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侃财

吐槽西贝预制菜,罗永浩的“关键证据”行么?

罗永浩又火了。因为吐槽西贝预制菜,罗在社交平台的热度蹭蹭上涨。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怒了,公开表示,西贝没有预制菜,要起诉罗。

当发现被关注,可能引起纠纷后,罗连发多条微博,寻找“关键证据”,甚至不惜“悬赏”。结果,还真的找到了——晒出两张预包装食品图片。9月12日,羊城晚报记者联系西贝,为“关键证据”寻找答案。

网络征集证据过程

这不是罗永浩第一次吐槽。用罗的话说,“上 一个姓西的同学跟这情况很类似。”而这个姓西的同学被指为“西门子”。2011年,罗永浩曾联合部分消费者对西门子的某款冰箱进行消费维权。

这一次,罗永浩吐槽的是西贝。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罗永浩的十字路口”吐槽:“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

9月11日,事件开始发酵。罗先是评论了一位网友的微博。罗认为,即使预制菜真的卫生,也非常荒唐。“正规厂商生产的罐头最卫生,你想去饭馆吃罐头吗?”

三分钟后,罗转发并评论了“西贝回应被吐槽是预制菜”的话题。话题中提到,西贝客服人员表示,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另外,店内的炒菜每天都是新鲜的蔬菜到店。罗对此评论:“……准备好的话术现读”。

此后,话题一路走热。

当发现被关注,可能引起纠纷后。罗积极应对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开始积极为吐槽“西贝预制菜”找证据。

先是,“诚恳请教一下食品工业或化学工业的专家,有没有什么专业设备和方法能够检测出食物被烹制的时间?或用什么其他方式能检测出食物是不是预制菜?设备多昂贵都没关系,我想买一台或租一台。”

有网友提到可以检测防腐剂,但罗认为不一定管用,希望有再专业点的建议。随后,又有网友提到在北京一家西贝吃饭后,全家老少全吐了。还有人提到,在西贝吃饭,菜不够热。

但这些显然不足以说明西贝使用了预制菜。于是,罗又发了一条微博,希望了解内幕的朋友,跟他联系,不要“听人说”之类。

9月11日晚间,21时41分,罗发了一条微博晒出了“关键证据”。

找到“关键证据”

“关键证据”为两张图片。图中分别为“小牛焖饭牛肉包2.5kg”“椒麻鸡350g”。从图片上看,与超市购买的预包装食品基本无异。生产厂家为北京西贝天然派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标签上还注明配料表、食品生产许可证号、保质期、贮存条件等。包装上“堂食袋装”“非直接提供消费者”两个关键词格外醒目。

查询发现,两包食品的保质期均为9个月。其中,小牛焖饭牛肉包的生产日期是2024年12月27日,椒麻鸡为2025年1月13日。如果该照片为近期拍摄,那么,前者距离到期已不足一月。

在餐饮平台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西贝的牛肉饭小朋友很爱吃。有网友表示,西贝的手撕椒麻鸡也不错,但在广州西贝的几家分店的餐单中,记者并未看到这道菜。

9月11日,贾国龙公开表示,罗永浩几人在西贝就餐后,现场表示吃得挺好,还进行了积分。一个小时后,就发了微博。

贾国龙称,西贝没有使用预制菜。国家对预制菜有严格定义。并称,一定会起诉罗永浩,同时还要在全国300多家店同时开放“罗永浩套餐”,就是想打明牌,把厨房透明、原料透明、工艺透明。

西贝的回应

那么,罗永浩的“关键证据”行么?

先来看,国家对于预制菜的定义。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

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同时规定,预制菜中不添加防腐剂。

定义很长,有两点是关键,一是经工业化预加工,二是不添加防腐剂。

广东某官方食品检验机构专家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单从图片来看,并不能直接判断是否为预制菜,需要打开包装看里面的情况。以“椒麻鸡”为例,虽然配料表中有鸡肉、水、杏鲍菇、植物油、木耳丝等等,有可能是鸡肉和调料包分开装,到店后,可能还要进一步加工。这种情况下,就不属于预制菜。如果已经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等环节,到店只要加热就能上菜,可以划入预制菜。

该专家也表示,从图片来看,基本可以确认为预包装食品。

对于“关键证据”是否成立?记者联系了西贝客服,对方表示两包原料确实是西贝的,不过,属于西贝集团下面的子品牌,但是该子品牌已经关了。

查询发现,在2024年,西贝集团推出了西贝小牛焖饭与拌面子品牌。记者追问,两包原料是否为预制菜?客服人员并未正面回应,只称店已经关闭。

网友希望“明示”

“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连登热搜。网友评论区火热:“点了一个烤兔,十分钟不到就端上来了”“菜上来都不是滚烫的,除了豆腐汤和面鱼汤”……网友吐槽遇到了各种疑似遇到预制菜的情况。

网友关注重点并非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而是希望能够明示。这也符合去年发布《通知》的倡议。《通知》中提到,要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这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重要举措。目前消费者普遍关注餐饮环节预制菜使用情况,期待餐饮商家公示预制菜使用情况。”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进一步解释道。

罗永浩也表示,这样做只是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还有网友直言,使用预制菜没关系,标示清楚,给消费者选择权。还有网友表示,如果用了预制菜,就不要卖那么贵。

天眼查显示,北京西贝天然派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曾申请预制食品相关专利,包括“一种预制食品灌装装置”“一种豆腐预制食品的包装设备”,公开日期分别为2025年4月、2025年2月,当前专利均已获授权。

9月12日下午,罗永浩再发微博,称当晚要跟网友在直播间聊聊这个话题,“然后借这次事件,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

文、视频|记者 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