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框教室:在覺察中遇見更好的彼此|跳脫框架的覺察,探索生命的無限

安然

當親師生攜手踏上覺察的旅程,必將遇見更美好的彼此。 (家長)用覺察取代說教,讓愛更有溫度。 (老師)在教學中找回初心,在覺察中重拾熱情。 (學生)不被定義的學習,遇見獨特的自己。 不只是無框教室,不只是無框教育,也是我們的無框人生。 一位擁有30年語文教學經驗的教育者,同時專注於靈性成長與心靈療癒。節目將分享無框教室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反思,以及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策略,將對教育、語文學習和教學與自我心靈成長有期許的您,帶來新的啟發和靈感。 語文教學是條漫長的旅途,需要長時間的建構,才能看到語文在學生身上展現的奇蹟。在這三十年教學中,我找到了如何讓學生熱於學習、勇於探索的法寶,將在節目中一一分享。 整個人生,其實是我們的大教室。 每個人都在這條人生的道路上,學習著。 整個人生軌跡也就是我們的學習歷程,打破不屬於我們的綑綁和框架。 活出屬於我們安然自在的無框人生。 /歡迎加入共學社團:無框教室「覺察式共學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23947963399588 /合作邀約或是留言: framelessclassroom@gmail.com /無框教室IG: https://www.instagram.com/framelessclassroom/ /安然IG: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tobewiththeworld/ /方格子: https://vocus.cc/post/67053b2afd89780001e8f914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 EP13【無框教室•關係破框】《打破框架》「我們不是不懂相處,而是被角色劇本困住太久。」

    -1 J

    EP13【無框教室•關係破框】《打破框架》「我們不是不懂相處,而是被角色劇本困住太久。」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comments 本篇文稿都在方格子:https://vocus.cc/article/688c8bfcfd897800016e1ba3 🎯 本集重點 關係裡的困難,不一定是你不會相處,而是你活在一個「應該怎麼做」的角色劇本裡太久了。 我們從小被訓練成某些「乖的樣子」:懂事、犧牲、壓抑情緒、撐住一切。這些角色曾經保護過我們,但也可能漸漸困住我們。 破框,不是要反抗誰,而是邀請你暫時從角色抽身,重新看見自己與他人。 當你開始覺察角色,就能重新選擇:我想怎麼靠近?怎麼真實地與人相處? 本集也將簡介後續會談的幾種關係常見角色,像是「懂事的孩子」、「犧牲的照顧者」、「堅強的伴侶」、「情緒管理員」等,讓你逐步辨識自己在關係中的位置與慣性。 🌱 本集適合你,如果你曾經想過: 「我一直做好人、講道理,為什麼還是這麼累?」 「親密關係裡,我是不是一直在演出一個角色?」 「我能不能不用再扮演、也能好好相處?」 🧭 節目內容架構 為什麼我們要談「破框」? 角色曾經保護我們,也可能困住我們 真正的靠近,不是演好角色,而是回到自己 節目未來會談哪些關係角色?(簡介 5 種角色劇本) 本集尾聲邀請你思考:你在關係裡演了誰?那個角色還需要繼續嗎? 📌 本集是一個開端 這是一場練習靠近自己的開始。 在之後的每一集,我們將用故事、覺察與聲音陪你,鬆開那些自動啓動的關係反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2 min
  2. -3 J

    EP12【無框教室 · 親師生覺察】《情緒的量子場——教師能量如何重塑教學現場》從冰山覺察到量子糾纏效應,解鎖教室裡的隱形動力學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comments 這集整篇文字,可以點入方格子閱讀:https://vocus.cc/article/6889b3bafd89780001c5101d 核心概念: 1️⃣ 情緒即能量場 教師情緒會釋放生物電磁波(HeartMath研究證實),直接影響教室氛圍。高頻情緒(平靜、喜悅)提升學習力;低頻情緒(焦慮、憤怒)造成能量阻塞,降低效率。量子視角:情緒是「振動頻率」,教師的狀態無需言語就能擴散。2️⃣ 教室裡的量子糾纏效應 師生如同量子糾纏粒子:教師的情緒狀態會即時影響學生,即使沒有直接互動。實例:教師課前3分鐘正念平靜 → 學生自然專注、互動熱烈。教師焦慮 → 學生易分心、回答聲音變小(負向糾纏)。關鍵策略:教師先調整自身能量(深呼吸、正向意圖),就能改變整個班級頻率。3️⃣ 薩提爾冰山理論的覺察力量 表層情緒(如憤怒)底下,藏著深層的觀點、期待、渴望與自我價值感。案例拆解:因學生不交作業而憤怒 →底層:期待「被尊重」、自我懷疑「我教得不好嗎?」。覺察冰山底層,能跳脫自動化情緒反應,轉化溝通方式。教師的關鍵角色轉變: 能量校準者:有意識管理自身情緒頻率,不被情緒控制。糾纏引導者:主動創造正向能量場,引導班級氛圍。冰山探險家:深入理解自己與學生的內在需求。行動邀請:3分鐘能量校準術 深呼吸,覺察當下情緒狀態。自問:「我此刻的能量會如何影響學生?」設定意圖:「我選擇傳遞平靜與開放的能量。」節目金句預告: 「當你改變內在的『情緒量子態』,整個教室的宇宙便為你重構。」見證教育最深邃的魔法:教師的情緒頻率,正在無形中重塑教學現場的現實。下集預告:解開「恐懼的疊加態」:將教學不確定性,化為勇氣生長的量子沃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5 min
  3. EP11【無框教室·心靈邊境】《在雷電的鋒刃上著陸》「把身體變成翻譯機—— 喉嚨緊縮時丈量勇氣・裂痕顫抖處導航晨光」

    24 JUILL.

    EP11【無框教室·心靈邊境】《在雷電的鋒刃上著陸》「把身體變成翻譯機—— 喉嚨緊縮時丈量勇氣・裂痕顫抖處導航晨光」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comments **節目核心主題**  **「把身體變成翻譯機——在雷電的鋒刃上著陸」**  透過詩意隱喻與科學實證,將身體的緊縮、顫抖、傷痕轉化為內在導航系統,學習在風暴中與創傷共處,並從裂縫中迎接晨光。   **七大階段重點與行動指引**  **1. 直面風暴的咽喉(0:00-8:00)**  - **關鍵體驗**:喉嚨緊縮、胸口壓迫感是身體的警報器  - **行動**:跺腳三次 + 大喊「我看見你了!」  - **科學依據**:肌肉運動釋放壓力荷爾蒙(Psychosomatic Med, 2021)    **2. 羽毛的閃電實驗室(8:00-15:00)**  - **關鍵體驗**:將挫敗(撕紙)存入玻璃瓶,聆聽「閃電標本」的能量  - **行動**:紙張象徵創傷 → 搖晃瓶子轉化為儲備能量  - **科學依據**:痛苦記憶重編碼(Nature Neuro, 2023)    **3. 傷痕的地形圖(15:00-22:00)**  - **關鍵體驗**:掃描身體敏感點(酸痛=過度付出,麻木=長期壓抑)  - **行動**:用暖暖包激活「凍結點」→ 轉化為「熱帶雨林」  - **科學依據**:溫度刺激提升迷走神經活性45%(Front. Hum. Neuro, 2022)     **4. 大地的共鳴箱(22:00-28:00)**  - **關鍵體驗**:赤腳踩地,感知腳掌脈動 = 地心共鳴  - **行動**:默念「我的顫抖,地球都接得住」×3  - **科學依據**:赤腳接地提升α腦波37%(J. Alt. Med, 2023)     **5. 混沌中的星辰導航(28:00-35:00)**  - **關鍵體驗**:蒙眼旋轉,跟隨「臉頰微風」「腳下沉重力」找方向  - **行動**:往「呼吸順暢處」前進 → 星辰指引的星途  - **科學依據**:前庭覺訓練強化空間決策(Sci. Rep, 2024)    **6. 裂縫之光通道(35:00-42:00)**  - **關鍵儀式**:打碎陶盤 → 用金漆修補裂痕 → 拼回「光明網絡」  - **行動**:粗裂痕宣告「你拓寬我的生命容量」  - **科學依據**:金繕藝術激活大腦獎賞迴路(NeuroImage, 2023)    **7. 不完美的翅膀宣言(42:00-50:00)**  - **關鍵體驗**:左手握粗岩(生存本能)/右手持水晶(脆弱榮耀)  - **行動**:交叉雙手融合粗糙與光亮 → 接納生命真實姿態  - **科學依據**:雙觸覺輸入平衡左右腦(PNAS, 2024)    **聽者準備清單**  ✅ 暖暖包(應對記憶風暴)  ✅ 玻璃瓶 + 白紙(製作閃電標本)  ✅ 陶盤/碗(金繕儀式)  ✅ 粗岩 + 水晶(或替代品:菜瓜布/肥皂)  **終極結語金句**  > 「你腳底殘留的大地顫抖,是星球簽收你重量的收據;  > 你翅膀漏風的破口,正流瀉著別人渴求的晨光。」    **彩蛋練習:3-3-3接地法**  1️⃣ **跺腳三下**:「[名字],地球接住你了」→ 中斷焦慮  2️⃣ **閉眼三秒**:回想瓶中撞擊聲 → 兌換痛苦能量  3️⃣ **掌心呵氣三秒**:「這口暖意是我的破曉開關」→ 啟動自癒    **節目獨特亮點**  - ✨ **詩意×科學**:每階段隱喻皆附神經科學實證  - ✨ **創傷轉化**:將身體不適解讀為「內在導航密碼」  - ✨ **可操作儀式**:從撕紙、金繕到赤腳接地,轉化抽象情緒    > 「這裡沒有『應該癒合的傷』,只有等待被翻譯的身體地圖。」  > ——主持人安然,《心靈邊境》 本篇完整文章,在方格子:https://vocus.cc/article/6883843afd89780001894e16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20 min
  4. 12 JUIN

    EP9【無框教室 · 親師生覺察】《當小圈圈逼你變形!用冰山理論守住真實自我 》——給學生的生存指南 × 家長教師的覺察引導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comments 🧊 節目核心亮點: |主題關鍵詞| 自我變形、同儕壓力、青春期困境、冰山理論、自我守護 |本集探討核心問題| 如何在同儕壓力下,守住「不被逼變形的自己」? |生活案例探討| 國中生小萱在動漫圈的掙扎:面對團體要求的COSPLAY活動,她壓抑自我,迎合他人,最後在鏡中看不見真實的自己。 🧊 冰山理論解析:4層解構「變形警報」 水面行為:你被逼「變形」的具體行為水下感受:焦慮、委屈等情緒訊號潛藏信念:如「拒絕=被拋棄」、「真實=危險」核心渴望:歸屬、自由、真實🛠️ 四步驟:停止變形,築真實堡壘 破解變形模式|寫下最近一次妥協事件拆解恐懼怪獸|釐清內心恐懼與真實風險改寫信念指令|「我必須被喜歡」→「我允許有人不認同我」創造雙贏選擇|守住界線,同時維持連結💬 親師生共學工具包 給學生|反變形金句 3 招 「這活動不合我頻率,你們玩嗨點!」「我迷天文,就像你追星一樣啊~」「這次不跟團≠不挺你,下次你主場?」給家長|辨識變形訊號 警訊如:丟棄收藏、手機焦慮、談交友含糊鼓勵用好奇提問取代說教(如服裝變化)給教師|班級活動設計:我的社交能量盾 透過「不變形宣言」三圈同心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邊界與價值觀🌱 本集金句: 「真正的歸屬,從不需你切除自己的形狀去貼合。」 📮 結語邀請: 寫信與主持人安然分享你的變形經驗與守住自我的時刻,找到與你共鳴的聽眾夥伴! 🔜 下集預告| 為什麼我們總被特定類型的人吸引? 下集將揭開「潛意識檔案櫃」,解鎖你的友誼地圖! 方格子文章平台 https://vocus.cc/article/684afc27fd89780001f71778 /合作邀約/投稿信箱:  framelessclassroom@gmail.com  /無框教室IG:  https://www.instagram.com/framelessclassroom/  /安然IG: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tobewiththe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14 min
  5. 11 JUIN

    EP8「破框,從心出發」/ 安然回歸~無框教室*無框人生 雙軌啟程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comments **節目內容重點綱要** 1. **溫暖開場與停更說明**     - 主持人安然問候聽眾,坦誠半年停更原因     - 強調「聲音品質」與「自我照顧」的必要性:為尊重聽眾與自身狀態選擇休息   2. **節目初心與聲音力量**     - 核心信念:聲音是觸動心靈的無形力量     - 節目目標:推動「心與心的真誠對話」,提供具生活實用價值的啟發   3. **休息的深層意義**     - 停更是為找回「內在平衡」與「身心合一」     - 唯有穩定內在,才能清晰方向並持續行動   4. **內容探索方向**     - 純粹分享對生命的理解與感悟(非追求掌聲)     - 願觸動聽眾共鳴,攜手探索「自我覺察」與「活出圓滿」的旅程   5. **「安然」的命名深意**     - 人生終極追求:在任何角色中保有「內心的安寧」     - 期許自我與聽眾實踐「安然自得」的生命狀態   6. **節目初衷與轉型關鍵**     - 原起點:親子/師生/親師關係(人生重要根基)     - **核心理念擴展**:轉向服務「所有人」,聚焦「覺察困住自我的潛意識模式」   7. **覺察的迫切性**     - 呼籲趁早探索自我:避免在社會角色中迷失本心     - 關鍵提問:**「你想過什麼樣的人生?」**(越早思考越有力)   8. **原生家庭的影響與突破**     - 正視創傷禮物:家庭塑造人際關係的「自動導航模式」     - 覺察是解鎖關鍵:看清框架才能打破重複循環   9. **「無框」的核心定義**     - 打破「歲月累積的自我限制」:從保護殼中釋放真實自我     - 目標:透過覺察邁向「自在人生」   10. **行動呼籲與節目新規劃**     - 即刻行動:從「覺察」啟動無框人生     - **雙系列新規劃**:      ▶ 持續「親師生覺察」的《無框教室》      ▶ 新增普適性議題《無框人生》   11. **本週自我覺察練習**     - 步驟:繪製「生命時間軸」標記三關鍵點 → 谷底/高峰/卡住時刻     - 自問核心問題:      ➤ 當時的狀態與驅動力?(恐懼/責任/熱情?)      ➤ 現在是否仍陷類似模式?     - 行動指引:      → 若困於循環:接納「看見即改變起點」,輕問「我願離開嗎?」      → 若已突破:感謝堅持的自己 ℙ𝕊 寫信告訴安然:你這半年的生命折線圖,發生了什麼故事? 方格子文章平台 https://vocus.cc/new-editor/6849ab50fd89780001d5ce29 /合作邀約/投稿信箱:  framelessclassroom@gmail.com  /無框教室IG:  https://www.instagram.com/framelessclassroom/  /安然IG: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tobewiththe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9 min
  6. 2024-11-27

    EP7【無框教室 ·親師生覺察】數位時代的親子溝通:當孩子滑不停,父母怎麼辦?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1n93rno0k7001y93ddu52tj/comments *本集原文請點入「方格子」連結:https://vocus.cc/article/67475762fd897800019f7b11 *本集重點: 本集核心提問: 💡 當手機成為親子之間的隱形牆,我們該如何突破? 💡 為什麼越關心孩子的網路使用,反而越容易造成衝突? 💡 想跟孩子好好談話,卻總是雞同鴨講? 💡 害怕孩子沉迷網路,該設限還是放手? 引導思考: 🤔 當代父母最糾結的難題: - 「放任」與「管教」的邊界在哪裡? - 「理解」與「擔憂」如何取得平衡? - 「溝通」與「衝突」為何總是一線之隔? - 「陪伴」與「監控」究竟該如何拿捏? 核心議題探討 親子期待的差異父母期待:學業成就、面對面溝通、健康關注、傳統價值觀孩子期待:自主權、同儕社交、數位認同感、科技便利性 2.代溝的深層原因 成長環境差異學習模式轉變社交方式演變 3.雙方需求解析 父母需求:安全感、親密關係、教養責任、未來規劃孩子需求:自我認同、同儕歸屬、能力展現、情感表達實務建議與解決方案 有效溝通策略同理心培養積極傾聽開放性對話彈性思維建立 2.實用練習方法 『今日三問』練習『分享時光』活動『週末同樂』計劃『情感溫度計』練習 3.平衡原則 虛實整合的生活安排彈性管理方式互信基礎建立成長空間保留關鍵提醒 理解先於規範同理重於說教陪伴勝過控制溝通重於限制彈性優於僵化延伸資源 FB覺察共學社IG專頁方格子文章平台/合作邀約: framelessclassroom@gmail.com /無框教室IG: https://www.instagram.com/framelessclassroom/ /安然IG: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tobewiththeworl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38 min

À propos

當親師生攜手踏上覺察的旅程,必將遇見更美好的彼此。 (家長)用覺察取代說教,讓愛更有溫度。 (老師)在教學中找回初心,在覺察中重拾熱情。 (學生)不被定義的學習,遇見獨特的自己。 不只是無框教室,不只是無框教育,也是我們的無框人生。 一位擁有30年語文教學經驗的教育者,同時專注於靈性成長與心靈療癒。節目將分享無框教室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反思,以及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策略,將對教育、語文學習和教學與自我心靈成長有期許的您,帶來新的啟發和靈感。 語文教學是條漫長的旅途,需要長時間的建構,才能看到語文在學生身上展現的奇蹟。在這三十年教學中,我找到了如何讓學生熱於學習、勇於探索的法寶,將在節目中一一分享。 整個人生,其實是我們的大教室。 每個人都在這條人生的道路上,學習著。 整個人生軌跡也就是我們的學習歷程,打破不屬於我們的綑綁和框架。 活出屬於我們安然自在的無框人生。 /歡迎加入共學社團:無框教室「覺察式共學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23947963399588 /合作邀約或是留言: framelessclassroom@gmail.com /無框教室IG: https://www.instagram.com/framelessclassroom/ /安然IG: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tobewiththeworld/ /方格子: https://vocus.cc/post/67053b2afd89780001e8f914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