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艺荟岭南——广东工艺美术作品邀请展”在广州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盛大开幕。
本次展览力邀全省工艺美术界的顶尖大师参与联展,汇聚近200件岭南工艺美术代表作品,涵盖数十种门类:牙雕、广绣、石湾陶艺、广彩、陶瓷微书、榄雕……岭南工艺美术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品同台展出,为观众带来一场难得的视觉盛宴。
展览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协办,将持续展出至10月10日。
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吴小茜介绍,岭南会展览馆从开馆至今,已先后举办民间工艺和工艺美术作品展览近300场,吸引超60万人次参观。
她说:“本次展览是岭南会展览馆在升级改造后的首次工艺美术主题展。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次与传统工艺对话的机会,一次感受匠心精神的体验。”
大师代表作尽显工美魅力
本次展览堪称岭南工艺美术的“全明星阵容”,汇聚国家级、省、市、区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各级传承人的代表作品,在这里,观众既能欣赏到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也能感受到创新力量为传统带来的新活力。
不少大师新作、院校艺术家新作在本次展览中首度与观众见面。如牙雕《南粤新晖》、象牙球《龙凤呈祥》;广彩《春满和谐园》《水浒英雄传》;石湾陶塑《天佑》;漆画《芦花鸡》《上观》《惊蛰》;木雕《路人甲》《胖妞》《斧爷》《虎神》;陶塑《仗剑走天涯》《无敌》;砖雕《金鳌献瑞》《关公》;瓦泥塑《大榕树下讲故事》《担遮行窄巷》《追忆》《随风》等。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为骨雕传承牙雕技艺代表,作品既保持传统精髓,又突破材料限制。翁耀祥、区国权、吴志伟等名家的牙球与牙雕作品,展现岭南雕刻技艺的极致境界。
陶瓷类作品亮点纷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王芝文的陶瓷微书在方寸之间展现万千气象;潘柏林大师与曾鹏、曾力兄弟的石湾公仔形神兼备,延续石湾陶艺的千年文脉。
织绣区经典汇聚。许炽光、陈少芳、伍洁仪、梁桂开等广绣大师的作品,以纤丝彩线织就锦绣画卷,一针一线缔造广绣新辉煌,针尖上尽显求精匠心。
更有来自院校的名师蔡克振教授、曹国昌教授、李伦、韦璐、尹秋生、万兆泉和万兆元兄弟等,也分别带来漆艺、木雕、泥塑等不同门类的代表作……平时难得一见的珍品汇聚一堂,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冲击力极强的艺术盛宴。
人才云集,四大展区各具特色
本次展览几乎汇集了整个广东省工艺美术界的顶级大师和优秀传承人,可谓人才济济,展现岭南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准。展馆特设四大主题展区,层层深入,带领观众深度了解岭南工艺美术的传承脉络。
首层“守护与开拓”展区,聚焦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代表作,展现岭南工艺美术的精美技艺,参观者可以零距离观赏难得一见的珍品。
二层“艺与道交融”展区,呈现三十位扎根工艺美术教育的教授、导师作品,一探传统工艺的理论化、系统化的过程,致敬他们为岭南工艺美术的技艺传承与发展作出的贡献。
三层“工匠精神”展区,展出二十余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精美作品,表达广东工艺人“传承与创新”的初心。
四层“青春新风”展区,展示广东省民间文艺“青年优才计划”第一期20位学员的创新之作,展现年轻一代为传统工艺注入的活力。
公教活动与数字互动升级观展体验
本次展览特别策划了丰富且生动的公教活动,涵盖掐丝珐琅、通草画、面塑、牙雕等传统技艺,观众既可现场与非遗传承人互动,也可亲自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一场广彩数字化体验也即将与观众相约,观众可通过亲身参与,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记者获悉,展览还将推出数字展厅,无法亲临现场的观众可通过岭南会展览馆移动端平台,随时随地进入3D虚拟展馆,享受全天候无障碍云端观展体验。
主办方表示,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从未间断对民间工艺的扶持,岭南会展览馆也将持续搭建传统艺术和现代文化生活之间的沟通平台,持续推动广东民间“艺”和“术”的当代发展。
文、图|记者 周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