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物质AniMatter

《聊斋:兰若寺》:一道拼盘菜,尽显追光的上限与下限

一年一度的追光动画大片《聊斋:兰若寺》于7月12日如期而至。作为追光“新文化”系列的第二部,《聊斋:兰若寺》上映后票房表现远远不如此前的《长安三万里》,整体口碑也是毁誉参半。不吹不黑地说,《聊斋:兰若寺》在追光作品序列当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它的亮点和缺点都有哪些?

本期节目我们剖析了《聊斋:兰若寺》拼盘片结构的内在问题,并结合与聊斋原作和经典动画改编的对比,对六个篇章(《井下故事》《崂山道士》《莲花公主》《聂小倩》《画皮》《鲁公女》)从视听表现、文本改编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评析。欢迎大家收听。

时间轴

00:01:07-00:02:36 开场介绍

00:02:36-00:10:20 《聊斋:兰若寺》整体印象和拼盘片的内在问题

00:10:20-00:15:44《井下故事》:人物塑造和故事大赛的设计

00:15:44-00:23:26 《崂山道士》:嫁接《种梨》文本后的寓言主旨冲突

00:23:26-00:35:38 《崂山道士》:毛毡风格沦为噱头,表演和仙女形象的刻板

00:35:38-00:40:57 《莲花公主》:大幅度的儿童文学向改编和更主体性的角色塑造

00:40:57-00:48:31 《莲花公主》:缺乏细节填充,失去了原作留白叙事

00:48:31-00:56:15 《聂小倩》:沦为背景板的民国设置和“学医救国”人设

00:56:15-00:59:29《聂小倩》:过于依靠对白、轻视观众的视听表达

00:59:29-01:09:47 《画皮》:清晰克制的思想表达,本土化的美学设计和惊艳的视听语言

01:09:47-01:13:04《画皮》:女性视角和“恶心”的存在主义隐喻

01:13:04-01:20:15 《鲁公女》:对原作的改动和“隔代”爱情故事的不适感

01:20:15-01:23:47 结语

主播阵容

-傅广超,主攻中国动画史研究,致力于定位中国动画在世界文化史中的坐标。微博【傅广超Fgc】;B站、小红书【傅广超】

-马小褂,动画史研究者。致力于找到动画媒介所独有的风格史书写方式。微博【马小褂magnil】;B站、豆瓣、知乎【马小褂】

*本期音频版制作:彼方

*Logo设计:喵轱辘 站酷、小红书【喵轱辘】

音乐

op:《水幕出现,故事开篇》 - 《聊斋:兰若寺》电影原声

ed:《不才,蒲松龄》 - 《聊斋:兰若寺》电影原声

找到我们

B站:漫物质AniMatter

微博:漫物质AniMatter

邮箱:aniMatter@163.com

QQ群:1040550622

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