们和刚看完电影的戴锦华老师和李松蔚老师,以及这部电影导演刘伽茵聊了聊。 04:32 为什么会觉得《不虚此行》值得讨论 11:23 做心理咨询也会像编剧一样拉时间线 14:26 我们不善于表达情感,我们耻于表达情感 26:39 普通人,可以不解释自己为何普通吗? 38:42 自卑应该是生命的一种常态,我们时常低估了自卑 44:39 《不虚此行》的创作是平视生活的 50:27 一个“认真的人,会往心里去的人”,并不罕见 56:53 当世界满是单一价值的时候,闻善这样的人显得可贵 68:03 网络的普及,让原子化的孤独都变得稀缺 72:28 面对面的交流始终和线上交流是不一样的 83:15 三位老师推荐书籍 嘉宾: 戴锦华,电影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刘伽茵,导演、编剧、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 李松蔚,心理咨询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主持: 钟毅,新周刊高级编辑 团队 出品:新周刊新媒体 节目策划:钟毅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content@neweekly.com.cn 声明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1 h 25 min
  8. 2023-03-27

    大世界的小安慰|笛安

    今天来到硬核读书会做客的是青年作家笛安,去年年底,她出版了新的长篇小说《亲爱的蜂蜜》。这部长篇小说是一部从一个叫蜂蜜的孩子的角度延展开的作品,在很多年前我第一次采访她的时候,她说她要写一部关于北京的故事集,这部温柔治愈的长篇实际上是计划之外的产物,从3万字的短篇到十几万字的长篇。 这个故事为什么会发发生这样的变化? 在有了孩子之后,他的写作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最近又在读什么样的书? 让我们一起听笛安说。 本期你将听到: 02:45 《亲爱的蜂蜜》是一次意外 07:33 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对孩子来说,都是震撼 10:23 平淡的故事,有时候并不那么好写 12:49 不介意读者说这个故事是自传 17:01 有时候小说里,并不需要那么多“大事” 20:09 时代和历史在个题身上的留下的印记,个体未必能感知到 23:22 写“龙城三部曲”的时候,人们很少问我为什么用男性视角去写 26:20 好的大人,必须是“勇敢而自由”的 29:17 对这部小说最满意的地方是写出了大人与孩子的平等 33:11 文学中审美性是非常核心的一点 35:13 但是,伏地魔也失去了很多啊 嘉宾: 笛安 作家,“人民文学奖“获得者 主持: 钟毅,新周刊编辑 团队 内容监制:蔡彬、吴慧、汤颢 节目策划:钟毅 协同策划:张文曦、王亚奇 后期制作:荒井柴 视觉设计:庄直树 音效制作:JustPod 音乐 ひとかけらの勇気-明日海りお True Strength - John Dreamer 哀しさと強さと-白石めぐみ 佳城ノスタルジア-坂本昌一郎 小星星-儿歌 ひやむぎ、そーめん、时々うどん-ハム,Foxtail-Grass Studio 互动 参与微博话题#硬核读书会FM# 或前往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留言 联系我们 content@neweekly.com.cn 声明 本节目由「新周刊·硬核读书会」出品, 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 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37 min

À propos

在刀锋时间,我们可以慢一点。 新周刊出品的文化栏目。在这里,不只是书本和学术,还有你感兴趣的一切文化热点。 我们渴望听到更多的声音,想要找到更多新锐的表达,也相信真诚交流可以带来改变。 * 原“硬核读书会FM” 欢迎和我们互动,每一个留言和反馈我们都会认真对待。

Vous aimerez peut-être au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