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江山万象——徐龙森山水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新馆开幕。
展览集中呈现徐龙森的大型水墨作品及装置,以“江山万象”为题,寓意山河景象之无尽变幻,亦映照徐龙森在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多重探索。
1956年生于上海的徐龙森,数十年来深入研习五代、北宋笔墨传统,并临习李唐、王蒙、四僧等名家作品。同时,他长期行走祖国河山,将山川的形貌与气魄深植于心,逐渐形成以直觉为主导的创作方式。
如何使山水传统在当代语境中重获活力,成为许多艺术家的重要命题。徐龙森正是在此背景下,从雕塑逐渐转向中国山水画创作,形成了以大尺幅水墨山水及装置创作为核心的艺术方向。他强调“丘壑成于胸中”,以笔墨直达山水内在的生命律动。
徐龙森的山水不仅在笔韵之生动,更在气魄之宏伟。他的山水以“高远”为首重,形成与宏大空间对话的视觉气场。画面少有树木与人迹,而是在层层积染与厚重墨法中呈现山川,唤起观者对洪荒创世的联想。
这种雄浑气势,也与其作品在公共空间的展示紧密相关。
徐龙森既深植中国传统,又以开放姿态参与跨文化交流。他的大型山水画作及装置作品进入国际博物馆、教堂及法院等公共空间,与各国文化语境展开对话。
徐龙森以这种艺术表达方式积极回应当代作品的“公共性”命题,使山水从个人心性的栖居之所,转化为社会共同的精神场域。
展览将持续至11月9日。
文 | 记者 李娇娇 朱绍杰
图 | 馆方提供