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之门

EP34. 何为真正的抵达?揭秘松赞新滇藏线「朝圣之路」幕后的旅行体验与产品理念

本期内容

滇藏线,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壮丽脉络,更是一场贯穿信仰、自然与生命的史诗之路。本期「隐秘之门」,我们跟随松赞“朝圣之路”的发起人知诗七林,一起走进松赞全新滇藏线的幕后,分享研发团队在旅途中难忘的体验与时刻,以及产品迭代背后的哲学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抵达”。

在节目中,我们循着古老的朝圣足迹,深入滇藏腹地:沿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奔流前行,仰望卡瓦格博和南迦巴瓦的巍峨山峰;走进尼果寺与青朴修行地,见证自然、动物与僧侣之间的默契与共融;以人类学的视角漫游于乡村和牧场,触摸藏地真实的生活肌理;在森林和圣地之中静坐冥想,体察思绪的沉淀与清明。

当旅程渐深,拉萨与大昭寺似乎已不再是朝圣的终点。正如泰戈尔所说:“旅人要敲遍异乡人的门,才能最终回到自家的门前。”朝圣者跨越千里,或许正是为了理解:真正的抵达,不是某个地理的坐标,而是在每一个当下安住;在寻常日子里,也能感受朝圣之路上每一步升起的澄明与喜悦。

内容提要⭐️

1:42 朝圣从不是A点到B点,而是内心的调伏与修行

4:41 芒康尼果寺: 自然与圣迹交织,动物与僧侣共融

5:40 青朴修行地: 日常生活朴素,但有一颗丰盈的心

7:04 波密白隆沟: 几小时徒步浓缩了珠峰EBC的壮美

8:43 古道: 每一步踏在真实的路上,也踏在信仰的路上

13:09 云南进拉萨: 像土拨鼠探出地平线,天地开阔

15:02 清晨星空、雪山与蓝调,生命维度被悄然拉长

17:05 被忽略的邦达: 藏宅彩绘、寺庙珍宝和藏原羚

19:37 莲花生大师修行洞,从书本传说跃入现实之境

24:14 如岩羊般扒在岩壁上,感受苔藓和岩石的肌理

28:24 人类学漫游: 逛菜场、学语言、与瑜伽士对话

31:48 建筑巡礼: 10家酒店呈现不同风景与在地叙事

35:33 自驾V.S松赞: 解放双手,更深入地触摸土地

37:14 从好奇、混乱到平和,山的高峰、低谷与缓坡

39:12 滇藏之旅贯穿背后,是松赞25年的打磨与积淀

43:31 决定出发时,旅途中最难的问题就已经解决

51:05 旅人敲遍了异乡人的门,最后才来到自家门前

本期嘉宾🎙️

知诗七林,松赞「朝圣之路」发起人
丁丁,「隐秘之门」主持人

▲芒康尼果寺:“尼果”藏语意为“神山之冠”。这座由喇嘛吉尊曲扎加措创建的古老寺院,静驻在这里已超过两百年,有数千只岩羊、雪鸡、雉鹑、藏马鸡等生灵自在栖息于寺院周围,与僧尼们和谐共生。

▲波密白隆沟徒步:从原始森林到雪山冰川,短短小时的路程浓缩了媲美珠峰EBC的壮阔风景。

▲松赞百巴飞拉达体验:像岩羊一样扒在岩壁上,感受岩石的温度和肌理,聆听森林与溪流的声响。

▲田妥寺僧人正在制作精美的沙画坛城,当坛城完成后,僧人们会在庄严的诵经声中,合沙拂去坛城,象征“诸行无常”。

▲莲花生大师修行洞: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崖壁上,镶嵌着古老的修行洞“吞白日追”(意为大鹏金翅鸟)。相传公元8世纪,莲花生大师曾在此闭关禅修,其天然岩洞与后世依山而建的经堂、佛殿融为一体,形成特的悬壁道场。

▲在朝圣之路的沿途拜访牧场中劳作的当地人,通过松赞本地管家的语言桥梁,我们可以了解真实的藏地日常。

▲东竹林寺拜访格西:东竹林寺是滇西最古老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我们在旅途中将拜访寺院的最高格西学位僧人,接受祝福后开启朝圣旅程。

▲产品研发团队正在复盘旅途中的峰值体验:「朝圣之路」会经历一座座物理的山峰,心灵的感受也会有峰顶、低谷和平静的缓坡。感受旅途中心情与状态的变化,也是旅行的魅力之一。
▲「朝圣之路」地理意义的终点是拉萨的大昭寺与觉沃佛,但真正的”抵达“是内心的自在与安宁。

点击即可了解更多路线详情

-制作团队-

节目制作 | Hongjia

声音设计 | 甜食

平面设计 | Leis

照片 | Da-image Studio、松赞旅行

-节目音乐-

Aleksey Chistilin - Inspiring Cinematic Ambient

Master Minded - Surre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