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读100部经典·第二季

当越来越多的事件、问题、声音在庞杂的信息流中涌现,当一成不变的方法论很难再于现实场景中随意推行,还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有效借鉴的可靠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认知、选择正确道路?远隔千年的唐太宗之言仍振聋发聩:“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试用期结束后 ¥9.90/月或 ¥68.00/年
  1. 第 2 集 • “史话天下VIP”专享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抗争、战斗、和平:现代犹太国家的重生之路

    抗争、战斗、和平:现代犹太国家重生之路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一、以色列建国前犹太人的经历 1、犹太人流散的历史。 1千多年前,犹太人被驱逐出故土四处流散。各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屡屡上演,宗教原因和民族偏见使他们成为被迫害的对象,社会动荡的时候就会成为替罪羊。他们被迫四处流散了近2千年,一直期望能回的故土。 2、犹太人早期的运动形式 2.1 犹太复国运动。赫茨尔写了《犹太国》一书;举办了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起草了《纲领》,设立国歌和设立组织机构等;本耶胡达复活了希伯来语。 2.2 犹太人的观念分歧。主要包括:犹太人是否要建立自己的国家,在哪儿建国。除了巴勒斯坦,还有人提出在乌干达;哈姆反对建立政权,提出建立精神家园;雅博廷斯基创立了修正派复国运动,他提出了铁墙理论,事实也证实这个理论的正确性;戈登提出的新犹太人的理论;有人提出复国运动和犹太教义的冲突;犹太人从一开始就分歧和争议不断,一直持续到建国后。这些争议也决定了以色列未来的走向。 2.3 犹太人的早期移民活动。犹太人通过五次移民潮(阿利亚)来到伊休夫。犹太人通过犹太国民基金从奥斯曼帝国购买土地。...

    35 分钟
  2. 第 3 集 • “史话天下VIP”专享

    《反犹主义》:了解中东战争历史背景,探究千年来犹太人受到损害的原因

    带你探究千年来犹太人被侮辱被损害的原因。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大咖主讲 精华笔记 《反犹主义》的作者是历史学家史蒂芬·贝莱尔。 犹太人:古代巴勒斯坦的重要民族,以信奉上帝的犹太一神教为荣,自认和周边的其他民族不同,高人一等,因此,他们总是反抗入侵巴勒斯坦地区的其他民族,到了公元一世纪末二世纪初,犹太人发起两次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大起义,起义被镇压后,罗马皇帝下令把他们逐出巴勒斯坦,犹太人从此流散到世界各地。 “反犹主义”:欧洲世界对犹太人的厌恶与仇恨,已经延续了将近两千年;在长达数百年的欧洲现代化历程中,酿成了大屠杀。 一、欧洲的反犹传统: 根源:宗教分歧。基督教是从犹太教中脱胎而出的,信徒认为,他们通过耶稣,与上帝建立了新的约定,按他们的逻辑,犹太人本来就信仰上帝,现在更应该与时俱进,皈依基督教,而犹太人拒绝这么做,而且犹太人还是导致耶稣被害的凶手,所以反对犹太教,就是基督教与生俱来的一部分。犹太人成为基督教世界中一个特殊而尴尬的存在。他们被允许生活在基督教世界,但必须处在从属的、低级的位置上。 三点成见: 1、认为犹太人无知而浅薄; 2、认为犹太人很邪恶。只要发生了什...

    18 分钟
  3. 第 4 集 • “史话天下VIP”专享

    《耶路撒冷三千年》:巴以冲突最初源起!了解神圣之城耶路撒冷的历史

    了解耶路撒冷历史,明白今日世界演变。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书名:《耶路撒冷三千年》 作者: [英] 西蒙·蒙蒂菲奥里 今日解读:艾玉 解读人简介:出版社资深编辑 播音:贾逢韬 责编:袁博 音频编辑:陈子夫 精华笔记 名人推荐: 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你会忍不住爱上这座城市,它是人类的瑰宝。而这本书值得你一读再读。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西蒙•蒙蒂菲奥里扎实的研究功底,栩栩如生的讲述能力,使得无论是学者还是门外汉,都将这本书视若珍宝。 01 听前思考 耶路撒冷为何如此重要? 耶路撒冷和三大宗教有何关系? 耶路撒冷都上演过哪些冲突纷争? 02 书中金句 耶路撒冷是一座不属于任何人的城市,但它又存在于每个人的想象当中,这是这座城市的悲剧,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它还是唯一一个拥有天国和尘世两种存在维度的城市。 人性本恶,所有文明道德和善,都是数千年不断积累发展的成果。 在耶路撒冷,真相通常远不如神话重要。 03 精华笔记 第一个部分:耶路撒冷与三大宗教有着怎样的关系? 耶路撒冷历史的基本框架: 一、犹太教、基督教还有伊斯兰教的诞生与发展 二、三大宗教信...

    36 分钟
  4. 第 5 集 • “史话天下VIP”专享

    《创水记》:身处西亚沙漠的以色列,是如何成为水资源强国的?

    身处西亚沙漠的以色列,是如何成为水资源强国的?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本书作者赛斯•西格尔是作家、律师、企业家,也是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成员。西格尔的文章常见于、《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并设有专栏“以色列的水源,中东的和平”,阐述以色列水资源的建设对区域和平的重要性。 本书介绍了以色列从“沙漠之国”变为水资源强国的故事。 上世纪30年代,英国曾发表《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白皮书》,旨在限制移民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数量。该白皮书指出,当地的水资源匮乏,只能容纳不超过200万的人口。 而今天的以色列生活着将近900万犹太人。该国不但成功地解决了水资源的问题,还可以将盈余用水出口到邻国,甚至可以用水来搞外交活动。 以色列的治水知道,可以总结为三点: 一、举国之力 以色列是用整个国家的力量来治水的。在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上,它采用了国家集权的作法。而以色列人普遍认为,这种集权做法正是本国成功治水的秘诀。 以色列的全国输水工程于上世纪50年代开始、60年代完工,打造了一条贯穿以色列国土的地下水管。为了将水从特拉维夫东北部的雅孔河运输到这个国家的各个角落,以色列几乎每个地区都经...

    26 分钟
  5. 第 6 集 • “史话天下VIP”专享

    《晚清官场镜像》:一部日记读懂晚清官场潜规则,比清宫剧还精彩!

    一部日记读懂晚清官场潜规则,比清宫剧还精彩!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一、州县官的工作内容 1、征收田赋 州县官最重要的工作,必须亲力亲为。 士绅不愿与缴纳田赋,州县官必须采用强制手段。 两难:征不到田赋,乌纱帽不保;把本地士绅逼急了,酿成群体性事件,惊动朝廷,同样吃不了兜着走。 2、缉拿盗匪和处理民间纠纷 2.1 清廷对抢劫案限期破案,并且破案以案犯口供为证据,导致州县官刑讯逼供成为常态。并用“借盗销案”等手法应付朝廷。 2.2 对无利可图的民间纠纷,不主持公道,而是一味息事宁人。 3、举行科举考试 清代科举实行三级制,其中县试由州县官主持。 4、对外交涉 4.1 总督和巡抚都害怕与洋人打交道,通常将州县官推到前台,处理涉外事务。 4.2 州县官遵循督抚指示,按洋人的意思办。 二、州县官的日常开支 1、雇佣幕僚 1.1 聘请包括钱谷、刑名等在内的师爷,每月花费可达上万两白银。 1.2 为节省开支,州县官倾向于聘用自家亲戚。 2、官场送礼 2.1 给京城的官僚送礼,包括冰敬、碳敬等,逢年过节也要送礼。 2.2 州县官要给顶头上司道员、知府送礼。 2.3 伺候好总督、巡抚这样的封疆大吏...

    42 分钟
  6. 第 7 集 • “史话天下VIP”专享

    《李鸿章传》:梁启超:李鸿章这个人啊,不学无术

    梁启超:李鸿章这个人啊,不学无术!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一、李鸿章高开低走的人生轨迹 1、第一阶段:高开 1.1 李鸿章1823年出生于安徽合肥,25岁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心高气傲。 1.2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李鸿章入曾国藩幕府,1862年李鸿章编练淮军,并被任命为江苏巡抚,经两年鏖战,收复了被太平军攻克的苏州等重镇。 1.3 太平天国覆灭后,李鸿章主持镇压捻军、兴办洋务,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权势和声望达到极点。 2、第二阶段:低走 2.1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溃不成军,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舆论大哗,攻击李鸿章,其本兼各职被清政府剥夺。 2.2 庚子事变后李鸿章再度代表清政府与列强谈判,签订了《辛丑条约》,其个人声望跌至谷底。1901年李鸿章黯然病逝。 二、梁启超对李鸿章一生事业的三点评价 1、沉迷于传统的政治权谋,对现代外交一窍不通 1.1 李鸿章擅长传统的政治权谋,这一特点在“苏州杀降”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1.2 搞外交仍然延续传统手法,试图“以夷制夷”。例如为了制约日本,与沙俄结盟,结果弄巧成拙,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浪潮。 2、李鸿章不...

    36 分钟
  7. 第 8 集 • “史话天下VIP”专享

    《东晋门阀政治》:以臣制君的反常时代,中古中国特有的贵族政治形态

    以臣制君的反常时代,中古中国特有的贵族政治形态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精华笔记 《东晋门阀政治》作者:已故历史学家、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田余庆。 门阀政治:所谓门阀,指那些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也称士族。它形成于东汉中后期,到了汉末三国,士族具有很大能量,连曹操这样的枭雄,也要依靠他们。至于晋朝的创立者司马氏家族,本身就是士族。他们能取代曹魏政权,很大原因,就是得到了其他士族的支持。 不过,那时的士族是只能影响朝政。决策权仍然在皇帝。到了东晋,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士族们坚持,皇帝只能由司马氏家族担任,另一方面,又不予许皇帝掌握实权。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两家士族把皇帝架空,然后共同掌权,一家衰落了还有另一家递补。 第一部分,东晋门阀政治的形成。 晋末之乱: 公元279年,西晋灭东吴,天下重归一统。可好景不长。不久,西晋爆发内乱,前后有八个诸侯王参与,史称“八王之乱”。最终,东海王司马越胜出。他于306年立傀儡皇帝晋怀帝,改年号永嘉,独揽大权。 刚稳住内部,司马越就要面对外部压力。八王之乱期间,北方的匈奴贵族刘渊,趁机叛乱,建立前赵政权,占据了长安、洛阳以北的大...

    33 分钟

订阅福利包含的节目

独享订阅专属节目内容

试用结束后 ¥9.90/月或 ¥68.00/年

评分及评论

3.4
共 5 分
12 个评分

关于

当越来越多的事件、问题、声音在庞杂的信息流中涌现,当一成不变的方法论很难再于现实场景中随意推行,还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有效借鉴的可靠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厘清认知、选择正确道路?远隔千年的唐太宗之言仍振聋发聩:“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更多来自“史话天下”的内容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