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跨境电商催生就业创业新格局,广东出海企业积极拓产扩招

日前,市场机构发布的《2025届大学生就业供需洞察报告》显示,2025届高校毕业学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IT互联网、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等行业成为毕业生就业首选。与此同时,“新兴产业人才”与“复合型人才”正加速崛起,成为就业市场新宠。在这一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正在成为吸纳就业、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位于玩具产业带腹地的“95后”创业者刘阳,早在大学期间就因学校“创业班”的实践要求接触跨境电商,如今已在SHEIN平台上打开销路,从益智玩具到户外玩具,第二个月的单月销售额就突破80万元。像他这样借助数字平台迅速成长的年轻创业者,正成为跨境电商领域的新生力量。

跨境电商不仅为创业者提供全球发展舞台,也为传统制造企业带来新机遇。惠州一家女鞋制造企业的负责人傅丽娜表示,她曾因库存积压亏损超过2000万元,2024年在SHEIN平台独立开店后,企业迎来转机,目前月销售额稳定在300万元左右。企业规模从100多名员工扩展至200多人,新设了视觉设计、供应链管理等岗位,厂房也从2000多平方米扩大到近8000平方米。

这些外贸企业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以欧洲、北美为主要市场,经营男士牛仔裤、男士配件的广州贸易商广州某贸易公司透露,公司亟需“选品师”和“跨境运营管理师”等专业人才,以打通国内外供应链和销售资源。

而在招聘网站上,跨境电商运营、信息流优化、美工、仓储管理等岗位正在大量招聘,即便零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月薪也可达到7000-13000元,小语种运营岗位月薪甚至可达两三万元。某珠三角地区的跨境女装企业为高级选品师开出年薪百万元待遇,却依然“一才难求”。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作为跨境电商领域的代表性企业,今年以来SHEIN已在多地组织数十场产业带线下活动和超百场在线直播,为来自近400个城市的企业提供出海支持。上个月,“SHEIN产教评共享实训基地”正式揭牌,通过与全国20余所院校合作,构建“培训-认证-就业”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努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随着全品类出海趋势不断升温,跨境电商正在推动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需求增长,从电商运营、仓储管理到智能制造,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学生和产业工人借此获得发展新机遇。跨境电商不再只是企业出海的新通道,更成为就业创业的新热土,为区域经济与个体发展融入全球市场提供强大助力。

文|记者 沈钊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