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本公民課本他做的,野百合學運帶學生見總統的也是他|讀瞿筱葳的《訪父記》

不好意思請問一下by致昕


*7/25 活動報名連結:https://abreakcafe.oen.tw/events/2zmQKVQHCFofDKHR0TNCp3ugbvZ
奶奶的食譜、爸爸的眼淚、我輩的由來

*節目介紹:

這一集,我們用瞿海源的視角,走進野百合學運的廣場,瞿海源是台灣的重量級社會學者,超多項社會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以及瞿筱葳的爸爸。

1990年三月,二十幾所台灣的大學,學生群聚廣場、要求民主改革,軍隊在廣場附近待命。瞿海源如何與學生對話、被學生邀請成顧問,而後看學生絕食、累倒,自己接著流淚累倒,還是接起帶學生見總統的重擔。他完成了,廣場遠方的軍隊悄然離開。

許多聽眾問過,台灣的民主何來,台灣人如何理解自己作為公民?大的字寫起來其實是細節:從社區打掃到街頭的反軍人干政,或者做大規模的研究、軍隊裡的民意調查做改革,還有在不同會議室裡的打磨討論,用制度,把「上頭說了算」變成委員會決。

好硬?但像是台灣第一本公民課本的誕生,後來成就了「我們」。這不是什麼很硬的故事,但是是很久的故事,一本公民課本花了五年來做,三個研究計畫、上千人的訪談、十幾場的下鄉巡迴說明。

民主是很久的故事,在沙漠滴下一滴水,直到成樹成林,我們在前人的選擇之後,繼續選擇。

讀瞿筱葳的《訪父記》, 看爸爸的眼淚、民主的細節、我輩的由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er le puntate esplicite, devi effettuare l’accesso.

Rimani al passo con questo podcast

Accedi o registrati per seguire i podcast, salvare le puntate e ricevere gli ultimi aggiornamenti.

Seleziona un paese o una regione

Africa, Medio Oriente e India

Asia Pacifico

Europa

America Latina e Caraibi

Stati Uniti e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