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月月友

女子月月友

播客简介: 女子月月友 = 高Yue儿 + 月月 我们是女子,是月月,也是大写的好朋友。 在这里,我们不聊诗词歌赋,但会聊人生哲学,不会一起看雪,但会一起看月亮。 在这里,深入浅出地拆解这个复杂而微妙的世界,那些痛苦的经历,破碎的境遇,迷茫的过往,促使我们内心走向坚定而清晰的道路。 我们不教育,不提供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也不走流程,纯粹记录好朋友之间真情实感的深度交流。希望在拆解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一起走向大道至简。

  1. 2 DAYS AGO

    Ep.59 关于选择|改变不了生活,但能选择快乐

    1. 简介 常言道,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当面临这些不如意时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常常被各种情绪裹挟,却忘记了选择的权利其实就在自己手中。于是我们展开了一场关于"选择快乐"的真诚对话。从质疑"痛苦是个人选择"这一观点出发,分享了各自面对情绪困境时的挣扎与突破,揭示了现代人如何在焦虑与抑郁的夹缝中重获心灵主动权。 节目深入探讨了三个关键维度: 社会环境如何通过大数据算法剥夺我们的快乐选择权 音乐、日记等日常小事如何成为情绪调节的有效工具 社群互助怎样将个人快乐转化为集体力量。我们发现"转个弯选择快乐"竟让痛苦神奇消失时,同时成功日记也可以帮助我们重建自信系统!快乐不是被动等待的结果,而是主动选择的能力。 希望大家也能持续性的发现生活中的快乐,于是我们再敲敲app上开启了“每日快乐杂货铺"公益打卡计划。每一次打卡都会给山区里的女孩捐款,当我们在这儿选择记录快乐时,不仅照亮自己,也照亮她人! 2. 时间轴 00:14 💔 我们是否能拥有不痛苦自由01:15 🔄 从选择不痛苦到主动选择快乐02:51 🛡️ 重新定义"逃避"的积极价值04:48 🤔 人必须经历痛苦才能成长吗?06:26 🎵 听的不是音乐而是一种情绪09:54 📱 大数据悄悄夺我们的快乐选择权12:46 ✍️ 成功日记如何重建自信系统15:30 🌱 长路漫漫,有人相伴21:25 🤝 寻找“快乐共同体"的三种路径25:38 ❤️ 接着传递快乐,传递爱与温暖 3. 金句 “逃避虽然可耻,但是有用" “大数据才是罪恶的根源" “记录快乐是和生活做对抗的一种方式" “关关难过关关过,记录会让动力越来越足" “快乐不仅是具体价值,更是一种无形能量的传递" “放弃痛苦念头转而去选择快乐,痛苦竟神奇地消失了”

    29 min
  2. 4 AUG

    Ep.58 活在当下|内耗是活在过去,焦虑是活在未来

    1. 简介 起初这是一场关于“活在当下” “接纳” 和“逃避”的对话,我们觉得这三个因素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这一期我们以“活在当下”为圆心展开了一次深度对话。 “活在当下"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当我们展开探讨时,竟发现它竟有截然不容的解读:有人用它逃避过去,有人靠它对抗焦虑,还有人因此找到了生活的锚点。 我们发现现代人“无法活在当下"的真相: 🔸 逃避型当下:用美食/刷手机短暂麻痹痛苦,不面对当下🔸 行动型当下:通过做饭/运动强制专注,但需要不断借助外部事物为依托🔸 过度当下陷阱:那些宣称"彻底割舍过去"的理论,让人忘记来时的路 节目中更给出亲测有效的「当下训练法」:🥘 厨房冥想:从观察蔬菜切口到倾听煎蛋滋滋声📵 手机戒断实验:从每天8小时降到4小时,尝试更多关注于现实生活而非网络虚拟世界📖 书籍疗法:读《当下的力量》,找寻关注当下给我们带来的力量 2. 时间轴 00:13 🚗 活在当下该如何解读呢01:42 💔 逃避or接纳?妈妈用美食掩盖伤痛的真相03:56 🧠 内耗是活在过去,焦虑是活在未来06:34 🍳 切菜时发现"肉的颜色深浅"就是当下09:25 📱 其实刷短视频时最专注也最活在当下12:27 📖《每周工作4小时》的极简专注秘诀15:45 🧘‍♀️ 有人因冥想稳定内核,有人却更焦虑18:30 ✍️ 日记vs冥想:哪种方式更能终结"大脑跑马"?22:05 📵 少玩手机挑战25:20 🌱 真正的当下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平衡 3. 金句 “《每周工作4小时》说:决定穿什么比工作更耗脑力。" “被针扎过后看见针就害怕,这不是选择痛苦,是生理本能。" “要求痛苦中的人'别选择痛苦',会让人更加痛苦。" “做饭时看清肉的纹理,这比任何冥想APP都管用。" “记录想法的本子是我的第二大脑——写下来才能真放下。" “妈妈为逃避过去选择活在当下,这算不算一种自我疗愈?"

    32 min
  3. 21 JUL

    Ep.56 关于朋友|一个人会走得很快,但两个人会走得更远

    1. 简介"朋友"这个词听起来简单,但真正的好朋友关系往往充满意想不到的戏剧性——从被追尾时展现的情绪稳定,到共同创作时爆发的理念冲突,再到最终找到彼此舒适的相处节奏。本期节目中,我们和大家一起拆解友谊不同阶段的真相: 🔸 滤镜期:初遇时觉得找到"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冲突期:"你为什么总在批评我?"vs "我只是想让事情更好"🔸 重构期:发现彼此身上已经留下对方的影子🔸 共生期:高Yue学会严谨计划,月月爱上随机漫步 一些核心观念:⚠️ 那些需要委屈求全的关系,本质是"善意透支",难以持久💡 健康友谊的标志:能说"我能量没了,再见"而不担心被误解🌱 真正的互补不是改变对方,而是像两棵相邻的树——地下根系缠绕,地上各自生长 2.时间轴 00:11 🚗 被追尾时检验真友谊01:07 🌄一起来欣赏美景!03:40 💔 当双方的认知出现偏差,矛盾就悄悄出现了06:16 🔄 争吵使一段关系更具韧性09:25 🧩 互补真相:她学你的松弛,你偷她的严谨12:40 📱 现代友谊困境:已读不回vs远古书信式交流15:45 💌 见过彼此最狼狈样子便不离不弃18:30 ⚠️别让付出变成"情感高利贷"22:05 🌱 没能量时及时抽离26:28 🧠 对朋友好是选择,不是义务30:33 🎭理性人 vs 社交恐怖分子35:20 🤖 当机器人开始计算"好人概率公式"42:30 🎵时间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3.金句 “好朋友是——你知道我最狼狈的样子,依然觉得'这很可爱'。" “正面的矛盾让关系真正靠近,和善面具底下才是真实。" “那次开诚布公交心后才发现,80%的冲突都是误会。" “一个人冲得快,但两个人能笑着走更远——比如边吵边做播客。" “'我能量没了,再见'——最好的朋友都懂这句话。" “当我停止要求'我做了你也得做',关系反而变好了。"

    50 min
  4. 14 JUL

    EP.55 关于焦虑|越刷手机越焦虑,如何破局?

    1. 简介 在这个焦虑如影随形的时代,我们常常被莫名的恐慌感突袭——刷手机停不下来却越刷越空虚,明明想变好却陷入"想太多做太少"的循环,甚至养成了用他人光鲜生活PUA自己的习惯。 于是我们决定从抽象的焦虑中跳到具体的现实里,从「深夜刷手机后的空虚感」到「散步时发现石头缝里的小猫」,用亲身经历拆解现代人的焦虑来源:不确定的未来、完美主义的拖延、信息过载的涣散。其实,焦虑既是警报器,也是行动的信号灯——当你把"我必须做到完美"换成"先摸一下鼻子试试",大脑和身体就会开始正向循环。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套「焦虑转化SOP」:1️⃣ 用具体行动(哪怕只是写日记)替代大脑空转2️⃣ 把社交媒体的“对比焦虑"转化为“愿景板"3️⃣ 练习“具象化"的感知力(将关注点放在眼下具体的生活中) 2. 时间轴00:13 🌀 那些莫名袭来的焦虑瞬间01:00 📱 刷手机让人越逃避越空虚02:15 ✍️ 焦虑拆解法:写日记=把迷雾具象化04:05 🐱 在散步时偶遇了薛定谔的猫06:17 💡 完美主义陷阱:“不做到100分就不开始"08:11 🔄 拒绝习得性无助,从"摸鼻子"开始重建自信10:56 🌐 如果别人是星辰,那我们便是大海12:39 🧩 焦虑也没那么坏15:22 🐈 活在每一个具象化中17:30 💪 行动起来,让焦虑变成快乐!20:04 🚫 远离刻意激发你焦虑的人22:50 🌱 万丈高楼也需日积月累 3. 金句 “焦虑很多时候是给我们的闪光灯信号——该行动了,只是我们总误读成警报。" “刷手机像借高利贷——借的时候爽,还的时候发现精力早已破产。" “看到别人闪光时,说明你心里有光——坏人才会直接嫉妒。" “解决焦虑的方法就三个字:去做事。如果还焦虑,就做更具体的事——比如先摸下鼻子证明'我能'。" “社交媒体让我们把别人的生活当愿景板,却把自己的生活当错题本。" “一具体就深刻:能描述散步时狸花猫的花纹,就不会困在'别人为什么在埃菲尔铁塔'的焦虑里。"

    32 min
  5. 7 JUL

    Ep.54 关于表达|究竟是什么阻止我们清晰的表达

    1. 简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脑子里想得很清楚,一开口却变得语无伦次?或者精心准备的观点,说出来却让听众一脸茫然?本期节目中,我们从自身经历出发,拆解「表达混乱」的根源:不是嘴笨,而是思维缺乏结构。 我们发现:🔹 会表达的人,大脑自带「思维导图模式」——总论点+分层论据🔹 不会表达的人,往往陷入「线性叙述陷阱」——观点堆砌无重点🔹 职场中80%的沟通问题,本质是「认知未对齐」而非技巧不足 给大家分享两大提升表达的方法:1️⃣ 用非母语思考法(如英语)强制大脑梳理逻辑2️⃣ 日记复盘法——让过去的混乱表达成为现在的改进素材 2. 时间点 00:13 💬 为什么脑子想得清却说不明?01:32 🧠 思维结构对于表达的影响03:15 📝 用「总-分-证据」结构驯服散装观点05:08 🔄 只练话术不调思维=婴儿穿西装06:29 💡 能用奶奶听懂的话解释才算掌握表达08:01 ⚡️过度解释也许反而会制造压力10:11  🌐 用英语表达强制大脑梳理思维15:45 📖 从过去的表达中,找寻优化的方向18:20 ⚖️ 职场表达真相:领导说「好」时到底在表达什么?22:05 🌧️ 成就感与焦虑的关系26:26 🛡️表达不清是表达者的课题 3. 金句 “原来表达不清晰,是因为我脑子里没有结构。" “表达背后其实是思考的方式,表达它不只是表达,是你大脑里在运转。" “用英语表达会强迫大脑先想清楚——因为需要把中文翻译一遍。" “发现问题时我很痛苦,但终于明白:别人听不懂,首先是我自己没想透。" “写日记最大的价值,是让你看到5年前写的'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本期封面来自@ 蔬 菜 店 的 帅 水 果

    28 min
  6. 30 JUN

    Ep.53 乐观主义|21世纪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 简介在这个追求快乐却常常被焦虑裹挟的时代,乐观主义成了最珍贵的生存技能。 我们用亲身经历和幽默故事,拆解了乐观主义的真正含义——它不是盲目喊"加油"的鸡血,而是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能发现糖渣的智慧。我们改变不了境遇,却能拥有乐观的心态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当"慢慢来"成为最无力的安慰,当减肥变成血糖过山车,当养死的植物教会我们放手...冰淇淋腹泻、深夜正念便便等鲜活故事,展现了乐观主义的多元面相:既能是绝境中的呼吸法,也能是认清代价后的清醒选择。 其实真正的乐观主义者不是永远微笑的向日葵,而是明知生活是巧克力味的屎(或屎味的巧克力?),依然能笑着分析营养成分的人! 建议搭配往期节目,解锁更完整的生活哲学:Ep.52 关于情绪|《头脑特工队》:情绪不是下属,而是相互照亮的队友!Ep.4 《好东西》| 不坏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看见与治愈 2. 时间点00:26 🌟 乐观主义是21世纪的精神财富01:00 💣 安慰雷区:“你好棒"为何像发好人卡?02:15 🚫 共情与说教的边界04:02 🍦 暴风雪冰淇淋引发的腹泻哲学课07:08 🔥 悲极生乐技能之把痛苦变成段子的艺术10:56 🧘‍♀️ 正念呼吸法在马桶上的妙用15:39 🎵 一千个听众一千个哈姆雷特19:03 🌿 白龟没死只是焦了!22:50 💩 巧克力味屎VS屎味巧克力的生存选择题26:28 🏃‍♀️ 与其焦虑热量,不如快乐运动30:23 📚 月末预告:减肥升级版 可怜的孩子,终究还是被老母亲下手了,希望以后茁壮成长! 3. 金句 “乐观主义就是很积极的心态看发生的一切事情,无论是什么事儿,你都能够看到好的一面,然后让自己越来越好。"  “任何事情发生,他肯定是有对我们有利的那一部分的,那我们能不能够去把这一部分挖掘到?" “与其在'应该怎样'和'现状怎样'之间痛苦,不如诚实地选择自己能承受的。" “减肥需要快乐的减,因为痛苦的减肥终究会反弹。" “当你在面对一个挑战的时候,用乐观心态去面对,就能有新的进展。" “如果说你有乐观主义的话,不管这件事做得怎么样,你都可以用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继续你的生活。"

    34 min
  7. 23 JUN

    Ep.52 关于情绪|《头脑特工队》:情绪不是下属,而是相互照亮的队友!

    1. 简介 在这个情绪被无限放大却又常常被忽视的时代,我们借皮克斯经典动画《头脑特工队》的视角,展开了一场关于情绪本质的深度对话。本期节目既是对"情绪月"主题的完美收官,也是送给每位听友的情绪使用说明书。 我们深入探讨了几个关键议题: 情绪如何随着年龄增长而演变:从孩童时期的单纯快乐,到青春期增加的焦虑、尴尬等复杂情绪焦虑的双面性:既是驱动力也可能成为精神内耗的源头情绪觉察的两种路径:理性分析vs感性放大社会焦虑的应对:如何区分可控与不可控因素其实"理想状态不是消灭某种情绪,而是让所有情绪和谐共处,根据情境召唤最合适的情绪。"就像电影中Riley最终学会的那样——情绪没有好坏,只有合适与否! 2. 时间点01:00 🧠 主情绪自测,差别竟如此之大05:21 🌪️ 一场被焦焦主导的焦虑风波08:04 🕵️‍♀️ 情绪觉察的两种方式:理性解析vs感性放大12:44 🔄 如何将焦虑变为行动力15:46 🌍 社会性焦虑下的个人选择的19:42 ✋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22:02 🧘 冥想与日记:与自己对话的实用工具25:13 🎭 我们终究做自己情绪的指挥家 3. 金句 "羡慕是指引我学习的路标,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就想变成自己的。" “放弃学日语不是失败,而是停止用'上进'的名义欺骗自己。"  “冥想不是神秘仪式,只是给忙碌大脑的一个暂停键。" “理想状态不是消灭焦虑,而是需要时召唤它,不需要时放下它。" “写日记是与自己约会,冥想是与自己对话——都是现代人稀缺的独处时光。"

    27 min

About

播客简介: 女子月月友 = 高Yue儿 + 月月 我们是女子,是月月,也是大写的好朋友。 在这里,我们不聊诗词歌赋,但会聊人生哲学,不会一起看雪,但会一起看月亮。 在这里,深入浅出地拆解这个复杂而微妙的世界,那些痛苦的经历,破碎的境遇,迷茫的过往,促使我们内心走向坚定而清晰的道路。 我们不教育,不提供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也不走流程,纯粹记录好朋友之间真情实感的深度交流。希望在拆解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一起走向大道至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