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报纸摘要

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与基辛格背道而驰

今天是9月8日星期一,法国上下纷纷将注意力瞄向国民议会今天下午举行的信任投票。这是由总理贝鲁为削减巨额公共债务而发起的高风险信任投票,预计总理将在遭遇重大挫折后被迫下台。在反对派的巨大压力下,总统马克龙已开始寻找继任者。法国再次陷入政治危机。这是今天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集中关注的新闻焦点。各报关注的国际新闻主要内容有:日本首相宣布辞职,该国将陷入权利真空;俄罗斯大规模袭击乌克兰,首次击中乌克兰政府大楼;泰柬停火一个月后,边境地区紧张局势依旧。此外,《费加罗报》刊出一篇专栏文章,揭示特朗普外交失利,削弱了美国和西方,同时助推中国打造独立新秩序。

特朗普外交失利,助推中国打造独立新秩序

《费加罗报》在一篇署名文章中,将特朗普与基辛格进行了对比。文章作者写道:20世纪最杰出的外交家基辛格在1971年秘密访问北京,促成了1972年尼克松的历史性访华。作为交换,中国恢复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美国成功分裂了共产主义阵营、孤立了苏联,并为其企业打开了中国7亿人口的市场。

特朗普曾在总统竞选中宣称要复制这类外交壮举,只不过这次是通过接受莫斯科条件下的乌克兰和平、解除对俄制裁、重启美国对俄投资,把俄罗斯从中国身边拉走。但在安克雷奇峰会失败后,普京重返国际舞台且未作任何让步,美国外交却陷入混乱。此后天津和北京的峰会更显示出特朗普外交的破产。与基辛格相反,特朗普分裂了美国,使其与盟友对立,同时却团结了威权帝国,并把“全球南方”聚拢到中国周围。

中国通过上合峰会及随后的阅兵式展示了强大的实力:不仅集聚了26个国家参与天津峰会,并宣布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以绕开欧洲市场和制裁。尤其在随后的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仪式上,展示了强大的军力,表明具备核二次打击和升级能力。另外,普京与金正恩并列出席,凸显中、俄、朝联盟以及美国被确立为共同敌人。

文章指出:中国将自己打造为“后西方世界”的中心,以“全球南方”多边主义为旗帜,强调二战历史中,中俄的牺牲与决定性作用,以此为当下的国际秩序重构和对台、对乌动武寻找合法性。

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特朗普成功地帮了习近平一把:中国国家主席不仅重建了因对疫情的灾难性管理、通货紧缩以及社会不满而受到削弱的领导地位、强化了中俄之间的“无上限友谊”、也团结了南方国家围绕北京对抗华盛顿。

与此同时,特朗普却削弱了美国自身实力和西方的凝聚力:破坏宪政稳定与法治,动摇市场经济和科技教育优势,损伤美元霸权;对欧洲和日本发动贸易战,瓦解西方民主国家的共同价值与利益。

文章作者最后指出:与基辛格相反,特朗普没有分化对手,反而分裂了美国与盟友,同时巩固了威权联盟和中国的地位。他的无知、业余与缺乏战略让美国陷入孤立,反而让处于困境的中国重获优势。

特朗普成了中国所倡导“后西方世界秩序”的推手:当西方陷入不确定与混乱时,东方却自诩稳定与理性。

日本陷入权利真空

此外,日本首相石破茂因自民党内斗以及国内右翼势力崛起被迫辞职,导致日本在内外困境中面临政治右转与权力真空。相关消息受到各报关注。

《解放报》指出:任职不到一年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失去参议院多数席位、党内长期施压以及自民党内部派系斗争的背景下,于周日(9月7日)宣布辞职。

数周以来,石破茂所在的分裂政党一直试图将他赶下台,尽管他一直顽固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并获得一定的民意支持。但因其立场不够保守,加上自民党内部的敌对派系联手反对,被迫下台。

报道指出:石破茂的下台使日本陷入权力真空。而如今日本正面临国内经济、社会问题严峻,外部又面临中俄朝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石破茂渴望继续与美国保持同盟,同时通过对话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此一立场远未受到自民党内部的广泛认同。

接下来,党内右翼力量可能将强硬派民族主义者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推向前台,可能产生日本首位女性政府首脑。高市早苗赞扬特朗普的政策,主张对华采取强硬立场。一旦她上台,象征日本政治向更强硬、民族主义和右翼化发展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