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花地·文化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1. 3 HR AGO

    江山万象:徐龙森山水作品展启幕

    9月9日,“江山万象——徐龙森山水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 展览集中呈现徐龙森的大型水墨作品及装置,以“江山万象”为题,寓意山河景象之无尽变幻,亦映照徐龙森在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多重探索。 1956年生于上海的徐龙森,数十年来深入研习五代、北宋笔墨传统,并临习李唐、王蒙、四僧等名家作品。同时,他长期行走祖国河山,将山川的形貌与气魄深植于心,逐渐形成以直觉为主导的创作方式。 如何使山水传统在当代语境中重获活力,成为许多艺术家的重要命题。徐龙森正是在此背景下,从雕塑逐渐转向中国山水画创作,形成了以大尺幅水墨山水及装置创作为核心的艺术方向。他强调“丘壑成于胸中”,以笔墨直达山水内在的生命律动。 徐龙森的山水不仅在笔韵之生动,更在气魄之宏伟。他的山水以“高远”为首重,形成与宏大空间对话的视觉气场。画面少有树木与人迹,而是在层层积染与厚重墨法中呈现山川,唤起观者对洪荒创世的联想。 这种雄浑气势,也与其作品在公共空间的展示紧密相关。 徐龙森既深植中国传统,又以开放姿态参与跨文化交流。他的大型山水画作及装置作品进入国际博物馆、教堂及法院等公共空间,与各国文化语境展开对话。 徐龙森以这种艺术表达方式积极回应当代作品的“公共性”命题,使山水从个人心性的栖居之所,转化为社会共同的精神场域。 展览将持续至11月9日。 文 | 记者 李娇娇 朱绍杰 图 | 馆方提供

    2 min
  2. 3 HR AGO

    艺术和人:纪念迟轲诞辰100周年文献展启幕

    日前,“艺术和人——纪念迟轲诞辰100周年文献展”暨中西美术史论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本次文献展与研讨会以丰富的著述手稿、照片影像以及来往信函等,立体呈现迟轲作为学者、翻译家、评论家、教育家的人生轨迹与丰硕成果。 “艺术和人”源自迟轲关于自身学习文艺和美学的回顾文章,凸显他从人与艺术、人与时代的整体观照角度去推进美术史研究和美术评论的特点。 迟轲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史论家、教育家,新中国西方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的开拓者和首批九位终身教授之一,毕生致力于美术史论的研究、翻译与教育工作。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强调,迟轲先生学术视野广阔而深邃,既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现实,又融汇世界,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艺术景观与方法论体系,迟轲先生的教育理念与学术精神至今仍深深滋养着广州美术学院的学术文化。 迟轲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史学学科普及与建设的启蒙者与奠基人,开创了西方美术史、美术理论及美术批评在中国的系统性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皮道坚感念迟轲对后学的无私关怀与提携,迟轲的著作滋养和指引了他在美术史论教学与研究中的道路,他强调迟轲倡导以中国学术问题为核心、以批判性吸收与学术独立的立场。 “父亲不仅热衷教学与研究,除艺术外还热爱篮球、美食,常亲自买菜做饭,在生活中坚持自学各种知识技能,尤其以自学英文为人熟知。”迟轲的女儿迟兰回忆道,“在1968年下干校前,父亲送给我一本英文字典,告诉我‘坚持一件事十年总会有成就’,这激励我考入华南师范大学外语系。” “父亲出生于天津,自幼家贫,少年时期常去天津美术馆自习绘画,之后进入华北联大,师从艾青、江丰、王朝闻等著名学者。父亲一生自学成才,对美学教育有着坚定追求,认为美学能够滋养心灵,坚信真善美是人生的目标。”迟兰说。 中西美术史论研讨会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1楼报告厅举行。一众学者就迟轲艺术研究和教育成就评述、西方美术史论译介和研究以及20世纪中国美术评论等方面内容展开研讨。 本次文献展与研讨会不仅是对迟轲的深切缅怀,更是对其学术遗产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广州美术学院对学术传统的重要回望。迟轲的贡献不仅属于20世纪,更将在21世纪的学术进程中继续发光,使中国美术史学真正走向世界。 纪念迟轲诞辰100周年文献展将持续至10月8日。 文 | 记者 李娇娇 朱绍杰 图 | 馆方提供

    3 min
  3. 14 HR AGO

    大师云集!近200件工艺美术珍品亮相岭南会展览馆

    9月9日,“艺荟岭南——广东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在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盛大开幕。 本次展览力邀全省工艺美术界的顶尖大师参与联展,汇聚近200件岭南工艺美术代表作品,涵盖数十种门类:牙雕、广绣、石湾陶艺、广彩、陶瓷微书、榄雕……岭南工艺美术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品同台展出,为观众带来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 展览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协办,将持续展出至10月10日。 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吴小茜介绍,岭南会展览馆从开馆至今,已先后举办民间工艺和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近300场,吸引超60万人次参观。 她说:“本次展览是岭南会展览馆在升级改造后的首次工艺美术主题展。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与传统工艺对话的机会,一次感受匠心精神的体验。” 大师代表作尽显工美魅力 本次展览堪称岭南工艺美术的“全明星阵容”,汇聚国家级、省、市、区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各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在这里,观众既能欣赏到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也能感受到创新力量为传统带来的新活力。 不少大师新作、院校艺术家新作在本次展览中首度与观众见面。如牙雕《南粤新晖》、象牙球《龙凤呈祥》;广彩《春满和谐园》《水浒英雄传》;石湾陶塑《天佑》;漆画《芦花鸡》《上观》《惊蛰》;木雕《路人甲》《胖妞》《斧爷》《虎神》;陶塑《仗剑走天涯》《无敌》;砖雕《金鳌献瑞》《关公》;瓦泥塑《大榕树下讲故事》《担遮行窄巷》《追忆》《随风》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为骨雕传承牙雕技艺代表,作品既保持传统精髓,又突破材料限制。翁耀祥、区国权、吴志伟等名家的牙球与牙雕作品,展现岭南雕刻技艺的极致境界。 陶瓷类作品亮点纷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王芝文的陶瓷微书在方寸之间展现万千气象;潘柏林大师与曾鹏、曾力兄弟的石湾公仔形神兼备,延续石湾陶艺的千年文脉。 织绣区经典汇聚。许炽光、陈少芳、伍洁仪、梁桂开等广绣大师的作品,以纤丝彩线织就锦绣画卷,一针一线缔造广绣新辉煌,针尖上尽显求精匠心。 更有来自院校的名师蔡克振教授、曹国昌教授、李伦、韦璐、尹秋生、万兆泉和万兆元兄弟等,也分别带来漆艺、木雕、泥塑等不同门类的代表作……平时难得一见的珍品汇聚一堂,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冲击力极强的艺术盛宴。 人才云集,四大展区各具特色 本次展览几乎汇集了整个广东省工艺美术界的顶级大师和优秀传承人,可谓人才济济,展现岭南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准。展馆特设四大主题展区,层层深入,带领观众深度了解岭南工艺美术的传承脉络。 首层“守护与开拓”展区,聚焦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展现岭南工艺美术的精美技艺,参观者可以零距离观赏难得一见的珍品。 二层“艺与道交融”展区,呈现三十位扎根工艺美术教育的教授、导师作品,一探传统工艺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过程,致敬他们为岭南工艺美术的技艺传承与发展作出的贡献。 三层“工匠精神”展区,展出二十余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精美作品,表达广东工艺人“传承与创新”的初心。 四层“青春新风”展区,展示广东省民间文艺“青年优才计划”第一期20位学员的创新之作,展现年轻一代为传统工艺注入的活力。 公教活动与数字互动升级观展体验 本次展览特别策划了丰富且生动的公教活动,涵盖掐丝珐琅、通草画、面塑、牙雕等传统技艺,观众既可现场与非遗传承人互动,也可亲自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一场广彩数字化体验也即将与观众相约,观众可通过亲身参与,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记者获悉,展览还将推出数字展厅,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可通过岭南会展览馆移动端平台,随时随地进入3D虚拟展馆,享受全天候无障碍云端观展体验。 主办方表示,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从未间断对民间工艺的扶持,岭南会展览馆也将持续搭建传统艺术和现代文化生活之间的沟通平台,持续推动广东民间“艺”和“术”的当代发展。 文、图|记者 周欣怡

    5 min
  4. 14 HR AGO

    粤澳携手培育粤剧新苗:计划每两年排演一部长剧

    9月8日,由澳门粤剧曲艺总会主办、广东粤剧院指导的“澳门粤青团人才培养计划”新闻发布会暨合作签约仪式在广州举行。 活动汇聚粤澳两地粤剧界重磅嘉宾、剧团代表,共襄粤剧青年人才培养盛事,为粤港澳大湾区粤剧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打造澳门代表性青年粤剧团体 作为澳门粤剧曲艺界的核心力量,澳门粤剧曲艺总会已深耕行业二十余年。 发布会上,澳门粤剧曲艺总会会长陈美仪表示,总会始终秉持“团结业界、推动发展、促进交流、服务社会”宗旨。 此次“澳门粤青团人才培养计划”是总会在青年培育路上的创新一步——以“以戏育人”为核心理念,为12-45岁澳门青年粤剧爱好者搭建“从兴趣到专业、从学习到登台”的成长阶梯,计划每两年排演一部粤剧长剧,打造澳门代表性青年粤剧团体,助力青年成为大湾区粤剧文化交流“使者”。 广东粤剧院将为“澳门粤青团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专业支撑。 广东省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广东粤剧院艺术总监曾小敏在致辞中指出,粤剧是粤港澳大湾区共同的文化符号。 此次合作将从三方面发力:组建以一级演员刘建科、严金凤为代表的专家团队提供指导;围绕“两年一长剧”创排精品剧目;搭建粤澳交流平台,推动粤剧在澳门的活态传承。 签约仪式上,澳门粤剧曲艺总会副会长关美仪与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曾小敏、陈美仪以及小神鹰、丁凡等名家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计划招30名澳门青年进行培养 “澳门粤青团人才培养计划”拥有强大的导师团队——由广东粤剧院演艺培训部教研组组长刘建科领衔的专家团,将从唱腔、身段、表演素养等方面夯实学员基础; 顺德庆凤鸣粤剧团戏曲传承培训基地副团长钟向红及其团队,将以“基础为王、因材施教、以演促学”理念,提供系统教学,助力学员克服登台恐惧、提升实践能力。 澳门粤剧曲艺总会办公室主任林时响介绍,“澳门粤青团人才培养计划”将于2025年10月下旬开班,每周线下授课两天,课程涵盖唱腔、身段、角色排练、音乐配合等,全程学费全免。 报名即日起至10月15日,通过材料审核、声音与动作测试后,将录取30名澳门青年。学员完成2025年10月至2026年12月的课程后,不仅可在2026年12月参与成果展演,还将获颁澳门粤剧曲艺总会与广东粤剧院联合认证的结业证书。 此次活动不仅是粤澳两地文化合作的生动实践,更为澳门粤剧培养了后备力量。 未来,随着计划推进,将进一步推动粤剧非遗“活”起来、“传”下去,为“人文湾区”建设与“文化澳门”发展注入更多青春活力。 文 | 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林楷虹 图 | 薛才焕

    3 min
  5. 15 HR AGO

    教师节专属景区福利来啦!正佳三馆凭教师证买一送一

    教师节来临之际,正佳极地海洋世界、正佳雨林生态植物园、正佳企鹅冰雪世界推出教师节专属福利。记者从景区了解到,教师本人凭教师证,可享买一送一购票福利。 这个教师节,去正佳看火遍全网的美人鱼大秀《青白缘起》,参加《水豚吞吞见面会》,与真卡皮巴拉亲密贴贴;看《偷石头的南极企鹅》,走进企鹅繁育季,了解企鹅恋爱的秘密,让辛勤的人民教师度过一个既放松又好玩的教师节! 买一送一,多个场馆送上教师节福利 即日起至9月14日,正佳推出教师节专属特惠票。 活动期间,本人凭教师证购买正佳极地海洋世界、正佳雨林生态植物园、正佳企鹅冰雪世界门票,可享双人同行、一人免费活动。除此以外,还有“疯狂星期三”五折优惠福利、亲子家庭等购票优惠活动可供游客选择。 火爆全网!美人鱼水下大秀《青白缘起》精彩继续 火爆整个暑期的水下美人鱼大秀《青白缘起》演出继续。每天11:30、16:00、15:30准时在正佳极地海洋世界深海奇观展区上演。 十五运即将来临,可爱的海狮海象们也为游客准备了精彩的运动才艺,接飞盘、投篮等体育绝活不在话下。值得一提的是,全新开启的水草展区把独特的水下艺术搬到游客眼前,不仅可以拍美照,还可参与《水草物语》科普课涨知识。 在市中心与大自然相拥,和水豚共度疗愈之旅 正佳雨林生态植物园则为繁忙的教师提供一场“自然疗愈之旅”。 在这里,可以参加“顶流男明星”水豚“吞吞”见面会,近距离和水豚贴贴。还有《梅花鹿亲密互动》《树懒漫游小学堂》等每天数十场动物见面会可打卡。 此外,还可看一场《雨林科学魔法秀》,在欢声笑语中体会雨林魔法课的奇妙。 解锁南方教室外的冬日浪漫 属于南方游客的真冰真雪不容错过,玩雪地拔河,滑200米超长冰滑梯,打卡5米高网红大雪人,看广州唯一的南极企鹅,带上搭子,来过个别样的教师节! 教师节期间,还可以在正佳赛博运动空间打卡镭射-真人CS等22项数字运动,感受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的元宇宙运动空间;在800平方米的正佳冰河湾真冰滑冰场,还能体验滑冰的乐趣,在多元化的场馆与沉浸式体验中,度过一个解压又欢乐的节日。 文 | 记者 刘星彤 通讯员 魏双双 图 | 景区提供

    3 min
  6. 15 HR AGO

    【视频】广州塔下响起马头琴声!“潮起粤港澳 相约敕勒川”2025呼和浩特秋冬文旅推介会在穗举办

    长风万里送秋色,敕勒川与珠江畔再续前缘! 9月9日,“潮起粤港澳 相约敕勒川”2025呼和浩特秋冬文旅推介会在广州浪漫启幕。这是一场北疆草原与南国湾区的深情对话,也是一次跨越山河的盛情邀请——呼和浩特带着草原的豪情、冰雪的纯净和文化的厚重走进花城广州,向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发出诚挚邀约。 推介会前一天,呼和浩特市乌兰牧骑在广州塔前带来一场精彩的城市文艺快闪,马头琴、呼麦、舞蹈等极具民族特色的节目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内蒙古大草原的风情弥漫心间。 呼和浩特沉浸式文旅体验贯穿秋冬 《北疆舞韵》舞姿豪迈优美,马头琴声激昂奏响《万马奔腾》,呼麦悠长吟唱《传说》…… 推介会现场将观众带入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意境。呼和浩特文旅推介官以“青城四季”为主线,生动展示了这座城市秋冬时节别样的自然与人文之魅,多层次呈现“一廊两轴五带”文旅发展格局下的特色产品体系。 敕勒川星光里、马鬃山滑雪场、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蒙牛工业旅游区、内蒙古途易国际旅行社等十余家当地文旅企业代表依次登场,发布了多项针对大湾区游客的优惠政策和特色产品,并与广州70余家旅行社开展深入业务洽谈。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也是一座融合自然风光、人文底蕴与现代活力的草原都市。 这里四季分明,秋冬季更显独特魅力——大青山层林尽染,乌素图杏花谷中银杏与枫叶交织;敕勒川草原金浪翻滚;游客可漫步塞上老街,探访五塔寺、内蒙古博物院,更能参与金秋音乐盛宴——敕勒川音乐节与多场群星演唱会,感受草原之夜的热情。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呼和浩特将推出多项沉浸式文旅体验,如敖包相会、民乐雅集、360度旋转舞台剧等。 秋冬季主打的五大主体活动包括塞上老街华彩国庆嘉年华、敕勒川草原实景演艺、丝绸之路大道秋日打卡计划、新潮地标街景演艺、老牛湾黄河大峡谷跨越山河。 此外,敕勒川音乐嘉年华将邀请郑钧、黑豹乐队、黄子弘凡等助阵,用音乐点燃草原;“国潮星动”群星演唱会汇聚许茹芸、孟庭苇、黄丽玲等歌手,唤醒时代记忆,两场演出预计将吸引15万观众。 9月25日至10月8日期间,呼和浩特全市重点商业街区、新潮地标、露营地、文博场馆等还将开展街景演艺、跟着赛事去旅行、金秋趣野露营节、“我在青城当掌柜”美食汇、公主邀你共此时等100余项文旅商体融合活动,丰富游客假期体验,激发消费活力。 冰雪旅游开启,南客北游精彩不断 内蒙古的冰雪魅力无限。推介会特别推介了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的秋冬特色项目。 作为内蒙古军事文旅新地标,今年8月乐园新增“逐光原野运动乐园”,这一全场景军事主题沉浸式儿童游乐空间的落成,标志着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完成“军事研学+户外露营+航天科教+主题游乐”四位一体的全面升级。 冬季,这里将转型冰雪狂欢胜地,延续上一年度的冰雕奇观、火壶表演和激情电音派对,开展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2026欢乐冰雪节活动,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军事文化冰雪体验。 针对粤港澳地区游客对冰雪旅游的热情,马鬃山滑雪场则推出“粤港澳雪友专属”两天一晚住滑套票,配备定点接驳、国家队教练预约、国际雪具预留等一站式服务,可实现“早茶出发,午间滑雪”的便捷体验。雪场2025-2026雪季将开放13条雪道,并开设呼和浩特首家夜场滑雪,让南方游客尽情享受冰雪乐趣。 老广专属优惠政策来袭 为回馈大湾区游客,敕勒川星光里推出广东省专属优惠政策: 广东省游客享敕勒川星光里门票+剧目8折优惠,旅行社及其他社会团体享阶梯优惠;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宣布,粤港澳游客入园即赠现制咖啡/当季限定饮品,针对粤港澳旅行社团队,不同套餐按年度战略合作协议给予优惠,同时大黑河冰雪节针对粤港澳游客推出门票七折优惠。 文、视频 | 记者 刘星彤 图 | 主办方提供

    5 min
  7. 15 HR AGO

    “旅居云南”来穗推介,创新推出“旅游+航空”优惠产品

    9月9日,“旅居云南 航旅相伴”主题宣传推广活动推介会在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现场举行。 此次活动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共同主办,来自云南各州市文旅部门、景区协会、文旅企业、各机场、国内航空公司、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等单位的代表参与。 推介会上,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秋季文旅主题推介秘境游、温泉游、研学游、节庆游等深度游目的地;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从航空资源、航线产品、宣传营销三个维度,推出与旅游旅居融合度高的航空线路和产品,面向珠三角地区精心规划多条航空旅游精品线路,并配套推出航班机票产品及景区优惠产品。 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等结合自身优势,进行景区景点、动车线路和金融产品等相关推介,并推出优惠政策与产品。临沧、玉溪、普洱等地的文旅推介官也推介了当地旅游线路和产品。 本次推介会还紧跟时代潮流,推出9场优惠航旅机票产品的相关直播活动。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推介会在“旅居云南”打造品牌战略的背景下举办,旨在加强航空与旅游合作,探索构建“航空+旅游+机场服务”的全场景旅居新模式,生动诠释了“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和“旅居云南”新亮点。 据悉,今年以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点 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的若干措施》,采取系列创新措施促消费,与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携手,创新推出“旅游+航空”优惠产品。 云南机场集团及东航等6家航空公司推出“旅居云南”主题套票、次卡产品,附加快速值机、中转简餐、特惠住宿、空铁接驳、景区门票折扣等权益。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云南省景区协会以及各州市文旅局携手,精心整合当地住宿、旅游、文娱资源,推出特色“旅居航空礼包”。该礼包创新性地通过“一张机票”实现多方互认机制,旅客凭登机牌即可在全省范围内享受丰富优惠,涵盖61个景点、94家酒店以及40余家文娱餐饮购物机构。 据了解,截至8月4日,“旅居云南”主题套票、次卡产品累计销售48.1万余张,销售金额超过2.6亿元。同时,协调长水机场、云南全省主要高铁站点和车次、6000多家酒店免费开展云南旅居公益宣传。 文 | 记者 黎存根 图 | 主办方提供

    3 min
  8. 1 DAY AGO

    【视频】海子母亲乡音诵《给母亲》,海子纪念诗会动容忆往

    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只身打马过草原 9月7日晚,“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海子纪念诗会”在珠江公园湾区书屋举行。 海子的挚友、同事理波,海子的同学、诗友陈陟云,诗人世宾,诗人周瑟瑟,以及百余位诗歌爱好者齐聚,在九月的广州纪念诗人海子。 “再过一些日子,小查也快六十了,离开那年他才二十五岁。” 话筒前,理波的声音轻了下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小查就是这样会令我经常想起的一个哥们儿,我们在时空交错中一起慢慢变老。” 理波是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工作的同事,也是他生前为数不多至交好友。 回忆与海子的相知,理波说:“他一个学法律的爱写诗,我也学法律但是爱搞艺术,我们都不务正业,所以趣味相投。” 理波做得一手好菜,那时海子常拉他去家里,几个诗友聚在一起,吃饭、谈诗、做梦。1987年,理波二十七岁生日那天,海子送了他一首诗: 唯有痛苦/使我们相互尊敬和赞叹/使我们保持伟大的友谊 这首长达120余行,近两千字的《生日颂——给理波并同代的朋友》是两人友谊的见证,如今已成为海子的代表诗作之一。 去年,海子诞辰60周年,理波出版了《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理波忆海子》一书。他用温情笔触写下他们共同的青春,试图把那个真实、原本的海子,重新带回人间。 现场,理波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有人说,我和海子之间啊,是他给我写诗,我给他拍照——”海子广为流传的五六张照片,几乎都出自理波之手。影像中凝固的瞬间,已成为永恒。 诗人陈陟云是海子在北大的师弟、诗友,他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海子时的模样: “他个子不高,在我们中年龄最小的,一张圆脸,肤色有点黑,看起来特别腼腆,不太说话。” 那时北大文学社的同学们特意为海子打印了一本薄薄的诗集,叫《小站》。陈陟云读到后,专门去宿舍拜访他。 门推开时,海子正坐在堆满书的床边,两人就这样开始了持续多年的诗歌情谊。 “当时海子经常介绍我去听一些诗歌讲座,杨炼、舒婷、北岛、顾城等人的新诗出来,我们都是从他那里抄过来的。” 这段跨越三十余年的记忆,对陈陟云而言依然清晰如昨。 妈妈,妈妈/你面朝谷仓/脚踏黄昏/我知道你日见衰老 活动现场视频连线了海子的母亲操彩竹、弟弟查曙明。92岁的海子妈妈,用怀宁乡音朗诵海子诗歌《给母亲》。 “妈妈,妈妈”,她的声音柔软而清晰,仿佛裹进数十年的思念。查曙明说,母亲至今仍能够背出几十首海子的诗。 诗歌朗诵环节,十余位诗友依次走上前,朗诵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九月》《祖国,或以梦为马》等代表作。 诗友们感慨:“在这个九月,台风天的夜晚,远在远方的风也吹拂了我们。百余位诗友聚在一起谈论诗歌、怀念诗人,我们相信这是海子的能量在发挥作用。这强大的诗歌的能量能够穿越时空,一直照亮我们,温暖更多热爱诗歌的人。” 文 | 记者 熊安娜 视频 | 记者 张子皓 熊安娜 图 | 主办方提供

    4 min

About

从文化现场,听见诗与远方

More From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