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 Hoo | 纽伦部屋

伯特罗老师 & 胡老师不虎

纽约和伦敦,这两座全球瞩目的城市,被称为“横跨大西洋的双子星”(Transatlantic Twins),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传承以及世界顶级的金融地位紧密相连。它们不仅是多元文化的汇聚点,更是全球经济脉搏的跳动中心,各自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全世界。尽管二者在人口结构、全球金融枢纽的定位和文化影响力方面共享殊荣,但历史背景、生活方式和城市氛围却仍然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为这两座城市的故事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如今,《London Woo | 伦敦部屋》播客已伴随胡老师的足迹跨越大西洋,正式更名为《Woo Hoo | 纽伦部屋》。胡老师与罗老师将分享日常生活,体验纽约和伦敦双城的文化交融与对比碰撞,为大家带来两座世界级城市的前沿见解与深刻体验。生活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时间和空间,让我们用这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城市对话为生活欢呼!

  1. AUG 26

    Woo Hoo | 030 夏日光年终曲:纽约和伦敦都努力过了

    This is London and New York,  babe! 胡老师出差归来,我们终于又在秋天的气息里和大家见面了!这一期节目里,我们聊了纽约与伦敦的立秋感受。 立秋了,古人爱伤秋,伦敦人更伤——因为夏天太短暂了。你能想象的伦敦的酷暑只有30度吗?你知道伦敦几乎没有空调吗?我们在“30度”的热浪里吃冰激凌、看广场音乐剧,还跑去博物馆蹭凉快。这还不是英国人“用力过夏天”的独特方式的全部。从特拉法加广场的 West End Live 到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 BBC Proms,再到 Hackney 的湿地与咖啡馆。和往常一样,节目里少不了冰激凌、美食、城市观察。 在纽约,空调是夏日生存的标配:无论是地铁、咖啡馆还是剧院,都凉爽得让人舍不得离开。布鲁克林的屋顶派对、户外电影和中央公园的草坪音乐会,也让城市的夏天带着轻松自在的氛围。纽约的夏天,是快节奏与自由、喧闹与浪漫交织的独特体验,让人既感受城市的繁忙,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无论是在伦敦还是纽约,夏天总是让城市活力满满。人们走出室内,去公园野餐、河边散步,或者在街头咖啡座和露天餐厅里放松。街头表演、音乐节、美食市集,让两座城市的夏日街头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伦敦偶尔来场小雨打卡,纽约则有点湿热,但谁在乎呢?长长的白昼和随处可见的惊喜,让每一个夏天都像是专门为探索和“随心而动”准备的。 🎧 本期亮点 纽约的空调清凉 vs 伦敦的热浪考验 没空调的伦敦人靠冰激凌续命 特拉法加广场上的 West End Live 欧洲最盛大的音乐节 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里的 BBC Proms 盛夏古典音乐季 Hackney 湿地、公园和咖啡馆的周末小确幸 纽约夏天的屋顶派对、草坪演出和户外电影 伦敦人“用力过夏天”的独特文化 城市之间的差异:凉快自在 vs 热闹短暂 在旅行中,用另一座城市去衡量眼前风景联系邮箱:LondonWoo.NewYorkHoo@gmail.com 新浪微博:@WooHoo纽伦部屋

    1h 8m
  2. JUL 5

    Woo Hoo | 027 擦肩而过again的日本初体验:我的东京,你的关西

    こんにちは、ロンドンとニューヨーク。日本へようこそ! 不约而同,罗老师和胡老师前后脚飞往了日本休假,不过一位去了东京,一位走访了关西——虽然行程交错,擦肩而过,于是我们决定把这两段独立的旅行拼凑成今天的一次对话:我们分别从不同的城市出发,聊聊各自初次造访日本的观察与感受。 我们感受到了城市的节奏差异,也体会到饮食的惊喜与困惑;从鲸鱼刺身和绝美烤鳗鱼,到藏在居民区的隐藏餐厅;从职人精神到服务细节,从器物审美到城市温度,我们也忍不住把东京、大阪、京都和伦敦、纽约摆在一起对比——日本的“秩序感”“精致”和“距离感”,究竟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新鲜与共鸣? 本期要点 东京的整洁、高效与“被动热情”——为什么让人既佩服又有些疲惫 大阪的节奏、街头氛围与饮食记忆——从烤串小店到米其林餐厅 京都的慢与静,是文化传承,还是刻意保留的疏离感? 初访日本的文化细节观察:便利店、预约机制、餐厅分区、服务语言 我们吃了什么,错过了什么——鲸鱼、鳗鱼、甜点、器皿,还有食物背后的期待与落差 从伦敦与纽约出发,如何理解“日本城市”所呈现的另一种秩序美学 聊不完的日本咖啡,是日式精致主义的绝对代表联系邮箱:LondonWoo.NewYorkHoo@gmail.com 新浪微博:@WooHoo纽伦部屋

    46 min
  3. JUN 2

    Woo Hoo | 026 托尼奖得主揭晓在即:五大音乐剧,我们押宝这一个

    This is London and New York,  babe! 托尼奖颁奖倒计时,五部音乐新剧同台炫技,从过去到未来,从哈瓦那到首尔,从黑色幽默到人机恋爱,堪称神仙打架。罗老师与胡老师倾情开聊,用“剧粉”视角带你拆解每一部提名剧的亮点与胜算,开启一场没有水晶球的预言秀。 本期亮点 : 两位“剧圈自来水”主播,开启聊天姿势输出论文级剧评新模式 罗老师靠《猫》启蒙音乐剧,胡老师观剧后潸然泪下,让人想递纸巾 西区音乐剧“莎士比亚附体”?而百老汇是“土豪撒钱现场”? 提名作品不约而同“Body”味十足,难怪称为“Year of the Corpse” 音乐剧演员是唱歌的戏精还是跳舞的诗人 今年颁奖礼彩蛋,剧迷不容错过的精彩时刻👉移步评论互动区票选今年托尼奖最佳音乐新剧赢家 1.乐士浮生录(Buena Vista Social Club) 2.亡命之徒(Dead Outlaw) 3.飞跃长生(Death Becomes Her) 4.也许美好结局(Maybe Happy Ending) 5.绞肉行动(Operation Mincemeat) 其他提及的音乐剧包括:猫(Cats)、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妈妈咪呀(Mamma Mia!)、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芝加哥(Chicago)、魔法坏女巫(Wicked)、狮子王(The Lion King)、红磨坊(Moulin Rouge!)、蒂娜(Tina: The Tina Turner Musical)、MJ(MJ the Musical)、六(Six)、汉密尔顿(Hamilton)、冥王镇(Hadestown)、近乎正常(Next to Normal)、奇怪的环(A Strange Loop)、马蒂尔达(Matilda the Musical)、卡巴莱(Cabaret) 联系邮箱:LondonWoo.NewYorkHoo@gmail.com 新浪微博:@WooHoo纽伦部屋

    59 min
  4. MAY 5

    Woo Hoo | 024 擦肩而过的广府菜:顺德美食与舌尖上的双城漫谈

    This is London and New York, but talking Guangzhou this time! 擦肩而过的出差行程,竟意外解锁了一场关于粤菜江湖的“舌尖回味”,我们从纽约的摩天楼与伦敦的塔桥旁,穿越到热气腾腾的广府餐桌。罗老师忙里偷闲去了一趟世界美食之都——顺德,沉浸在广府菜的源头两天,满载而归,迫不及待和胡老师一起聊一聊这个全球拥有237家米其林餐厅的菜系——广府菜。 没忍住还是给大家报了菜名,于是沉浸在美食回忆中无法自拔。罗老师潜入凤城顺德,用两天时间狂刷各类点心、粥品以及念念不忘的肠粉、烧鹅与鲫鱼羹,直呼“颠覆中餐认知”;胡老师则搬出丰富的生活经验,揭秘广府菜的菜品画像和不同品级餐厅的体验。从《舌尖上的中国》到米其林榜单,从水牛奶双皮奶到失传刀工的官府菜,两人竟为“粤菜与淮扬菜谁更懂食材本味”争得口水直流——原来食物背后,藏着一座城市的性格密码。 纵使身在西方两大都市,但两位主播聊到博大的中餐美食,依旧滔滔不绝流连忘返。民以食为天,我们迫不及待与各位听众朋友分享最佳美食体验。 本期亮点 : 顺德48小时暴风吸入 :毫无踩雷可能的美食体验,我们该怎么吃? 粤菜VS淮扬菜 :官府文化的精致VS市井匠人的务实,谁才是“本味王者”? 暗藏玄机的标题党 :“擦肩而过”是遗憾,还是美食雷达的前赴后继?联系邮箱:LondonWoo.NewYorkHoo@gmail.com 新浪微博:@WooHoo纽伦部屋

    55 min

About

纽约和伦敦,这两座全球瞩目的城市,被称为“横跨大西洋的双子星”(Transatlantic Twins),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传承以及世界顶级的金融地位紧密相连。它们不仅是多元文化的汇聚点,更是全球经济脉搏的跳动中心,各自以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全世界。尽管二者在人口结构、全球金融枢纽的定位和文化影响力方面共享殊荣,但历史背景、生活方式和城市氛围却仍然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为这两座城市的故事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如今,《London Woo | 伦敦部屋》播客已伴随胡老师的足迹跨越大西洋,正式更名为《Woo Hoo | 纽伦部屋》。胡老师与罗老师将分享日常生活,体验纽约和伦敦双城的文化交融与对比碰撞,为大家带来两座世界级城市的前沿见解与深刻体验。生活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是时间和空间,让我们用这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城市对话为生活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