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出刊的左右大报《解放报》和《费加罗报》头版多聚焦于法国不确定性的政局,9月10日封锁法国网络动员临近,《解放报》采访不同地方民众心声,显示其对政治的厌倦和生活压力下的愤怒,却也缺乏真正行动的动力。封锁动员引发注意,或引发类似黄背心的抗议,但也可能因民众的失望与疲惫而形不成气候。《费加罗报》头版聚焦右翼共和党面对政局不稳、担忧或出现左翼社会党总理人选,而党内意见不一,前党魁、重量级人物模糊表态更引发争议。
欧洲的边缘化风险
一张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会谈卓上面对特朗普的照片,也刊登在《费加罗报》头版。内页国际版报道分析欧洲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弱势,从G7峰会、北约峰会到中欧峰会,从与美国签署单边15关税协议到乌克兰战争,报道例数今年以来欧洲面对特朗普、习近平和普京的压力,在贸易、外交和安全事务中多次被迫屈辱妥协,显现出欧洲的战略和领导力不足、决策分散、成员国利益分歧以及对美国依赖,使欧洲难以发挥真正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要么生存、要么衰落,欧洲别无其他选择”。报道以雅克·德洛尔这句1984年所说名言,警告现在这种困境的紧迫性胜于任何以往。
“特朗普推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加速”
涉及中国的报道,《费加罗报》一篇题为“特朗普推全球南方国家合作加速”的文章分析特朗普在全球范围内加征关税后,引发新一轮国际经贸格局调整与“南方国家”合作趋势的加速。文章开头提到,中国近期主办上合组织峰会和阅兵,中俄朝印等国领导人密集互动,展示出强烈的外交攻势,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拉近南方国家联系的地缘战略利益,在背后推助其加强联盟。文章例举中俄在峰会期间宣布建设西伯利亚至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印度也在高关税压力下加快与中俄等国的合作。不仅印度,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的国家纷纷寻找“绕道”方案,通过区域合作、多元化出口市场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中国对美出口占比明显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东南亚、印度和台湾等市场。中国也加快对欧洲和拉美的出口布局,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拉美国家如巴西因被施加50%关税,对美出口大幅下滑,但对华、阿根廷和墨西哥出口显著增加。巴西和墨西哥正加强自贸合作,同时与中国签署涵盖农业、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多项协议。
欧洲也加快了与印度、印尼等其他国家的自贸谈判。与南美共同市场的协议已进入关键阶段,同时,欧盟也在与加拿大加强经贸与防务合作。非洲和其他中小经济体也在探索摆脱对美依赖的途径。例如莱索托提议加强非洲内部贸易,而新加坡、韩国则通过出口补贴扶持企业。文章最后引述专家指出,美国仍占全球进口市场的13%,其需求规模难以被替代。尽管特朗普政府称赞其正在塑造“新贸易体系”,但实际上其政策更可能导致美国市场的关闭,非但没有使其收益反而带来孤立风险,最终失去全球化的红利。
“永生”与“早死”
《解放报》一篇社评评论北京九三阅兵期间,被路透、美联社直播透出的习近平与普京一段有关长寿的聊天。社评以讽刺的笔法写道,两位都年逾七旬的领导人,轻松地谈论长寿甚至“长生不老”。普京称生物技术或可实现器官不断更换,让人返老还童;习近平说有预测本世纪人类可活到150岁。此番言论虽显荒诞,却契合当下科技与资本热炒的“永生幻想”——从硅谷的神经科技、血液回春实验,到冷冻遗体、AI“死者机器人”等,社评说,追求不朽伴随伦理困境:如果生命失去终点,其意义何在?更令人不安的是,若所谓“永生”意味着像习近平、普京这样长期掌权的独裁者无休止地延续统治,人类恐怕不若“早死”。
美国大豆农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困境
《费加罗报》另一篇报道介绍了美国大豆产业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困境,成为特朗普关税战最受打击的领域之一。历来美国大豆最主要的买家中国今年首次自2005年以来没有进口,而是转向价格更低的巴西,导致美国农户价格下跌、成本上涨,虽然特朗普要求北京增加采购,但双方谈判仍未有结果,农民抱怨政府正在“扼杀农业”。报道回顾2018年中美关税战曾让美国对华出口骤降75%,政府不得不通过巨额补贴纾困。现在,特朗普新一轮贸易战可能引发墨西哥、加拿大等伙伴反制,农民忧虑更甚。
继干邑之后,欧洲猪肉成为中国对欧反制新目标。中国宣布自9月10日起对欧盟猪肉及副产品征收15.6%至62.4%的临时反倾销保证金。《费加罗报》报道关注其对法国及西班牙、丹麦、荷兰等主要欧盟出口国的影响。
Information
- Show
- Channel
- FrequencyUpdated daily
- Published6 September 2025 at 11:02 UTC
- Length6 min
- Rating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