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夯什麼

EP100南北統一50年:美籍越僑的自我追尋與認同

主持人:王文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副教授) 
來賓:Michael A. Nguyen(阮鸚鵡 / Nguyễn Anh Vũ)(UX/Product Designer)

今年是越南南北統一50週年,伴隨著逐漸遠去的歷史,全球各地的越南僑民帶著不同的理由,重返父母的祖國。Michael A. Nguyen(越南名:阮鸚鵡 / Nguyễn Anh Vũ)是土生美國的越裔設計師與科技人,成長於芝加哥,父母是戰後逃離越南的難民,定居美國後從事基層工作,盼望為下一代提供安穩生活。Michael自小在典型的越南裔美國人社區中長大,對「原鄉」的記憶來自父母斷斷續續的回憶與故事。他於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攻讀建築學士,後赴密西根大學專攻人機互動設計,進入科技業後,曾任職於Thomson Reuters、SpotHero、SAP等公司,累積豐富的產品設計經驗。疫情期間,他選擇回到胡志明市生活,在地成本低、網路基礎完善、遠距工作穩定,讓他得以組建自己的設計團隊,同時探索自己的文化根源。當被問及「解放日50週年的意義」,他從語塞中說出一句深刻話語:「50年後需要被紀念的,是越僑與越南的統一。」在他看來,自己的遷徙不只是為了生活,也是一場身份與文化的再定義。本集我們有幸邀請到目前定居於胡志明市的Michael來和我們暢談越南僑民選擇重返越南的心路歷程。
本集重點 
1. 從芝加哥到胡志明市:你認為自己的生命經驗中,何時開始對「越南」產生真實的感知與情感?這樣的轉折點是什麼?
2. 你童年時家庭如何看待「越南」這個過去的家鄉?家中是否談論政治、歷史與逃離的記憶?這些記憶如何影響你對自我身份的理解?
3. 作為一位UX設計師,為何選擇到越南來生活與工作,而在越南的生活經驗,與在美國科技職場需求如何取得平衡?
4、你認為ABC(華裔美國人)與越僑回到原鄉的動機差異點在那,這個差異是否也反映出不同亞裔群體在美國的社會地位與文化連結?你怎麼看越裔在美國的政治參與與社群認同?
5、你現在對於「西貢」的熟悉,反而超過父母過往的記憶,在父母重返西貢的旅遊,你甚至可以擔任「導遊」,這種角色的對調很有象徵意義。對你而言,未來你是否會長期定居越南?在你眼中,越南會不會成為「另一個家」?

🔽收聽平台🔽

Apple  https://reurl.cc/orb3Ll

Spotify  https://reurl.cc/rrbV8b

SoundOn  https://reurl.cc/WRYo3O

✉️與我們互動✉️

寫信來吧 sea@rti.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