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中旬,湖南省湘江的一条支流耒水发生剧毒金属铊金属污染事件,法广也曾经报道了此一事件,官方宣布,事件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与衡阳市交界处的耒水河段,当局将污染源确定为位于郴州市苏仙区的良田水泥厂,声称将该厂在拆除旧生产线窑炉时,含有铊的灰尘泄漏,并被雨水冲刷进入水体。当局因此启动了紧急响应机制,不过,两周之后,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就发布公告,声称在有关各方的全力应对处置下,目前耒水水质已全线恢复正常。
那么,湖南生态当局究竟是采取了何等去污染措施使水质如此迅速恢复正常?水泥厂生产线的窑炉为何会含有如此高浓度的铊金属?而且,有媒体查证,中国全国的排污许可证管理平台显示,废水主要污染物中含铊的企业在全国共有976家,没有一家是水泥行业企业。良田水泥厂为何如此特殊?
中国国内民间独立媒体微信账号为水瓶纪元的自媒体记者日前前往污染地展开调查,观察了良田水泥厂并且访问了耒水沿岸的村民,记者还采访了中国国内污染处理方面的专家,对官方公布的版本提出了质疑。
由于他们在微信上发表的长篇调查报道迅速遭到了当局的删除,他们因而不得不将文章发表在博客网站Substack上,法广因此电话联络了水瓶纪元的记者,请他们介绍一下调查的经过以及他们认为污染源头应该是什么。
由于安全原因,法广对受访记者的声音进行了处理,请听本台对调查记者采访的部分录音。
法广: 首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为何对湖南耒水河水污染事件特别感兴趣?为何专门要前往当地实地采访?
水瓶纪元: 这是因为湖南是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的省份,经常发生污染事件,当初镉大米污染最早就是从湖南爆出的。湖南有一个重金属污染三角地段,2010年后,中国曾经出现一股报道重金属污染的浪潮,绿色和平还有一些草根的NGO等组织都积极参与了,许多调查记者也积极参与,当地的一些检测机构也积极检测等地的水,土壤以及空气的污染程度,这个传统也曾经延续了许多年,一直到2016年2017年,从那时开始就土壤不能够做调查工作了。湖南的郴州,株洲一直是污染严重,我之前也去过湖南调查过,当地有一个草根的NGO叫做署包环保,他们最开始的时候也曾经很猛,曾经在株洲以及郴州地区做了很多的环保工作,他们还做了一个非常大的项目,那就是关于洞庭湖的重金属污染,不过,后来,这家机构的创始人就被抓到了监狱里,今天这家机构虽然依然存在,但是,已经不再对外发声了。其实中国的NGO同媒体一样,都没有什么独立性。所以,我们一直知道湖南这边的重金属污染一直是十分严重的。再加上这两年由于朱令案件,外界对铊的毒性有所了解,也都比较关注。不过,其实,最早官方的通告并没有说有很严重的污染,可能官方认为只要说稍微超标问题就可以很快的结束了。因此,也没有媒体到当地去做深度的报道,事件发生后,最早的采访权总是给央视,央视的内部报道说,污染元来自距离监测点上游一百多公里的一个水泥厂,当时,就有媒体提出这一一个问题:污染源在一百公里以外,经过这么长的河段的稀释铊的浓度依然这么高,那么,污染源附近的铊污染浓度有多高?到底有多严重?
法广:根据你们的调查,官方所谓污染源来自良田水泥厂的说法是否可信?
水瓶纪元:我们很难确认也很难否认,因为根据我们的调查,这家水泥厂所使用的材料里面并不涉及铊,而且水泥行业并没有被列入排放铊废物的企业,所以,当时我们就觉得很奇怪。央视所给出的解释是焚烧炉的残渣里面有一些重金属,当时,在环境评估报告中没有任何含铊的表述,而且,铊是危险金属,中国对危险废物有明确的规定,危废与普通的废物固废的处理的规定是不同的,危废是不能直接投放到大自然中的,危废处理必须被送到指定的危废处理厂,它的处理费用也比固废要高好多,危废的处理价格是一吨三四万元人民币,而固废大约是一吨几百元,因为危废处理必须使用耦合剂,把它固定下来,最后压缩之后再埋葬在地下。而现在,工厂的效益都在走低,为了减少成本,许多工厂都会将危废当作固废处理,也即是直接填埋,还有一些垃圾处理厂会直接将危废当作固废处理,举例而言,2107年的时候,浙江绍兴一批新修建的居民楼被检测出含有铀,也就是建造原子弹的铀,后来调查发现当地确实有铀矿,建筑所使用的砖就来自铀矿的尾矿。垃圾处理行业确实存在这一十分阴暗的一面,就是将重金属,比较危险的金属当作普通的废物来处理,这些废物烧砖,卖给建筑商,就可以一举两得。所以,我怀疑这家良田水泥厂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在房地产开发停止不前的背景下,或许会寻找新的收入来源。
法广:湖南省生态环境厅3月31日发布公告,声称在有关各方的全力应对处置下,目前耒水水质已全线恢复正常,各监测点位铊浓度均在0.1微克/升以下,官方的上述说法可信吗?当地的民众对此有何感想?
水瓶纪元:首先公告说各测点的数据都恢复正常,但是,外界并不知道,监测点的地点是在哪里?因为如果是位于离污染源100公里处的地方的话,相信铊浓度有可能恢复正常,这里是之前官方设立的检测点。其次,记者在当地观察到,官方使用的唯一的去污染的措施就是在河里撒了大量的老百姓所说的“白粉”,也就是硫化钠,有些地段的河水变成白色,但是,记者并没有感觉到有太多的变化,也许撒上硫化钠之后, 铊就被沉淀下来了,这些我们无法确定。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截至我们发稿之前,污染物如果被沉淀到河底的话,他并没有被挖出来,也就是说,污染物依然在河里。因为我们咨询了当地的河长还有别的人,都说没有动静。
法广: 看到报道中你们列举了中国生态环境部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先生,那彭先生怎么说?
水瓶纪元:彭老师接受了很多家媒体的采访,他说了很多话,但是,他并没有把话说透,大概他也只能把话说到这一步了,他说,下一步要看是否会把污泥挖出来,挖出来之后再怎样处理,这些才是避免第二次污染的关键。他这么说的意思是河底下的污泥含有硫化铊,应该被当作危废处理,正确的处理代价是三万一吨,也就是在污泥中添加耦合剂,做出无害化处理,那处理的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有关当局是否计划将污泥清除,挖出清楚之后再处理,这些都十分关键,因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二次污染,也就是说,如果污泥被挖出后不经过处理,就直接埋到别的地方,这就会导致第二次污染。也就是说不过是将污染从一个地方转向另一个地方。
非常感谢水瓶纪元的记者接受法广的专访 !
Informations
- Émission
- Chaîne
- FréquenceTous les mois
- Publiée5 septembre 2025 à 15:07 UTC
- Durée14 min
- ClassificationTous publ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