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集

我们希望在这档节目里围绕「食物」和有趣的人展开聊聊。
看见彼此,认识世界,从食物出发。

食日‪谈‬ 食通社

    • 食物
    • 4.8 • 8 个评分

我们希望在这档节目里围绕「食物」和有趣的人展开聊聊。
看见彼此,认识世界,从食物出发。

    返乡十二年,他用一座生态农场重聚一个家 | Vol.32

    返乡十二年,他用一座生态农场重聚一个家 | Vol.32

    节目介绍:
    北京三月的一个大风天,我们在食通社办公室和从四川亮亮农场远道而来的唐亮回顾了他的十二年返乡路。
    唐亮是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西南大学生物科学系毕业后,唐亮找到了一份收入稳定的白领工作,却在几年后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放弃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老家成都金堂县创办亮亮家庭农场。
    最开始只有自家的几亩地,到后来面积逐渐稳定在30亩,亮亮农场堪称“小而美”的典范。唐亮结合家人的生活需求和外部市场需求,按照“金字塔”结构进行生态种植:顶部是外销的经济作物小黄姜;基部的生鲜蔬果供给自家;中间层的辣椒、花生、胡萝卜等农产品则既能自用,也可销售,十分灵活。
    这样一个小规模生态农场,能让11口人的大家庭安居乐业吗?根据唐亮2018年披露的家庭账本,农场的人均月收入为2000元——在城里人看来或许有些匪夷所思,唐亮一家却生活得越来越幸福。这不仅得益于乡村养老育儿的低成本,也离不开唐亮为聚拢家庭、调解家庭矛盾做出的不懈努力。
    我们还会听到唐亮讲述回乡创业的初衷:他和弟弟曾是留守儿童,不想让下一代也背负同样的命运。十二年间,一个小小农场逐步发展成今天的亮亮农场,聚合了整个家族,打造了一个温馨而有意义的生活空间。
    除了“做生态人、聚生态家”,亮亮农场还致力于建设生态社区,为村里的孩子提供免费公益课程,并修建了长椅、小广场等公共空间,带动更多力量为村庄增添生机和活力。
    作为食通社生态农业实习计划的农场导师,唐亮已经接待了两届实习生。他还发起了牛角堰乡村生活合伙人计划,无论你是想体验农场生活,还是入行生态农业,都可以听听唐亮对年轻人的建议。
    点开本期节目,听听唐亮的分享探索生活的意义,思考生产与生活的关系,让我们一起回归初心,以生活为中心吧。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唐亮:85后,亮亮农场主理人。先后在小毛驴市民农园和分享收获工作学习,2013年返乡创办亮亮家庭农场,践行友善农耕,凝聚乡村家庭,探索贴近生命本质的乡村生活方式。
    #本期主播
    泽恩:很少当主播以至于忘记在节目里介绍自己的食通社编辑。特别庆幸有一份可以出差拜访各地生态农友的工作,希望这个行业能走得更好更远。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一个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充分尊重食物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吃货。
    时间轴
    00:20从四川远道而来的亮亮农场唐亮,和我们在大风天的北京办公室里聊了聊
    02:43 对外出品小黄姜、辣椒面等生态食材的亮亮农场,其实也有生产给自己吃的蔬果肉蛋,可以让农场十几口人自给自足?
    05:40 唐亮的家庭账本:每月每个人人均能挣2000元。有城里的朋友会问,啊这怎么活啊?不过唐亮和家人们好像生活得也挺开心
    07:04从生物系毕业、在大城市工作,为什么唐亮在12年前会选择返乡做农场?唐亮说,这可能要从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自己和弟弟成为留守儿童说起……与其说是经营农场,不如说是经营家庭。
    12:24 带着3万块钱就回乡做农场,这够吗?
    14:33唐亮的小小农场,是怎么能一步一步把离散在外的一大家子亲人拉回来?还娶了太太有了可爱的孩子
    18:45 “为什么在乡村就不能好好生活?”返乡十几年,唐亮的家人们在自家农场里慢慢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滋养了彼此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带给人的价值感无法只用2000元人均收入来衡量
    25:13在年轻人纷纷讨论“断亲”的当下,唐亮为什么要聚合大家庭?怎

    • 56 分钟
    过年返乡记:穰饸、文昌鸡、红肠与沙虫的美食记忆 | 食日谈Vol.31

    过年返乡记:穰饸、文昌鸡、红肠与沙虫的美食记忆 | 食日谈Vol.31

    节目介绍:
    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今年回家你吃到了什么家乡味道?在这一期的食日谈中,食通社的同事们带着过年的美食记忆相聚到一起,从陕西到海南,再到哈尔滨和北京,各地都有其独特的美食文化和饮食习惯。
    来自陕西泾阳的泽恩最想念的是家乡特色菜“穰饸”,一道用馒头、瘦肉、鸡蛋组合而成的冷盘,她想和家乡的长辈们学一学复刻这门手艺。海南“岛民”宁晨则分享了文昌鸡的做法以及海南人对海鲜的热忱。小亓来自哈尔滨,过年吃的是红肠、酸菜饺子、“格瓦斯”、冻梨。在哈尔滨“火出圈”后,当地的饮食文化又有什么变化吗?另一位编辑晓晶则讲述了在湖南邵阳分拿着自家的盆去“打米粉”的经历,并且体会了一把“都市指南”大众点评在小城的失灵。而留守北京,请父母一起来过年的泽恩,尝试了涮肉、烤鸭、酱菜、稻香村……她的父母感慨道:在北京买菜做饭真不方便!其中也有大城市日渐变化的脉络呢。最后,本期节目还聊到了从热门旅行地返京“务工”的奇幻之旅。
    虽然记忆中的家乡味依旧,但小城小镇的饮食也在发生变化,每年都有新发现。今年春节你又有什么发现呢?希望本期节目也能够让你从美食与文化中追寻家乡的感受,体验不一样的返乡之旅吧!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泽恩:一个新晋北京南城陕西人,老北京豆汁爱好者,有一个铁打的陕西胃。
    宁晨:食通社新人,北方基因的南方人,茄子和西兰花一辈子吃不腻,靠徒步和瑜伽减脂继续吃喝。新年愿望是拥抱不确定性,赶不上公车也没关系。
    小亓:食通社项目官员,渴望与土地重新建立联系的农学生
    #本期主播
    晓晶:从前基本上都在北京过年的土著主播,成为湖南家属之后很是在小城邵阳“qia”了几回地道的湖南米粉。
    时间轴
    00:17 来自陕西、海南、哈尔滨和北京的编辑们今年春节在哪里过的?吃了什么家乡美食?
    01:39问问来自哈尔滨的小亓:红肠、酸菜饺子、“格瓦斯”,东北人在家真的会吃这些食物吗?
    05:32问海南人宁晨:讲究鸡味新鲜的海南居民人均会杀鸡吗?文昌鸡怎么做好吃?
    10:05让宁晨最怀念的家乡海味:今年吃到了又脆又软的沙虫——不是《沙丘》里那种沙虫哦!
    11:40陕西人泽恩最想念的的家乡特色菜“穰饸”,是用馒头、瘦肉、鸡蛋组合而成加上油泼辣子蘸汁,可谓“无穰饸不成宴席”。
    15:24北京人晓晶在湖南邵阳:回小城不能迷信大众点评!4.5分的连锁粉店不怎么好吃,每天早上本地人拿着小盆去打的米粉2.5分,服务为零但确实好吃。
    19:01关于稻香村的编辑部大乱斗:稻香村好吃吗?装一盒点心匣子值不值?沿用老配方的稻香村什么时候能搞搞创新?
    22:19家乡的饮食消费在向大城市靠拢吗?甚至作为“中产消费代表”的星巴克都在逐渐融入小城生活
    25:08哈尔滨被旅游重新盘活的本地景观:逛逛本地小馆子、服务社区的小摊,去量大管饱的东北菜市场尝尝小炸鸡、血肠和按盆装的东北大拉皮
    27:32习惯了深圳遍布街头的社区菜店,泽恩的父母来到北京感到不便:随便哪个菜场都要1公里起步
    29:53神奇的北京红桥市场:一段从便民菜市场到珠宝市场的改造历史
    31:54奇幻返乡之旅:家住旅游目的地,机票动辄上万,抢不到火车票……海南人宁晨和哈尔滨人小亓怎么返京?

    哈尔滨人小亓镜头下的尔滨雪景

    哈尔滨市民小亓今年的新发现:路上居然有各个品种的冻梨卖,还有在街上拿着边走边吃的人——“他们手不冷吗?”

    陕西人泽恩的年夜饭,她在北京的小家里和

    • 38 分钟
    好看不一定好吃,如何看透外表找到“好食物”? | 食日谈Vol.30

    好看不一定好吃,如何看透外表找到“好食物”? | 食日谈Vol.30

    节目介绍:
    如何分辨蔬菜水果的好坏?
    单凭外观的规整美观?但在农场里各种形状不完美的“丑瓜丑果”,为何一上货架就消失不见?基因没有变异,但市场有所筛选。如果消费者只以外观来衡量食物的好坏,将会有无穷无尽的“科技与狠活儿”迎合这一需求。
    单凭包装上的标签属性?商品上“绿色”“有机”“高山菜”等名词层出不穷,但许多真正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小农却被排除在外。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来到了北京昌平的平人农场,探讨大家心中“好的食物”是什么样的。听一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食物的在读博士周晨、种菜为业的奶爸赵飞以及爱做饭的神厨丽姐各自的看法。几位嘉宾从他们的认识出发,让我们发现从土地出发,多了解食物的生产过程,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判别,才能更接近真正“好的食物”。
    就像人一样,食物也有自己独特的多样性。各种各样形状并不完美的蔬菜,背后也意味着各自不同的生长环境。就像我们谁也不愿做一颗工作环境中的螺丝钉,永远表现得像完美模版一样,餐盘的世界同样需要消费者的包容。
    节目的结尾,嘉宾们也各自分享了一些简单好吃的菜谱,包括烤南瓜、蓝芝士小番茄拌芽苗菜、花生菠菜炒嫩蛋和四色地瓜。让我们一起收听本期《食日谈》,探索食物背后的故事,做更懂吃的消费者。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周晨:关于乡村与生态食物的在读博士生。食物是一条想象力通道,带我穿入土壤和地鼠相遇,也带我走进身体,想象一蔬一食和小小的微生物成为共同的“我”。
    赵飞:北京平人农场有机种植技术员
    丽姐:多年来坚持在家吃饭的美食爱好者丽姐
    #本期主播
    晓晶:爱去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喝豆浆吃煎饼、买奇形怪状蔬菜的播客制作人
    时间轴
    00:43 什么是好的食物?好吃?健康?价格合理?本期嘉宾怎么看?
    07:56 有那么一部叫做《樱桃的滋味》的电影,主人公想要自杀,但最终被一口樱桃的甜美滋味所挽留。食物真的能好吃到令人震惊吗?
    09:58在超市见多了规整的蔬果,在农场里见到的蔬菜有时候真可谓“丑瓜丑果”,但其实它们并不是“天生有缺陷”。
    11:11谁在追求蔬菜的完美品相?如果我们只是以“直的”或“头顶带花”这样的标准作为衡量黄瓜好坏的标准,市场就会有一万种“科技与狠活儿”来迎合这一需求。
    16:18好吃的西红柿皮薄但是容易破,你是否能接受?如果我们对食物的外观更包容,对食物的其他属性了解更多点,或许就能更接近真正“好”的蔬果。
    28:58超市中的“绿色”“有机”“高山菜”等标签到底意味着什么?生态小农生产的农产品为什么没有这些标签?
    29:57 除了看外观和品尝味道,依靠五感还能发现食物的哪些特殊之处?你的眼睛、鼻子和手还都可以用来认识食物。
    30:35 用消费投票:消费选择如何体现我们对于更好、更可持续世界的支持?
    33:54 食物味道的区别从何而来?为什么要吃新鲜、吃应季?有机农场的生产主管用亲身体验告诉你。
    40:11打工人饮食反思:在节奏快、压力大的大城市,讲究“去感受好的食物”这件事是不是一种奢侈?“好好吃饭”也是一种日常抗争。
    46:55选更好的食材,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简单好吃的菜谱大放送!烤南瓜、蓝芝士小番茄拌芽苗菜、花生菠菜炒嫩蛋和四色地瓜,哪道菜是你想吃的?
    在农场里见到的奇形怪状的胡萝卜
    为什么它和市场上整齐划一的胡萝卜很不一样?
    长了一个长鼻子的西红柿
    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丑瓜丑果展上的小故事

    • 1 小时 4 分钟
    卖了一天菜,我们对“农场到餐桌”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 食日谈Vol.29

    卖了一天菜,我们对“农场到餐桌”有了更丰富的理解 | 食日谈Vol.29

    节目介绍:
    欢迎收听《食日谈》!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食通社编辑部卖菜的背后故事。
    编辑部成员每年都要去卖菜,新编辑刚入职就被通知去卖一天菜,这究竟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通常只是去买菜,却可能想不到一家社区菜店每天背后的巨大工作量。在北京三元桥集室,这家不寻常的社区菜店,所有蔬果商品都由本地的生态小农直接送到店里,每一棵菜都有名有姓,且不使用农药和化肥,遵循严格的生产标准。编辑部的成员,有的是农学专业毕业,却也对卖菜这一新鲜体验感到惊奇。
    集室这家生态菜店脱胎于经营了多年的北京有机农夫市集,与食通社编辑部关系密切。编辑们不仅在办公室里呼吁,更走出来了解农业生态产品的最后一公里,从而有了“占领集室”的故事。
    店里的产品来自不同小农户,卷心菜品种多样,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小农户不仅认得自己的菜,还亲自上阵分享最佳烹饪方式,展示辛勤劳动的成果。这使人更理解食物背后的知识、技术和劳动,以及其他投入,进而理解食物的真正价值。“一天只吃两个西红柿,为何要选吃100个一模一样的,而不是农夫生产的每个都不同的呢?”
    通过做一日店员,编辑们开始思考我们对速度和效率的习以为常。这让我们反思,是成为“确定”的劳动提供者,还是多元、有情感的人类?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现在的年轻人们是否还亲自去买菜?而在国外,去宣扬健康、生态理念的超市,如Whole Foods,是否已成为新兴、士绅的生活方式?这是否也是一种“炫耀性消费”?
    新年里,大家有什么想吃的、想做的呢?敬请收听《食日谈》,与我们一起深度挖掘食物、生态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嘉宾介绍:
    #本期主播
    泽恩: 第二次占领集室但店员基本技能已经遗忘的老“萌新”,农夫市集非专业消费者。
    晓晶:爱去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喝豆浆吃煎饼、买奇形怪状蔬菜的播客制作人,明年占领集室时准备去烙比萨饼
    #本期嘉宾
    天乐:食通社创始编辑。说起来也算集室的创始团队成员,多年前也在集室上过班。但很快发现无神论者不配做客服,就老老实实退居二线了。但是这个除夕会和老搭档在集室当班,欢迎听众来探班。
    王昊: 食通社编辑。因为吃饭口味,在南方人面前自称北方人,在北方人面前自称南方人,其实是北京人。
    宁晨:食通社新人,北方基因的南方人,茄子和西兰花一辈子吃不腻,靠徒步和瑜伽减脂继续吃喝。新年愿望是拥抱不确定性,赶不上公车也没关系。
    小亓:食通社项目官员,渴望与土地重新建立联系的农学生
    时间轴
    00:31 编辑部的故事: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关注食物的编辑部,他们每年都要去卖菜?新编辑刚入职,就被通知要去卖一天菜,是什么样的心情?
    01:09 当我们只是去买菜时,可能想不到一家社区菜店,每天会有如此之大的工作量
    03:59 农学专业毕业的编辑,真卖起菜来也是很新鲜
    05:15 北京三元桥集室:一家不寻常的社区菜店:店里所有的蔬果商品,都是由本地的生态小农直接送到店里,每一棵菜都有名有姓,并且不使用农药化肥,有自己一套更为严格的生产标准。
    06:22 编辑部当班:全部来自小农的多样化的产品,光卷心菜都有来自不同农户的很多种;要求定制化的客户,每个消费者都有想要的那一款“尖货”,而不是标准化的大路货。
    09:02 小农户能认出自己的菜,还能亲身上阵请大家以最好吃的吃法,吃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沙窝萝卜”。所以一旦理解好真正好吃又健康的食物里面蕴含的浓

    • 43 分钟
    当设计与食物相遇:北京一家社区菜店的十年新生 | 食日谈 Vol.20

    当设计与食物相遇:北京一家社区菜店的十年新生 | 食日谈 Vol.20

    节目介绍:
    在北京东三环繁华的凤凰汇商街上,无数时髦的餐厅和咖啡馆之中,有一家卖菜的店铺叫做“集室”。如果你曾经路过它,或许会被它质朴的橱窗和陈列所吸引。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就将带你深入探索这家与众不同的菜店。集室并非一般的社区超市,而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线下社区菜店,从北京周边的生态小农那里采购新鲜有机的食材。在这里,你可以知道这颗大白菜来自哪家农场,那盘爆米花是用哪位农友种植的玉米做出来的——一蔬一饭,真正追溯到食物的源头。
    去年,"集室"迎来了开店十周年,并因为各种原因在凤凰商街上搬到了新的地址,经历第三次装修,升级成为3.0版本。在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负责人晓云生和集室新店的设计师康震,与食日谈主播好小猪一起探讨这家追求生态理念的小店,在北京CBD商区的消费氛围中度过的十年。
    嘉宾介绍:
    晓云生: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负责人,当过记者,做过业余农夫,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卖菜十年。
    康震:建筑设计及城市设计专家,北京分寸设计有限公司主持设计师。先后毕业于天津大学和法国里尔国立高等建筑景观学院,并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和法国国家建筑师的资质。
    疫情期间担任北京有机农夫集室3.0版设计师,导致建筑观和职业方向转变,从此积极探索和实践空间设计如何重建人、社区、城市与自然之间和谐健康关系。现为自然之友湿地守护小组组长,自然之友盖娅亲子4团(筹备组)副团长。
    好小猪:食日谈非常驻主播,偶尔来集室打工。
    时间轴
    1:15 有一大堆定语的“集室”到底是什么?是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社区菜店,也是北京东三环三元桥寸土寸金的商街里的一处空间。
    2:46 集室的第三次装修:一家菜店也需要好好设计吗?设计师康震在什么契机下成为集室新店的设计师?
    4:51 和“超市”相对立的“市集”,在欧洲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载体。在中国,“赶集”一度没落,我们的生活还需要它吗?
    8:32 重新装修一家几经波折的社区菜店,到底有必要吗?
    11:22 设计只是要好看吗?设计师说,最好的设计要以真实的需求和真实的关系主为主导
    17:06 把老店的一砖一瓦都拆下来循环利用,是抠门还是别有用意?或者都有?
    23:09 不止卖菜,还要有让大家能直接吃上阿尔萨斯薄饼的“小农餐桌”:“从农场到餐桌”的新饮食运动风靡全世界,集室为农友们也做过许多尝试,但目前在中国为什么依然很难?
    27:41 不那么有“设计感”,未完成的空间让这里充满了更多可能性。
    34:52 不想只是“商店”,而是社区其实跟我们实际上是一种平等和共建的关系,而不只是“我服务你”。
    39:05 社区菜店每天卖菜赚不了多少钱,到底有多少钱可以去搞设计和装修,预算的限制对集室和设计师造成了多少困扰?怎么在城市CBD商区的消费气氛和生态理念中达到平衡?
    经历了第三次装修后,集室3.0版本重新开业
    新“集室”里开了小农餐桌
    米面粮豆都可以“散打”
    时令上新的西红柿
    “没有集的时候,生态农友们种的蔬菜也还是要长呀!”那就拿到集室店里吧。
    有各种口味(浇头?topping?)的阿尔萨斯薄饼,全部由小农食材汇聚而成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及食通社的天乐和阿尔萨斯薄饼的研发者,布乐奶酪的刘阳
    集室的各个功能区
    集室2.0→3.0大搬家,同事、农友、志愿者都来帮忙


    再次从零到一,这家位于北京繁华商区的社区菜店迎来十年新生。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岜农
    统筹/编辑 :泽恩

    • 47 分钟
    别卷孩子了,去农场撒野!| 食日谈 Vol.17

    别卷孩子了,去农场撒野!| 食日谈 Vol.17

    节目介绍:
    在欧洲和日本,在自然和农业中学习有许多年的运行历史。每年,小学生由学校安排去田野学习如何播种、培育、和制作食物。从教室到户外,从春耕到秋收。这股风潮也已经吹到了中国,地处北京密云的“飞鸟与鸣虫”农场就是这样一家主打自然和食物教育的农场。
    本期节目中,我们邀请了“飞鸟与鸣虫”农场的一方和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的晓云生来做客,再加上主播晓晶,身处北京的三位妈妈都从事着与自然和农业相关的工作。三人对谈中不但分享了不少自家娃和自然的有趣故事,也挖掘出农场对于孩子的独特意义:
    在今天日益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环境中,“自然缺失症”越来越普遍,农场也许能成为亲近自然的触发点;
    食物包含着城市生活之外的隐藏生产过程,在农场上近距离接触食物的生产制作,也能更好地理解人与社会;
    最重要的是,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需要和真实世界相联系,如此我们才能离开抽象,获得真实感。而农场就是发现这些真实联系的绝佳场所——以自然的丰富弥补书桌前的匮乏,以漫长的收获过程克制即时满足的愿望,以“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安抚内卷的焦虑。
    进步与成长,绝不止“卷娃”这一种方式,听听她们在节目中怎么说吧。
    嘉宾介绍:
    一方:2018年与密云金叵罗村共同创建飞鸟与鸣虫农场。在成为一个农民之前的十几年,是一个满世界跑的国际组织农业项目官员。
    晓云生:当过记者,做过业余农夫,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卖菜十年。
    晓晶:正在努力学习食物与生物多样性的食农新人,两个小朋友的妈妈。成为一个大人太久之后奇怪地发现,无论去到哪里,小朋友最喜欢的还是玩沙子和踩树叶。
    时间轴
    1:34 “飞鸟与鸣虫”农场堪称北京密云版“最大的小小农场”。创始人一方不是返乡青年,为什么扎进“新农村建设”,让密云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6:59 经历了一个轮回,北京有机农夫市集12年了:菜有菜味,肉有肉味,买菜也有人情味。
    9:44 孩子们天然喜欢自然吗?跟着爸妈来赶集的孩子们、在农场上蹦12小时的孩子们、在欧洲农场里度过童年的孩子们、以及在大草原蒙古包里克服了对虫子恐惧的孩子们。
    17:16 人在自然中经历了上千万年的成长,不会因为一百多年的工业化进程而发生基因突变。
    20:20 荷兰纪录片《菜园学堂》:自然教育在欧洲、日本等国家作为中小学生必修课程,是为了让孩子都掌握耕种的知识,成为高科技农民吗?
    30:55 来到农夫市集上的孩子们,平时的生活中没有关于食物的匮乏感:与其刻意延迟满足、打卡100天,不如试试种下一颗种子,或者在夏天等待一枚自然成熟的桃子?
    38:12 “飞鸟与鸣虫”的面包师p橙:从北大法学院毕业,去农场做面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41:31 农业生活对孩子的意义:所谓“靠天吃饭”,就是最大程度拥抱不确定性,这是追求概率与稳定性的当代教育所缺少的。
    44:46 在生态农场上,重新找回土地的生物多样性。
    50:31 农村里的年轻人回来了:不用通勤两小时,在家乡也能实现工作的价值感。
    54:41 每一个消费者的微小选择都在影响着社会的未来,你购买的每颗鸡蛋都有意义。
    相关阅读:
    “飞鸟与鸣虫”及“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搜索同名公众号



    几个女生,让这个“最大的小小农场”,从图纸走到现实。


    飞鸟与鸣虫农场里的万物生灵


    希望孩子们回忆童年时,有在蹦床上蹦了一天的日子,也有一抹美丽的夕阳



    村里来了年轻人:北大法律系毕业的面包师p橙来农场做起

    • 57 分钟

用户评论

4.8(满分 5 分)
8 个评分

8 个评分

你可能还喜欢

杯弓舌瘾
JustPod
忽左忽右
JustPod
厨此以外
陈宇慧
世界莫名其妙物语
世界莫名其妙物语
Talk三联
三联中读
井户端会议
番薯剥壳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