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展开“周边外交”以抗衡西方世界

上合组织峰会本周末在天津举行,这是中国全年最盛大的一次外交活动,包括普京和莫迪在内的20多位国家元首将前往出席,北京打算利用本次峰会展示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以抗衡西方;另外,在中美两国展开科技博弈的背景下,美国限制英伟达对华出口,致其在中国市场前景受阻;而中国则加紧扶持国内本土芯片,以摆脱对英伟达的依附。这是今天出刊的《回声报》刊载的三篇与中国话题相关的报道。今天各大日报头版关注的新闻焦点继续围绕法国即将面临的政治危机局势展开。

中国转向印度和俄罗斯以对抗特朗普

《回声报》在头条新闻的显要位置刊出“为了制衡特朗普,中国正在拉拢印度和俄罗斯“的报道标题,揭示中国利用周末将在天津举行的上合峰会对冲美欧压力。

《回声报》常驻上海记者在报道中指出:本周末,二十多位国家元首将齐聚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本次峰会规格空前,是中国全年最盛大的一次外交活动,其中包括普京和莫迪。上合组织是北京用来构建自身阵营的重要机制,用以对抗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以及欧盟。北京打算借此峰会巩固其阵营,但成员间的分歧依旧存在。

文章作者写道:上合组织覆盖区域占全球GDP的四分之一、人口的40%,具有一定的地区分量。然而,实际上,上合组织更多是中俄在中亚协调影响力、输出自身世界观的平台。虽然峰会每年轮流在成员国举行,但2025年的天津会议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政治和象征意义。在与美欧的科技与贸易冲突加剧之际,中国希望借机展示为“稳定且理性”的大国,倡导一种更有利于新兴国家的新秩序,以替代二战后由西方主导的国际体系。峰会之后,中国还将在9月3日举行大阅兵,届时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将出席。

尽管中国力图营造团结气氛,但上合组织内部实际上矛盾重重,尤其是印度与巴基斯坦这对宿敌的存在。此外,上合组织既非军事同盟,也不是经贸共同体,缺乏统一目标。

报道引述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分析师Claus Soong的观点指出:“中俄之间是一种‘对齐而非同盟’的关系。两国都将中亚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但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中亚国家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平衡;印度则被迫在中俄与西方之间周旋。事实上,虽然成员国都非西方国家,但分歧远大于共识。他们对多极世界秩序的呼吁,并未超越各自的地缘政治利益。”

6月中旬,印度就曾拒绝在上合组织的联合声明上签字,该声明原本计划谴责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在这种背景下,本次峰会预计不会有实质性突破。

那些可能因北京拒绝英伟达而受益的中国新星企业”的报道标题,

另外,《回声报》刊出一篇报道,披露北京面对美国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高端芯片的现实,正加紧扶持本土企业崛起,它们在资本市场和技术上快速进步,正逐步成为英伟达的潜在替代者。

报道指出:虽然英伟达凭借强劲的业绩和技术实力在全球AI芯片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美中两国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改变格局。北京正在加速扶持本土半导体和AI芯片“冠军企业”,以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北京似乎打算告别英伟达,转而扶持本土的科技冠军,孕育出“中国制造”的新一代处理器。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逐渐赢得本土科技巨头的青睐,如腾讯和阿里巴巴,它们正部署自家 AI 大模型-通义千问(Qwen)和混元??(Hunyuan)。

在北京的扶持下,本土企业受益匪浅。首先是AI芯片设计商寒武纪(Cambricon Technologies),该公司实现扭亏为盈,股价暴涨,显示投资者对替代英伟达的本土潜力极为看好。

另一家潜在受益企业是华为。作为长期以来美国政府的眼中钉,华为已在近年来崛起为高端电子元器件产业最具潜力的替代者之一,芯片设计快速进步,新建三座大厂,逐渐缩小与英伟达的差距。

中国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SMIC)也正准备在国内启动新的生产线,专门生产 7nm芯片,这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先进的工艺。今年以来,其股价翻倍。

总之,报道认为:中美科技对抗正在重塑AI芯片格局,中国本土企业可能成为英伟达受限背景下的最大受益者。

陷入地缘政治纠葛的英伟达,在中国的AI芯片销售前景依然不明朗

《回声报》的另外一篇报道,聚焦英伟达对华AI芯片销售面临不确定前景。报道指出:英伟达在对华芯片销售上陷入美中地缘政治僵局,未来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该公司与特朗普政府关于将对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上缴给美国政府的协议尚未落地,导致该公司暂停在华出货,并损失数十亿美元。

在这场地缘政治僵局中,英伟达既要说服美国,也要说服中国,才能交付那些对训练顶级AI模型不可或缺的芯片。

虽然英伟达的全球销售依旧强劲,却明显增长放缓。另外,随着中国本土对手的快速崛起,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前景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